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百七十章 定远将军,李元芳!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百七十章 定远将军,李元芳!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十日后。

大唐即将派出使节团,出使吐蕃的消息,已经是朝野尽知。

有人避之不及,也有人跃跃欲试。

毕竟如今大唐与吐蕃的战事,是圣人最关注的事情。

无论是沙场厮杀,还是出使扬威,都是上位的好机会。

因此一时间,也有不少臣子请命,希望加入到使节团内。

而李彦并未着急。

足足过了十天,他将一切都准备好,才递上拜帖。

李府。

李彦来到正堂,对着坐在主位上的李义琰拱手道:“叔公。”

李义琰抬了抬手:“李机宜此来若是谈正事,那就请称老夫一声李阁领,如果是家事,再叫叔公不迟。”

李彦心想我也不想攀亲戚,谁叫大家都是陇西李氏呢~

李义琰出自姑臧房,李靖这一脉出自丹杨房,不是同一房,其实血脉关系就很淡薄了。

但毕竟是族谱上的同族,对外称李阁领或李公没问题,私下见面只能叫叔公。

当然,他也喜欢公事公办,行上礼道:“对于出使,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请李阁领过目。”

李义琰接过厚厚的资料,花白的眉毛一扬:“李机宜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他说着,把纸离得稍远,开始细看,显然是有些老花眼了。

李彦平静等待。

足足半个时辰后,李义琰才开口道:“苏毗女子真有那么多人识字?

李彦道:“苏毗一向是女子禀事,如今虽然为吐蕃所并,但旧的风俗仍然存在,女子识字的多,并不奇怪。”

李义琰道:“既然女子在国内掌权,想要拉拢她们,又如何办到?你不能偏信这些罪女,她们在西域流离失所,才会沐我大唐天恩,不能与吐蕃境内类比。”

李彦道:“我的看法与李阁领恰恰相反,正因为苏毗女子曾经习惯了掌权,现在沦为孙波茹的她们,虽然在族内还有些地位,但在整个吐蕃官员阶级里,却处于边缘,这是她们所无法忍受的!”

李义琰想了想:“大权旁落,心生怨怼,不无这种可能,但还不够。”

李彦微笑:“丘阁领收集的情报,目前吐蕃境内有一个传言,噶尔家族原本就隶属于苏毗下户,乃是专司战争的奴臣,后来趁着苏毗内乱,大小女王互相争斗时,才逃到了山南的吐蕃……”

李义琰略显浑浊的眼睛瞪大:“此言当真?”

李彦道:“此说存疑,可能是境内被噶尔家族压迫的文人编造。”

不仅大唐内有士林文人喜欢编排段子,别的国家也有,天下乌鸦一般黑。

李义琰懂了,轻抚胡须:“噶尔家族是不是出身苏毗下户不重要,但只要有此说法,他们对于苏毗旧族肯定极为厌恶,你从苏毗旧族入手,确实可行。”

他的神色略有放松,但接下来又有疑惑:“以官府之名开通飞钱,惠及四处商贾,与此次出使有何关联?”

李彦道:“噶尔家族更重视西域商人,他们占据安西之地后,阻截了西域到陇右的商路,从中大肆捞取财富,相比起来,吐蕃本境内更喜欢与蜀商交易,如果我们能拿捏住蜀商,让他们全心全意从中斡旋,与吐蕃贵族的结盟就会方便许多!”

李义琰眉宇间对商贾有着厌恶,斥责道:“商人见利忘义,不可信任,你此举固然稳当,却过于妥协,且此事监管极难,恐有后患……”

就在李彦以为他要否定时,李义琰想了又想,还是道:“大局为重,老夫会向陛下禀明,不过此等事情你不要再做了,免得步了窦氏的后尘!”

此言虽有偏见,却也不失忠告爱护,李彦诚心道:“飞钱利益巨大,也正是李阁领一心为公,我才会有建言!”

李义琰嗯了一声,继续往下看去,看到茶饼的时候,更为诧异,目光炯炯的看了过来:“李机宜,老夫如果没记错的话,如今长安内盛行茶品,最初就是由你带过来的吧?”

