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八百四十六章 重民本,崇正义,斗恶霸,治豪强!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八百四十六章 重民本,崇正义,斗恶霸,治豪强!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快!一定要赶在贼军抵达之前,把税银运出去,送入京师!”

“这是我河北最后的贡献了!”

在真定府知府陶邈的厉声催促下,一群打扮成镖师的西军将士,押送着车队,匆匆上路了。

这是近来河北西路收上的赋税,但不是今年的,而是明年的“预借”,也就是提前把明年的税给收上来了。

标准的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

这种只顾眼下,不管将来的短视行为,后面的朝代常有发生,但宋朝并不多见。

不是政府宽宏,而是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致,毕竟朱熹都有言,“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又有官员晁说之的抱怨“宋赋、役几十倍于汉”“宋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

之所以倍数这么多,前面有所解释,募兵制使得徭役的免除,是一大原因,但就算把徭役的份额算上,北宋赋重也是“众口一词,少有异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预借”,那就不是可持续性的涸泽而渔,是直接杀鱼,完全要逼人死了。

但现在真定府作为河北西路的治所,下达这样的命令,恰恰是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河北接下来,恐怕就不再属于赵宋了。

那既然成了敌人的地盘,还不赶紧将赋税尽可能地预借,送往江南金陵,更待何时?

知府陶邈目送着队伍离开,舒了一口气,抚了抚长须,迈着康慨就义的步伐,往城楼走去。

随着燕云占据的时间越来越长,辽国迟迟没有南下寇关,居然就放任最富饶的南京道失去,天下也渐渐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辽国绝对不像以前那么强大了,甚至变得外强中干,自顾不暇。

第二,乡军真的强横,他们能光复燕云,绝不是在两国主力交战的情况下趁虚而入,捞取的便宜,而是真的有那份能耐。

其实这点早该看出来,只是许多人下意识地不愿意相信和承认罢了……

既如此,陶邈也不抱侥幸了。

凭借他和城内的区区这点西军,是不可能守住城池的。

他这位真定知府所求的,就是吸引火力,让运送税银的队伍安全逃离乡兵的追捕,等到对方反应过来,已经悔之晚矣。

“老夫为国尽忠,当名留青史!”

陶邈两袖飘飘,能臣风度,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史册里会如何记载自己这位宁死不屈的忠义之臣,而如果不死于战乱之中,被乡军所擒,行刑之时,他一定要对行刑者曰:“容我面南而死!”

如此面南拜下,接受刑戮,谥号也该是“忠壮”吧……

这份置生死于度外的泰然,让迎上来的将士露出几分敬佩,直到本该远离的士兵,鲜血淋漓地回到面前悲呼时,才荡然无存:“乡军已经杀到城外,将四方团团围了,我等想要冲出,还是被骑兵追上,税银全部被夺!”

陶邈脸色惨变,长长叹息:“老夫有负朝廷啊,然我真定府绝不会为贼军轻易所夺!诸位且听好,便是杀一个贼人,我等也是为国尽忠,若能守数日,更能重重挫敌锐气,让各地看看,我大宋国祚绵长,江山社稷绝不会被林贼所动!”

“噢!噢——”

四周传来还算整齐的呼应声,守军动静不大,主要是折可适和种师道留在真定府的数百西军,开始趁机鼓舞士气。

“你们谁都杀不了,更是不可能阻挡我乡军半步,负隅顽抗只会自取灭亡!”

可这份战前动员的呼声刚刚落下,一道凌厉的声音随之响起,一队人直接出现在不远处。

虽然人数只有百人,但看着对方披坚执锐,军容整肃的精锐模样,西军已经露出浓浓的忌惮,陶邈则咬牙切齿:“乡军果然是狼子野心,早早就派人潜入我真定府了么?贼子,报上名来!”

为首之人沉声道:“真定府人士!孟康!”

