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锦衣绣春入上林 > 第一百三十章 武宗爷,嘿,真英雄也! 四

锦衣绣春入上林 第一百三十章 武宗爷,嘿,真英雄也! 四

簡繁轉換
作者:咱叫刘可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6 22:22: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30章武宗爷,嘿,真英雄也!(四千字章)

林十三敬佩沈炼这样的人,但他做不了这样的人。

一个王朝想要强盛丶兴旺,又少不了沈炼这类人。

秉承鲜明的善恶观,又有勇气说真话,说实话的人,通常办不成什麽事。

人世间又需要这样的人,时时提醒世人,做人丶做事要存有最基本的良心,

最朴素的是非观。

林十三跟沈炼说了一会儿话。沈炼见劝不动皇帝红人忠实直谏,扳倒猪一般的总督杨顺。他有些不耐烦了。

沈炼站起身:「好了。我要给菜地喂粪了。林传奉日理万机,我一个小小草民别耽误你正事。」

林十三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参劾杨顺的那封奏疏,是怎麽递给皇爷的?

沈炼答:「我把奏疏交给了张云张公公。张公公又帮我转递给了永寿宫的黄锦黄公公。」

林十三离开菜地,来到镇监府的饭厅。

张云已经设下了一桌酒宴为林十三一行人接风。

宴上作陪的还有保安州的许知州丶保安卫的梁指挥使。

许知州是经年老州县,举人出身又没后台。久在边地担任知县,干了大半辈子才升为知州。仕途已经到头了。

梁指挥使则是边军老将,六十五岁。四十年前曾追随武宗爷打过应州之战,

五年前张云监军保安州,跟这两位老资格很对脾气,如今已成至交。

张云道:「林传奉,我们保安州是个苦地方,穷地方。没有什麽水陆八珍接待你。」

「这里的羊肉很好,今日咱们吃全羊宴。你别嫌菜薄酒浑。」

怡红楼老醉猫张伯看了看酒碗:「这酒是?」

梁指挥使答:「这是烧刀子。全天下最好的酒。喝了它能壮胆,一人独战鞑靶千军万马你都不怕。」

张云端起酒碗:「今日是接风酒。林传奉是我师父黄公公的朋友,我二师伯吕公公的外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家伙满饮此杯!」

众人一饮而尽。辣喉的烧刀子让林十三吡了下牙。

每人面前都有一柄小刀,无需布菜,众人拿刀剔着羊肉。

张云切下一段羊肠子,放到了林十三碗里:「林传奉,这是羊身上最好吃的东西,肥而不腻。请尝尝。」

孙越是饕餐转世。三言两语之间已吃了一整条羊腿。

梁指挥使爽朗大笑:「这胖后生饿死鬼托生的样子,像极了我手下那群儿郎。」

众人聊了一会儿。林十三明白了,为何沈炼可以在保安州安安心心种菜。

地方官和驻军指挥使都听镇监张云的,保沈炼的平安还不是手拿把掐?

酒过三巡,羊吃了半只,众人打开了话匣子。

梁指挥使抱怨道:「当初我追随武宗爷,在应州大胜鞑靶小王子,那是何等痛快?」

林十三问:「您亲眼见过武宗爷的风采?」

梁指挥使颔首:「那是自然!武宗爷,嘿,真英雄也!」

「自古皇帝御驾亲征北虏都是坐儿的主帅。真正上马冲锋陷阵的,一位是成祖爷,一位是武宗爷。」

「应州之战的第二天起了大雾。武宗爷头戴金盔,身穿金甲,骑着一匹白马,手里提着一柄斩马刀,各处掠阵给袍泽弟兄们提振士气。」

「武宗爷骑马掠过我面前时,还朝我笑了笑嘞!」

「我跟袍泽们都以为皇帝掠阵,提振完士气就该去后方了。」

「哪曾想武宗爷没有!他高举斩马刀,高呼道『不灭胡虏,死不休战』!喊完这一嗓子,他竟领着豹房一百二十八骑杀入大雾之中!」

孙越插话:「武宗爷一身金盔金甲,还骑着白马。不成了靶人的活靶子嘛?」

梁指挥使一拍酒案:「你这胖后生说到了点子上!武宗爷的甲色,的确会成为鞑人的活靶子。」

「但咱明军袍泽也能知晓,皇帝在跟他们并肩作战!」

「武宗爷是在拿自己的命提振我明军士气啊!皇帝带头冲锋,袍泽们能不拼了命的往前冲?」

「那一仗呦,真称得上是『上下一条心,君臣同浴血』。

「我一个老袍泽跟我说,他亲眼看到武宗爷砍下了两颗鞑靶骑兵的人头!」

「我们边军将土,是多希望武宗爷能长命百岁啊!可他....

