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战国生存指南 >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所悬命啊!

战国生存指南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所悬命啊!

簡繁轉換
作者:海底漫步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5 01:16: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原野从来是舍得在军队身上花钱的,再加上弯津现在工坊林立,互相之间卷得厉害,哪怕“国营工坊”的市场份额都一直在受到冲击,所以弯津士兵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可以称得上精品,不然工坊根本抢不到订单。

打刀...

从燕国北部的高山归来后,我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的外交行动中。秦国并未因联盟的形成而有所收敛,反而加紧了对周边中小国家的拉拢和威胁。这些国家原本就处于夹缝之中,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纷纷表现出动摇的迹象。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联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和乐毅将军商议后决定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关键节点??中山国。中山国虽小,却地处赵、魏、齐三国交界之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能够争取到中山国的支持,不仅可以增强联盟的实力,还能在地理上进一步巩固各国间的联系。

###第一步:深入中山国

我带着几名随行人员秘密前往中山国。中山王是个年轻气盛的君主,对外界局势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同时也害怕得罪强大的秦国。他听完我们的来意后,皱着眉头说道:“贵使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中山国地狭民贫,实在无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况且,秦国一旦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我笑了笑,耐心解释道:“大王不必担心。秦国虽然强大,但它的扩张并非没有代价。每一次战争都会消耗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最终会从被征服的土地上榨取。试问,当秦国吞并了赵国、魏国之后,下一个目标难道不会是中山国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提前谋划,借助联盟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

中山王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即便如此,其他大国真的会真心帮助我们这样的小国吗?”

“当然。”我坚定地回答,“中山国虽小,但在整个抗秦联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失去中山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连接各方的战略枢纽。因此,无论是赵国还是齐国,都会全力支持中山国的安全与发展。”

经过几轮谈判,中山王终于松口,表示愿意暂时加入联盟,并承诺提供一定的兵力和物资援助。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

###第二步:加强内部团结

然而,仅仅争取到中山国还不够。联盟内部仍然存在不少隐患,尤其是魏国与楚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魏国认为楚国在关键时刻未能履行承诺,而楚国则指责魏国拖延时间,导致战机贻误。这种互相猜忌的局面必须尽快解决。

我主动请缨,亲自前往大梁(魏国都城)与郢都(楚国都城),分别与两国君主展开会谈。在大梁,魏王显得十分不满,他对我说:“楚国素来狡诈多变,怎能指望他们真正与我们同心协力?”

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冷静分析道:“大王所言固然有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楚国如今也面临着来自秦国的巨大压力。如果他们真的想要背弃盟约,为何还要派兵驻守南方边境,牵制秦军南下呢?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楚国的努力,秦国才无法全力以赴对付北方诸国。”

魏王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仍需亲眼见到楚国的实际行动,才能完全信任他们。”

随后,我赶往郢都,向楚怀王转达了魏王的态度。楚怀王听后叹了口气:“魏国总是怀疑我们,殊不知我们也对他们抱有同样的顾虑。既然如此,不如由我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北上,协助魏国防守黄河沿线。这样一来,双方都能证明自己的诚意。”

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魏国与楚国的关系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两国还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约定定期交换情报,并联合训练士兵,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

###第三步:反击秦国的分化策略

就在联盟逐渐走向稳定之际,秦国再次施展诡计,试图瓦解我们的合作。他们派出使者,携带丰厚礼物,分别游说一些摇摆不定的小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宋国。宋国位于中原腹地,经济发达,却因为长期保持中立而避免卷入战争。现在,秦国许诺给予宋国大片土地,条件是退出联盟。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即启程前往宋国。宋公是一位年迈的老者,性格谨慎,对任何冒险行为都持保留态度。他接待我时,语气温和但态度模糊:“燕国的朋友远道而来,本王深感荣幸。只是,关于加入联盟一事,还需仔细权衡利弊。”

我明白他的顾虑,于是开门见山地说道:“大王或许不知道,秦国赠送的土地大多是从其他国家手中抢夺来的。如果接受这些土地,不仅违背道义,还会让宋国成为众矢之的。届时,即使宋国拥有再多财富,也难以抵挡诸侯联军的报复。”

宋公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如此直白。我接着补充道:“而且,秦国的承诺从来不可信。历史上有多少国家曾相信过他们的甜言蜜语,结果却落得惨败收场。大王若真想保护宋国百姓的安乐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与其他诸侯国携手抗秦。”

经过多次交涉,宋公最终决定留在联盟内,并公开声明拒绝秦国的诱惑。这不仅挫败了秦国的阴谋,还进一步增强了联盟的凝聚力。

---

###第四步:制定长远规划

随着联盟内部问题逐步解决,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持久的优势。在与乐毅将军和其他盟友商讨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建立“天下和平基金”。这个基金由各成员国按比例出资,用于资助那些遭受战争破坏的地区重建家园,同时奖励为联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此外,我们还提议设立一所“诸侯学院”,邀请各国学者、将领及政治家前来授课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这两个计划得到了广泛支持,并迅速付诸实施。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曾经互不信任的国家开始频繁互动,交流经验和技术;而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则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

###结局:历史的转折点

几年后,秦国终于意识到单靠武力无法彻底征服六国,于是转而尝试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妥协。然而,此时的联盟已经足够强大,足以抵御任何形式的挑衅。在一次关键会议上,我们明确提出要求:秦国必须停止一切侵略行为,并归还所有侵占的土地。

