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终见唐僧,寻找大圣! 六一快乐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终见唐僧,寻找大圣! 六一快乐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玉帝与如来既起纷争,是我等迎回始祖的最佳时机!”

当众灵重新聚集于始祖之灵面前,得知新界传来的消息后,顿时摩拳擦掌,再也不愿等待。

如果三教之祖阵营统一,始祖又被带走,哪怕不愿意承担,但灵族的未来也将一片昏暗,崛起的希望极为渺茫。

可现在,无论玉帝、太上和佛祖交恶的原因是什么,机会都真的来了!

趁着内讧,抓紧时机,迎回始祖,三界依旧是他们的!

相比起灵族的亢奋,李彦遥观新界,思考的反倒是太白金星传来的第一句话。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如此时间流逝,或许才是声音断断续续,难以听清的缘由。

关键在于这个时间对比,很是熟悉,一如曾经的天人两界。

是巧合么?

李彦不觉得。

因为自从天地异变,天界的时间就变得混乱,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更是与人界渐渐朝着一比一的方向趋近。

现在新界又出现昔日的流逝对比,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性,新界会取代昔日的天界,成为至高无上的一界,原本的天界则下沉,并入人界之中……

“新界与旧世的关系,到底是两个不同的天地,还是同一片天地下的两个界域?”

“倘若真是后者,那么新界降临,就是取代天界的位置,成为三界新的主宰……新界,不是新的世界,而是新的天界!”

“原本的天界下沉,并入人界,其中人界的一部分又分割,在佛门的引领下,升上天界,如搭上救世之舟,超脱苦海,往生极乐。”

“三千宏愿界……化为佛门三十三天!”

李彦立刻联想到了宏愿界。

首先,三界污浊,宏愿界内却没有浊气,反倒是一片清灵之气,符合天界的条件。

其次,严世蕃在那里沦为魔头,修炼数十载,但南瞻部洲大明也才数年时间,这份时间流逝对比,意味着宏愿界在向新的天界靠拢。

最后,沙僧一直绕着宏愿界摆渡,却能在迷雾中行舟,带着八戒和小白龙去往新界,也是侧面的证据,因为宏愿界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并入新界,成为佛门的三十三天。

那还真是发大宏愿,万家生佛了……

顺着这条线分析下去,佛祖便是幕后黑手。

千年之前,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三教配合,大乘佛法遍布四大部洲,奠定了佛门大兴的局势,却得陇望蜀,依旧不满足。

尤其是灵山位于西牛贺洲,终究是人界,于是佛门布局,借助天地异变之势,背刺玉帝,抬升位格,升入天界,为三十三天,彻底与道门并驾齐驱。

而要办到这一点,太上老君必须是配合的,甚至推波助澜。

总结起来,两个宗教神仙领袖,背刺了玉帝这位世俗神仙领袖。

对应到凡间,就是开启了君权神授之路。

“这种推理,符合太白金星传回来的话语,也能解释大部分疑点,唯独解释不了灵族的存在和始祖的传言……”

李彦将君权神授的推理线仔细思索完毕后,轻轻摇头,再开一条线路。

这回引入了第四方。

“假如始祖真的存在,具备强横的伟力,也是引发天地异变的缘由。”

“玉帝发现天地异变,察觉到不妥,想要重开三界,却被始祖暗算,眼见至尊陨落,太上与如来不得不构造新界,使之变为一处避难所,避其锋芒……”

“始祖之灵本来盘踞于灵霄宝殿上,结果还是发现了新界的存在,又化作外魔侵扰……”

“接下来有两种可能,要么如来眼见始祖不可抵挡,立场变化,与之达成了某种交易,奉始祖为新的玉帝,让佛门准备好救世之舟,在新的世界秩序下,仍然能够兴盛,这点符合了太白金星的传言……”

“要么如来同样被始祖加害,始祖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佛祖,让佛门认为来日可期,实则去往新界,也是自投罗网,太白金星落入陷阱,认为如来才是加害玉帝的罪魁祸首……”

