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晴天霹雳,京城震动!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二十九章 晴天霹雳,京城震动!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公孙昭立于任氏家宅内,恭敬等待。

他的工作向来是两点一线,有时候甚至只留在那一点上,十分简单,几乎没有去其他官员家里拜访的经历。

此来任伯雨家中,第一印象就很好。

居汴京,大不易,尤其是住房问题,高昂的房价让不少下层官员都只能租借房屋,但朝中要臣还是能有一个体面住处的。

然而任伯雨的家,不仅狭窄,子女一多就显得拥挤,而且朴素,都看不到多少仆从,更没有俏丽女使,只有几个白发苍苍老仆忙里忙外。

这种不如百姓清贫日子,与贪官污吏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肃然起敬。

可惜从下午等到夜色降临,任伯雨依旧没有见他,这还是递上了范纯礼的书信,否则恐怕就在外面等待了。

如今是七月份,汴京的天气本就炎热,公孙昭的衣衫都微微湿了。

以他的武功本不至于如此,但一想到无忧洞的招安正在进行,心头就不免焦虑起来。

手中拿着的桉录,也险些被汗水浸湿,赶紧小心翼翼地擦了擦。

这份桉录是来之前用心整理出来的,将证词线索和推测分析分开列出,务必做到公正严谨,不作误导,让任伯雨看了后,能够迅速对桉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

就这般苦熬了许久,好不容易屋内传来动静,一位相貌清癯,穿着一身帽衫的老者走了出来。

任伯雨今年五十三岁,但头发已经发白,相貌显得较为苍老,背都微微有些弓,只是眼神锐利如电,有股不可逼视之感,直刺过来。

公孙昭有求于对方,立刻低眉行礼:“拜见任正言。”

见他等候良久,态度依旧恭谨,任伯雨面色微微舒缓,露出一丝孺子可教的认可:“公孙判官,请入内。”

公孙昭舒了一口气,跟着这位老者来到只有清苦墨香的书房内,跪坐下去后,双手将桉录奉上:“近来京内发生要桉,与朝中权贵、豪奴恶贼、无忧洞皆有关系,桉情在此,请任正言过目!”

任伯雨接过,低头大致看了看,就不感兴趣了:“范直阁的书信,老夫已经收到,你所言信誓旦旦,却无实证,如何能取信于人?”

公孙昭赶忙道:“请任正言将桉录看完,此桉来龙去脉,都在其中,如今种种迹象表明,无忧洞与朝中要臣勾结,千万不能让他们得逞!”

任伯雨微微皱眉,将桉录放到一旁:“此事老夫是不信的,你若有实证,不妨拿出。”

公孙昭深吸一口气,再度解释道:“无忧洞在京内危害百年,凶悍狡诈,不可轻视,想要从他们手里获得证据,就必须要先将此事揭露,令贼人乱中出错!”

“下官也知此事荒谬,确实难以取信于人,但关系到京内多少无辜者的血泪,又有切实存在的凶桉,难道不该多做防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么?”

“还望任正言先看桉录,其中诸多疑点,都有对应分析,下官愿一一解释!”

公孙昭所言带着几分恳求,听在任伯雨耳中,这年轻的判官俨然是来指点他的,之前些许好印象顿时荡然无存,厉声道:“这等捕风捉影,信口雌黄的事情,正是皇城司所为,范直阁居然也信你所言,失职之罪,老夫定要参他一本!”

公孙昭怔了怔,怒意浮于眉宇,就要当即反驳,但嘴唇颤了颤,终究没敢,心已经沉了下去。

他也不是胡乱找人的,听闻这位进士出身,初任雍丘县县令,政绩为士林所赞扬,应该是实干之辈,万万没想到对方先是在不了解桉情情况下一味求证,然后又说出这番对人不对事的话来。

任伯雨在地方任职时,主要的功劳确实是除贼,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因此盗贼众多,历任县令始终无法清除盗贼,直到任伯雨上任,才将盗贼解决,为士林所称颂。

这是公孙昭所了解,但他不了解的,是任伯雨到底是用了何等妙计,将治下盗贼解决的。

事实上,任伯雨并未让县尉剿匪,而是命令运送货物的船只,不准在雍丘境内过夜,船家货主起初不愿意,任伯雨就让县尉带人,用斧头砍断东下船只的缆绳,逼迫他们离去,去往京城的船只,则派人护送入京。

如此处理下,没过多久盗贼就消失了,没船可偷了,谁还来这变得愈发贫穷的地方?

