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一战决定二王的结局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一战决定二王的结局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杀啊——!

孟越迷迷湖湖地抬起头,看向外面:“吵闹什么……咯……”

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帐之内同样七倒八歪的亲卫外,还有帐篷外那慌不择路四散奔逃的身影。

孟越怔怔地看着,突然一位蜀军士卒哀嚎着倒下,被后面的燕军一刀斩下,鲜血飙射出去,正好飞溅在帘布上。

这洒进视线里的凄厉血色,一下子将酒气给驱得七七八八,孟越连滚带爬地起身,四肢并用,从帐后往外跑,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王上有难……快去找李助!快去找李助!”

几乎是孟越刚刚爬出去的前后脚,一群燕军就扑了进来,对着那些昏睡的蜀军,一刀一个,砍瓜切菜。

相比起方腊军队在襄阳城下两度受挫,修建了大量的堡垒,寻找各种方式进攻,城内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察觉,蜀军就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了。

他们接手了完整的防御工事,起初还保持着警惕,毕竟面对的是闻名天下的燕军,但得来的容易,也就谈不上爱惜,近一月无战事后,就全部松懈下去了。

再加上这些时日,川峡行会送来美酒佳肴,那还不喝起来?

这一畅饮确实痛快,只是眼睛一闭,就睁不开来了。

当徐宁统帅的广信军与张清统帅的镇戎军,从襄阳城内杀出时,蜀军几乎是一触即溃。

“不要慌!列阵!列阵!”

方腊倒是防备这一点,后方运粮的不仅仅是民兵役夫,还有王寅所领的三千精锐。

王寅这几日就隐隐察觉到不对劲,但蜀军上下的纪律,连李助这种内臣都挽救不了,更别提他这位盟友臣子,只能暗暗戒备,此时燕军一杀出,第一时间就展开反击,为蜀军争取时间。

这番表现无疑是最佳盟友。

然而不仅蜀军的颓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重振旗鼓,两军相接,吴军也被杀得节节败退。

天下最精华的中原地区,选拔出的十万精兵强将,终于展现出锋芒。

极速迈出的步伐,整齐划一的队列以及武装到牙齿的军械,从高空俯瞰,就仿佛是一支冲破堤坝的洪流,汹涌而出。

中途零星的阻碍连片刻的停滞都没有,就以最快速度扫平,四周堡垒落下的箭失,也仅仅是投入洪水的柴草,打了个旋就消失不见。

而具体到实战之中,徐宁调教出的百夫长带领下,一队队钩镰枪手依旧率先出击,动作整齐,挪上攒下,钩东拨西,再由小股军阵之间互相穿插配合,以最快速度占据地利,设下箭阵。

“随我冲……”

“嗖!嗖!嗖——”

王寅见势不妙,还想自恃勇武,率亲卫冲锋,就眼睁睁看着箭失如雨,压制下来。

在防守方面,燕军继承了宋军最强的箭阵压制,将神臂弓为主的箭失伤害发挥到极致,而显然在阵形的变化和攻势的凶勐上,他们的威胁度无疑更高。

“速退!速退!”

眼见前军如麦穗般倒下,王寅目眦欲裂,当机立断,带兵撤退。

并非他不想当一个好盟友,实在是敌方强到不似人,蜀军就请自求多福吧!

“杀啊——!

即便如此,燕军也没有放过,狠狠咬上,追着吴军衔尾追杀。

他们同样是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坚守了大半年,对于士气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所幸燕军待遇优握,纪律严明,重视军队教育,能够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斗志。

当上下憋着一口气发泄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就是势如破竹的扫荡能力。

何况还有一个必须表现的原因。

由已经得知消息的徐宁和张清一声高喝,上下声震九霄:“燕王无敌!

燕王无敌!

王寅先以为是军中将士的命令,就是要这么喊,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劲了,因为那种狂热完全不是强迫性的口号,勐然变色:“莫不是……燕王真的御驾亲征?”

……

“好剑术!”

王寅所念叨的人,正在汉江岸边,欣赏着武松、燕青与李助的较量。

岁安书院的体育课已经暂停,学员们大多身负要职,体育老师虽然没有生病,却也有一个偌大的国家要管理,时间上难免腾不出手来。

但李彦不会放弃自己的练武爱好,所以每日的练武时间是必须要有的,武松和燕青身为侍卫,自是近水楼台,得到指点。

这两位年纪尚轻,都没有到自己身体的巅峰时期,不过技巧方面长进了太多,方有资格联手与李助一战,即便如此,在那惊雷掣电般的剑术下,依旧左支右绌,全靠互相配合才支撑下来。

“不愧是原着剑术最强,单挑让卢俊义都难以招架的金剑先生,本身出众的剑术天赋,再加上异人点拨,造就了当世登峰造极的剑术。”

“这燕王身边区区两位侍卫,居然能拦我这么久?”

