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路,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路,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郡王府灯火通明,官吏来来往往,至少摆出尽心尽责的模样。

而真正想要破案的三人,再度挑着灯笼,来到后花园,站在假山下面,看着郡王的尸体。

丘仵作之前想要将尸体弄下来,但上去仔细查看后,根本不敢动手,生怕轻轻一拽,接下来的郡王墓就只能用衣冠冢了。

而此时他庆幸自己没有破坏尸体临死前的状态,给予公孙昭的推断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凶手明明是在正堂大开杀戒,其余的豪奴和门客,也都是死在那边,唯独郡王的尸体被丢入花园,卡在假山内,我当时就隐隐觉得不对劲,如今看来,这果然是凶手有意为之!”

公孙昭举着火把,绕着假山一圈,那忽明忽暗的火光,将郡王的尸体勾勒得更加恐怖:“你们看这个死法,是不是像是藏在石壁中,动弹不得的凄惨处境?”

丘仵作对于尸体毫无惧意,再经过提醒,仔细观摩后,连连点头:“确实很像,真没想到啊,尸体摆出这副模样,是无忧洞对于自身的隐喻……”

李彦微微点头:“这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只是猜测的佐证,所幸这个猜测,符合了我们之前做出的判断。”

公孙昭精神振奋:“不错,这场案子有诸多矛盾点,凶手既残忍又克制,对待郡王、豪奴和门客痛下杀手,却又不对无辜的姬妾下仆下手,就像是一场为了复仇而来的杀戮……”

“但实际上,这正是凶手的目的,他要让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一场针对永阳郡王的复仇,从而找到替死的无辜者顶罪,知道招安事情的人,则清楚这是无忧洞发出的最为严厉的警告。”

“无忧洞恶贯满盈,招安这样的势力,任谁都要背上被万民痛骂的恶名,所以推行者肯定也有顾虑。”

“而无忧洞的丐首发现了对方的拖延,却是等不下去了。”

“普天之下,最敢跟朝廷正面对着干的,不就是那群亡命之徒么,这群贼人无法无天惯了,杀一个郡王,别人不敢,他们又何惧之有?”

“这场凶杀案明明白白地告诉知情人,无忧洞的人如果出不来,永远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里,那汴京城上的高官,也要面临缝合进山壁里的恐惧,尤其是那个力主招安之人!”

“至于此法的后患,出来后是否要面临清算,恐怕那位丐首也顾不上了,无忧洞之人逞凶斗狠,无恶不作,即便是要上来,也是这般决绝……”

对于公孙昭的逻辑推理,丘仵作虽然已经见过许多回,但想到距离案件发生还不足一日,就已经有了如此突破性的进展,还是由衷地道:“三郎高见!”

李彦也赞道:“严丝合缝,面面俱到,那么如果这个动机成立,力主招安的高官,会是永嘉郡王吗?”

公孙昭摇头:“应该就不是永嘉郡王了,向太后与两位郡王的感情极好,兄弟俩的感情也极深,现在永阳郡王死了,如果永嘉郡王是知情者,那么他只会对无忧洞恨之入骨,招安的路也就彻底堵死了。”

丘仵作再看了看凄惨的尸体:“那之前还误解他们了,没想到这郡王反倒是无辜的……”

公孙昭冷声道:“他并不无辜,正因为这位郡王的豪奴与无忧洞早有勾结,自己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麾下为恶,在这个过程中,无忧洞对于永阳郡王府上的情况也会加以了解,最终才会将其选为目标。”

丘仵作无奈地道:“三郎,如果这个分析没错,那我们现在其实会更麻烦,凶手杀完人直接躲回无忧洞了,根本抓不到,你也难以向太后交代啊!”

公孙昭对于揭开谜题的兴奋劲过去,闻言也不禁沉默下来。

李彦接着道:“查明真相和抓住凶手之间,往往隔了一条鸿沟。”

公孙昭被触动心思,长长叹息道:“我在无忧洞身上,吃的亏已经太多了,多少凶犯被洞内恶徒接应,逃入里面,逍遥法外……”

“而别的事情,我觉得都有希望,唯独那个鬼地方,一代代人想要清理,一代代人最终都选择放弃……”

“招安是根本没用的,现在里面的贼子就算全出来,只要无忧洞的那些洞穴和地道留下,用不了多久,又会聚集出一批新的恶贼,然后再出来伤害汴京的百姓,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底消灭他们!”

李彦道:“就跟中原王朝面对草原外敌一样,昔日大唐灭东西突厥,何等威风,结果还是死灰复燃,只要土地存在,一批又一批的人都会迁徙过去,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但该御敌的时候要御敌,该杀贼的时候更是要杀贼!”

