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入主天下第一楼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入主天下第一楼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禁军大营。

当指挥使林元景得到消息,匆匆而出时,就看到一位削瘦了不少,目光却又锐利许多的少郎,满怀感慨地看向这里。

他大喜着迎上去:“徐宁!”

徐宁眼眶微红,抱拳行礼:“林指挥!”

这个动静,也引起了其他禁军的关注,不少人探头探脑,指指点点,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质疑。

林元景目光一斜,皱了皱眉头,安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别理会那些……”

如果只是关了这么多天被放出来,白的也被描成黑的,徐宁怎么可能不理会,但他现在自信满满,低声道:“林指挥,接下来班直指挥使有外调领兵,剿灭邪教贼子的机会,要早作准备。”

林元景微怔:“班直不比其他禁军,乃是拱卫官家的核心,我这指挥使上任了没多久,岂会外调?”

徐宁道:“这是林家哥哥所言,他的建议是,如果外调剿贼,最好朝应天府或大名府努力。”

林元景面容郑重起来:“二郎说的?好,我立刻去打听。”

倒也不用怎么打听,刚刚出营,迎面就见张伯奋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同样刚刚回归的张清。

两位好友碰头,林元景问道:“朝廷此次,真的连我们这些班直指挥使都要出动?”

张伯奋露出期待:“不错,皇城司获得了明尊贼子在各州县的据点,如今京师内的贼子已经剿灭,但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内,都有贼子盘桓,为防兵变再起,还真的可能出动我等,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啊!”

林元景倒不是特别兴奋,反倒凝重起来:“兵变啊……”

后世网络上有个着名谣言,说北宋起义次数433次,是历朝最高,但实际上这个数据出自《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属于学者的个人统计,将大小民变都算了进去,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计算,那么明清的农民起义比宋朝还多很多,毕竟单单明太祖洪武年间的农民起义,就有190次,明朝中后期就更别提了……

当然,这不代表宋朝就好,只能说在农民起义的方面比烂,宋朝不是历朝之最,而在全力维持内部统治的基础下,仁宗朝还发生过60起起义,其中有15起兵变。

在统治者看来,民变的危害性较小,有时候就是几十上百人的小动乱,根本引发不了较大的风波,但兵变就不一样了,是真的能占据地方,和朝廷对抗的。

而这些兵变的背后,大多伴随着明尊教弥勒教的影子,比如着名的王则起义,《水浒传》中的王庆就是以其为原型。

所以朝廷对于这些邪教既痛恨又忌惮,当高求将各地据点名单交上去后,发现其他几个陪都中,也出现了明尊教贼子的据点后,朝堂会议连连召开,上下都调动起来。

关系到统治的稳定,可比扫灭无忧洞来劲多了。

“相较于繁盛的汴京,州县的物质生活水平更低,矛盾也更大,所以更易接受邪教,统治者不会觉得是朝廷对于百姓的过度压迫,只会认为百姓原本可以苦一苦,却是有这些邪教在幕后扇动,才会连连爆发动乱,呵……”

且不说京营禁军内部的消息流传,李彦骑马而过,看着街上来往的官兵都比往常多了许多,默默摇头,开口道:“走吧,去会仙楼。”

身后三匹快马上的人纷纷点头,这次除了蒋敬和朱武外,高廉也跟着。

而到了会仙楼前,就见七八位管事站着,相熟的章裕上前行礼:“林公子,我等恭候多时了。”

李彦翻身下马:“章管事客气……请!”

“请!”

众人入内,就见最深处的雅间前,章棠也站在门口。

这位商丘行会的会首,先是迅速打量了高廉一眼,认出了这位是刚刚升任皇城司公事的高求堂弟,但眼见他安安静静地站在李彦后方,灰白的眉毛稍动,招呼起来:“林公子,高公事……”

这样的称呼顺序后,再见高廉一副理所当然之色,章棠心头大动:“没想到在高求心中,自家兄弟居然不如外人,依旧是林冲作主!”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高求一家就是市井小民,没什么底蕴,不难对付,而这林冲从上次的短暂交谈来看,就非池中之物,由他主导的谈判,商丘行会想要占到什么便宜,怕是难了。

双方入了雅间,蒋敬和朱武依旧和管事们讨论合作的契约,李彦则带着高廉,坐到了章棠对面。

高廉谨记大兄来时的交代,眼观鼻鼻观心,章棠不再亲自泡茶,而是由侍女代劳,自己则全神贯注。

唯独李彦还是如上次一般,微笑道:“六大商会的格局已成历史,现在是五大商会鼎立。”

章棠道:“林公子谦虚了,厚将行会的资产由你们所控,更名之后,依旧可以名列六大商会。”

李彦道:“以我们的经营能力,肯定是不能与五大商会相比,暂时退居二线是个明智的选择,将来若有机会,再争六大也不迟。”

章棠更加警惕,脸上堆笑:“林公子当真是胸襟广阔,豪气迫人!”

