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六十一章 升官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六十一章 升官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太子李弘回来了。

辰时左右,也就是早上八点,他就下班了。

也不能说完全下班,接下来还可以在少阳院处理政事,服务于太子的一套政事班子,开始运作。

太子宫本来就是较为自治的地方,在皇城内太子甚至还有一套独立的政府班底,不必事事向皇帝请示。

当然,这也要看人,李治对李弘极为信任,多次让他监国,培养其执政能力,李弘才有了极大的自主性。

换成后面的李隆基,太子敢这样尝试,试试就逝逝。

而这次回到宫内,太子妃一身男装迎出,太子毫不惊奇,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

两人一个病气恹恹,一个活力四射,站在一起却有种奇异的般配感。

于是乎,本来就一筹莫展的李彦,还被喂了一嘴狗娘,心情更不爽了。

进了大殿,太子的心情却异常不错,声音首次高了起来:“今日哥哥同意了我的平粜(tiào)论。”

李彦先是一怔,李弘在武后所生的四子中是老大啊,哪来的哥哥?

但旋即他明白,这声哥哥叫的是李治,是儿女私底下最亲密的叫法。

唐人称呼自己的父亲,亲密的叫法一般是阿耶,其实就是阿爷的谐音。

叫爷爷已经够古怪了,但《木兰诗》里面也是爷娘闻女来,南北朝到隋唐都是如此,最无语的是叫哥哥。

李世民在给李治的信中,署名就是哥哥,李隆基称呼李旦为四哥,他儿子叫他三哥。

你要是说,我只会心疼哥~哥~,在这时期还是大孝子呢!

而李彦也被太子的话吸引,因为太子接着道:“今夏关中雨灾,庄稼怕要欠收,仓库所存粮食,应以平价出售,以免百姓受饥。”

李彦之前就听他担忧关中的收成,此时见他付之于实践,不是空口白话,不由赞道:“殿下仁善温厚。”

“谷贱会伤农,米贵又要饿死穷户,百姓不易啊!”

太子感叹着,转而对着李彦道:“边州斗争凶险,若无内卫奋发报国,更难防范外敌渗入,此次六郎有大功!”

他正色道:“李彦接旨!”

李彦立刻起身来到殿中,就见太子取出圣旨,努力提高声调:“仁勇校尉李彦,体资英武,兼包奇略,缉捕吐蕃谍细,护卫凉州平安,立有大功,升任振威校尉!”

他念完后,轻轻舒了口气,来到李彦面前:“恭喜六郎了!”

李彦双手接旨:“谢圣恩!”

他心里其实有些失望,这么大的功劳,只是升外职,内卫还不能升机宜使么?

但想想一路上丘英的暗示,似乎自己确实不可能立刻被提拔为机宜使。

没办法,他的功劳是绝对够了,甚至溢出,但年纪实在太轻。

正常人当官,三十岁起步都算年轻,李彦才十几岁,就已解褐入仕。

他又是武功高强,身体建康,正常活个七八十没问题。

试想这个时候他就有机宜之权,培养下属,再过几十年,要膨胀到什么地步?

因此少年得志,往往会被压上一压。

当然,为了不寒功臣的心,在散官品阶上,二圣是毫不吝啬的。

仁勇校尉和振威校尉,同样是校尉,差距可太大了。

振威校尉是从六品上。

这个品级听起来不高,但可以举几个相同品级的例子。

吏部考功员外郎、通事舍人、上县县令。

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有资格参与吏部铨选;

通事舍人,是中书省的中层骨干,被称为宰相副手;

上县县令就不说了,一方明府,一地父母官。

崔县令投靠吐蕃,当了卖国贼,才换来背后力量的推动,坐上了县令的位置,当了三个月不到,就服毒自尽了。

当然,以上这类有实权的官职,远不是区区武散官可比的,十几岁的年纪绝对不可能当上。

现在至少在官品上,大家是平级。

李彦安慰了自己一下,又见回到席位上的太子和太子妃,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突然醒悟。

终于……

轮到我了吗?

