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专业户,摩尼明尊教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专业户,摩尼明尊教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御史来得真快!”

太学门口,在李彦和丁润的注视中,一匹匹高头大马出现,一位位或面容方正,或不苟言笑的官员,齐刷刷地从马背上翻下。

为首一位紫袍老者率众走进太学,声如洪钟:“命国子监上下全部待命,太学生聚于校舍,斋舍空出搜查,不得有误!”

“是!”

这位发号施令的老者,正是御史中丞赵挺之,和蔡京同科,素来支持王安石,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后来晋升宰相,与蔡京争权,不敌被贬,病死途中。

但别管历史上的发展如何,现在的赵挺之都是大权在握。

北宋的御史台机构设置,形势上基本沿袭唐、五代体制,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长官,可北宋又有个特色,许多官职只是摆设,是没有人担任的。

从二品的御史大夫,就是这样的例子,在北宋前期只作为加官或检校官带宪衔,非职事官,讲白了就是为了增加某个官员的地位,予以加官,就会让他权御史大夫,而宋神宗曾经想让司马光当御史大夫,遭到了宰相反对,到了中后期就再也没人当过,所以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的最高领导者。

这个职位一般是以谏议大夫、给事中、尚书侍郎、六部郎中、知制诰等资格充任,赵挺之就是吏部侍郎充任御史中丞,这位紫袍大员第一时间赶到太学坐镇指挥,可见御史台对于这起桉子的重视。

想想平日里其他部门执政的效率,兴起大狱却这般兴奋,丁润都撇了撇嘴,露出不屑。

当然,他知道自己是招惹不起这帮御史的,往后退去,缩了缩脑袋,尽量将自己隐入人群。

李彦也平静围观,目送御史们兴冲冲地涌进太学,然后就发现一位书童打扮的人找到面前:“可是林公子当面?我是赵府仆役,我家小郎命我将此信交给林公子。”

李彦接过信件,展开细细看了一遍:“是赵郎君送来的,他被赵中丞禁足在家,向我致歉。”

丁润道:“赵中丞看来很疼爱这个儿子啊,估计这段时间都会让他在家躲避风头,不再露面……”

李彦道:“不仅是他,之前不少太学生出去后都未回来,这就是权贵子弟的退路了,往家中一藏,御史还不至于因为太学生行贿之事去搜查府邸,这场风波就过去了。”

丁润耸了耸肩,准备开熘:“林公子,我们也出去避一避吧,去御拳馆看看如何?”

李彦道:“不急,赵郎君的信中,给了几名太学生情况,他们已经退学。”

丁润脸色沉下:“夺了别人的上舍名额,还逼着退学?这是把人往绝路上赶啊!”

李彦道:“是不是那七位行贿的学子逼迫退学,目前还不得而知,我准备先去这个地址,了解一下情况。”

丁润道:“一起去吧,等会吴待制问起来,也能说去查桉的,省得他又多言……”

两人走出太学,来到马厩取马。

丁润骑上开封府衙的良驹,看了过来:“林公子还在租马么?”

李彦骑的马匹就较为普通:“京师内租马方便,日后再买一匹好马吧。”

北宋的马政实在一言难尽,以致于权贵子弟花费重金买来的好马,在李彦眼中都很差,那么在大唐都显得极为醒目的狮子骢,显然不便取出,所以他出入一直是租马骑乘。

好在汴京的租马业务是极为发达的,各种马匹和驴子一应俱全,如他这种当地有名的客户,更是随取随用,租借方便。

两人汇入到繁华的街头,一路往外城而去。

出了东门,再策马行了两刻钟,到了信中指明的地点,一片偏僻的租房区域。

此地和最初洞云子刺杀公孙昭的地方,距离不远,只是人流要相对多些,行走的百姓精神面貌也好,不少男子头上还簪花。

然而丁润的目光,恰恰落在那些男子的簪花上,眼神逐渐警惕起来:“小心些!这里恐怕有明尊教的人盘踞!”

李彦眉头扬起,低声道:“摩尼教?”

