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领又被吊起来了!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领又被吊起来了!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含嘉仓内。

豆卢钦望正与东宫官员一起工作。

他的内职是内卫阁领,外职则是太子右庶子,正四品下,统典书坊,掌侍从、献纳、启奏之用。

这是一个位高权轻的职位,与内卫阁领所能拥有的权力完全不能比,但由于豆卢钦望在内卫不得人心,威望日减,不得不舔着脸加入东宫序列中,此时走来走去,高声呼喝,仓内到处留下他视察的身影。

相比起来,东宫其他官员旳存在感要低微很多,都在埋头干活,太子洗马王仁表拿着历年的仓单,亲自督促户部吏员核实储备:“这个粮窖缺少的份额还没有查清?”

户部吏员支支吾吾,王仁表深深凝视此人一眼,也不说什么,只是记录下来。

豆卢钦望倒也不是完全作秀,还在默默观察,琢磨着自己一旦当上刑部侍郎,要大刀阔斧的惩办贪官污吏,趁机增加自身权威。

而户部油水丰厚,无疑是可以开刀的对象,他好似不经意的凑过去:“王洗马, 仓储缺额大吗?”

王仁表回答:“目前统计各粮窖,共计有五十五万石左右的缺额。”

这个缺额不小了, 豆卢钦望精神一振:“此等贪腐, 必须严惩!”

王仁表点头:“如今漕运顺畅, 江淮之地的米粮源源不断的供入东都,保证府库充盈的同时, 确实要抓一抓贪腐。”

豆卢钦望知道这位是太子心腹,一向忠心耿耿,赶忙道:“若我能掌刑部之责, 定执肃正宪,明刑典章,绝不让触我大唐律法的贼人逍遥法外。”

这话说得很露骨,王仁表并没有应声。

豆卢钦望转了转眼珠, 看着仓库内充盈了许多的粮米,又故意露出担忧之色:“以往入库都是冬季,如今春季入仓, 粮食保管上面会否出问题?”

王仁表这才道:“请豆卢阁领放心,请看这些窖壁, 都是挖好后先要用火烘干,把草木灰摊在窖底, 上铺木板,木板之上再铺席子,席上垫粮食后, 再铺席子。”

“这种两层席子夹一层糠,再封土完工的法子,粮窖就能隔湿保温, 不易腐烂, 粮食可以存放十年都不变质……”

王仁表显然是深入了解, 并没有丝毫吹嘘,含嘉仓在历史上, 就是唐朝的“天下第一粮仓”。。

李隆基天宝年间,全国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一千两百多万石, 光含嘉仓一个仓库内,就存有接近六百万石的粮食, 一个仓占了天下的将近一半。

现在虽然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但这个粮仓的优势已经体现出来,只是人员管理方面还欠缺不少。

王仁表指着封土上的小树道:“这种小树也是监测手段, 如果里面的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马上就要起开封土。”

“可我们之前发现,含嘉仓官员懈怠,居然任由粮食烂掉,那些人已经全部查办,决不轻饶……”

豆卢钦望连连点头:“正该这样,如此管制,关内灾情很快就能平复,手里有粮,百姓心中才能安定,殿下紧抓民生根本,真是治国有道啊!”

他看着王仁表专注的神情,想到自己依附武后时,所做的事情都是权力斗争,此时见东宫上下所为,也不禁暗暗感慨:“上行下效,太子和武后确实不同……”

他倒也不是完全不干实事的人,只是随着年岁渐长,迷失于权力纷争中,目睹这一幕,倒是发自真心的想道:“等我当上刑部侍郎,也要做多一些实事!”

正在这时,快马从外面奔来,消息传来,很快众人开始窃窃私语,王仁表听到消息后,脸色也变了:“堂堂户部侍郎,竟窝藏贼子?”

豆卢钦望原本已经走到一边,闻言一怔, 赶忙问道:“是哪一位户部侍郎?”

王仁表奇道:“高侍郎身体不佳, 并未跟来东都, 自然是杨侍郎出了事。”

豆卢钦望快步走了过来, 他今日一直在含嘉仓内, 根本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心头大为焦急:“杨侍郎正直赤诚,岂会窝藏贼人,是不是遭了陷害?”

王仁表摇摇头:“我也不愿相信,但两个贼人是内卫李机宜从他府上抓到的,其中一位还扮成内宅婢女,又有下仆证言,杨侍郎早知他们的存在,特意做出安排,已是证据确凿,不容质疑……”

听到李元芳的名字,豆卢钦望神情就僵了僵,再细细问了问,心头更是沉下,喃喃低语:“真的没有转圜余地了吗?”

话音落下,他发现王仁表看了过来,赶忙撇清自己:“王洗马莫要误会,我与杨太初是幼时好友,只是多时不联系,没想到此人竟然做出这等事来,唉……”

“豆卢阁领节哀!”

