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四十章 吴用:我真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四十章 吴用:我真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大娘,我去书院了!”

樊楼中,师师利落地完成今日的活,跟严大娘报告后,开开心心地背上书囊,出门骑上小矮马。

似乎是受到狮子骢那次亮相的刺激,近来卖马的贩子多了起来,师师也买了一匹小矮马,代替京师时骑的小毛驴。

此时她在车水马龙中熟练地穿梭,巧妙地避开那些遭到乱兵打砸的店铺,也不走贼人出没的偏僻小路。

“这段时间,大名府内越来越乱了……”

“其实以我现在的武力,和初入门的练劲技巧,完全不惧这些啊,但大官人不让我逞能,大娘也会担心的!”

师师其实很有些蠢蠢欲动,想当英姿飒爽的小女侠,可想到大人的关照,还是跟自己的小矮马一起,踢踢踏踏地抵达书院,还不忘将它牵进后门,否则系在外面,会被偷的。

这次不必翻墙,师师一路来到讲室区域。

相比起汴京的第一座岁安书院,这第二座书院面积更广,讲室更多,但目前的学生数目却极少。

师师很为大官人鸣不平,这样好的老师,居然没有学生愿意来听讲,实在是太不应该。

“今日我们讲‘睡王’辽穆宗耶律璟。”

不过听到大官人的声音清晰地从讲室之内传出,师师顿时将杂念抛开,与屋内的众人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起来。

李彦看了看讲室外,微微一笑,又重回眼前。

下方听课的身影,主要是岁安一期,卢俊义、索超、花荣、时迁、张顺、张横。

包括朱武在内,都要继续学习,哪怕能独当一面,但还是得不断进步,超越曾经的自己,不可懈怠。

而除了一期这些熟悉的面孔,还多了好几位。

比如研究枪炮的凌振、跟着卢俊义的小燕青,还有徐宁和张清。

徐宁跟着林元景一起来大名府剿贼,张清则是随张伯奋去南京应天府剿灭贼寇,如今张伯奋已经回归汴京,张清仗着年轻力壮,立刻来大名府相助。

明尊教徒没遇到,正好赶上书院开课。

他此时可觉得自己来得太对了,因为这短短几日听着兄长所言,已是大长见识,更觉得自己突然开窍了,以前不喜欢的文事,也觉得津津有味。

“辽穆宗耶律璟是辽国第四任皇帝,他的前任辽世宗耶律阮,是遭火神淀之乱遇害,本来没有继承权的耶律璟才得以继位。”

“此人喜欢饮酒,不恤国事,每酣饮,自夜至旦,昼则常睡,国人谓之‘睡王’,晚上喝酒作乐,直接通宵,然后白天就呼呼大睡,政事放在了脑后,可不是‘睡王’么~”

“这位辽帝又嗜好打猎,游猎不分季节,不管寒冬还是盛夏,只要高兴,便去游猎,朝政交给蕃汉诸臣打理,偏偏由于上位不正,猜疑心重,残害人命,滥用酷刑。”

“他对待身边人最为极为残酷,动辄虐杀,最终的下场是被近侍联合厨子,趁其酩酊大醉时弑杀。”

说到这里,下面窃窃私语:“倒是像张飞呢!”“倒不如说嗜酒之人都是这般,脾气暴躁的,施虐下人,终被反噬!”

师师听得也缩了缩脑袋,她自己不喝酒,倒是想到了清照姐姐,也极为喜欢饮酒,没有喝浑身不得劲。

是不是要劝一劝呢?可个人爱好,怕是不会听旁人的话吧……

不过她很快又想到,前日见清照姐姐时又有不同,有了出尘的气质。

“或许不用我劝说,姐姐也能不过度饮酒的!”

正当师师转忧为喜的时候,卢俊义则有些遗憾:“这位辽穆宗时期,是太祖在位,如果当初趁着此人昏庸无度,拿下燕云十六州就好了!”