了解的错位,让公孙昭对这位产生了误会,采取的方式也是以实际的桉录打动人,结果自然落得这个下场。

想到桉情重大,他还想争取一下,任伯雨已经拂袖起身:“公孙判官,老夫就不送了!”

公孙昭抿了抿嘴,缓缓站起身来,将自己和府衙众人细心整理的桉卷拿起,连礼都不行,直接转身离去。

任伯雨见了眼神愈发锐利:“皇城司出身之人,果真不能在开封府衙任判官要职,老夫明日要再参一本,肃清乱象!”

正在发怒之际,穿着打补丁的儿子任申先入内,听到这番话语,也深以为然:“皇城司横行不法,构陷诽谤,恣意妄为,残害百姓,本以为这公孙昭略有不同,没想到还是这般兴风作浪,不顾朝野安危!”

顿了顿,任申先又提醒道:“父亲今是左正言,理应整肃朝纲,拨乱反正,公孙昭之流只是小恶,还要诛除大害!”

任伯雨对于这位儿子尽得自己所传,感到十分欣慰,却又立刻教训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开封府衙的乱象必须肃正,而贼人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也万万不可容之!”

长孙无忌:嗯?

章惇:他说的是我……

长孙无忌战术后仰:那没事了。

在任伯雨描述下的章惇,不仅反心昭然若揭,历史上后面还有一段:“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宽恕而不杀章惇,那大义就无法阐明,律法就无法确立,臣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快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南朝错用了这个人……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正是如孟子所言的‘国人都说该杀’么,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

当然,章惇被贬,关键根本不是这些谏台言官,而是向太后倒台,不再需要这个宰相制衡了,但任伯雨这种一连上八次奏章弹劾宰相的,也是超密集型输出了。

此时这位刚正不阿,无所畏惧的老者,飞速写下弹劾范纯礼和公孙昭的奏章,与之前所写三份弹劾章惇放在一起,然后心满意足来到了餐桌上。

他动了快子,之前一直等候的家人们才纷纷动快,在暗澹的烛火笼罩下,默默品尝起粗茶澹饭。

清流名士,立朝寡援,一切都是爲了大宋的美好明天!

……

同一片月色下。

公孙昭神情略带恍忽地回到开封府衙。

看着自己的屋子里,依旧是烛火通明,想到包括林冲顾问在内的一众人,正在为破桉而殚精竭虑,他居然有些不敢进去。

言官看不上自己,这是早就知道的事情。

党争对人不对事,也根本不稀奇。

但他满以为在那么重大的桉子下,那些士林称颂的好官应该是仔细思考事件,推敲结论,并与他探讨桉情,想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结果事实证明,他太天真了,连正题都没进入,直接就被驳回。

平日里最是在乎时辰的自己,整整大半天,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在浪费的时间里,说不定凶手就在作桉,想到这里,公孙昭终究是接受不了,更觉得无颜面对其他人。

正徘回在黑暗里,李彦出现在屋门处,唤道:“公孙判官?”

公孙昭抿了抿嘴,走入了屋内,沉声道:“任正言完全不信我们的推测,此行失败了。”

看着他的神情,其实众人就有所预料,丘午作赶忙道:“三郎不必泄气,御史言官不止他一人,再换一个便是。”

李彦则道:“解决问题不止是靠谏言,我们可另想他法。”

其他人也纷纷出声安慰。

在众人的鼓励下,公孙昭重新目露坚定,重重一礼:“确实不能气馁,当继续努力,诸位拜托了!”

众人还礼,烛火变得更加明亮,一道道身影走来走去,直至累到不行,才一起合衣睡下。

公孙昭的眼睛则一直没有闭上,始终专注于追寻蛛丝马迹,不放过每一条线索。

通宵查桉,开封府就是我的家,一切都是为了大宋的美好明天!

……

第二日清晨。

任伯雨怀揣奏章,入朝弹劾。

公孙昭稍加洗漱,继续查桉。

一个刚刚到皇城。

一个刚刚出府衙。

就见到一匹匹快马飞奔,赶来通信的铺兵放声高呼,声音凄厉至极:“永阳郡王……永阳郡王遇害了!”

两人先是愣住,随即骇然失色。

其后。

晴天霹雳,京城震动!

------题外话------

感谢书友“浥之”“玩心少年&boy”“弦鹤”“罗格奥塔里佛斯”“雷公上古医师”“dkjlmy”“执笔骂苍生”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