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四十四章 高俅:只要林冲在河北,我就有信心!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四十四章 高俅:只要林冲在河北,我就有信心!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辽国可恨,竟妄言污蔑,撕毁盟约,犯我大宋疆域!”

“元长兄,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高府正堂,高求坐在椅子上,眉头拧起。

坐在对面商量的人,不是堂弟高廉,也非心腹手下裴宣焦挺,而是一位道服荆簪的中年文士。

此人五官俊朗,气质温雅,一袭道袍透着遮掩不住的文翰之气,但偶尔间又能从那眉眼之中,看到一丝能将人洞察的锐利之感。

此位就是高求口中的元长兄,蔡京蔡元长,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办事雷厉风行,连保守派首领司马光也不得不赞叹,却也有不少文臣指责他左右逢源,毫无底线。

高求表示,看人真准。

对于自己这位集幸臣与皇城司于一体,在士林中臭名昭着的臣子,蔡京居然敢第一个上门拜访,并表示出恳切的投效之意,是真的毫无底线。

高求惊叹之后,很快予以接纳。

原因很简单,蔡京的处境固然很差,距离沦为白身只有一步之遥,可他这位皇城司提举也不稳固。

高求的权势完全来自于赵佶,而赵佶这位天子恐怕是赵宋历代官家里面,声名最差的了,才登基多久啊,弑母杀弟,血洗禁中,种种不堪……

如果真的有朝一日,赵佶被逼退位了,高求都不会觉得特别诧异,然后也会一并遭到清算。

所以蔡京所为,看似是为求上位,不择手段,其实也是将自己身家性命,压在他们这条飘摇的船上,高求想想还挺佩服的,为了当官真是拼啊!

可惜从目前的局势看来,这位恐怕拼输了。

然而蔡京悠然品茶,放下茶杯后的第一句却是报喜:“恭喜高提举,这是大大的好事啊!”

高求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辽贼如此污蔑,更是借机来犯,百姓不辨真假,朝中恐怕又要吵成一团,官家更会蒙受不白之冤,怎会是好事呢?”

蔡京微笑着说出六个字:“家丑不可外扬。”

高求怔了怔,若有所思起来:“元长兄之意是,辽帝的污蔑,反倒会让朝堂内反对官家的声音消停下去?那就好……”

他舒了一口气,由衷地道:“官家受太多委屈了!”

蔡京抬起袖子,借着品茶的动作,锐利的目光在高求身上转了转。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高求似乎是真的不相信官家弑母,而他这位局外人,都从官家的种种反应,看出了明显的做贼心虚。

由此可见,此人实在不太聪明。

但转念一想,或许是傻人有傻福,正因为高求不信,才能成为官家的心腹,受其信任。

再仔细想想,自己聪明了一辈子,却要来巴结这种傻子,对方又怎么会真傻呢,显然是一种大智若愚!

大愚若智的高求想了许久,终于理解了蔡京的破局思路:“辽贼以弑母谣传,撕毁盟约,进犯我大宋,我赵廷自然不可能认可这样的师出有名,那官家也绝对没有弑母……”

蔡京接着补充道:“之前汴京街头巷尾的谣传,都是辽人散播,请高提举立刻派出逻卒,缉捕这些辽人!”

高求有些跟不上他的思维速度,怎么马上就要去街头抓人了:“西夏谍细我皇城司倒是拿过,至今还在关着,可辽人谍细,我到哪里去寻?”

蔡京低声道:“汴京内难道没有辽人?如今宋辽开战,焉知这些人不是暗通情报的谍细?”

高求顿时皱起眉头,险些要拍桉而起:“我为青天,岂能如此害民?”

蔡京眉眼锐利之色再度泛起,在高求身上又扫了一遍。

在他看来,高求并不是真的爱百姓,而是爱百姓给他的那个名。

一个靠蹴鞠上位的市井子,能成为人人尊敬的青天,这种巨大反差带来的满足感,是高求万万割舍不了的。

但这其实很愚蠢,所有声名最终都要变为利益,而青天之名恰恰是最不好变为利益的,甚至会转为无形的束缚,蔡京如果得老百姓称为青天,肯定要设法及时摆脱,省得被抬得越高,摔得越狠……

当然,自己聪明了一辈子,却要来巴结对方,高求又怎么会真的愚蠢呢,显然又是一种大智若愚!

他有办法说服这种大智若愚:“如若辽人没有谍细在我京师,又岂会知道市井之中流传着对官家不利的谣言,用以作为开战借口?而如今宋辽开战,缉捕辽人,正是护佑我大宋子民,此举俯仰无愧,绝不辜负青天之名啊!”

