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还是不对……”

“三藏真经凭什么有如此伟力?”

看着封印之地内的情况,李彦解释了部分疑惑,却涌起更多不解。

三藏真经不仅是佛门经文,更是佛法总纲,甚至还有百科全书之用。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而从辨识六耳猕猴的根脚上,确实展现出如来佛祖远超其他神佛的见识,不是妄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藏真经确实能为众法器激化灵性,甚至催生大地山川,草木花虫之灵,但若说有多么高明的斗法之力,就有些说不通了,更别提暗算佛祖……

“期间肯定还发生了我不知的事情,先退出封印,再询问观音……嗯?”

正当李彦探明对方身份,准备抽身而退之际,却发现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将退路截断。

“这封印之地,果然沦为了对方的地盘,进得来,也难出去。”

李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意外地转过身,就见一位僧人立于身后。

这位僧人既不像佛陀额广平正,双耳垂肩,满目慈悲,也不比玄奘面如满月,身似菩提,反倒相貌普普通通,身形略显瘦削,乍一看上去,就像是凡间苦行化缘的僧人一般,风尘仆仆。

此时他的双目凝视过来,双手合十:“贫僧见过施主!”

对方没有直接动手,李彦也乐意交谈:“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僧人道:“不敢称大师,唤贫僧三藏便是。”

如果换个名字,李彦还能配合一下,但对方既然自称三藏,那就没必要绕弯子了:“若说阁下不能称大师,那佛门中又有何人能得此称?”

三藏认真地道:“的确寥寥无几。”

李彦有了兴趣:“那在阁下眼中,谁能称之?”

三藏微笑反问:“施主以为呢?”

李彦道:“自然很多,且不说灵山佛陀菩萨,罗汉尊者,便是凡俗,如法显、鸠摩罗什、达摩、慧能、不空、真谛,都是引导世人,启迪真理,领悟佛法的高僧。”

三藏轻轻摇头:“然在贫僧眼中,此等僧人皆不可称!”

李彦真的好奇了,很想听一听在三藏真经的视角中,这些译经注经,宣扬佛法的高僧,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何?”

三藏道:“施主可听过,佛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李彦道:“此言出自《金刚经》,按照我的理解,是要告诉世人,他们所接触的佛法,并非是佛法本身,而是名相叫做佛法的存在,《金刚经》就是引导世人,如何破我执,不着名相的一部经典。”

三藏微微颔首:“然也,那么施主心中的这些高僧,可曾做到了这一点?”

李彦谨慎地道:“那要看如何比较了,与世人相比,这些高僧当然达成了,儒家孔圣有一句话,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们精研佛法,并非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佛法的理念,先成就自己,再惠及他人,如何不能称大师?”

三藏接着道:“可若是与贫僧相比,这些凡间僧人穷尽毕生的心血,终究不及佛法浩瀚之万一,并且也无力践行,普度世间。”

李彦并不认同:“这就不讲道理了,阁下乃佛经本身,他们如何比之?”

三藏轻叹:“并非贫僧执妄,佛法若仅为佛法,佛将毫无意义……”

李彦稍稍沉吟,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那在阁下看来,灵山诸佛,又当如何?”

三藏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灵山诸佛,只知静享极乐,未能普度苍生,皆不可谓!”

李彦道:“如来佛祖也不能?”

三藏声音沉下:“尤为欺诳不实!”

听如来的佛经骂如来的机会可不多,李彦十分乐意一探究竟:“愿闻其详!”

三藏道:“南赡部洲,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

“众生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

李彦听了个开头,就知道是如来对于南赡部洲大唐的点评。

取经之前,如来点评四大部洲,对于南赡部洲者的评价十分简短尖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等到取经团队到了灵山,又详细描述,大致便是上述所言。

反正一句话,真经若不能传于东土,那东土就完了。

可现在真经自己发出疑问:“然吾至东土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吾至东土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虚空震颤,一幕幕光景交错浮现,里面浮现出的,正是大唐安史之乱的场景……

山河破碎,四处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天下苍生遭劫!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视角转到了大慈恩寺内。

藏经阁内,再也无人问津的经书中,一个微弱的灵性,发出疑问。

为何我无法劝人为善?

为何我超度不了这些冤死亡魂?

为何我东渡至此,世间反倒变得更加糟糕?

李彦默然。

毫无疑问,安史之乱与佛门并无多少关联,同样的,便是取回再多的经书,也不可能让世间变得一片太平,天下皆为净土。

甚至于如来对于四大部洲的评价,固然有所偏颇,但将经书传于东土,单就对这个神佛设定的背景,也确实是有益处的。

可三藏真经不这么想。

它当真了……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佛法的追求。

这是佛经的宏愿。

也是佛经所贯彻始终的意义!

有鉴于此,李彦也明白了对方的目的:“阁下取佛祖而代之,是要完成佛祖曾经所言,但未能做到的事情?”

