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两百二十一章 终于轮到我李元芳送书了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两百二十一章 终于轮到我李元芳送书了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再往西行,就是康延川了,昔日我苏毗的王都所在。”

“那座毡帐,是茹本所在。”

一路快马加鞭,李彦三人来到孙波茹重地。

除了带着杨再威,片刻不离视线之外,李彦还回王宫,让王妃写了亲笔书信,让珠丹带了过来。

这位宫廷卫官,在外等于王妃的代言人,有她出面,能节约大量时间。

不过出了卫茹后,来到孙波茹的地域,所见却是一片荒凉。

就像是大战时期的坚壁清野,在外居住的百姓统统消失,留下的只有一块块荒芜的田地。

当时李彦的心都沉了下去。

如果孙波茹惨到这个地步,他又谈何借兵?

好在曾经所学告诉他,孙波茹控制的日喀则一线地区,是这个年代吐蕃主要的粮食生产地。

钦陵大军在外征战,至少有一半的粮食是由这里提供。

吐蕃统一高原的过程中,吞下苏毗,是关键一步。

就如同当年大秦得到巴蜀一地,又修了都江堰,粮草供给上顿时变得富裕起来。

果不其然,随着他们的深入,一路所见,耕种田地,放牧牛羊,越来越多。

等到了茹本毡帐的不远处,更见到一队队甲兵巡逻,秩序井然。

杨再威冷笑道:“孙波茹民生物丰, 并不凋敝,被打压成这样, 还不反了他的?”

珠丹下意识就想驳斥, 但看着杨再威的凶神恶煞, 想到这是杀人如麻的刺客,又怂了起来, 用苏毗话弱弱的道:“你说的轻巧,我们就一茹之地,怎么反?”

杨再威听不懂苏毗土话, 眼睛一瞪:“你嘀嘀咕咕什么呢!”

李彦冷视他一眼:“闭嘴!珠丹卫官,有人来了,你去跟她们说明情况吧。”

一队女兵策马飞奔过来,为首的魁梧女将与珠丹拥抱了一下,显然十分熟悉。

在珠丹取出王妃的信件, 她神情顿时变得郑重起来, 仔细打量了李彦和杨再威, 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李彦进入军营,细细观察。

孙波茹的甲兵, 还是由男人为主, 只有贴身的亲卫,一般才用女兵。

虽然说装备与大唐士卒差得很远, 但眼神气质, 行进举止, 都还算训练有素,可堪一用。

一路畅行, 众人来到茹本所在的毡帐前。

从外观看上去,这毡帐巨大华美,可进了里面,发现视线并不一览无遗,反倒是垂下了很多帷帐, 层层叠叠, 如同迷宫。

同时一股说不出是西域香料,还是人体汗味的浑浊味道,扑面而来,显然是空气不流通, 又难免有仆从进进出出,很不好闻。

李彦皱皱眉。

本以为是进了女儿国,结果是盘丝洞?

杨再威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蹊跷:“这是防刺杀呢!”

珠丹解释道:“王女一脉常遭谋刺,这也是逼不得已,而此习俗是吐蕃贵人多有,同样可以展示主人家的财富。”

还真是如她所言,当众人七拐八绕,来到茹本面前的,看到的就是一个苍老的女子,坐在一件件华美的金银饰物中。

女将和珠丹立刻上前见礼:“茹本!”

杨再威斜眼冷笑,李彦则取出大唐旌节,颔首为礼:“大唐使节李元芳,见过末农茹本。”

老妇见到旌节,先是有些愣神,然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微变,身姿灵活的站起行礼:“老身见过天可汗使者!”

有着岁月的加持,不需要翻译,她也认出了来者的身份。

只是称呼有点意思,天可汗使者。

李世民死二十多年了,但大唐周边的众多异族还是认他的威名,而不是天皇李治。

这一点别说现在,到历史上的武周时期都是如此。

当然,威名归威名,对于李彦的到来,茹本恭敬中带着警惕:“不知天可汗使者大驾,有何要事?”

李彦微笑,对着珠丹道:“珠丹卫官,先跟末农茹本讲述一下宫内的情况吧。”

珠丹翻译后,茹本警惕之心不减,但也忍不住问道:“王妃如何了?”

珠丹将信件奉上,茹本打开后,仔细看了起来。

苏毗国当年是大小王女执政,一个国家两个女王,两套政府班子。

这种行政体系不内斗是不可能的,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谁都想多占些。

后来亡国了,大小王女两脉,倒是一下冰释前嫌。

如今王妃没庐氏,属小王女一脉,茹本末农氏,属大王女一脉,一个在中央为妃,一个在地方执政,常常联络。

如果赞普掌权,能够发号施令,王妃又得宠,这种配合其实是很好的。

但赞普大权旁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她们求存辛苦,勉强维持。

此时看完信件后,茹本目光微微闪烁,关心起赞普的身体:“王上身体可还好?”

珠丹心想正找办法除臭呢,嘴上却道:“王上久病初愈,虽遭贼子行刺,偶有失语,但其他一切都好,还能与禁卫切磋,赢得军中拥戴!”

茹本有些不敢相信,这变化未免过大,试探道:“有关御史一职的设立,是王上推行?”

珠丹道:“正是,御史一职是王上从大唐得到的启发,除了某些阴谋篡权的贼子外,五茹的反馈都很好。”

茹本颔首:“王上圣明!”