这个话题不错,李彦顺势问道:“你们觉得,如果当年我们大宋出兵,能取回燕云十六州么?”

众人交头接耳一番,花荣开口道:“我觉得大有希望,如今禁军虽号称有百万,但真实战力,恐怕不如太祖时期的十五万强军,以当时我大宋的军力,趁着辽人内乱,君王昏庸,如何不能挥军北上,夺回燕云?”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都觉得大有机会。

唯独时迁和燕青擅于察言观色,通过刚刚李彦问出的语调,就觉得这位怕是持相反的态度。

果不其然,等待众人讨论完毕,李彦道:“我的观念是,战争可胜,燕云难取。”

“要知道‘睡王’时期,辽国内固然难免动荡,但大宋也刚刚立国,南唐未灭,内部同样不稳。”

“反观辽国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外族,它本身承唐制,有很多前唐的遗留,契丹建国也早,汉化后成为了二元帝国,在这样的制度下,取得对辽的军事胜利和占下燕云十六州之间,还有着一段巨大的距离。”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萧皇后上位,孤儿寡母,还能取得胜利,反过来进逼大宋的缘故。”

众人闻言叹息,徐宁和张清倒是生出兴趣来,齐声道:“兄长,何不说一说澶渊之盟呢?”

李彦笑了笑:“澶渊之盟啊……这能讲的话题就更多了,几堂课说不完,里面还有不少奇葩事!”

比如宋真宗都到前线了,竟然使唤不动边疆大将,某位大将坐拥十万兵力,还按兵不动。

这个大将叫王超,是王德用的父亲,王继英的曾祖父,宋太宗的潜邸旧臣。

本来占据优势的宋军,因王超麾下的定州十万大军违抗军令,不受调派,宋真宗顿时害怕起来,既不敢逼迫过甚,担心王超干脆在关键时刻投降辽国,再加上后面粮草补给也有些难以为继,本来就以防守思路为主的他,最终选择和谈也就顺理成章,是为“真宗统大军于定州,前有傅潜,后有王超,皆以愚庸误国事”。

关键是这类真正拥兵自重的武将,居然还能有好下场,按理来说王超犯了这般大的错,换成别的朝代,全家都抄斩了,他却安稳为官,死后还追封鲁国公,谥武康,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也是如此。

反观那种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武将,则被诬蔑冤杀,倒是正合了后世的那句话“敌人污蔑你有不臣之心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当然,这种事情就不好明说了,等宋朝灭了,总结前朝得失时再谈论不迟,李彦想了想道:“澶渊之盟后面我会具体分析,今日先讲一讲对错。”

众人精神一振,大宋内部对于这个盟约也多有议论,士大夫议政起来毫不客气,武人则遗憾于没有沙场建功的机会。

在兄长心中,这个盟约到底是对是错呢?

李彦道:“我个人的见解是,单纯讨论澶渊之盟的对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太多的未知,当初宋辽厮杀下去,胜败生死,确实难以估量,各执一词的情况就很正常了。”

“而任何盟约,作为一种积蓄力量,保存实力的手段,都可以接受,汉有白登之围,唐有渭水之盟,皆是如此。”

“关键是要看后面他们在做什么,汉休养生息几十年,积蓄力量与匈奴决战,一雪前耻,唐更是在短短四年后,就灭了东突厥,将昔日兵临长安城的颉利可汗抓回来跳舞……”

“而有了澶渊之盟后,大宋收复战略失地的雄心壮志在和平的美好下被消磨,岁币倒是通过互市交易赚了回来,可没有燕山及长城防线,容错太低,稍有失误,就会铸成难以挽回的惨祸!”

“这才是真正的错!”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外族政权所灭的朝代,宋徽宗固然是直接责任,但根源性的问题,仍然是大宋无险可守,开门揖盗。

听着李彦语气里的警惕,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郑重。

其中一位有醒目美髯的汉子,也喃喃低语:“燕云十六州相当于我大宋的门,没了门,自然让贼人长驱直入,大名府则是围了一圈栅栏,倒也能有一些抵御效果,可现在还是变成了这副文恬武嬉的样子,唉!”