按照这条推理线,至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解释,包括天地异变后,器灵纷纷苏醒,开始朝拜这团看似强大,实则沦为空壳的始祖。

“这般看来,无论是哪种分析,如来都具有重大嫌疑……”

李彦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面容柔和,慈颜微笑的大佛形象,确定了目标。

真相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灵族的斗志被彻底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苦一苦佛祖了。

当他伸手往下一压,群情激奋的灵族很顿时沉静下来,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汇聚过去。

李彦开门见山:“机不可失,我等立刻前往新界,先定如来!”

众灵精神大振,雷音更是高声响应:“正该如此,对我等压制最狠的,就是佛门,万万不能放过!”

其他族灵也七嘴八舌,赞同不已:“不错,先灭佛门,再定天庭,唯我灵族独尊!”

李彦又道:“佛门擅于皈依之法,必有种种迷惑,诸位受我心印,再谨守灵智,不可轻信一切话语。”

说话的过程中,心识荡漾,种子已然散播出去。

实际上,这是为了防止始祖出面,将他的身份揭穿。

真要发生了那种情况,与始祖直接对抗是行不通的,唯有将其定性为佛祖的迷惑,才能转圜一二。

此时的灵族对他深信不疑,纷纷收下这层保护,然后再按照吩咐,化作本体。

“走!”

李彦雷厉风行,大袖一拂,将上百件宝物统统收入囊中,身形一闪,化作流光,投入新界通道之中。

……

“咦?”

玄奘合上经书,目光一转,落在紫金钵盂之上。

刚刚他似乎感到,那倒扣在地面的钵盂,隐约一震。

换成以往,专注真经的他不会在意,但这几日灵山都不太平,外魔时常侵扰,徘回不去,前日还有三个奇怪的妖魔,唤他作师父,被护法金刚很快擒拿,却也让他心头波澜渐起,不得安宁。

“我佛慈悲!”

玄奘抛开杂念,伸出手掌,轻轻按住钵盂,加固封禁,默默念诵经文,超度孽苦。

“三藏法师?”

正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钻入耳中。

“不好!”

玄奘听得分明,那细微的声音正是从钵盂内传出,再细细一看,发现哪怕有佛法加固,钵盂依旧裂开了一条缝隙。

来不及向其余尊者求助,玄奘双掌金光耀起,所用的正是唯识之力,镇压外魔。

然而那声音不仅不畏惧,反倒变得清晰起来:“三藏法师不必如此,我等并非外魔!”

“贫僧知你们心怀怨怼,然天地有变,万物有定,我佛并非要遗弃旧世之民……”

玄奘本想如此回答,但临到嘴边,还是说不出口,只是化作一声叹息。

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简而言之,就是能普度众生。

正是以此为目标,玄奘才愈发说不出这等高高在上的言语,甚至都觉得如今一味修行的自己,配不上求取的三藏真经。

所以他没有抹除钵盂内观测的救世之路,依旧梳理功德,只为尽自己微薄之力,此时也以佛法度之,希望能化解对方怨气。

可事与愿违,佛法没有起到半分克制之效,反倒被对方吸收,一道流光很快从紫金钵盂的边缘溢出,化作一位气清神秀的身影,含笑看来。

“终于见面了,三藏法师!”

李彦辨别了气息,双手合十,真情实意地行了一礼。

这一礼不仅是敬此世的玄奘,更有大唐世界隔代传承唯识劲之恩。

或许两者不是同一人,但佛法的追求与精神,在无论哪个世界的唐玄奘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是悟空在就好了……咦?”