孟康由于擅长打造船只,如今已经成为了水师的要员,一直在沧州造船厂打造水师,自从那时目睹辽军攻陷真定府来,尚且是首次回归。

这一看不禁大为震撼,以前真定府虽然不及大名府繁华,却也是一路的治所,如今却变成了这么凋敝的模样,他的声音里透出悲伤:“昏君逃亡金陵,狗官严苛税赋,你们心中可曾为百姓想一想?怕是一丝一毫都没有!赵宋国祚绵长?我呸!赵宋不亡,天理不容!”

说到这里,孟康又转向那些守军,高喝道:“乡亲们,这狗官根本不顾及大伙儿的命,你们反倒为他卖命,有这样的道理么!”

听得那熟悉的乡音,无比悲愤的声音,本地的守军面面相觑,握住武器的手顿时松了:“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啊……”

“贼子尔敢!你们休要听他胡言……”

不待惊怒交集的陶邈驳斥,孟康左右的解珍解宝已经大喝:“特攻营,出击!”

相比起钩镰营和刀斧营,特攻营是从武艺高强的猎户选拔出来,武器军械装配精良,每个人都能以一当十,并且强调协作配合,所定的战术目标,就是这种小规模的夺门之战。

此刻正是特攻营展露锋芒之际,双方一交手,精锐的西军就节节败退,几乎是一面倒的压制。

而当城楼上厮杀成一片,下方烟尘四起,将赋税车队截住的乡军,也朝着真定府包围过来。

“随我冲杀!

主将史文恭一马当先,眼见城墙上方大战,下方的护城河又根本没有恢复,立刻策马狂奔,直接杀向城门。

半个时辰后,真定府的负隅顽抗就彻底消亡了。

宋军可用的兵员太少,别说陶邈这种文官,即便是让折可适和种师道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孟康成功撼动本就低弱的守军士气,这场战争更是再无波折可言。

等到史文恭入城,数百西军已经被杀了个干净,不仅是特攻营的战绩,还有守军的直接倒戈,而真定府知府陶邈则被五花大绑,缚到了面前。

史文恭高据马上,俯视下来,露出浓浓的痛恨与不屑:“河北西路先是被辽狗肆虐,又遭了田贼之乱没多久,你是何等狼心狗肺,竟然将明年的赋税都收上来?你们这些士大夫,圣贤书是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么?呸!”

陶邈胡须飘扬,怒目圆瞪,狂吼道:“老夫一片赤胆忠心,你这等乱臣贼子,有何面目斥责!

“原来如此,想要青史留名?”

史文恭冷声道:“我们直接杀了你,倒是成全了你的忠义之名,来人啊!把他带出来,游街示众,看看真定府的老百姓,是怎么对待这位赤胆忠心的臣子,史书上又是怎么记录你这个‘预借知府’的!”

陶邈先是怔住,然后一路被拖着,一路凄厉高呼:“你们不能扇动乱民,毁老夫声誉!你们不能扇动乱民,毁老夫声誉!你们不能啊——!

歇斯底里的声音远去,史文恭舒服了,对着左右道:“总教头说过,恩威并施,才能有效的治理地方,别的乡军都没机会,倒是我们运气好,有施以雷霆手段的地方!”

众将都连连点头,却又觉得有些不过瘾:“只是这反抗也太弱了,简直不堪一击!”

孟康走了过来,提醒正事要紧:“总教头再三强调重民本,河北百姓的赋税,万万不能被这群贪官再度搜刮,一定要还于百姓!”