梁指挥使越说越动情,一双老眼中甚至泛起来泪花。

张云道:「诸位,举起酒杯。这杯酒,咱敬一敬英明神武的武宗爷!」

众人一饮而尽。

梁指挥使话锋一转:「武宗爷一战打得靶十年不敢南下。再看看如今.......武宗爷若知道大明九边窝囊成这个熊样,棺材板恐怕都压不住啦!」

林十三不动声色的问:「何出此言?」

梁指挥使怒道:「杨顺那个鳖孙。要说克扣边军军费,乱征边关百姓役肥私,嘿,他是个行家里手!」

「要说打仗,这鳖孙胆子小的像只兔子!」

「今年夏鞑靶人入寇应州。那是武宗爷浴血奋战过的地方。理应调各地边军前往迎击!」

「他却按着死活不让增援。还说什麽以静制动。制他娘了个臭伯夷!」

「靶人破了四十堡,抢掠了大批粮草辐重。连城堡上安放的铁炮都给拆下来带走了!杨顺竟坐视他们大摇大摆撤出了应州!」

「有这样的总督,迟早败光武宗爷留下的家底儿!」

张云插话:「林传奉。沈炼上奏疏参杨顺。我知道朝廷里有人说他这是撼树,螳臂当车。」

「其实,沈先生是说出了边军将士人人欲言又人人不敢言的心里话!」

梁指挥使道:「我们边军有不少袍泽听说沈先生要参杨顺,都表示要联名。」

「可沈先生说,边军跟被贬的罪员联名上参劾奏疏,会被人扣上图谋不轨的帽子。这才作罢。」

「他娘的。那杨顺还任人唯亲。他一到任,大同丶宣府丶山西的总兵丶都司丶副将丶参将全换成了舔他的人。」

「那些都是没打过硬仗的马屁精。」

张云怒道:「没错!宣府如今的总兵周世杰,以前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指挥金事。把自己的小老婆献给了杨顺暖被窝。四年间竟升为镇帅!」

「别的将领升官是靠打胜战砍人头赞军功。他周总兵是靠着小老婆在总督榻上一骑绝尘!」

梁指挥使道:「这几年在宣大升起来的这批人,要麽是舔杨顺的靛。要麽是舔杨顺后台严家的靛!」

「阳和卫所有个千户,不知怎的,跟小阁老的一个小妾攀上了亲。他拿了千户所一年的军饷去给那小妾送了礼。

「你们猜怎麽着?完事儿他就升了阳和卫指挥使!」

「这种靠舔上官和上官裙带升上去的边将能打仗嘛?有了边畔不得跟杨总督穿一条裤子,当缩头乌龟?」

「同样都是姓杨,另一位杨总督治宣大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时我们边军的军纪严明,上下都有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

梁指挥使所说的「另一位杨总督」,显然指的是杨博。

梁指挥使的话越说越出圈,骂完了杨顺骂严家父子,骂完了严家父子,再下去恐怕要骂皇帝了。

林十三连忙岔开话题。他问许知州:「许老兄可知阴阳宗?我听说阴阳宗在宣府丶大同一带有十万宗众。」

「此等装神弄鬼骗钱财的假道宗,你们宣大地方官不管嘛?」」

许知州一声叹息:「想管。管不了。」

许知州喝了口酒,将「管不了」的原因娓娓道来:「边关土地贫瘠,产量少。以前都是朝廷拨给军囤粮备战。」

「近十几年来,朝廷拨给边军的军囤粮年年不足。有时只拨下来两三成。」

「军囤粮不足。遇到战事怎麽办?朝廷下旨『就地征粮」。说白了就是跟边关百姓强征。」

「边关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又有明令,边关百姓逃亡者视同流民严惩不贷。」

「自古都是『百姓苦而妖孽出』。阴阳宗趁机笼络住了边关穷苦百姓。」

「穷苦百姓没活路。唯一的指望就是三清上仙下凡救苦救难。」

「我们这些地方官若严查阴阳宗,下大气力将它连根拔起,那岂不是要断了百姓的念想?恐有民变啊!」

「外敌强伺,若再有民变,那是要酿成第二次庚戌之变的!」

「没有办法,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阴阳宗做大。只要他们不明面上鼓动百姓造反,我们是不管的。」