王仁表安慰了一句,然后就不再关心这件事,又去干活。

不过这节哀两字,深深刺痛了豆卢钦望的心,再也没了作秀的精神,快步离开。

杨执柔可是助他登上刑部侍郎之位的最大盟友,如今都节哀了,他的前途岂不是也要节哀?

一想到崔修业在李元芳的默许下,成为刑部侍郎,以两家不死不休的关系,豆卢钦望叹了口气:“我还是回长安吧……可惜天后不在了,否则以她的手段,岂容这些人放肆?”

含嘉仓吸取了隋朝时期粮仓建在城外,被李密夺取的教训,直接建于大内宫内,成了一个小城的模样,豆卢钦望出了仓城,往东边的宣仁门而去,正要回府收拾行旅,却被禁军拦了下来。

禁军察验了他的出入鱼符,并没有放行:“豆卢阁领,方才内卫李机宜一直在寻你的下落。”

豆卢钦望瞳孔收缩,警惕的道:“李元芳找我何事?”

禁军道:“李机宜有要事寻豆卢阁领,请往皇城内卫一行。”

豆卢钦望觉得被羞辱了,勃然大怒:“放肆!我是阁领,他是机宜使,他凭什么对我发号施令,还有没有朝廷法度,上下尊卑?”

禁军赶忙抱拳:“禀豆卢阁领,并不是李机宜发号施令,而是要犯杨执柔写下罪状,控告豆卢阁领五大罪行,李机宜寻豆卢阁领去,是为了与之对峙,澄清事实。”

豆卢钦望愣住:“杨太初控告我?他岂会……不对,他真的会!”

不愧是曾经的好友,对于彼此的品性还是很了解的,豆卢钦望马上意识到,杨执柔是死中求活,要拖人下水,搅乱局势了,而自己成了牺牲品。

豆卢钦望面色铁青,深吸一口气:“说吧,那杨执柔污了我何等罪名?”

这位虽然看上去要完蛋,但目前还是四品高官,禁军不敢失礼,恭敬的道:“这就不知了,但事关重大,还望阁领不要为难我等。”

豆卢钦望很想为难一下,可他清楚,那样反倒坐实了罪名,努力恢复平静,颔首道:“无妨,你们也是尽忠职守,本官会回内卫的。”

禁卫将鱼符交还,豆卢钦望捏了捏,往皇城内走去。

“五大罪行……五大罪行……”

一路上,他的大脑开始飞速转动,细数之前做过的亏心事,尤其是杨执柔可能知道的亏心事。

关内高门的勋贵子弟,之前仗着权势巨大,真要详查,就没有完全干净的,豆卢钦望也不例外。

他很快想到了四个较为严重的罪行,正想着第五个是什么罪时,面色陡变,脱口而出:“不会是祥瑞吧?”

“不错,正是祥瑞!”

正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豆卢钦望回头,就见气宇轩昂的李彦,带着两名内卫走了过来,淡然道:“两年前,岐州进献祥瑞,乃一尊琉璃弥勒古佛,怀抱之玉有龙凤相抱,恩隆好合之相,预示二圣临朝,与上意合,皇后大悦,还令佛门举办了一场法会,据杨侍郎所言,那件事是豆卢阁领一手操办的。”

豆卢钦望矢口否认:“这是污蔑!污蔑!”

李彦不理他:“祥瑞敏感,不可轻动,可那时豆卢阁领刚刚投靠皇后,总要有所作为,皇后暗示,就屁颠颠的去了。

“确实祥瑞一出,极大的冲淡了此前贺兰敏之的狂悖无行,在民间为皇后挽回了不少声望,百姓们在这点上确实容易被蒙蔽,尤其是信佛的人那么多……”

“可后来发生关内灾情爆发,皇后为了争权夺势,枉顾百姓死活,声望又降回谷底,所谓与上意合的祥瑞就成了笑话!”

豆卢钦望听得面色剧变,刚要呵斥,但又想到这位可是当着皇后面训斥的人,闭上了嘴,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惨白。

果不其然,李彦接着道:“造势终究是造势,可以生一时之效,但日久见人心,还是要看实际作为。”

“如太子殿下,也是早先就推行平粜,一直关注民生,才有了现在的臣民威望。”

“现在皇后居于深宫,无力干涉朝政,陛下却无废后之意,那么关中死伤惨重的责任,豆卢阁领觉得,会由哪些奸臣来担?”

豆卢钦望张了张嘴,终于说不出话来,身躯晃了晃,双腿一软,往地上倒去。

李彦挥手,左右两名手下将豆卢钦望搀扶起来,一路送入内狱。

于是乎。

不一样的监狱,一样的阁领,不一样的四品官,一样的开场白:“把他给我吊上去!!”

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领又被吊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