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74章 贫穷限制了想象

正义的使命 第74章 贫穷限制了想象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2:58:5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哟呵,真香啊。”原来韩忠旺是闻到了后备箱打包的饭菜,禁不住惊呼起来。

“韩支书,喜欢就拿几袋回家吃,反正还有不少呢。”厉元朗诚实说道。

韩忠旺却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问:“厉乡长这么晚去我们村,是……”

厉元朗也没隐瞒,道出了心里想法。他是听到韩卫说韩家屯小学校的学生们晚上住校,寻思把这些吃喝给学校送过去,让老师和学生们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

“厉乡长……”韩忠旺浑浊的老眼里顿时雾蒙蒙一片,组合半天词语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个大好人。”

韩忠旺用袖口擦了擦双眼,说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赶路吧,晚了的话,学生们就该吃完饭了。

韩家屯距离水明乡不算远,三十多里地,只是山路多,黄土路面坑洼不平,捷达王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

路上,厉元朗和韩忠旺坐在后座,问他了解一些韩家屯还有受灾村民的安置情况。

还真是的,村民对于乡政府的赔偿方案很不满意,这里面固然有某些私心贪欲,但更多的是,乡政府的赔偿方案不合理,侵占了受灾户的权益。

厉元朗在政府办当主任时,了解县里对受灾户的赔偿方案,很人性化也很合理。不仅要异地给受灾户盖新房,每家每户还会补偿两万元钱。

可是到了乡政府这里,两万变成了六千,那一万四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有的村民了解详情,大家口耳相传,义愤填墉,为此成群结队去乡里讨要说法。

那几天,季天侯被撤职,由肖展望暂管乡政府的工作,他出面解释说,考虑到韩家屯地处山区,气候寒冷,准备给每家受灾户铺设太阳能供热管道,这是项新科技,费用自然要高,所以那一万四千块钱都用在购买设备上面了。

村民们一听就炸窝了,他们身处山区,祖祖辈辈都是一铺大炕烧柴取暖,哪里用得了什么太阳能供热,万一阴天呢,岂不是要挨冻?

最后马胜然发话,受灾户不用太阳能也可以,但是每户只能给发一万五,剩下的五千元放在乡财政所,成立一笔专项基金,用于受灾户房屋今后的维修费用,这笔钱专款专用,乡里不会动一分。

马胜然在水明乡一言九鼎,谁不知道他在省里有大人物撑腰,别说甘平县,就是广南市都不敢动他。村民们即使心里不满意,好歹多了九千块钱,能有不少用处,忍一忍这事就平息了。

厉元朗听着心里不是滋味,这不是个例,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截留上面拨下来的专款,是不少部门尤其基层部门惯有手段。

这和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最高层制定的政策是好的,结果到了下面,级级改变层层加码,最后到了老百姓那里,完全变了味。

上行下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很难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

到了韩家屯小学校,天已经黑了,但是从窗户中散发出来的灯光里,眼前的景象令厉元朗触目惊心。

一排校舍低矮破旧,年久失修墙壁斑驳,木质窗户框有的没有玻璃,用塑料布遮挡风雨却挡不住寒气,在瑟瑟冷风中呼啦啦直响。

校园不大,泥土地面上矗立着两个木头简易篮球架,篮球框还是用铁丝拧成的圆圈,至于球网想都不要想,根本没有。

操场中间有个升旗杆,倒是铁质的,却也是锈迹斑斑。

脚下踩在泥土路上,厉元朗思绪万千,他早有心理准备,却不成想一个小学校,育人子弟的地方却破烂成这样。“再苦不能苦教育,在穷不能穷孩子”,这句话,在韩家屯小学,简直就是空话。

校长也姓韩,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估计不出真实年纪,怎么也在六十上下了,带着高度近视镜,穿得竟然是早就淘汰多年的蓝色校哔衣服,洗的有些发白。

“欢迎、欢迎厉乡长来我们韩家屯小学指导工作。”韩校长闻听厉元朗是乡里的副乡长,激动得双手紧握厉元朗的手,一通摇晃,脸上泛着红光,眼神通亮,说话时嘴唇都有些哆嗦。

厉元朗赶忙谦逊的摆手说:“指导谈不上,我就是随便走走,了解一下咱们韩家屯小学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和意见,还请韩校长直言不讳讲出来,咱们一起商量着解决。”

“不是我失态。”韩校长仍旧难以掩饰激动,说道:“也不是我背后嚼舌根,差不多五年了,韩家屯小学没有来过乡领导。就是乡教育办的胡主任,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次,有指示经常通过电话告诉我。”

乡教育办主任胡定义,厉元朗知道这个人,已经和他手机联系过了,明早上班就向厉元朗汇报工作。

有一点厉元朗不解,便问韩校长:“不是说上午马书记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来韩家屯和受灾户座谈,没来咱们学校?”