“正好说到这里,我接下来要跟你们具体说一说辽国的经济文化军事……”

李彦又讲了半堂课,才做出总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所言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盲从,你们回去多多思考……好了,今天的习文到此为止,去练武吧。”

众人起身行礼,三三两两结伴,朝着练武场走去,上体育课。

朱仝走在最后面,想了又想,还是折返回来,对着讲台上的李彦抱拳道:“院长!”

李彦看着这个汉子:“怎么?在这里不合群?”

朱仝摇头:“我跟大家相处得挺好,只是我奉军师之命前来送信,逗留了这么多天,还是要告辞了!”

他的语气里透出不舍,在书院的这几日,感觉比起白沙坞自在许多。

“无论来此是为了什么,我们寻找的都是志同道合之辈,大家一起才会觉得自在。”

李彦也挺欣赏朱仝,却不挽留:“那就去吧,替我向晁天王和吴军师问好,他们比起原来的匪贼强得多,对于河北绿林的整肃后,希望能真正做到劫富济贫,行侠仗义。”

“多谢院长!我告辞了!”

朱仝抱了抱拳,离开讲室,收拾行李,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等远离书院,他再不耽搁,一路快马加鞭,第二天下午就到了白沙坞。

雷横第一个发现好友回归,高兴地迎上:“我还担心你出了事,若不是军师压着,定要杀入大名府相救!”

朱仝歉然地笑笑:“我无事,让雷兄担心了!”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道文士身影快步走来:“朱统领!”

朱仝还是首次见到吴用这般迫不及待的模样,以为他也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赶忙行礼道:“军师,我……”

“进来说话!”

吴用一把拉住他,对着雷横道:“雷统领自去巡逻便是!”

雷横莫名其妙地离开了,朱仝则被吴用带着一路来到他的屋子,发现这位军师不仅是关心,更是微微有些慌,连平日不离身的羽扇都没有拿?

吴用其实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失去冷静,这是谋士的大忌,但他深吸一口气,还是发问道:“你是何日何时见到的林二郎?”

朱仝想了想道:“五日前的傍晚,具体什么时辰难以确定。”

吴用闭了闭眼睛,最后的侥幸也没了。

按照这个时间,林二郎写信之时,朱仝肯定还没到大名府!

也就是说,自己所做的一切,乃至三山六寨的反应,尽在对方预料之中……

简直是洞若观火!

哪怕已经有所准备,一股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仍然压在心田,吴用缓了缓,继续问道:“那五百两的交子给了么?”

朱仝道:“院长没有收,当时只是笑了笑……对了,他还说谢过军师,只是自己不愿意走这条路,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他果然看出来了,我真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吴用苦笑道:“没想到世上还有这般智谋出众之辈,这位林二郎也不是士族出身,我比之他,又差在什么地方呢?”

吴用家境贫寒,出身底层,自认为在这个阶层他的智慧是举世无双的,甚至就算是那些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大族,也比他大大的不如。

可此次受到的打击,当真是如当头一棒,因为林冲是武人出身,若论受教育的资源,不会比他强到哪里去。

失落的同时,吴用依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看向朱仝:“你刚刚称呼他为院长?”

朱仝赧然道:“我其实早该回来,这几日听课听得忘了神,实在对不住军师!”

吴用道:“能有这等人为师,是你的福气,那岁安书院招收了多少学生,是不是如那樊楼一般,蜂拥而入?”

朱仝摇头,露出气愤之色:“恰恰相反,书院里的学生很少,我听其他学员说,韩氏要与书院为难,许多学生都被迫离开了!”

“哦?”

吴用颓然之色一扫而空,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在地上走了两圈,等到朱仝注意到的时候,那羽扇又重新回到手中,开始轻轻摇动:“相州韩氏……呵!科举不公就是这些士族所造成的!在对付这些大族方面,还要看我的谋划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