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百零六章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百零六章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狄仁杰愣住。

康德是凉州法曹,李彦询问他凉州案件,理所当然。

自己远在并州啊,凉州那起大案,也只是稍稍有所耳闻,为什么问自己?

不过下一刻,李彦笑道:“两位都是法曹,经年累月,经手各类案子,尤其是怀英,遍观天下各州县,数你处理的案件从无错漏,偏居一县,实在太过屈才,我才请命,调你入京城。”

狄仁杰这才恍然,自己是凭工作能力得到赏识,起身道:“多谢李机宜!”

他很感激这份看重,但关于贾思博一案,信息真的太少了,一时真的看不出什么。

无奈之下,狄仁杰只能回答:“依下官之见,此事颇有蹊跷!”

李彦险些笑出声。

就是你这胖胖的家伙,每次遇到案件,线索还不清晰呢,就问元芳你怎么看?

除了回答事有蹊跷,我还能怎么办?

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吧!

爽过之后,李彦让狄仁杰坐下:“怀英说的不错,此事背后定有秘密,贾思博心机深沉,行事滴水不漏,不会故意做惹人注目的举动,关于这丹房,你们都记下,说不定就是一条关键线索。”

众人应声:“是!”

李彦微笑:“上茶吧!”

如今在长安各大寺院,他的饮茶方式都已流行。

在民间,尤其是那一日崇佛的百姓眼中,李元芳是佛敌,亵渎佛祖。

但自从晋升为五品权贵后,大师们对于他的态度比以前还好。

作恶的都是武敏之,李机宜刀斩如来?完全没有的事啊!千万不要传谣!

于是乎,李彦时不时去寺院带一带货,无论是早茶口味的改变,还是看在他的面子上,长安的寺院基本都改变了饮茶方式。

这份习惯也影响周边,不断扩散,使得街头巷尾,茶品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一旦有了市场,自然有人开始尝试进一步的改良,虽然还没有出现炒茶的思路,但茶饮的口感越来越好了。

此时吃了羊肉,李彦端起茶,去去味,润润喉。

接下来一道道菜端上来。

康氏一家很快吃不下了,羊肉实在顶饱。

但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肉类都是多多益善,王孝杰、彭博通、郭元振吃的都挺满足。

就连狄仁杰,由于刚刚被考验了,都觉得胃口大开,以恒定的速度吃菜。

期间李彦略略饮酒,权当助兴,等到真正酒饱饭足,舞女们上来例行跳了一段。

这是对于宾客的尊重,不走这流程,人家以为你看不起他。

但此时李彦看着那些舞姿,莫名觉得有些眼熟,和平常所见的风格不一样。

安神感看出他的奇怪,笑道:“六郎还不知?圣人说你蹈舞特别热情,坊间就有舞姬专门模仿你的舞蹈,很受欢迎呢!”

李彦:“……”

敌视李治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我不想扇起这样的蝴蝶翅膀啊!

其他人却看得津津有味,就连狄仁杰都十分诧异。

这位上官也太多才多艺了!

“跳得不错,下次不要这样跳了。”

李彦等众女跳完,无奈的摆了摆手,正好对安神感道:“我让你安排的商路,如何了?”

安神感笑道:“六郎放心,这件事情我们安氏可在行了,等去了安西四镇,至少有六支商队为我们提供补给!”

李彦叮嘱道:“多多益善,如今吐蕃威震西域诸国,商人逐利,要小心那些人反复,巡察卒的名额不要吝啬,可赐予商人子弟,让他们尽力,在商队上投资一二,也可以作为内卫收益,作为财政来源。”

安神感有些奇怪:“六郎,圣人给予我们内卫便宜行事之权,包括财物支出,何必舍近求远?”

李彦笑道:“圣人宽宏,我等为人臣的,要本本分分。”

屁!

就因为那是李治!

对于这位圣人的放权,李彦警惕非常。

内卫灵活的财政手段,形式有些像宋朝的公使钱。

公使钱,原本是朝廷批给地方政府,用于招待过往官员的行政经费,后来使用范围逐渐变大,到了宋夏战争时期,种世衡、狄青、张亢、滕宗谅等人,都有把这些钱花在了收买间谍,资助商贾等方面,用钱收买人心,砸重金鼓舞士卒。

在一线做事需要便宜行事,原本无可厚非,但这里面自然有许多不清不楚的地方。

于是乎,由于范仲淹新政改革,朝廷改革保守两派斗争,四位边关大员,一起遭到弹劾。

御史弹劾四将贪污**,范仲淹不得不下场,欧阳修和稀泥。

即便如此,最后除了被定义为不通法律的武夫狄青,反倒引发高层注意因祸得福外,其他三位都很惨。

《岳阳楼记》的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讲滕宗谅因此案导致的政治生命结束。

学历史就是有这好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参考各个时代的情况,总有类似的参照对应。

李彦毫不怀疑,内卫一旦也使用类似于公使钱这样灵活变通的钱财,日后李治绝对会从这条入手。

再有功劳,一个贪腐罪责,也能把人撸下去。

这位圣人在规则之内坑臣子的手段,炉火纯青。

所以既然安氏有胡商的路子,他当然要好好运用起来,手下不该碰的钱不要碰,宁愿自己去赚。

叮嘱完安神感后,李彦看向郭元振:“元振,你也是今科赶考的士子,我的同窗好友康达,就交给你了。”

郭元振微笑起身:“请李机宜放心,我打听了不少考官的喜好,还以为用不上呢,康小郎君来了可太好了!”