又询问了不少细节,茹本心头有了数,再看向李彦:“多谢李使节相助王上和王妃!”

李彦开门见山:“不必言谢,我此来也是有要事商量。”

茹本正色道:“李使节请说。”

李彦道:“我大唐有江南一地,有钱有粮,文化底蕴深厚,此前由于奸臣专权,江南被边缘化,幸得圣人圣明,才得公平待遇。”

“你们孙波茹同样如此,明明为吐蕃贡献良多,却受诸多打压,不止是来自中央的卫茹,其他三茹也暗中使力,共同遏制你们的发展。”

“这个局面原本难以打破,可现在赞普英明,立御史一职,得四茹拥戴,钦陵又为了家族私利,私自撤军,令四茹一并遭受损失。”

“这是你们孙波茹改变局势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这次机会,你们在吐蕃永远就是被剥削的命了!”

这番话说得太直接,珠丹翻译得心惊肉跳,茹本听得也脸色剧变,声音干涩的道:“那不知道李使节要做什么?”

李彦展开地图,指着上面暗卫家属所在地道:“噶尔家族掳掠了大量的孙波女子,配给他们麾下的杀手和暗谍,这里就是所在之地,此举极尽羞辱,为何如此?”

“我听闻噶尔家族本是你们的家臣奴户,投靠吐蕃后,帮助吐蕃灭了苏毗。”

“这就和吐谷浑的素和贵一样,本国叛徒,旧民人人得而诛之,可惜噶尔家族如今成了气候,反倒是由他们执掌大权,发号施令!”

茹本张了张嘴,也不知该怎么说,因为这本就是事实。

李彦继续道:“如今你们的主仆位置发生颠倒,身为王女一脉,反倒要屈身听从奴户的号令,末农茹本,请恕我直言,你麾下的其他的家臣,不会有样学样吧?王女一脉的威望,如果一落千丈,以后你的后代,连茹本之位都要让给其他家臣了!”

这话太诛心,茹本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深吸一口气:“看来李使节对于我族内部的事情,是真的很熟悉啊,莫非要效仿昔年王使节所为,以檄文招兵,讨伐噶尔家?”

王玄策灭国的事情距今不足三十年,这位孙波茹本显然是印象深刻的。

当年那位大唐使节浴血逃出,挥笔写就檄文,持节四处招兵,掉头回去,大破天竺军队,直至灭国,是何等的威风与震撼!

可事后王玄策拍拍屁股回大唐了,留下的争端也持续良久。

所以茹本以王玄策举例,绝非好意。

李彦却断然摇头:“檄文一出,就是逼迫贵茹有进无退,不留余地,我不为之。”

“我此番前来,确实是要拨乱反正,打压噶尔家族的嚣张气焰,救出这些可怜的女子,让吐蕃的权势回到与我大唐交好的赞普手中!”

“而你们孙波茹,此次出兵的名义只有一条,那就是救出被掳走的同族女子,这点天经地义,又有赞普许可,谁能质疑?”

茹本露出动容,仔细凝视这位与众不同的天可汗使者。

李彦也打量着这位苍老的茹本。

年轻人有冲劲,敢打敢拼,年老的有怀念,追忆荣光。

最怕就是中年,出身时苏毗已经亡国了,感觉不到昔日光辉,又没有年轻的干劲,直接摆烂。

现在茹本苍老,他对症下药,语气放缓道:“末农茹本,你知道吐谷浑要复国了吗?”

茹本瞳孔收缩,立刻明白潜在之意:“大唐灭亡的国家很多,复国的例子,恕老身孤陋寡闻,一个都没听过。”

李彦道:“以前没有,不代表日后没有。”

“吐谷浑遭吐蕃入侵覆灭,我大唐圣人深感痛惜,封慕容汗王为青海国主,正是力主复国之意,否则哪有封国主的道理?”

“而此番钦陵从吐谷浑旧土撤退,我大唐天军抵达,难道吐谷浑就不能复国吗?”

听着他掷地有声的话语,看着他手中代表唐皇的旌节,茹本沉默下去,心跳莫名的快了起来。

李彦语气里满是自信:“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路都一步步走,现在讲那些,未免为时过早,请茹本先看吐谷浑的复国情况,再言其他如何?”

茹本不由自主的点头:“不错!不错!先看吐谷浑!”

如果吐谷浑能复国,那她的苏毗或许也可以……

李彦微微一笑,招了招手,让珠丹将早已备好的书奉上:“这本《大唐西域记》,是我大唐高僧玄奘法师,昔日所记录的西域诸国,上面也有苏毗的情况,茹本不妨看一看。”

茹本直接上前,恭敬的接过:“多谢李使节赠书。”

终于轮到他送书了。

别说,滋味还挺不错。

李彦颔首行礼:“那我就不打扰茹本议事了,告辞!”

他带着杨再威离开,茹本则翻看起《大唐西域记》,发现书中早已翻译成吐蕃的文字,正是珠娘等人在宫内所做的工作。

茹本看着苏毗特供版,本就浑浊的眼睛逐渐湿润起来。

她都不知道原本故国如此牛逼。

再看看今日的孙波茹……

想到赞普的变化,钦陵的撤退,唐使的威仪,近来发生的一件件大事。

这位昨日的王女之后,苍老的面孔露出决意,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沉声开口:

“调集诸卫甲兵,招千户长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