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两百三十七章 李元芳回长安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两百三十七章 李元芳回长安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李机宜之意,奴不明白。”

迎着李彦的注视,高太监瞳孔收缩,摇了摇头。

李彦道:“好,那我就说得更明白些!”

“我上奏有关吐谷浑复国一事,至今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吐谷浑为我大唐藩国,如今的局面,也必须有我大唐撑腰,新的政权才能重新稳定。”

“如果没有圣人诏书,即便是弘化公主和青海国主回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而此事关系边境稳定,关系到遏制吐蕃的扩张,陛下此前对吐蕃战局如此关切,诏书理应第一时间下达!”

“现在呢?为何如此大事,长安却毫无反应?”

高太监道:“圣人头疼病发,整日昏沉,天下大事,难道还有比圣人的龙体更重要的吗?”

李彦道:“且不说陛下龙体欠恙,还有入阁群相,还有满朝臣子,诸位内侍来此,又是得谁的命令?”

高太监低声道:“奴等是为丘阁领治伤,不至于病情反复。”

李彦冷笑:“顺便再查看边境情况,好回去禀告?”

高太监闭上了嘴,三个内侍见气氛紧张,又走了出来。

李彦视若无睹,一指府外:“你真想见到府外围满军士, 一声令下,你们全员丧命的下场?”

高太监身体轻颤, 看向杨再威。

杨再威烦躁的道:“有李元芳盯着, 城中军队再动, 我们确实没有活路,这还要看我?”

高太监深深叹息:“既如此, 长安到底怎样,李机宜你岂会一无所知?奴言尽于此,你真要逼迫, 奴等这些贱命,也只能舍给你了!”

李彦微微闭上眼睛,片刻后开口道:“我们回长安!”

高太监愕然:“回长安?现在?”

李彦道:“就现在,我刚刚已经做了安排,几位随我一同出发!”

高太监和杨再威看了看漆黑一片的夜空, 想到跟这位在一起, 就没有不熬夜的, 无奈点头:“好!”

……

说走就走。

等到五人匆匆收拾行李,等出了府邸, 发现狮子骢安静的站在府外, 马鞍边也挂着行李。。

众人骑马出城, 披星戴月, 一路疾驰,到达赤岭。

等过了赤岭, 就是大唐陇右。

下了山路, 李彦呼吸了一口空气,发现这段时间一直在高原环境下生活, 骤然回到平原地区, 还真容易醉氧。

杨再威一无所觉,高太监和三名内侍也隐隐觉得不适,提议道:“李机宜,不如我等去凉州修整一二,再回长安吧!”

李彦摇头:“不入凉州, 直接去关中, 我想要看看灾情到底如何!”

其实还有个原因,凉州刺史韦待阶,态度蹊跷, 在关键时刻停下了对大军的粮草供应,有拖后腿的嫌疑。

京兆韦氏,显然已经彻底站队, 这个时候回凉州,是可能被扣下来的。

眼见李彦态度坚定,高太监无奈,只能跟上。

众人不走官道,只求近路,短短三日,就到了灵州灵武郡。

李彦往驿站而去,高太监却脸色微变:“李机宜,我等不方便住在驿馆,还请另寻去处。”

李彦看了他们一眼:“那找间逆旅住下!”

如明崇俨那般梅花内卫,虽然不希望曝光,但如果真的瞒不住了,也会直接表露身份。

毕竟是一个朝廷的,又不是外敌,顶多监视臣子不光彩,遭到敌视罢了。

而这些人不同,他们一旦曝光于众,下场绝对凄惨。

宫内的那个人,还没真正上位!

高太监道:“多谢李机宜体谅。”

一路上寻找舒适的逆旅,他又看了看街头:“关中灾情看来并不似传言那么严重啊!”

李彦早就在观察:“你没有发现,街上的人太少了?杨再威,去问问这里的粮价。”

杨再威撇了撇嘴:“我又不是你的下属,你凭什么指挥我?”

说着去不远处的一家米铺问了粮价,回来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斗米要百文钱,倒不如去抢!”

李彦脸色沉下:“我在凉州时,买一斗米只要十文钱,这里还是灵州,居然翻了十倍?”

旁边路过的一人听到,过来攀谈:“这位郎君不是此地之人吧,这个价不算高了!”

李彦道:“未请教?”

那人叹道:“关中大旱,赤地千里,继以蝗害,这些米全都是从陇右来的,自然精贵!”

李彦道:“可这百文一斗的米,又有多少人能买得起?”

那人低声道:“买不起又能如何?这还是有卖米的,你们再往东去,别说米铺,县衙都没米了!你这匹骏马是陇右的青骢马吧,我劝你们还是速速回陇右,这里待不得了!”

