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吐蕃:同时收获两位大才,优势在我!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三百九十五章 吐蕃:同时收获两位大才,优势在我!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周国公府。

武攸宁脸色惨白地看着手持短刀,大步逼了过来的勃伦赞刃:“噶五郎,你怎么进来的?有话好说……啊!!”

勃伦赞刃勃然大怒,冲上去就怒扇:“我姓噶尔!噶尔!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装,还装!!”

武攸宁被这劈头盖脸的**兜给打懵了,含糊不清地道:“还你……金子……别打……别打……”

勃伦赞刃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心头这才舒服了些, 嗤笑道:“现在知道怕了?晚了!我不要那些金子,太重了扛不动,我要回吐蕃,你这位外戚就是我的人质!”

武攸宁听到回吐蕃三个字,瞳孔就猛然收缩,知道摊上大事了。

他敢骗勃伦赞刃的金子,就因为对方是敌国俘虏,这等人就算去县衙报官, 县衙也不至于因为这等小事与他们为难,而武氏最怕的内卫则不管这种小案子,这才敢肆无忌惮地骗钱。

可一旦勃伦赞刃逃跑,那就是内卫的事情了,想到李元芳对武氏的态度,武攸宁哆嗦起来,苦口婆心地劝道:“噶……噶尔将军!你跑不掉的,我们把金子还你如何,没必要闹到这个地步啊!”

勃伦赞刃笑道:“我本来确实难以脱身,但现在关系到武氏名声,你们那位姑母肯定会出手遮掩,这就给我制造了逃亡的时机!”

“我父亲是大论, 我兄长是大论, 你们还真以为我是你们唐人的舞王?我是吐蕃智勇双全的大将!”

武攸宁见他一副智计在握的模样,简直欲哭无泪:“可武氏早就没有名声了啊!”

勃伦赞刃怔了怔,举起刀来怒道:“事到如今,你还敢骗我, 视吾此刃不利否?”

武攸宁看着那把并不出奇, 却也能捅人十个八个窟窿的短刀挥到面前, 吓得倒退几步,哭丧着脸道:“好好好,你说的都对,太后会来救我们的!”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如果把武氏真实处境说出来,这個吐蕃人没了希望,第一件做的事情肯定是剁了自己,拉个垫背的下去,也只能被逼说谎了。

勃伦赞刃满意了,又有些不屑:“你们这些中原外戚,整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耍些嘴上的阴谋,一见真刀真枪就软了,如何能及我高原的勇士?拿起鱼符,我们出城!”

听到鱼符,武攸宁脸色变了。

鱼符是身份的证明,通行的利器, 天下间最珍贵的鱼符,是太子的玉制鱼符,其下就是国公的金制鱼符,那是足以通行大内的,若是被这等敌国的俘虏所得,那武氏的罪过就太大了!

关键是一旦被勃伦赞刃拿到周国公府的鱼符,就算自己现在能保住一条命,后面还是要被李元芳所杀,武攸宁赶忙推托道:“鱼符……都在大兄那里……我们入宫时才能去大兄那里取!”

勃伦赞刃皱眉:“兄弟之间,为什么这般不信任?”

武攸宁道:“我们武氏门风严谨,大兄收着鱼符,不让我们胡作非为。”

勃伦赞刃想到自己接触的武氏子德行,用极度怀疑的目光看向他:“伱确定?”

武攸宁倒是能编瞎话:“当然,我武氏一族的主脉家教极佳,血脉远的旁支才为非作歹,大兄防备的正是这一点。”

噶尔家族的主脉和旁支,同样是天差地别的两种待遇,勃伦赞刃以己度人,顿时信了:“原来如此,怪不得堂堂外戚来骗我钱财,原来是旁支……那你们出事,太后会管么?”

武攸宁昧着良心道:“主脉和旁支是族内人分的,对于族外人来说,我们都是姓武,出了事太后脸上也不好看,太后可是个很重亲情的人,如何能不帮呢?”

勃伦赞刃也不好骗,却根据亲生经历分析道:“她重不重亲情我不知道,但我当年出使时,太后还是皇后,就已经垂帘听政,如今她更是成了太后,想必能好好打压了一下内卫,那李元芳在太后面前,是不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元芳在太后面前不敢喘气?还能有那般威风?”

武攸宁怔了怔,完全没有设想过这种可能,却又被勾起了憧憬:“如果太后真能有这么风光,我们身为外戚,岂不是作威作福?那该有多好啊……”

勃伦赞刃眼见着他目光闪动,表情有些古怪,顿时一个**兜抽过去:“你又想什么阴谋诡计呢!我告诉你,我若是逃不出去,一定先宰了你!”