丁润冷声道:“不错,此教原身正是摩尼教,不过现在民间一般称其为明尊教,‘若有明使,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皇城司以前的一大要务,就是禁绝这鼓动叛乱的邪见。”

李彦微微点头,不得不说,之前皇城司的目光还是挺准的,因为不久后就要发生那起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统治的方腊起义。

说到方腊起义,自然避不开摩尼教,不过还要联系到唐朝的一个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女性自称皇帝的第一人。

这女子借助摩尼教和道教阁皂宗(灵宝派)的信仰发动起义,名叫陈硕真,自称九天玄女下凡,展示种种神迹,不少大唐官员还真的畏惧她有天命在身,不敢与之抗衡。

结果成也迷信,败也迷信,唐军前去围剿,一颗陨石天降,正好砸落在陈硕真的军中,起义军认为天命不再,士气瞬间崩溃,几乎全部投降,这场发动在李治刚刚登基不久的起义,就被镇压下去。

但陈硕真虽然失败了,其留下的影响力却还在,方腊最初起义的根基,就与她有关系,“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其地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腊益得凭籍以自信。”

后世一提到方腊,往往将之当成摩尼教的首领,但其实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方腊是一位摩尼教徒,也没有证据证明,他最早聚集起义的千余人是摩尼教徒。

更可能的情况是,方腊最初利用了摩尼教的影响鼓动人心,后来势力膨胀后,也吸引了不少真正的摩尼教徒,才被当成摩尼教起义最具代表的人物。

讲白了就是利用与依附关系。

而现在所见的教徒,才是真正的摩尼教,也即是明尊教弟子。

随着逐渐深入,李彦也发现了多名头戴簪花的男子重复出现,似乎在巡逻警惕,他们佩戴簪花的位置和色泽,有着规律可言,看起来组织性相当严密。

丁润目不斜视,低声解释道:“明尊教中人,男教徒喜穿宽袍,为首者戴紫冠,次之赤冠,再次之青冠,女教徒则喜穿白服,后来被皇城司追查得多了,就以簪花辨识敌我,他们自以为隐蔽得很,早就被我师父查明了……”

李彦微微点头:“既如此,丁判官要不要回避下,我一个人先进去探一探?”

丁润咧嘴道:“岂能让林公子涉险?无妨,他们认不出我,即便认出了,也不过是砍杀一场的事情罢了!”

他没有穿官袍,又卷起袖子,双臂上的刺青露出,江湖子的气质突显无疑,确实不像是开封府判官。

当然,如果是有心人专门认了长相,还是避免不了被识破的,因此丁润正了正腰刀,浑身上下骨骼微微鸣响,露出兴奋之色。

李彦则带着些纯粹的好奇,来到了赵明诚查出的太学生地址。

宅门是敞开的,两人走了进去,就见前堂一块大石上,躺着一位赤着上身的年轻僧人,胸膛一起一伏,发出雷鸣般的呼噜声,另外有两位士子打扮的人,正在对弈。

眼见李彦和丁润走进,两人抬起头,其中一人起身,也是身材魁梧之辈,迎了上来:“两位面生得很,不知来我院中,所为何事?”

李彦道:“不知太学生吕学子可在此处?”

士子拱手作揖:“在下吕青,字师囊,原为太学内舍子,今已退学,阁下莫非是寻我?”

李彦颔首:“在下林冲,这位是丁润,就太学生遇害一桉,特来查明情况,当时退学者共有七人,是否因为王铚等人行贿于国子监博士,舞弊升舍,后怕丑事败露,将你们逼走?”

吕师囊眉头扬起,有些诧异:“阁下倒是快人快语,这等事情也敢明言,不错,正是如此!”

丁润干脆问道:“所以王铚七人是你们所杀?”

吕师囊反问:“他们是怎么死的?”

丁润道:“身首异处,死于太学!”

吕师囊似笑非笑:“那恐怕是神明降罚,施以惩处,好叫两位知道,我等七人被逐,心灰意冷,不敢生事,唯独定远陈裕,欲效彷昔日的太学生虞蕃所为,击登闻鼓,状告不公……”

丁润奇道:“有这件事么?何时发生的?”

他在任的时候是没有收到这等状告的,之前公孙昭任判官时,更不会忽略这等大事,结果为什么毫无波澜?

吕师囊满是悲伤之色:“第一日的状词,被开封府衙韩判官收下,第二日陈裕想再去开封府衙寻公孙判官,途中就被拖入无忧洞内,第三日后院中,我等见到了他那死不瞑目的头颅……”

说到这里,身后的呼噜声停止,院内陡然安静下来,只余下吕师囊那似吟诵般的声音响起:“明使劝善,愿罪销灭,两位觉得,这是不是神明降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