史文恭点头:“不错,就按照书院所学的节流思路,还于各地州县,实施总量分配!”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地方衙门收到当地的赋税后,是按照每年预算先分掉所需要的钱,剩余的再上交中央,久而久之,地方衙门难免擅自挪用,不过后来也出台了不少制度加以遏制,局面能够维持,直到仁宗朝天灾外加西夏战争到来,财政问题才彻底爆发开来。

庆历新政的改革思路是节流,朝廷选择让权给地方州县,宁愿中央财政赤字,也不过分从地方争利,乃是遵从孟子的“民本”思想。

而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路是开源,他认为与其把资源白白分散在地方,还不如全部集中到朝廷,凭借朝廷的权威投入到革新之中,用后世比较熟悉的话语,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全社会财富总值的增加。

这种思路十分积极进取,但理想与现实终归是不一样的,由于王安石变法具体的改变,是从原来的总量分配,变为税权分配,中央朝廷对于财政的控制力度无疑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则日益困窘,无形中降低了施政的容错率。

而神宗拿到了巨额财富,顿时可以大展拳脚,反倒觉得优势在我,浪了起来,最后其实就变成了与民争利,涌现出吴居厚那一批“掊克之臣”,百姓恨之入骨,神宗十分信赖,关键是对外战争所获得的红利,也没能弥补对内国力的透支。

所以总结一下,节流的思路,是上限低,但下限高,只要做好了,至少能维持太平,老百姓不见得活得好,但能活得下去。

而开源的思路,上限无疑很高,若是操作得当,那就是盛世强国,老百姓在盛世下,日子无疑会舒服许多,但下限会很低,风险与利益并存,稍有不慎,国家就会玩脱,民间也会苦不堪言。

王安石变法,其实是属于差点玩脱的,当然其中因素很多,不能单单以结果评价高下。

而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做出对比,再结合目前手下文治的稀缺阵容,李彦所选择的,是与民生息的“民本”思路,老套的节流。

没办法,凡事都要一步步来,先让之前被战乱肆虐的百姓过上稳定的生活,再考虑日子是不是能过得更好。

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全社会财富总值的增加,等到夺取天下,全国安定后再开始,不用迫不及待地从造反时期施行。

当然,有些事情却不能拖到那个时候,得趁机做。

比如每每改朝换代,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开源”办法——

“总教头有言,斗恶霸,治豪强!”

“河北百姓遭受辽人和田虎祸乱,本就生活困苦,这狗官居然还能将明年的赋税,都给收上来不少,各州县有哪些地主大户在配合?”

“这些地主大户在收刮百姓的同时,是不是自己也为了忠君,献上了他们的家财?”

“如果没有,敢康他人之慨妄称忠义者,都是为祸乡里的恶霸,都要让百姓将之斗倒,次一级的豪强,也要狠狠整治!”

“是!”

史文恭一声令下,众人尽皆领命,他又吩咐亲卫:“此事干系重大,速速去请高监察派人前来,接下来选择斗争对象、访苦、算账,都要他们的全程监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乡军的构成虽然是底层那批愿意挺身而出保护家乡的良民组成,比起宋军招收地痞流氓、山贼土匪要好管理许多,但若说全靠自觉,就能一直做到军纪严明,不犯错误,那就是童话故事了。

监管部门,是必须要有的。

随着燕云的职权部门逐渐完善,而各路监察使也将安排,其中执掌这个部门的,需要一个大家都能信服的人物,李彦就请出了辞官归家的高求。

高求大喜,欣然上任,裴宣和高廉也作为他副使,此时负责史文恭这一路的,就是监察使高廉。

他的任务很重,接下来哪些地主被定义为恶霸,哪些豪强又要受到管制,正是考验乡军的时候,要避免里面有公报私仇,借机生事。

“打击不法,而非是一网打尽,我等要崇正义,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当高廉带着整齐的监察队伍出现,一开口就是着重强调现阶段的十二字方针:“重民本,崇正义,斗恶霸,治豪强!”

“打死这狗官!

”“打死这狗官!

与此同时,远处的街道上,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家中冲出,对着游行的囚车怒目而视,然后砸出手中的石块。

当真定府知府陶邈,被活生生砸死时,河北东西两路治所,大名府与真定府,一日之间,尽归乡军所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