李彦道:“章会首过誉了,之前我们约定,厚将行会的股权分配,是七三所分,贵行出管理人才,以求迅速平稳的接管各地的印书坊,得三成股份,现在依旧如此……”

章棠不为所动,此番厚将行会完蛋的速度远比预计的快,高求又声威大涨,双方的比重发生了变化,还是七三分成,显然不太现实了。

这个年代,商人都没有契约精神,指望政客信守承诺,更是天方夜谭,所以章棠认为前面都是虚言,唯有“但是”之后的内容,才是实质。

然而李彦并没有转折,反倒是关心起来:“如今朝廷下令,各地对邪教信徒展开围剿,尤其是几大陪都,更会被作为重点,贵行在应天府,会不会遭到影响?”

章棠面色微变,但也知道瞒不过,沉声道:“确实大受影响……”

商丘行会的大本营,就在商丘,又称为宋州。

这地方是赵匡胤的龙潜之地,赵匡胤在后周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就在宋州,后来发动陈桥兵变,定国号为“宋”,受群臣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

到了真宗朝,将宋州改名为应天府,再等到臭名昭着的泰山封禅之后,又升应天府为南京,作为汴京的陪都。

章氏一族的生意正是趁着应天府升为陪都的过程中,发家起势,有点像是大唐世界洛阳的弓氏一族,等到商会崛起,自然不能称应天,就用了古名商丘,称为商丘行会。

相比起汴京,应天府内的生意才是商丘行会的根基,原本以为再怎么受到波及,也不会影响到那里,没想到偏偏邪教据点又要围剿,在这个章惇罢相的关键时期,章棠完全能够想象,接下来应天府的那些老对头,会如何借题发挥,围攻自家商会。

而此时对方特意提出,章棠心头一动:“林公子,有关应天府之事,高提举莫非愿意为我等主持公道?”

李彦颔首:“厚将行会此次虽是罪有应得,但偌大的商会一夜除名,也难免惹出一番人心惶惶,为求民间稳定,高提举在打击邪教的同时,是不希望波及过多的。”

章棠深吸一口气,知道该自己主动提出了:“高提举不愧是百姓口中的青天,此事善莫大焉,我商丘行会深感,之前的股份应该调整……”

李彦摇摇头:“章会首误会了,我们并没有挟恩修改契约之意,合作的关键是互利,让贵行稳定,也能好好维持各地印书坊的运作,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章棠有些动容,赶紧亲自沏了杯茶:“林公子高义!”

李彦轻轻品了口香茗,继续交谈时,双方的气氛明显变化,章棠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郎君,甚至有些佩服。

但当他发现自己居然产生这种情绪时,也意识到自己在谈判节奏中全面处于下风,不禁真心实意地道:“林公子当真厉害啊!”

李彦不置可否:“倒是还有一件事情,我们这里有些财物需要变卖,请章会首过目。”

听到这话,一直安安静静的高廉,才将一份财物名单取了出来,摆在章棠面前。

章棠起初不以为意,商丘行会很大一部分业务就是典当行业,对方找到自己也是理所应当,但拿到手中,迅速扫了一遍,默默估算了一下价值,也不禁大为吃惊。

听说那高青天抄家秋毫无犯,怎么转身又搜出这么多财物?

既能获利,又能得名,此人当真好大的本事!

他自然不敢按照典当行的压价风格去给对方,默默估算了一下,又有些为难起来:“林公子,如单上所言,这是一笔五十万贯的巨富,如果要直接变卖成钱财的话,我们商会怕是一时半会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钱。”

李彦道:“不仅是这些,关于厚将行会外州的铺子,也要变卖掉,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贵行如果能吃下,我们自然希望贵行能借此成为五大商会之首。”

“承林公子吉言!”

这么好的机会,章棠岂会往外推,被别的商会获利,但仔细想了想现在可以动用的钱财,他又暗道不妙,目光闪烁了几下,有了主意:“林公子可还记得樊楼的股份?”

李彦眉头微动,调笑道:“章会首不会又要用一股换三坊吧?”

“哪能呢!”

章棠也以一副熟稔的口气,热切地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林公子这般仗义,我等也非不知好歹之辈,这樊楼的股份,自然可以好好商议一下,决计不会让高提举和林公子吃亏才是。”

李彦点头:“好说。”

之前章棠提出,拿樊楼一股换取三座印书坊,李彦是根本不会接受的。

不过他也清楚,家喻户晓的名气确实是巨大的商业价值,正如后世的品牌效应,章棠倒也不算是乱要价,想要买这种股份,本来就会有巨大的溢出,不可能单纯的计算利益。

毕竟换个人,一听能入主樊楼,还不知道激动成什么样子呢,比如此时的高廉,一听到樊楼股份,耳朵顿时竖了起来,后面的脑子里只有双方围绕着这点的谈判。

而当谈论了近一个时辰,双方终于达成一个初步共识后,李彦在章棠的相送下离去后,高廉这才凑上来:“林公子,那樊楼的股份,最后是个什么说法?”

李彦笑了笑:“一股二十五万贯,以樊楼的名声而言,价格确实不高,回去跟高提举商量一下,他愿意的话,天下第一楼,就是我们的产业之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