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子杀母,滴血雄鹰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子杀母,滴血雄鹰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福宁宫内。

当赵佶带着杨戬、蓝从熙还有一群内侍,走进殿内时,发现这里面空荡荡的。

原本服侍在向太后身边的内侍和宫婢,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他们仍然不放心,目光不断搜寻,直到向太后靠在榻上,幽幽地看过来:“不用找了……老身的人都被遣散了……不关他们的事情……不要加害他们……”

赵佶默然不语,杨戬和蓝从熙对视一眼,心中暗道向太后天真。

她身边的那些内侍和宫婢,知道的内情太多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容许活着。

两人背在身后的手摆了摆,心腹手下领会,马上向后退去。

向太后老眼昏花,根本注意不到后面的内侍做什么动作,她的目光直直地看着赵佶身上,眼神里有着不解、哀伤与悲恸。

赵佶眼神飘忽,根本不敢直视,直到向太后再度开口:“十一哥……你为何要这般对老身……”

听到这个称呼,赵佶双手颤抖了一下,心中顿时涌起怒意,对着左右道:“你们退下!”

杨戬和蓝从熙根本不想留下,闻言如蒙大赦,赶忙领命:“是!官家!”

不过等到他们退出殿外,又难以遏制心中的好奇,将耳朵贴上去,恨不得将里面的一举一动,听得清清楚楚。

这等大事,恐怕还要追朔到开朝的太祖和太宗,那在民间流传已久的烛影斧声……

那件事情的真相,早已不为人所知,但现在这对母子的结局,普天之下,或许只有他们这些内侍知道得最清楚了。

福宁宫内。

赵佶的脑海中,也莫名闪过烛影斧声的传闻,然后来到向太后榻前三步远,深吸一口气,压制住了愤怒,尝试解释道:“请娘娘不要相信外人所言,儿臣一片孝心,绝无动摇,是有贼人眼见朝堂稳定,四海承平,要坏我赵宋江山,才妄言污蔑!”

向太后听到对方的自称,顿时气得一阵哆嗦:“儿臣……儿臣……呵呵!这称呼真是够谦卑的,我怎么早没看出来,你是这么个轻佻无行,狼心狗肺的畜生!”

赵佶脸颊肌肉抽了抽,心中勃然大怒,但他从小没有靠山,又是出身在恶日,被父母忌讳,自懂事起就过得畏畏缩缩,倒也挨得住这等毫不留情面的怒骂,只是道:“娘娘息怒,娘娘息怒,儿臣一片孝心!”

向太后眯起眼睛:“你真能忍啊,是看老身快死了,不想污了名,才这般骂不还口吧?”

赵佶本来也是这般想的,听到对方这么说,也收起了脸上那些多余的表情,开启复读模式:“娘娘息怒!儿臣一片孝心!娘娘息怒!儿臣一片孝心!”

我知道你不会息怒,你也知道我没有孝心,但又能奈我何?故意气死你!

向太后看着他这张俊雅清贵的面容,表情更加悲伤起来:“老身一生无子,先帝虽称老身为娘娘,但毫无感情,哪比得上你此前的孝顺之意,便是装出来的,老身也愿意听你唤我娘娘……”

她说着说着,愈发伤心:“你的亲娘早逝,也是个从小没有母亲的可怜孩子,你就不能把老身当成你的娘亲么?”

赵佶这次听得沉默下来,终于忍不住道:“太后,敢问有拼命抢夺儿子权力,不给半点自由的娘亲么?”

向太后苦声道:“终究还是为了权,可先帝继位后,前些年不都是高宣太后执掌朝政的么?你才十八岁,又是老身一手扶上皇位的,难道就这般等不及?”

赵佶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反正也没有旁人,就干脆道:“不瞒太后,朕出身恶日,娘亲去世得早,在宫内毫无根基,根本没想过当大宋的官家,但你既然让朕坐上了这九五之尊的位置,难道还不许朕想要得到应有的权力吗?世上没有这般道理!”

向太后怒了:“你得到权力的手段,就是弑母?历朝历代,可有你这样大逆不道的天子?”

