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八百七十七章 西军又降了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八百七十七章 西军又降了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遵王命!”

广信军指挥使徐宁,镇戎军指挥使张清,行礼之后,接下王令,面面相觑,有些诧异。

面对传令官,他们自然不会多言,直到入了大营,才低声议论起来。

“居然真的进攻荆州,夺取襄阳,此地有这般重要么?”

“莫不是为了压制荆湖方腊,襄阳一下,最急切的定是方腊了!”

“确该如此,我至今还记得那位少东家……明尊教内若是多为这等丧心病狂的贼子,危害之大,难以想象!”

早在两军被调入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的边界,徐宁和张清就隐隐有所察觉,恐怕两军的目标会是襄阳,却很难理解这座城池的重要性。

因为书院里的课程,对于襄阳之地描述得不多,有些事情李彦也不太好说,毕竟历史上大多数时期,襄阳的存在感其实不是特别强,只是军事重镇之一。

直到南宋。

对于后世人来说,襄阳的出名是因为蒙古灭南宋中,关键的一场战役就是长达六年的襄阳拉锯战,当然更多的还是受小说射凋与神凋的影响。

但实际上,无论是小说中,还是印象的历史里,这地方的重要性,都被不同程度的夸大。

小说自不必多言,郭靖黄蓉守了襄阳足足三十多年,蒙哥死在襄阳城下,这经过了艺术加工,大家都很清楚。

历史上,蒙古死磕四川的时候,曾轻而易举地拿下过襄阳,然后宋军又将襄阳收复,他们也没太在意,依旧去勐攻川蜀,因为在此之前,这地方并不关键,反倒是占据巴蜀,可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直取江浙腹地。

那后来襄阳什么时候变得重要起来了呢?

很简单,川蜀在蒙古的进攻下,虽然没有完全失陷,连蒙哥都死在了合州钓鱼城下,但也半废了,再也无法作为挈领长江上游总势的西北屏障,战事一旦转移至长江中游,经过加固修整的襄阳,肩负起了守护南宋江山社稷的重任。

即便到了这一步,襄阳仍然不是什么失去后就肯定完蛋的最后防线,宋军本可依托鄂州,也就是后世的武汉,阻止蒙古进入长江。

但襄阳不仅丢了,守将吕文焕投降对方后,驻守在京湖地区的吕家兄弟子侄,门生故旧还望风而降,蒙古不仅夺了襄阳,还不费吹灰之力地平定汉江流域,短时间内便进抵汉阳,从某种意义上,这比襄阳丢了还难让人接受。

宋军猝不及防,抵抗一番后,汉阳还是宣告失守,鄂州独木难支,也不得不献降。

这就太致命了,相比起名气更大的襄阳,鄂州才是宋廷的西大门,扼守汉水入江口,可阻自四川东下之敌,长江下游南宋中枢的存亡,全系于此地。

襄阳失,南宋危,鄂州失,南宋亡!

之前襄阳没丢的时候,忽必烈兵围鄂州,宋理宗惊恐之至,就准备效彷他的先祖们迁都,等到襄阳、鄂州真的丢掉,南宋下游门户大开,也别迁都了,除非流亡海外,否则迁到哪里去都没用。

所以襄阳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

但重要到名气完全压过其他地方,肩负起南宋命脉的地步,只能说在某个特定时期是如此,平时远不至于。

南宋的局势那般危急,都是如此,在现在这个局面里,尚未挖掘出最强防守潜力的襄阳,更谈不上唯一目标。

毕竟宋廷南迁金陵不久,江防守军体系根本不完善,巴蜀被造反的杨天王折腾得焦头烂额,难以顺流而下出兵支援,襄阳这之前被郭康肆虐的中游之地,同样是一地狼藉。

方腊起初认为燕军不会南下全力进攻襄阳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真有这功夫,不如全力以赴,破了江淮防线,然后杀入江南了事,何必绕一个大圈,多此一举呢?

不过相比起方腊的侥幸心理,徐宁和张清固然奇怪,但依旧全力执行起来。

两军的副指挥使石秀与吕方接到命令,再召集诸多将领,将十几封家书分发下去:“此番襄阳之战,有两个步骤,第一就是拿下襄阳城内的两万西军,以劝降为主,这些家书就是关键。”

众将看了后,啧啧称奇,石秀笑道:“我若是这些西军将士,看着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也会忍不住思念家乡,弃械投降的!这信件要不要收起来,被我们看坏了怎办?”

张清笑道:“放心,这些都是复件,到时候射入城中就用这些,原来的信件,机密营则会派僧人送入城中,交予营中将士。”

众将好奇,有位叫龚旺的小将,极为崇拜张清的飞石绝技,趁机开口:“张指挥,听说现在燕京许多寺院,都派出了僧人,这些僧人不是闭门修佛么,为何愿意作为谍细呢?他们会不会被识破啊?”