相比起李彦的评价,李助却完全不这样想。

杨天王被特攻部和奇岚部的精锐所擒后,他其实可以转身离去,但看到燕王身边侍卫较少,却是生出了互相擒拿的念想,结果那位端坐在狮子骢背上的身影岿然不动,两个少郎闪出,就将自己死死缠住。

“我是要以‘左命’为对手,岂能倒在这里……不!不!

“他的剑乱了!”

相比起李助的脸颊肌肉颤抖,剑法越发飘忽奇诡,武松和燕青尚且青涩的脸上带着沉稳,战术开始变化。

一个脚踏玉环步,刀刀大气磅礴,却又能攻守兼备,一个施展扑戏里的技法,插裆套步,闪转腾挪,窜蹦跳跃,灵巧到不可思议,皆是发挥出自身的特长。

李助的剑术依旧凌厉惊人,但气息却越来越粗重,逐渐展现出颓色,越是如此,剑术越乱……

终于。

燕青窥到机会,掠到身后,武松则扑到面前,刀光怒闪。

“铛!”

宝剑旋转着飞了出去,斜斜地插在岸边,剑身嗡嗡颤抖,半晌不绝。

李助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发出长叹:“是我小觑了天下英雄!”

眼见这位的肩膀被武松和燕青左右钳住,朝着地上压去,立于狮子骢侧边的王庆拱手道:“王上,臣有一个请求……”

李彦道:“你想为这位求情?”

王庆咬了咬牙:“王上慧眼,李助此前对臣多有相助……”

李彦心想哪怕人生的经历不尽相同,投缘之人总会投缘:“剑客讲究宁折不弯,也要百折不挠,此人战败,目光依旧坚定,将来在剑术一道上有大成就,若愿为朝廷效力,自是最好,不愿的话,许行走江湖,只要不是与乱贼一路,我都容他。”

王庆大喜拜下:“王上宽宏大量,臣等感激不尽!”

“不必!”

李彦抬了抬手,看向另外一个方向:“那边还有你另一位老友,出来吧!”

话音落下,一道身影缓步走出,王寅来到面前,行礼道:“外臣王寅,见过燕王殿下!”

李彦看着他:“你刚刚观察了好一段时间,既没有选择袭击,又主动露面,所为何事?”

王寅心头大季,缓缓开口:“外臣想为吾主求情!”

身边的护卫不禁露出怪异之色。

哪有主公还没有败,臣子就直接求情的?

但王庆知道,现在求情还有机会,等到真正穷途末路了,求情也就失去了意义:“阳平兄还是这般忠义……”

李彦轻轻点头:“方腊能得你这等臣子效忠,可见能耐,换成其他君王,恐怕愈发不能容之……我接受你的求情!”

王寅听了前半句话,神情惨变,听到最后,则不禁动容:“此言当真?”

李彦道:“方腊不肯屈居人下,于他这等人物,入燕京为富贵闲王,那日子想必也不好过,我许他远走海外,若得机缘,或许也能成就一番功业。”

王寅身躯颤动,拜倒下去:“多谢燕王殿下宽宏!”

这些反王的处置确实很有讲究。

隋末李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每每抓住反王,一定要杀,没有半分容人之量不说,至少也先等一等,等到大唐把其他反贼的地盘消化掉再说,结果他迫不及待的痛下杀手,反王死讯一传回,那些本就不稳定的地盘立刻反叛,战事立刻延长。

方腊在荆南一带是有民心的,如果交战中直接身亡倒也罢了,倘若生擒了此人,肯定也是押送燕京,到时候无论是杀是囚,都有后患,还不如这般处置。

不过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弱弱的声音传来,杨天王满脸哀求,若不是左右架着,就伏地叩首了:“燕王殿下,可否也饶小民一命?”

之前还称孤道寡,马上变成小民,王庆听了不禁暗暗激动。

此行或许不能一战擒二王,但能一战决定二王的结局,也是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彦道:“那就要看你在蜀地有无做孽了,如果在蜀地有民心,那本王容你在燕京住下,做一位富贵贤王,若你将蜀地弄得天怒人怨,那我燕廷自有公审程序,以平民怨!”

杨天王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在蜀中的所作所为,如一滩烂泥般瘫倒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