公孙昭深吸一口气道:“如果这个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凶手应该已经躲入了无忧洞内,我们查案的目标,就应该放在找出与无忧洞勾结的高官上。”

“找到这个人,让太后和官家严惩之,同时利用这个高官,诱骗无忧洞的丐首出来,将贼首除去,此案方可了结!”

丘仵作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但很难啊……朝中到底是哪位高官,敢冒大不韪与无忧洞勾结呢?”

公孙昭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对于无忧洞来说,文官应该是不想沾染这个恶名的,而武人往往又没那个权力,无忧洞丐首都知道,靠他们成不了事情,所以之前才怀疑向氏兄弟,两个外戚有向太后撑腰,如果推行这件事,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现在将这些人一个个排除,说实话,他真的想不出来是谁胆大包天,又无丝毫道德底线,和无忧洞暗通款曲了。

眼见毫无头绪,公孙昭不由地看向那位每每所言,都能发人深醒的兄长。

李彦收到了他场内求援的目光,开口道:“这等大事不能贸然下决断,之前就险些污了向氏兄弟,有过教训,我们就得更要慎重……你其实现在应该想一想,明早太后如果再招你入宫,要怎么回话?”

公孙昭闻言略加思考,就回答道:“我可以告诉太后,凶手的范围大致锁定在无忧洞,然后隐去具体动机?我们确实也没有真凭实据,目前仍然停留在推测阶段……”

李彦颔首:“正该如此,为人处事讲究方法,不代表就要谎话连篇,坚持自我的准则,依旧能够做到这点。”

丘仵作大是赞同这点,却又担心地道:“不仅是太后,我之前听刑部官员说,似乎那位任正言,对三郎大为厌恶,要入宫弹劾你!”

公孙昭怔了怔:“他弹劾我?如今郡王身死,朝廷颜面大失,任正言也该知道之前所言是有道理的,不认错也就罢了,怎的反过来弹劾我?”

丘仵作十分无语:“御史言官岂会认错?三郎,你这未免太高看他们的品行了!”

李彦也没想到言官来凑热闹,分析道:“或者得这么说,这些御史言官总是能找出重重道理,让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从不会认为自己有错,自然也就没有认错这回事。”

“昔年狄武襄被污言所害,罢了枢密使官职时,当时的宰相刘沆上奏,认为自庆历年间,台谏的言官引为朋党,气焰嚣张,每每听闻宰执的传言,也不详加调查,先弹劾再说,‘专务阴私莫辩之事’,加以中伤,两府重臣不敢得罪言官,因此言官的升官速度尤其迅速,‘御史去陛下将相’,连狄武襄这样的大将都被罢免,相当于在削弱皇权……”

“这番言语其实是实话,但也大大得罪了言官,以致于刘相公死后,他的儿子都不敢为父亲请求谥号,而言官盯着宰相弹劾,晋升速度飞快的局面,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说到这里,他看向公孙昭:“如果出于公理道义,显然错在任伯雨,对方身为言官,本是为了劝谏官家广纳言路,结果自己却做不到这点,实在讽刺,所以你如果想要追求公平,只需要拿着案录给予反击就行。”

“但纯粹出于官场考虑的话,就要委曲求全,如果让任伯雨下不了台,得罪的不光是他一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可怕的群体。”

“你准备怎么选?”

公孙昭双拳握起,想到之前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和近来境遇转变的对比,低下头道:“林兄之意我明白,我以前自恃尽忠职守,却每每生出无能为力的感觉,这就证明做的不对,需要作出改变,该退的时候还是要退一步!”

李彦皱起眉头,正色道:“不!你不明白!你原来那份最纯粹的正直,是太多人都做不到的,或许有种种无奈之处,但大势之下,便是如此,更无关对错,你切不可因为如今种种,看不起原先的自己,失去本心!”

公孙昭抬起头来,就见那双熠熠生辉的目光看了过来:“你还记得我之前所言,我希望我们将来能走一样的道路,而这条路,从来就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有些事需要讲究方法,有些事情却不可让步!”

公孙昭目露坚定,重重一礼:“多谢兄长!”

……

第二日早。

公孙昭受太后敕令入宫,在宫门前,果真看到了那袭官袍洗得发白,简朴清瘦的身影。

左正言任伯雨侧过身子,那身绯袍印入眼帘,顿时觉得刺眼无比,正气凛然地瞪了过来。

公孙昭毫不客气地冷视回去。

一个皇城司出身,八年判官断案;

一个进士及第,县令“造福”一方;

两人在内侍的带领下,同时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