林十三道:「原来如此。听说阴阳宗的伪宗主阎浩会飞天遁地,来无影去无踪?」

许知州答曰:「天下哪里有会飞天遁地的人?他不过是行迹隐秘一些,又有十万宗众迷信他,走到哪儿都有百姓帮他掩盖行踪罢了。」

张云听出了门道:「巡按路楷参沈炼勾结阎浩里通卖国。你是想捉阎浩为沈炼洗脱诬陷?」

林十三狡一笑:「错了,张公公。我这趟来是捉极品短翅灶蟋的。不是为谁洗脱什麽诬陷。」

张云心领神会:「啊,对对对。你是来捉虫的。」

林十三笑道:「最极品的短翅灶蟋产于宣府城外。故我明日便要启程去宣府。」

张云道:「这麽急,不多住两天?」

林十三将手中的一根羊肋放下:「今夜借贵衙歇个脚,明日黎明我们便出发张云提醒林十三:「宣府从地方官到边军将帅都是杨顺的人。你过去办差,

得跟他打好关系。」

「不然......边关险恶之地,钦差偶遇盗匪丶外虏遭截杀是常有的事。」

林十三道:「放心。我是去捉虫的,又不是去找他麻烦的。杨总督不会拿我当敌人。」

酒宴罢,林十三回到卧房,跟张伯丶孙越商议如何抓捕妖道阎浩。

林十三道:「按许知州所言,这阎浩不好捉啊。茫茫边关,本就不好寻人。

又牵扯到了百姓,捉他弄不好会酿成民变。」

张伯道:「现在愁也无用。南镇抚司管着边关军情事,在宣府蛰伏着一个暗桩百户所。等去了宣府,先跟城内的南司袍泽接上头。」

林十三颌首:「少掌柜已给了我与宣府南司袍泽联络的方式。」

孙越插话:「师父,那斗虫咱们真去捉嘛?」

林十三答:「那是咱们明面上的差事,当然要捉。至少要装出个样子给杨总督看。」

张伯授了授白胡须:「嘿,你如今是严家的座上宾,还结了亲。杨顺定拿你当自己人。这是你的优势,要善加利用。」

议完了事,林十三这京城肚肠吃不惯边关全羊宴,积了食。他到后衙中散步消食。

偶然间他看到沈炼坐在一棵杨树下。他的面前站着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摇头晃脑,正在背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上则为河岳,下则为日星。」

林十三走了过去:「沈经历。这三位是您的公子吧?」

沈炼颌首:「这是老大沈襄,这是老二沈衮,这是老三沈褒。你们三个,还不拜见京里来的林传奉?」

三个孩子齐齐拱手:「拜见林传奉。」

林十三道:「他们刚才背的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沈炼解释:「这是我们沈家的老规矩。睡前要背正气歌。」

林十三道:「原来是家学渊源。」

沈炼问:「你何时去宣府捉虫?

林十三答:「明日一早出发。沈经历,我劝您一句,最近这段时日您和三位公子一定要在镇监府里好好待着。」

沈炼笑道:「你怕我在外面被人下黑手弄死?」

林十三正色道:「沈经历切不可掉以轻心。那些人的狠辣手腕不亚于咱们锦衣卫。」

沈炼似有不满:「严家人就严家人。还『那些人』。你倒挺会避讳。」

林十三叹了声:「如今皇爷还要用严家。严家在朝堂上树大根深,不得不避讳啊。」

沈炼道:「放心。我沈炼属猫的,有九条命。他们想暗地里害我是痴心妄想。能杀我的只有皇上的圣旨!」

其实沈炼自上奏疏起,已经做好了被嘉靖帝下旨杀头的准备。他想让自己的死更有价值,而非死的轻于鸿毛。

以身入局,昂然赴死者,是为国士也。

夜深了,林十三回到卧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边关是险地,边军丘八心狼手黑,如狼似虎。

为沈炼洗冤,得罪严家。洗冤不成,嘉靖帝和陆炳那边又没法交差。

还有就是捉阎浩一事,此事本就难。若做的过激,还可能酿成民变。

难,难,真是难!

林十三转念一想:自古富贵险中求,

若我能捉到阎浩,在不酿成民变的前提下替朝廷除了阴阳宗这个祸害;为沈炼洗冤,再糊弄过严家.....

这功劳不比寻到白鹿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