武攸宁痛叫一声,被硬生生扇回了现实,对于这话倒是并不意外,捧着脸苦笑道:“我懂……我懂的……”

此时外面传来敲鼓的声音,勃伦赞刃算了算时间:“都知院子那边拖不了多久,现在立刻带我去你兄长处,把鱼符偷出来,我们不仅出城要用,一路通行都要用到你武氏的威名。”

武攸宁被逼无奈,只能先指点着勃伦赞刃换上一套下人衣服,揉了揉脸颊,尽可能消除脸上的浮肿,往武承嗣所在的院子里而去。

洛阳的周国公府原本是贺兰敏之买下的,占地极大,而武承嗣显然不是那种擅于管理分配的大家长,他自己占着最好的院子,对于其他族人就不再理会。

武攸宁很少去那里,因为不愿意看武承嗣高高在上的面孔,此时接近院子,侧耳倾听,却没有听到书声琅琅,心头一定:“我大兄近段时间都在外请先生教书,回来也会不断诵读,现在静悄悄的,他应该不在……”

勃伦赞刃深受禄东赞影响,哪怕自己读书不多,但对于文人还是挺尊重的,面色肃然了起来:“果然外戚不可能全是废物,你这位大兄身为一品国公,居然还如此刻苦,莫非是你唐国的大儒?”

武攸宁欲言又止,你见过哪位大儒翻来覆去读《说文教义》的?

勃伦赞刃没有刨根问底,低声喝斥道:“快去找鱼符,你们唐人官员的鱼符不止是腰间别着的,至少还有两块备用,这些都瞒不过我,你去找备用的便是!”

武攸宁无可奈何,只能快步走了进去,一路上见到婢女和下仆行礼招呼,都不耐烦地挥手驱赶,但眼神里又有示意,希望他们能机警地发现身后那个仆人的不对劲。

然而武氏子弟本就是这幅德行,下仆们噤若寒蝉,根本不敢吱声,一路低垂着头经过,没人注意到浑身紧绷的勃伦赞刃。

等到了宅内,武承嗣果然外出学习,但他的妻儿却在,武攸宁不愿意与对方交谈,想要提前避开,勃伦赞刃却用刀顶了顶他,冷声道:“速速去问,我们耽搁不起!”

武攸宁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就见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郎君正在堂上欣赏舞姬跳舞,见到他进来,连起身相迎都不做,翻了翻眼睛道:“五叔?你怎的未经通报,来我院中?”

这位是武承嗣的长子武延基,历史上因为私议二张,在宫中被杖毙,但现在还是过得挺开心。

毕竟武承嗣是周国公,他身为嫡长子后面也能继承国公之位,武氏混得再凄惨,也有一品国公兜底,一辈子富贵是享受定了。

看着这位侄子高傲的神情,武攸宁心头大为不爽,但还是使了个眼神,往后侧瞄了瞄。

武延基愣了愣,不耐烦起来了:“你挤眉弄眼的做什么呢?”

腰间一紧,收拢在袖中的短刀逼了过来,身后传来清晰的杀意。

武攸宁身体颤了颤,涩声道:“是你父亲让我回来取备用的鱼符。”

武延基不解:“取鱼符?他早上出府时没有带么?”

武攸宁顺着这话道:“大兄原本也以为带着的,但刚刚太后有招,他发现腰间没有,才速速让我回来,你快些去取备用的来,太后的事情可耽搁不起!”

武延基不疑有他:“原来是这样……等一等啊!”

武攸宁就这般眼睁睁看着,这个毫无警惕心的小子转入堂后,不多时拿了个盒子出来:“看看是不是这块?”

金制的鱼符躺在里面,武攸宁以呻吟的语气道:“不错,就是它!”

武延基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神色,闻言不耐烦地道:“既然没错,你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快去给我的国公阿耶送过去吧!”

这份使唤下人的语气,让武攸宁面色再变,深深凝视了这位侄子一眼,掉头离去。

等到两人出了院子,勃伦赞刃一把夺过鱼符,抚摸着上面精致的纹路,都有些震惊:“没想到如此顺利,看来我回去后要向大兄建言,对于旁支要好一些,你们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倒是有余得很!”

武攸宁沉默着不答,看着勃伦赞刃干脆占了一辆武氏的马车,大摇大摆地出了周国公府,往最近的城门而去。

等到城门口,勃伦赞刃甚至都没有下车,直接将鱼符出示,那看守城门的士卒一看是金质的,哪里敢阻拦,立刻恭敬地送他们出门。

眼见木已成舟,武攸宁抿了抿嘴,眼神中有了决意。

等到洛阳雄城在身后变小,他在马车内直接拜下:“噶尔将军,我在武氏内有才不得施展,愿全力助你回归吐蕃,请给我一个为贵国效力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