秦国被迫接受了这些条件,签订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平条约。从此以后,战国时代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虽然战争并未完全消失,但规模和频率大大降低,各国得以专注于发展经济和文化。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心中充满自豪。作为一个穿越时空的异乡人,我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尽管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那个关于和平与繁荣的理想世界。

从燕国北部的高山归来后,我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的外交行动中。秦国并未因联盟的形成而有所收敛,反而加紧了对周边中小国家的拉拢和威胁。这些国家原本就处于夹缝之中,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纷纷表现出动摇的迹象。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联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和乐毅将军商议后决定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关键节点??中山国。中山国虽小,却地处赵、魏、齐三国交界之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能够争取到中山国的支持,不仅可以增强联盟的实力,还能在地理上进一步巩固各国间的联系。

###第一步:深入中山国

我带着几名随行人员秘密前往中山国。中山王是个年轻气盛的君主,对外界局势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同时也害怕得罪强大的秦国。他听完我们的来意后,皱着眉头说道:“贵使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中山国地狭民贫,实在无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况且,秦国一旦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我笑了笑,耐心解释道:“大王不必担心。秦国虽然强大,但它的扩张并非没有代价。每一次战争都会消耗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最终会从被征服的土地上榨取。试问,当秦国吞并了赵国、魏国之后,下一个目标难道不会是中山国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提前谋划,借助联盟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

中山王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即便如此,其他大国真的会真心帮助我们这样的小国吗?”

“当然。”我坚定地回答,“中山国虽小,但在整个抗秦联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失去中山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连接各方的战略枢纽。因此,无论是赵国还是齐国,都会全力支持中山国的安全与发展。”

经过几轮谈判,中山王终于松口,表示愿意暂时加入联盟,并承诺提供一定的兵力和物资援助。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

###第二步:加强内部团结

然而,仅仅争取到中山国还不够。联盟内部仍然存在不少隐患,尤其是魏国与楚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魏国认为楚国在关键时刻未能履行承诺,而楚国则指责魏国拖延时间,导致战机贻误。这种互相猜忌的局面必须尽快解决。

我主动请缨,亲自前往大梁(魏国都城)与郢都(楚国都城),分别与两国君主展开会谈。在大梁,魏王显得十分不满,他对我说:“楚国素来狡诈多变,怎能指望他们真正与我们同心协力?”

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冷静分析道:“大王所言固然有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楚国如今也面临着来自秦国的巨大压力。如果他们真的想要背弃盟约,为何还要派兵驻守南方边境,牵制秦军南下呢?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楚国的努力,秦国才无法全力以赴对付北方诸国。”

魏王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仍需亲眼见到楚国的实际行动,才能完全信任他们。”

随后,我赶往郢都,向楚怀王转达了魏王的态度。楚怀王听后叹了口气:“魏国总是怀疑我们,殊不知我们也对他们抱有同样的顾虑。既然如此,不如由我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北上,协助魏国防守黄河沿线。这样一来,双方都能证明自己的诚意。”

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魏国与楚国的关系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两国还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约定定期交换情报,并联合训练士兵,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

###第三步:反击秦国的分化策略

就在联盟逐渐走向稳定之际,秦国再次施展诡计,试图瓦解我们的合作。他们派出使者,携带丰厚礼物,分别游说一些摇摆不定的小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宋国。宋国位于中原腹地,经济发达,却因为长期保持中立而避免卷入战争。现在,秦国许诺给予宋国大片土地,条件是退出联盟。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即启程前往宋国。宋公是一位年迈的老者,性格谨慎,对任何冒险行为都持保留态度。他接待我时,语气温和但态度模糊:“燕国的朋友远道而来,本王深感荣幸。只是,关于加入联盟一事,还需仔细权衡利弊。”

我明白他的顾虑,于是开门见山地说道:“大王或许不知道,秦国赠送的土地大多是从其他国家手中抢夺来的。如果接受这些土地,不仅违背道义,还会让宋国成为众矢之的。届时,即使宋国拥有再多财富,也难以抵挡诸侯联军的报复。”

宋公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如此直白。我接着补充道:“而且,秦国的承诺从来不可信。历史上有多少国家曾相信过他们的甜言蜜语,结果却落得惨败收场。大王若真想保护宋国百姓的安乐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与其他诸侯国携手抗秦。”

经过多次交涉,宋公最终决定留在联盟内,并公开声明拒绝秦国的诱惑。这不仅挫败了秦国的阴谋,还进一步增强了联盟的凝聚力。

---

###第四步:制定长远规划

随着联盟内部问题逐步解决,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持久的优势。在与乐毅将军和其他盟友商讨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建立“天下和平基金”。这个基金由各成员国按比例出资,用于资助那些遭受战争破坏的地区重建家园,同时奖励为联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此外,我们还提议设立一所“诸侯学院”,邀请各国学者、将领及政治家前来授课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这两个计划得到了广泛支持,并迅速付诸实施。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曾经互不信任的国家开始频繁互动,交流经验和技术;而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则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

###结局:历史的转折点

几年后,秦国终于意识到单靠武力无法彻底征服六国,于是转而尝试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妥协。然而,此时的联盟已经足够强大,足以抵御任何形式的挑衅。在一次关键会议上,我们明确提出要求:秦国必须停止一切侵略行为,并归还所有侵占的土地。

秦国被迫接受了这些条件,签订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平条约。从此以后,战国时代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虽然战争并未完全消失,但规模和频率大大降低,各国得以专注于发展经济和文化。

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心中充满自豪。作为一个穿越时空的异乡人,我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尽管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那个关于和平与繁荣的理想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