玄奘起初戒备非常,再度怀念起可为护法神的徒弟来,可四目相对之间,又感到来者的身上有股说不出的熟悉气息,同样怀有一片赤诚,绝非恶类。

李彦道:“我等确实来自于旧世,却非外魔,那反倒是邪魔的谎言,只为了挑拨离间,蒙蔽真相……”

伴随着娓娓道来,将天庭与灵山的情况说明,玄奘沉默了,眼神微微闪动起来。

他曾经耳根子软,现在已经改掉了这个毛病,之所以迟疑,还是因为心中本来就有动摇。

但想了又想,终究不敢轻信。

外魔本就擅于蛊惑人心,若是被其利用,那就铸成了大错……

没有了徒弟相救,再也无法挽回的大错!

玄奘既然位于新界的灵山,十之**受了蛊惑,李彦本来没准备,三言两语之间说动对方,见对方居然迟疑,反倒觉得是意外之喜,再接再厉地道:“三藏法师若是不信,也可请出阁下的大徒弟,斗战胜佛孙悟空,辨明真伪!”

“大徒弟?斗战胜佛?”

玄奘心头一奇,双手合十:“贫僧只有一位徒弟,姓孙,名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确实擅于降妖伏魔,只是并未有此佛名……”

李彦道:“那猪悟能、沙悟净和化为白龙马的西海三太子呢?”

玄奘皱起眉头,想起前日冲他喊师父的那三位,缓缓摇头:“贫僧一路西行,不曾有这些徒弟。”

李彦轻叹:“三藏法师果然受了蒙蔽,你共有三位弟子,一匹龙驹。”

“大弟子孙悟空喜欢隐恶扬善,西行路上炼魔降怪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

“二弟子猪悟能,本为天河水神,天蓬元帅,后贬下界,身如畜类,虽有惫懒懈怠,但也挑担有功,全始全终,加升正果,做了净坛使者……”

“三弟子沙悟净,本是卷帘大将,同样受贬下界,落于流沙河,吃人造孽,后皈佛教,诚敬迦持,登山牵马,任劳任怨,加升正果,为金身罗汉……”

“那坐骑龙驹本是西海龙王之子,因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也被玉帝责罚,后皈身沙门,每日驮负,有护持之功,与阁下亦有师徒之谊,加升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李彦不仅是口述,更是以心识呼应对方的佛力,助其恢复这些记忆。

毫无疑问,玄奘除了悟空外,连八戒沙僧和白龙马都记不得了,肯定是被蒙蔽了记忆,一旦那施加的影响被驱除,对方也将成为真正的盟友。

但事实证明,即便李彦和玄奘同在唯识法上有着极深的造诣,这一步也很是艰难。

玄奘神情变幻,似乎有所触动,可脑海中却回忆不起半分关于其他两个弟子和白龙马的印象,那些言语统统汇聚在一道身影上。

降妖伏魔,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全始全终……

始终想不起来其他的弟子,玄奘眼中的戒备不禁重了起来:“阁下所言,贫僧被邪魔所欺,误解旧世之民,又有四位弟子,却不知这其中有何关联?”

李彦道:“自是因为那几位弟子,都在旧世,默默护持三界,如果被法师记起,势必关心旧世情形,识破真伪。”

玄奘摇头:“这便错了,我那徒弟悟空,最是嫉恶如仇,倘若其他弟子都能往旧世,他又岂会独留在此?”

李彦问道:“三藏法师近来可还与斗战胜佛见过面?”

玄奘道:“不曾……”

李彦环视宝阁,视线在整整齐齐摆放的真经上落了落,走到窗边,看向外面那一片安详的盛景:“既然如此,我不得不怀疑,方才所言的宏愿界内,斗战胜佛反对佛祖,被镇压在了灵山之下,是否映射了此世的遭遇?”

玄奘的神情终变:“悟空被我佛镇压?此言荒谬……”

李彦道:“若佛祖堕落,斗战胜佛岂会坐视不理?”

袖子里化作宝器的众灵一直在聆听交谈,此时纷纷赞同:“那猴子是做这般事的,便是如来,也照打不误!”

齐天大圣战天斗地的反抗声威犹在,李彦道出一个让玄奘难以拒绝的提议:“三藏法师不信我等,也该信你的大弟子,寻得斗战胜佛,一切自当水落石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