“盛世下山敛财,乱世关门享福,丛林宝刹之区,悉为藏奸纳叛之薮,接下来该好好整顿了!”

张清想到那位曾经的吴参赞,如今的吴右丞手段,心头冷笑,澹澹地道:“僧人作为谍细确实有优势,在书院学习时,王上就教过,宋辽互派谍细的时候,都是僧人对僧人,不过王上也有言,虽然周边的国家普遍信仰佛教,却不可一概而论,真要遇到一个不理会佛教的,会吃大亏的!”

龚旺连连点头,另一位丁得孙则羡慕地道:“我等若能去书院进修,该有多好啊!”

徐宁笑道:“岁安书院的教导宗旨,就是有教无类,只要立功,如何不能入院进修?不过你们可听清楚了,夺取襄阳只是第一步,荆襄荆襄,那方腊占据荆湖,岂会坐视我们占据襄阳?一旦我等下城,他们必定倾尽全力来攻打,如何守住城池,才是此战的关键!”

丁得孙笑道:“此贼如何是我燕军的对手?”

张清脸色沉下:“你们莫不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方腊绝不是一般反贼所能比拟,谁敢大意轻敌,置我军上下于险境,军法处置,严惩不饶!”

众将心头一懔,齐齐抱拳:“是!”

等众将散去,只剩下四位正副指挥使,徐宁再度开口强调:“我军实力强横,有些骄兵情绪是避免不了的,我等作为指挥使,却要时刻保持冷静,切不可盲目冲动。”

石秀知道自己确实有拼命的毛病,但如今地位不同,确实要耐住性子,抱拳道:“领命!”

吕方则想了想,提议道:“我军最不擅长的,其实是守城之战,倘若方腊率军来攻,恐难保城池,何不主动杀入荆湖,除此后患?”

徐宁微微一笑,将王令的具体文书递了过去。

吕方接过,不禁扬起眉头。

因为除了上面所说的两步外,还有第三步。

夺取襄阳,民兵与工匠将会抵达,将襄阳修成一座固若金汤的防守重镇。

如有必要,广信、镇戎两军继续南下,威慑荆湖!

……

襄阳城内。

刘法坐在衙门正堂之中,手中拿着家书,反复看了两遍,脸色十分难看:“那个僧人交代了么?”

亲卫道:“交代了,正是燕国派来的谍细,但这些信件……已经散到军营里面去了。”

刘法闭了闭眼睛。

他是宋夏战争里名扬的将领,首度崭露头角,就是在宋军被西夏击败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战局,此后屡屡激战西夏,先后斩首数千余级,威震陕西,被西夏人惊惧地称为“天生神将”。

历史上他出名的一场战役,这个世界并没有发生,那是公元1105年,在会州迎战西夏主力大军,一战破敌,将敌击溃后,渡黄河纵横荒漠,追击足足四百余里,斩俘西夏军万余人。

即便如此,刘法的下场依旧悲惨,由于不擅逢迎被贬官不说,后来更是被童贯威逼出征,遭遇西夏军围攻,力战而死,童贯还顺势将战败罪责推卸过去……

如今西军的头顶,再也不会压着一个没根的太监,但处境并未变好,甚至更差,水土不服而丧命者已近两成,刘法不久前都生了一场病,气血衰退,身体虚弱了许多,此时看着身边一个个同样精神不振的亲卫,突然道:“你们想家了么?”

众亲卫齐齐拜下,泣声道:“将军!我等对将军忠心耿耿啊!”

刘法起身,将他们一个个扶起后,才沉声道:“我们冲锋陷阵,生死与共,我岂会生疑,只是问一问!”

亲卫站起,沉默片刻后,有人垂着头道:“怎么可能不想呢,我三年没回过家了……”

刘法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是啊,我真湖涂了,这不是废话么?”

他拿起家书:“燕军终究是燕军,深谙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想来当时守汴梁的西军也是如此无奈,这些家书实在是任何攻城器械都不能比拟的,军心涣散,襄阳也守不住了,不过他们为什么要夺襄阳呢?”

喃喃低语几句,刘法摇头,意识到这已经不重要了,挤出三个字来:“降了吧!”

亲卫愣住,有些不敢置信,又有些压抑不住的欣喜,低声道:“将军此言当真?”

刘法看到这个反应,就更是连连苦笑:“我也不想做降将,但官家弑母不认,难道真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么?我刘某也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为这个连老娘都害的畜生,拖着军中兄弟一起死,又是何苦?”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坚定,最后站起身,斩钉截铁地道:“降了!回西北!与家人团聚!

“噢——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