李彦解释道:“吐蕃位于高寒地区,饮食燥热高油,比如奶类、酥油和牛羊肉,而缺少蔬菜,过多的肉食在体内不易分解,久而久之,就会腹胀、后不利(便秘),体衰短寿,其实草原人也是如此……”

他干脆取出带来的谢氏茶品礼盒:“长时间饮用茶,就可防止这些病痛,吐蕃人显然也所有察觉,已经向蜀商购买茶饼了,并且购买的数额在逐年增加,李阁领请看账簿汇总。”

李义琰赶紧细看,终于为之动容:“你推广茶品,就是为了此时?”

李彦点头:“只是一种尝试,如果吐蕃人真的意识到了茶的好处,我们又能掌握茶道交易,就能捏住他们的命脉,这才是谈判的基础!”

李义琰连连抚须,拽下来几根白毛都没发现,脸上全是喜意:“不错,若茶饼真的对吐蕃人那么重要,此次出使收效就大了,元芳,叔公很欣慰啊!”

李彦:“……”

李义琰见他脸色古怪,哈哈一笑,挤了挤眉毛:“等你以后当了长辈,也能在小辈面前这般卖老~”

以前没接触,倒没想到这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老爷子挺有意思,李彦也笑了:“叔公说的是!”

李义琰放下资料,换了一副族人的口气:“元芳,你自从来了长安,就主动与我等世族保持一定距离,是受丘阁领点拨,一心在内卫做事,还是对于你父亲当年之事心有芥蒂,不愿接触?”

李彦听他问得直接,也干脆道:“其实都不是,能得李氏之名,我心满意足,剩下的想靠自己努力。”

历史上李义琰不久后就是宰相,陇西李氏后面的宰相还有两位,一是李昭德,一是李迥秀。

哪怕这些宰相都出自不同房,政见不同,政治资源并不一定共享,真要巴结上去,也能获得不少帮助。

但李彦心中自有一股傲气,他要带着卫国公府起飞,让李靖的后人不再落魄,岂会主动去和李氏其他子弟贴贴?

李义琰却误会了,以为他真如坊间传言,不屑于跟那些毫无功勋的子弟厮混。

老爷子不怒反喜:“好,就该如此!我大唐立国不过半百光景,那些不成器的勋贵子弟,早就忘了他们的父辈祖辈,是在怎样艰苦的坏境中,追随先帝平定天下,治国安民,才有了如今的盛世!”

这也是避免不了的规律,前辈打天下,后代坐享其成,没吃过苦头,又怎么可能有长辈的品质?

但李义琰显然十分不爽:“看看他们,实在不成器,就要如你这般,自己努力!你不靠我等,毫不钻营,如今已是五品,再瞧瞧那些劣物,岂非讽刺?”

李彦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谦虚笑笑:“除了自身努力外,我也有几分侥幸……”

“没有侥幸,这些日子多少人来求老夫,却连你的半分准备都不及!你等一等!”

李义琰直接开始写奏章,写完之后,等待墨迹干涸,立刻雷厉风行的起身:“走,我们入宫面圣,此次出使吐蕃,非你不可!”

……

“元芳你也要去吐蕃?”

麟德殿内,帝后正在欣赏舞蹈,听两人入内禀告后,李治挥退舞姬,诧异的看了过来。

李彦道:“陛下,臣于凉州长大,大非川之战,陇右子弟多上战场,惨遭不幸,吐蕃使节团还频频挑衅,此国仇家恨,臣铭记于心!”

李治微微点头。

李义琰道:“陛下,李机宜神勇非常,若能有他保护,老臣也更放心。”

李治想到那刀斩如来佛像的震撼一幕:“元芳的勇武,朕是知道的,只是吐蕃苦寒,非比寻常,你真的做好了准备?”

李彦斩钉截铁的道:“臣愿往!”

武后在边上道:“良臣猛将,忠君报国,实乃陛下之福,大唐之福!”

李治龙颜大悦:“好!”