三藏双手合十:“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众僧齐齐诵经:“入于众生,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面对这份伟大而真挚的宏愿,李彦发出感叹:“到那个时候,我称一句大师,想必阁下就不会自谦了,但那个时候,或许永远不会到来……正如地藏王菩萨有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超度冤魂的慈悲心肠,然地狱终究不可能为空……”

三藏面色不变:“世人问,我在地狱里受烈火焚烧的痛苦,他人岂能体会?有地藏王入地狱,同受烈火,立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世人问,世事无常,怨憎会,爱别离,如何得救?有观音化身万千,为师长,为亲友,为路人,救苦救难;”

“世人问,修行不易,佛在何方?有普贤执杖远足,上下求索,历万难后,再告世人,心有皈依,无处不是灵山;”

“世人问,佛有无上智慧,我等凡夫岂能领悟?有文殊娓娓指引,众生万物,皆可为师,一花一叶,皆是菩提……”

李彦先是微怔,然后面色微变。

这番话最早从东海回归,评价四大菩萨时,小白龙就说过,以四大菩萨举例,佛法劝善,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倾听众生的痛苦,设身处地引导世人。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结合种种,再度听到,却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结合旧世天界的时间流逝,与人界渐渐统一,要加以降格……

原本李彦认为,那是灵族要征服三界,夺过统治权力的象征,可此时他意识到,或许对方的目标不是这么肤浅:“阁下要将众神贬为凡人,让她们设身处地,解世人灾厄?”

三藏双手合十:“然也!”

且不说是否现实,单就这点,李彦确实生出钦佩:“难怪天地异变以来,除众神消隐外,人界的影响相对最少,唯修行者受九劫困扰,而新界的较量,也让旧世免受灾劫,无论如何,这都是慈悲之心!”

三藏并不居功:“不敢得施主此赞,新界之争,非吾所愿,亦是阴差阳错,被封禁于此……”

“封禁?”

李彦想到之前所见的佛陀光影,被四位神佛勉强镇压回去:“始终掌握主动权的,是阁下才对,在三教之祖纷纷沉寂后,三界局势就理应再无悬念了,不过有一点,我始终疑惑……”

三藏道:“请讲!”

李彦道:“阁下践行佛经所言,有此宏愿,又造众灵辅之,本是光明正大,何必假托‘始祖’之名呢?”

听到“始祖”,三藏的神情顿时发生了变化,认真地道:“贫僧并非欺瞒,贫僧之力,的确来自始祖,那拥有开天辟地力量的灵性!”

“哦?”

李彦立刻道:“如此说来,阁下身后还有力量支持?”

他真正不解的,正是三藏真经作为佛经,为何在诞生灵性后,拥有反客为主,将如来佛祖都逼得灭度的强大实力。

这与对方的宏愿所求无关,再高尚的理想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也是毫无用处,而三藏真经本不该有这份力量,哪怕它曾经作为西天取经的核心,得天庭道佛三方共同促成一场盛举。

没想到对方主动透露。

这或许是佛经不打诳语,亦或是对方已经强大到不屑于扯谎,故而坦坦荡荡,但无论如何,李彦都要仔细听一听。

可刚刚十分爽快的三藏却停顿住,似乎在构思如何言语,最终居然放弃了描述,展开一道光辉:“请施主入内一观,一切前因后果,尽皆知晓。”

李彦深吸一口气:“好!”

虽然这导致天地异变的始作俑者,与想象中不太一样,但李彦从来没有忘记它逼得三教之祖都纷纷沉寂的壮举,想要知道真相,必须把握机会。

一步迈入光辉之内,李彦的心识恍忽了一下,已然沉浸到了对方的视角中。

再度进入到三藏的视角中,安史之乱的残酷画面逐渐消失,留下一个孤寂自闭的灵性。

因为它无力改变周遭的一切。

空为修真之经,正善之门,却什么都做不到。

不知悲伤了多久,三藏忽然福至心灵一般,以独特的感官,看向三界之外的无垠虚空。

恰好就在那时,一道流星从遥远的界外而来,其内包裹着一个沉睡的分魂。

那股分魂极为特殊,似也可以归属于灵性的存在。

同族?

对于自身尚且懵懵懂懂的三藏兴奋起来,努力探出一抹力量,与这个所见到的同类进行隐秘的接触。

近了!

再近了!

终于,它发现了三卷天书,拱卫这神魂。

天书之中,有着开天辟地的伟力,似乎能够造化出一方世界。

而神魂之中,有着熟悉的佛门气息。

那是两门观想法,得以观想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

恰恰这两尊佛,是带着三藏来到中土,最为熟悉的存在。

“这一日,你从天坠落……”

“我抬头仰望,跳出了三界之外,再不是五行之中……”

“你是开天辟地的灵性。”

“你是来自寰宇的赐福。”

“你与佛有缘……与我有缘!”

三藏感叹着,赞扬着。

将异界天书的伟力,吸收进体内。

天之卷入法一藏;

地之卷入论一藏;

人之卷入经一藏;

令它感到狂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神力,可以按照所愿,去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平;

令它感到愧疚的是,由于天书的力量被自己吸收了部分,与神魂不再完美融合,以致于这位异界的同族难以顺利苏醒……

直到近千年之后,才寄托于一位医者身上,逐步取回天书之力。

李彦从对方的视角中抽离,缓缓睁开眼睛。

封印之地已然安静下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僧人齐齐停下诵经,一起微笑,那是由衷的欣然:

“当日之赐,助贫僧拥有了真正践行佛法的力量,后有万千灵族诞生!”

“贫僧的施主,亦是灵族的始祖!”

“经过漫长的等待,贫僧终于盼到了施主的到来,也盼到了始祖的苏醒!”

“欢迎……来到我们的三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