李彦笑道:“你的科举水平,我是相信的。”

这话真不假,郭元振出身平平,文化水平也一般,可历史上的两年后,他会以十八岁的年纪考中进士。

那不是明经科,是几乎轮不到外地人染指的进士科!

贾思博知道了,得羡慕死,大唐无数诗人才子知道了,除了王勃外,都要捶胸顿足。

凭什么啊!

奇怪的是,郭元振十八岁高中进士,可以说春风得意,但以进士及第的功名,在一个穷县干县尉。

一干就是近二十年,都没有得到升迁,比狄仁杰还惨。

所以李彦有理由怀疑,这是主考官的套路。

外地考生都觉得,进士都被长安二馆六学包揽是吧,那我们就录取几个穷地方低出身的,以示公正!

郭元振中了大奖,成了考官故意树立的一个典型,可能也与他会揣摩考官喜好有关。

但中了进士后,后面的升官提拔,还是按照家世背景来,有名无实。

于是乎,这位十八岁的进士,险些一辈子当个小县尉,后来还是武则天破格提拔,才一发不可收拾,守境安民,两朝宰相。

郭元振自然不知道自己原本起起落落的生涯,自顾自的计划着:“明天我带康小郎君去贡院学宿,给他安排个好位置,李机宜府上的书,也借我们些吧!”

李彦点头:“好!”

“帮我搬书!”

郭元振拉了拉彭博通,彭博通很听话的站起身,跟在他身后。

“弟弟,我也帮你!”

康猛明白了,带着康达起身,一起往堂外而去。

李彦挥了挥手,杂役下仆全部退去,只剩下麾下的武德卫,面色一正:“凉州死士的军械来源,确定了?”

丘神绩凝声道:“已经确定,那些军械是武库流出,我和孝杰正在追查具体来源。”

李彦直接点明:“能在陇右之地盗取武库,关陇权贵脱不开干系。”

“我大唐军队本是战无不胜,可这些年来,屡有军户逃役脱籍,武器管理的混乱,军内动荡,有些人想的却不是如何解决弊端,而是借机上下其手,盗窃军械,牟取暴利!”

“贾思博一案的审问,我并不关心,但朝中肯定有某位大员,甚至不止一人,在背后支持叛逆,与吐蕃暗通款曲!”

“这种贼子,随时可能在我们出战时,在背后捅上一刀!”

“必须要将此人查出来,不一定通过贾思博,也有其他的途径,虽然更加艰难,可能得罪更多的人……”

“但我们内卫是为国效力,圣人允许,凡事不要怕掣肘!”

听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行事越来越大胆的丘神绩,底层军户出身的王孝杰,和杂胡出身的安神感,都精神大振:“是!”

李彦看向康德:“康武卫,我们在凉州就有交情,康猛康达视我为友,但这些并不是我选中你的真正原因,你可明白?”

康德见李彦调走两个儿子,就知道要讲大事,却也没想到这么劲爆。

不过他既然同意加入内卫,也清楚不可能清闲度日,咬了咬牙道:“明白,此番吐蕃寇边,如果放任它嚣狂,来日定有进逼凉州之时,我康氏在凉州百年,亦有几分家业,为国为家,都该效此力!”

“好!”

李彦喜欢这种清醒的,最后看向狄仁杰。

狄仁杰精神一振,这次是真的有看法了。

然后就听李彦道:“狄武卫,你在并州十数年如一日,严明执法,爱护百姓,你我虽第一次见面,却神交已久,我信你!”

狄仁杰心里涌出激动,重重点头。

李彦确实看出来了,此时的狄仁杰还不是后来那个被酷吏下狱,行事愈发滴水不漏的阁老。

眼中涌动的,是年轻官员那股为国报效的斗志,

别看我四十多了,又圆圆胖胖的,也是有热血的!

他展颜一笑,举杯道:“我们内卫要做的,是普通人不敢做的正确之事,诸位,共勉之!干!”

“干!”

众人举杯痛饮,斗志昂扬。

狄仁杰放下酒杯,看着年纪轻轻,俨然拥有绝对威望,为人处事确实也让人信服的李彦。

对比此前构思出来的种种形象,他的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