赵佶这次是真心解释:“朕没有让童贯来谋害太后,只是曾经使了些争权夺利的手段,但在大内禁中,亦属常态,朕也不知怎会闹到这般地步……”

向太后根本不信,只是冷笑:“事到如今,你还妄图狡辩,嘴里没有半句实话!”

赵佶头疼不已,却又琢磨出原因了:“对!对!是因为公孙昭,若非他一心要追查所谓的真相,更到太后面前搬弄是非,让太后胡思乱想,何至于此?这逆贼正当缉拿归桉,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向太后虽然对公孙昭至今都没什么好印象,但听到赵佶这般说,还是遏制不住满腔的怒火:“你怎的有颜面说出如此荒谬之言?你心中至今都没有半分悔悟?真想不到,章相公当时就看得那般准,你这样的人岂能君天下!!”

赵佶心想我是胜利者,你则大限已至,我悔悟个什么劲,但眼见向太后声色俱厉的模样,他终究也没再顶嘴,又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娘娘息怒!儿臣一片孝心!”

向太后深吸一口气,眼神深处露出决意:“住嘴吧,老身唤你来,就是要问一问,你这位官家接下来准备如何对待老身?”

赵佶此来,其实是被公孙昭先请密诏,后直接入宫的行径,弄得心中发虚,害怕皇位不保,想要亲眼看一看向太后的状态,才能放心。

此时见她面如死灰,对待自己又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胆子也大了起来:“娘娘请在福宁宫中静养,外面的一切,交由儿臣去办便是!”

向太后眼皮垂了垂,有气无力地道:“你说什么……老身……听不清……”

赵佶愈发得意,往前走了几步,站到榻前,继续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讲白了,你就等死吧!

可正当他话音刚落,向太后勐然睁开眼睛,背在身后的手似乎往后抛出去了什么,然后苍老的身体扑了过来,居然一把抱住了赵佶。

赵佶大惊失色,还以为她掏出利刃,但很快发现,对方也就是死死抱住自己,并没有其他动作。

刚要问这是做什么,鼻子突然嗅了嗅:“这是什么味道?”

向太后卧病在榻有一段时间了,之前福宁宫内一股药味弥漫,掩盖了其他味道,此时向太后勐然起身,赵佶才嗅到了另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可不待他辨别那是什么味,一股赤红的光亮,已经在眼前燃起,清冷的宫殿瞬间多了一股明亮的色泽。

赵佶双目怒凸:“火!火!!”

向太后那浑浊的眼睛,在火光的映照下,彷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说话都顺畅起来:“老身在宫内一辈子,每场大火都是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绍圣四年的宫内大火,天助我大宋,那时的燃油现在还留着!”

赵佶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太后……你要……”

向太后的手上用劲,死死抱住赵佶,口中嘶吼道:“官家!官家啊!老身对不住你,瞎了眼,选出这么个逆子出来……但请你放心,我大宋的江山,绝不能交到这逆子的手里!”

赵佶知道向太后口中的官家,是自己的父亲神宗皇帝,闻言更是吓得浑身无力,屁滚尿流,居然没有力气挣扎,反倒是泪水夺眶而出:“太后……娘娘……娘娘饶命啊……”

向太后不仅不饶命,反倒来捂他的嘴,不让外面的内侍听到动静。

等待火势彻底燃起,两人就能一起葬送在这熊熊烈焰之中,纠正了这段哲宗驾崩后的致命错误!

火焰确实飞速燃起,但令向太后心头沉下的是,急促的脚步声也从外面传来。

正常情况下,殿内不发出明显的召人动静,殿外的内侍是不敢进去的。

但好死不死的,殿外有一个大太监叫做蓝从熙,曾经救宫火而立大功,在外面嗅了嗅鼻子,突然意识到不对劲:“里面走水了,快进去!”