李彦沉默下去。

那人见李彦并没有动摇,最后提醒了一句:“去城外西郊,看过之后,你们就知道厉害了……”

李彦拱了拱手:“多谢好心!我们走!”

众人来到城西,远远就见这里挤满了人,妇女的哭喊声,婴儿的啼哭声冲天。

杨再威变色:“那边是怎么回事?”

高太监低声道:“每逢大灾,都会卖儿卖女……”

话音刚起,十几道身影突然从旁边冲了过来。

高太监身后的内侍见了,立刻冲出,只是几脚,就将那些人踹翻在地。

而不少人倒下,直接口吐黄水,没几下就不再动弹。

其中几个相比起来稍稍有力气的,在地上扭动,杨再威抓起一人询问:“那在做什么?”

那人呻吟:“陇右的……跑到关中买人……我卖了妻儿……米吃完了……求求……给口吃的……”

杨再威放下人来,不远处又传来凄厉高呼:“我的娃儿!我的娃儿!”

他往那边看去,就见一个陇西大汉,把一个年轻妇人丢上马背,却将她怀中的孩子往地上一丢。

那妇人凄呼:“别在这里丢,别在这里,他们会吃了她的!”

陇右大汉嘟囔一句,将孩子抱了起来,翻身上马,喜滋滋的离开。

而围观的人确实发出失望的叹息。

这是陇右来关中买老婆了,却不要孩子,就算现在抱着一起走,接下来恐怕也是抛弃的下场。

而明明与贩卖人口无异,却没有官吏阻止,甚至官府的人都不敢到场。

否则灾民涌过来,他们也走不了。

李彦不看了:“走!”

高太监等人默然跟上,杨再威同样一言不发,跟着他翻身上马。

他们很快发现,那个灵武郡的路人说得真没错,越往关中去,情况越差。

因为祸不单行,由于饥荒,部分地区还发生了疫病,一村一村的人死。

成群结队的饥民逃难,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路上所见,许多树皮都被剥光,露出白花花的树干,树叶也被蝗虫和饥民啃光。

李彦一行不得不避开逃难的大部队,但即便如此,也能见到逃难的人。

走着走着,就有人倒下,由于尸体太多,野兽也开始泛滥。

狼和野狗四处流窜,根本不怕人,杨再威一拳一头,李彦持刀也宰杀了几十头。

终于,他们抵达了扶风县。

犹记得使节团来时,住宿在这里,街道上随处可见前来法门寺朝圣的僧侣,而街头的小吃也让人一解馋虫。

而现在,那副秩序繁华的景象再也没有了,街头一片荒凉,倒是见不到拥挤的灾民。

但正因为这样,李彦脸色一沉,直接来往法门寺外。

就见寺门紧闭,不见迎客僧人。

李彦的怒火积蓄到了极致,一字一句地道:“这一路所见,我大唐连吐蕃都不如!上前叫门,没人开就砸开!”

杨再威心头一颤,立刻上前,二话不说,咚的一脚踢了过去。

看似大门紧闭,门后却早有人警惕地守着。

他刚刚踢了一脚,寺门开启一条缝隙,几条棍影抽了过来。

杨再威不闪不避,反手抓出,直接将棍子夺了过来,劈头盖脸的砸了进去。

里面惨叫连连,不多时躺了一地的武僧,如此动静,也让更多的僧人冲了出来。

“李副使?”

为首的僧人看向李彦,愣了一愣,倒还记得这位半夜将他们召集的大唐使节,赶紧喝退左右:“我等不知是李副使大驾,失礼了!”

李彦问道:“你们主持呢?法明呢?”

僧人道:“我这就是去请主持,但法明师兄已不在寺内了!”

当主持慢条斯理的走了出来时,李彦第一句话就问:“为何寺门紧闭,灾情如此严重,身为皇家寺院,难道不该赈济灾民吗?”

主持平静的道:“李副使,寺内是施粥的,可灾民太多,几次引发混乱,未免佛骨舍利遭到损坏,县衙便不允了。”

李彦道:“那些灾民呢?”

主持道:“县衙把灾民带走了,我等只能闭寺修持。”

李彦深吸一口气,又问道:“法明大师呢?我想见一见他。”

主持道:“法明师弟已去洛阳,远行匆匆,似有难言之隐。”

李彦凝视了这位无悲无喜的主持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等出了法门寺,杨再威和高太监两人异口同声的道:“李机宜,我们今夜就可抵达长安了!”

李彦遥遥望向长安的方向。

是啊……

我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