一老一少,官场上都有美好前途,却主动请缨,前往敌国冒险。

再加上近来吏治清明,在国公宰相接连倒台的氛围下,许多官员害怕得缩起了尾巴。

此时此刻,李治有了种他真是圣君的错觉,自然高兴。

李义琰适时奉上了奏章:“陛下,臣有本请奏!”

李治看了,眉头扬起:“朝廷开展飞钱业务?”

李义琰:“商人见利,飞钱若成,可收其心!”

李彦有些感动。

相比起他考虑端水,李义琰更加爱憎分明,直接把责任都给揽下了。

而当李治把奏本递给武后,武后看了一遍,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利润和影响。

李治则考虑到近来政局变化,也生出了利用之心,却知道不能操之过急。

他淡淡的道:“此事确实有利于民间,然弊端也大,可令各州进奏院先加以尝试,看看见效如何,再谈以后!”

李义琰道:“先以展望,徐徐图之,陛下圣明!”

都是人精,释放出信号,吊着商人的胃口就好。

至于真正实施是什么时候,下次再说。

李治微微点头,突然道:“元芳可为副使,内卫沈巨源勇武果敢,更知吐蕃地利,亦可入使节团,你们意下如何?”

李义琰道:“臣无异议!”

李彦则露出不解:“臣……”

沈巨源是暗害贾思博的嫌疑人之一,李治此时安排他进使节团,是丘英作保,洗清嫌疑了吗?

不过当他看向李治时,却发现这位圣人也在凝视自己:“元芳,你为副使,朕特许你持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若遇特事,不必留手!”

李彦这才明白,李治居然是异常怀疑沈巨源,让他死死盯住,必要时先斩后奏?

自汉朝以来,持节者就是钦差,权力极大,朝廷命将,也以节为信,用来指挥军队。

到了唐朝,旌节威仪更重,节度使节度使,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吐蕃正使念曾古,故意死在大唐境内,然后在西域那边宣扬大唐杀使的恶事。

如果大唐使节团内,也有人在吐蕃境内遭遇不幸,那么接下来借口就更多了。

这一手挺狠。

但问题是,李治凭什么觉得沈巨源就是凶手呢?

李彦应下:“臣领命!”

“好!好!”

圣人兴致很高,将两人留下,欣赏了一段歌舞,才让他们出宫。

至此,出使名额正式定下。

李彦回到内卫后,立刻召集班底。

狄仁杰和丘神绩首先前来。

狄仁杰缉拿郝大等贩毒人员,捣毁毒丹工坊,收缴账簿有功,在李彦的举荐下,内卫仍为武德卫,外职升任为大理寺丞。

这比起历史上的他,足足提早了六年。

别小瞧六年时间,原本的狄仁杰是大器晚成,提前六年,那就是年富力强了。

原大理寺丞李谦孺调入内卫,李彦也引为亲信,不过在贾思博案件嫌疑还没排除的情况下,有些事情显然不能让他来做。

此时李彦就把七位嫌疑人的情况说明,关照道:“沈机宜也在使节团中,这个我来盯,剩下的六人,就交予你们俩人探查,调查寻凶交给怀英,缉补审问交给神绩!”

狄仁杰和丘神绩凝声道:“是!”

李彦又对着紧接而来的安神感和郭元振道:“神感联系胡商,元振盯住蜀商,别小觑这些商人,他们的商道和人脉都对此次出使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大意!”

安神感和郭元振领命:“是!”

李彦最后对着王孝杰和彭博通:“你们就跟着我入使节团吧!”

王孝杰大喜过望:“早就想与蕃贼一战了,多谢六郎成全!”

李彦欲言又止。

王孝杰不知道,李彦这次带上他,主要是需要他这张脸,指不定能派上大用。

而彭博通则是纯粹的护卫。

诸多手下,以这位大个子武力最强,尤其是这段时间双方切磋,跟着水涨船高,进境极快。

等到他安排好了班底,宫中内侍前来宣诏。

“游击将军李彦,武艺逸群,因机制变,升任定远将军,出使吐蕃,望怀彼戎夷,慑之以威!”

李彦接过诏书,在熟练的蹈舞之前,看着官名,展颜一笑:

“定远将军,好兆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