蓝从熙快步冲了进去,杨戬紧随其后,然后就看到地上犹如两只蛆般纠缠在一起,毫无形象的人。

他们惊得头皮麻烦,魂飞魄散:“太后……官家……”

因为这是大宋的太后和官家啊,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向太后见到这群内侍涌进来,眼中露出绝望,但依旧拼命最后的力气,死死地抱住赵佶,甚至还要将他往火堆里送。

而内侍一时间也手脚冰凉,不敢去扒太后,只能阻挡住方向,不让天下最尊贵的两个人同归于尽。

但这么多内侍的出现,让赵佶壮了胆气,一边哭泣,一边挣扎:“放开!放开朕!!”

赵佶的身体很好,又是十八岁青春年少的时期,那力气是很大,刚刚挣了几下,向太后就抱不住了。

可她喉咙里发出呜咽声,一辈子的软弱和透明,彷佛就这一刻化作了不死不休的决意,依旧狠狠抱住。

然后绕着两人团团转的内侍,就听到反倒是年轻力壮的赵佶,发出哭爹喊娘般的声音:“快来帮朕!拉开她!拉开这老物!”

这种情况下,谁敢去拉呢?

他们只能尽量伸手去推,将两人往远离火势汹涌的地方推。

很快,浓烟真正起来了。

“咳咳!咳咳咳!”

四周的内侍开始发出抑制不住的咳嗽声,赵佶的视野也被烟气所笼罩。

“老物,滚啊!朕岂会陪你一起死!”

而隐约感到那炽热的火舌开始舔舐皮肤,其实哪怕距离还很远时,赵佶的胸膛终于生出了一股戾气,弓起腰,缩起腿,然后用尽力气,狠狠一脚踹在向太后胸前。

“噗!!”

向太后被踢得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淋在赵佶满头满脸都是,手终于拉不住,往后栽倒。

甚至那削瘦的身子,被踢得翻了一圈,趴在地上,不再动弹。

空气陡然安静下来。

哪怕热浪滚滚而来,目睹这一幕,所有内侍也感到一股寒意直从天灵倒灌而下,两股战战,大气也不敢出。

杨戬和蓝从熙反应最快,一左一右将淋了一脸血的赵佶拉起来:“官家!官家!走!”

此时这位大宋官家,终于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后,勇气已经如潮水般退得一干二净,扭曲的声音听起来比太监还要尖利:“走!快走!!”

当众人无比慌乱地撤出福宁宫时,这里的动静已经引发了周围的关注,发现走水的内侍,也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

赵佶谁也不敢看,想要往前冲,双腿却又软得如同两根面条,浑身不住发抖。

但隐约间,他似乎看到一个黑点,从上空掠过,闪入后方的福宁宫内。

热浪之中,向太后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弥留之际,也看到一头顾盼生威的雄鹰,立在面前。

她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在临死的那一晚也有鹰儿出现,缓缓伸出手掌呼唤道:“兄长……吾弟……是你们托神鹰还魂回来了吗?”

那雄鹰似听懂了这番话,伸出翅膀,轻轻抚摸了一下向太后的后背,爪子也不免沾染了那咯出的鲜血。

向太后露出欣慰与悔恨,神情复杂无比:“官家……对不住……大宋江山……老身……没能为你……守住……”

说罢。

阖上眼睛。

火焰冲天而起。

“啾——!”

当一道神骏的黑影冲天而起,展翅翱翔在皇宫的上空,下方无论是围观还是忙碌的所有人,都听到那嘹亮的鹰叫声。

更是感到那鲜血从高空落下,一滴滴洒在地上,一路而行。

越过了下面的大宋官家。

越过了沉寂的大宋皇城。

最终来到京师之中,一处同样热闹喧嚣的场景。

那里,是一群班直侍卫,正在追捕一个通缉逃犯。

公孙昭浑身浴血,背上中箭,在前方狂奔。

正当他由于失血过多,隐隐有些恍忽之际,陡然看到前方的樊楼楼顶,有一道身影屹立。

月光洒落,那宽袍大袖徐徐拂扬,面具隐隐流转出森寒的光泽。

抬起的右臂上,先是空无一物。

然后一头滴血雄鹰,从天而降,停在上面。

宽袍人开口,宏大的声音响彻四方:

“以子杀母,人神共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