蹈舞以谢圣恩!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跳舞。

由于浑身僵硬,起初都有些机械舞的意思了。

但机械舞在这个年代,是绝对欣赏不了的,李彦干脆一咬牙一跺脚,放开了跳。

也不管什么慢摇不慢摇了,宅舞、国风、街舞、广场舞、新宝岛,在这一刻统统灵魂附身。

由于要素太多,动作太魔幻,太子首先看傻了。

太子妃接着也傻了。

不过她毕竟是武将之女,应变更快,开口道:“有舞无曲怎么行,太常,奏乐!”

此言一出,候在廊下的乐人立刻钟磬悠扬,奏起雅乐来。

苦了这些乐人,需要临场发挥,搭配他融合了十八般舞艺的舞姿。

不过唐人确实喜欢歌舞,哪怕配得再辛苦,一时间,大殿内外还是喜庆热闹。

大家笑意盈盈,只有李彦觉得更羞耻了。

终于,等到他收功立定,太子实在忍不住,满是好奇的道:“这是凉州舞曲?”

凉州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李彦从太子的眼神里读出这个意思,赶忙道:“这是下官聆听凉州曲,忽有所感所作,让殿下见笑了。”

太子受过专业训练,努力忍住笑:“六郎谦虚了,真是好舞,好舞,我大开眼界……取《瑶山玉彩》来。”

不多时,三卷精美的书册盛放在李彦面前,太子这才微笑道:“《瑶山玉彩》乃当世名儒修采勒成的文集,我得益甚深,今日精选三卷,赠予元芳。”

李彦开心的收礼:“谢殿下!”

全套的《瑶山玉彩》共五百卷,是李治命许敬宗、许圉(yǔ)师、上官仪、杨思俭等当世名儒,摘采古今文章所著,由太子李弘署名,颁布天下,为的是收买文人之心。

果然此书一出,太子德望海内交誉,参与编修此书的文人个个受赏,皆大欢喜。

而此时太子取出精本赠书,是极为亲近的举动,政治意义重大。

什么叫东宫亲信啊?

战术后仰!

“有了这书,在长安声名鹊起,几乎是板上定钉的事了。”

按照李彦的理解,如果他找出了太子宫闹鬼事件的真相,太子赠书正常,如果破不了案,就乖乖去内卫工作,也别想着借势。

但现在太子直接将奖励提前送出,不得不说,处事确实大气。

花花轿子人抬人,对方给面子,李彦也投桃报李,工作热情大涨。

正好太子问了起来:“六郎,关于宫中鬼物背后的操控者,你可有怀疑对象?”

李彦不能说我有三百嫌疑人,可斩柯南,立刻道:“殿下仁善温厚,宫内众仆忠心倾慕,不必忧心。”

他确实不能让太子宫自乱阵脚,省得案子更难追查,却也要给太子希望:“臣以为,此案的关键,很可能要落在灵位的生辰八字上……”

太子若有所思:“灵位的生辰么?”

李彦眼睛一亮:“殿下可曾想到了什么?无论是何事,都可能成为线索!”

然而太子沉默片刻,却是摇了摇头:“无事……”

李彦心头一紧:“不会涉及到什么宫内秘事吧?”

唐朝的宫廷本来就很乱,关于这段时期的后世史料里,还有许多不实记录。

最典型的,莫过于武则天杀女。

《新唐书》里记载,武则天悄悄潜入卧房,掐死了自己的女儿,栽赃给王皇后,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武则天偷偷完成了这件事,唐朝时期的史料中还并无这段记载,隔了数百年后,怎么就被宋朝修的《新唐书》给发现了呢?

穿越时空,再披上隐身衣,在边上记录的啊?

这种逻辑不通的黑法,就属于侮辱智商型,可悲的是,由于很具震撼性,还被后人大规模引用。

而大部分的事情,还是真假莫辨,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李彦是学历史的不假,但他也不敢说对宫内的事情有多少了解,眼见太子神色不对,不由的更加上心。

侦探最怕什么?

最怕委托人不说实话!

“太子,对不住了……让我看看!!”

不过李彦有独特的审问技巧,他念头一动,开始使用天赋。

一副无形的眼镜架在了鼻梁上,十字靶心瞄准太子。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头顶上浮现出一个心情小人。

小人手中握着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不断向前劈砍,脸上露出刻骨的恨意。

“情绪反馈——仇恨!”

“推理开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