一旁的韩忠旺满脸诧异的回答说:“马书记来韩家屯?厉乡长别不是听岔了,马书记怎会来我们这里?就是上一次发生洪水,金县长来了他才肯露一面,平时基本上就待在乡里面,下去的次数很少,去也经常去刘家地那样的富村,至于我们这样的穷地方,鸟不拉屎,谁愿意来。”

厉元朗顿时明了,马胜然上午果真是避而不见,故意给他个下马威。

他又向韩校长了解学校情况,韩校长说,韩家屯小学一共有学生四十三名,来自于附近几个村子。全校分六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现有三名教职员工,他是校长,并负责教课,他老伴管后勤的,也包括给孩子们做饭洗洗涮涮。还有一名女教师冷樱花,今晚临时有事回家,不在这里。

“还在给孩子们做饭吧?我去看看?”厉元朗提议去伙房。

“这个……”韩校长不好意思的直搓手,咬着牙头前带路,领着厉元朗走向伙房。

伙房在一排教室的最东侧,屋子里蒸汽弥漫,韩校长老伴,一个五十多岁的农妇正在忙碌着。

韩校长赶忙将厉元朗介绍给老伴,厉元朗笑呵呵问她今晚给学生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农妇手搓着白色的围裙,姗姗笑着说:“农村哪有啥好吃的,这不,闷了白米饭,做了……”犹豫一下,看向一边的韩校长。

韩校长赶紧接茬道:“白米饭,白菜豆腐汤。”

“可以看一下吗?”争得韩校长夫妇同意,厉元朗先揭开焖饭大锅,白米饭里掺着地瓜和倭瓜,米香味和瓜香味混合在一起,倒是很有食欲。

厉元朗随后又打开炖菜的大锅盖,往里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

只见满口大锅里,飘着白菜叶和白菜帮子,豆腐也只有微微几小块,而且还看不到一点油腥。

“你们平常就给孩子们吃这个?”

见厉元朗问起这事,韩校长惭愧的低下头,他老伴也有些不知所措,倒是韩忠旺及时插话解围说:“厉乡长,你别怪老韩,这事也怪不得他。乡教育办不给拨钱,光欠他们两口子还有冷老师的工资就有大半年了,至于孩子们的伙食费也是能拖就拖,这个月挤点,下个月再挤点,比生牛犊子还费劲。这不嘛,怎么也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我们大家一商量,由学生家长从家里带米面,村里解决蔬菜,这样一来,饭菜就都有了。”

厉元朗倒是没有责怨韩校长的意思,他都看见了,这一堆这一块,条件就是这么艰苦,韩校长也是有苦说不出。欠了大半年的工资,还能坚守在岗位上,本身就是高风亮节。

再想起中午乡领导在夜雨花饭店大吃大喝,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说扔就扔,而这些孩子却在食用清水白菜和寥寥仅有的几块豆腐,他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灼热,良心不安。

“乡里每年都应该拨教育经费的,咱们县穷点,可是每个学生每餐补助三元伙食费,这是有文件规定的。”厉元朗不解,难道说这笔钱被截留或者进入某个人腰包里了?

“这事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每次问胡主任,他都说没钱,要我再等等。”韩校长也是一脸无奈,似乎早就麻木了。

“韩卫,你去把车里吃的东西拿过来,今晚咱们给学生们加菜。”厉元朗命令完韩卫,又让校长带着他去看看学生们。

住宿条件比伙食也强不到哪儿去,四十三个孩子分成两个宿舍,男生一个女生一个,全是清一色的大通铺,被褥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不过洗的还算干净。

饭前这段时间,小孩子们还在宿舍里打闹嬉戏,见校长来了,才瞬间安静。

厉元朗看着这些孩子稚嫩的脸蛋,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都蜡黄蜡黄的,他的心瞬间滴血,疼的厉害。

他抚摸着个别孩子的小脸蛋,眼圈噙着泪水,鼻子一阵阵发酸,心里却是坚定了一个念头。

说什么也要率先解决教育问题,尤其是经费问题,穷了教育苦了孩子,何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