高求眉头舒展开来:“元长兄此言有理,是我刚刚迂腐了,两国开战,自然是宁错勿纵,我这就去调派人手,实施抓捕!”

蔡京道:“等到官家相招时,高提举带着这些辽人暗谍入宫,官家定会龙颜大悦,但若问到此战如何应付,高青天可愿北上大名府?”

他问出这个问题时,满以为高求会露出怯战畏惧之色,然而高求想了想,却是点头道:“若是官家有此意向,那是予以臣子的信任,我自是当仁不让!”

这回轮到蔡京一怔,拱手道:“提举高义!”

高求摆手笑道:“不瞒元长兄,也是因为林公子正在大名府,只要有他在,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我如何不能借此机会,去大名府立一番功绩?”

蔡京眼睛微微一眯,默默地道:“林冲么?”

他近来从高求口中,从皇城司上下,甚至从汴京各阶层,都不止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这个人虽不在京师,京师却到处是这个人的传说。

“很高明的养望之法,居庙堂之高,有万般不堪,处江湖之远,却得悠闲清雅,关键还有展现才能的机会。”

“此番宋辽之战,这位林二郎若是立下功勋,那朝野上下呼吁其入朝为官的声浪,或许就要越来越高了,正如当年的王荆公……”

蔡京倒也生出了结交之心,这等人别看才是白衣,真要入仕为官,前途比起高求远大太多,他连高求都能屈伸巴结,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未来盟友。

高求不知道眼前这个没底线的文臣,已经开始在打自己外挂的主意,目光一动,倒是问道:“元长兄可有意知大名府?”

蔡京又是一惊,试探道:“高提举之意,此事可为之?”

高求道:“我的皇城司还是有些情报传回的,大名府知府李清臣病重垂死,如今辽贼南侵,此人显然已经无力镇守北京,如果官家真的派我去北上,那河北安抚使一职,我欲举荐元长兄!”

蔡京立刻起身,躬身一礼:“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换成之前,蔡京肯定是不愿意远离权力中枢,去知大名府的,那就是去养老了,但如今宋辽再度开战,大名府无疑是最好的立功之地,当然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地方,不过蔡京愿意冒险。

他要立功!他要上位!

“好!”

高求也今非昔比,知道自己如果北上,将大名府这等要地安排上一个自己人是至关重要的。

而他的资历浅薄,恰恰是蔡京这样的能臣,有资格知大名府,那自然要提携上。

既然得蔡京理清了思路,高求也不再多言,立刻回到皇城司,迎面就见四员干将迎了过来。

除了高廉、裴宣、焦挺外,还有一位身躯魁梧,气势迫人的大汉,正是秦明。

高求见到此人,颇为欣然:“秦壮士来了皇城司,我正是如虎添翼啊!”

秦明纯属倒霉催的,被赵挺之选作护卫,结果赵挺之全家被屠,虽然后来真相大白,但秦明这个进勇副尉牵扯进了御史中丞之死,前途已是一片昏暗。

所幸高求谨记李彦让他招募人才的决定,在得知秦明的困境中,做出邀请,秦明有感于这份雪中送炭,也就正式加入了进来。

此时高求一声令下,四人立刻行动起来:“京师之内,搜捕辽人,抓获谍细,绝不轻放!”

“是!

令高求又惊又喜的是,还真的有谍细,甚至那谍细确实将官家弑母的消息传回,并且在市井间极尽挑唆。

高求愈发有种天命在我,合该保家卫国之感,当宫中传来官家的相招后,迈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

铁肩担道义,一身正气!

热血朗乾坤,天下为公!

横批:保境安民!

“陛下!臣高求来了!”

……

终于。

在家中苦苦等待的蔡京,得到了消息。

官家允了。

“蔡京知大名府,北京镇守,署理河北防务!”

“皇城司提举高求,北上协同署理河北防务!”

蔡京缓缓闭上眼睛。

几起几落,一贬再贬的他,终于又来到了朝堂之上,大宋的权力核心之中。

虽然得高求保举,在很长一段时间,他肯定是与弑母的官家,大智若愚的皇城司提举绑在一起,但顾不上那么多了!

享受过权力迷人滋味的他,是万万接受不了回到家乡,做个无人问津的富家翁的……

死都接受不了!

如今心愿得偿,蔡京拿着酒杯,漫步而出,遥遥高举。

待我为相!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