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176章 出点子

正义的使命 第176章 出点子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2:58:5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只见全村家家户户都挂着红色灯笼,厚厚的大雪,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别有一番景致。

“太美了。”这是厉元朗第二次由感而发。

“书记,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冬天第一场大雪过后,家家都要挂灯笼,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摘掉。”杨升介绍说,海浪村因为特殊地理位置,每年的雪下得密集又特别大,并且它们这里的雪粘稠不发散,不容易融化。要到来年的三月末四月初,雪才能化干净。所以,海浪村有雪的日子非常的长,要有四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

厉元朗放眼望去,天边夕阳落下,红彤彤的绚丽天际与白雪皑皑混为一体,又有红灯笼点缀,别是一番美景胜收。

他拿出手机接连拍摄几张太阳落山的画面,给杨升和郭定寿看,并说:“你们看,这要是懂摄影的,绝对是一副完美的自然景观作品。”

这二人嘴上附和着说好看,其实心里都感觉不到什么,天天都看,早就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

几个人行走在不宽的小道上,厉元朗突发奇想,他知道有个地方叫雪湘,自然景观和这里差不多,就因为某电视台一档节目“爸爸上哪了”出的名,改成民俗旅游景点立刻火爆起来。

只是当地政府部门以及老百姓目光短浅,采取暴利行为多次发生宰客现象,好名气一下子搞臭了,游客都不来玩,生意每况愈下。

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够,只想着收高税,却不想长远发展。

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还算善良,对于不少慕名而来的南方游客都热情接待,价格也亲民。

只是后来不少商家看到商机蜂拥而至,花高价租当地村民的房子,改成民俗旅馆,一年就三个月的旅游旺季,可是光租金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试想想,成本本身就高,羊毛出在羊身上,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还不使劲往游客身上割肉啊。

现在主管部门已经发现问题全力整改,其实就是由原来暗中宰客变成明码实价的宰客。愿者上钩,爱来不来。

“这里可不可以也走一条民俗旅游的路子呢?”厉元朗心里想着可行性,却没有表露出来。

一行人先去村委会坐了坐,杨升主要汇报村里的情况,厉元朗拿出小本子一一记下,并询问起海浪村村民农闲时都在做什么。

“唉,”杨升叹气道:“能有什么可做的,勤快点的去大城市里打工,懒得就在家里猫冬,喝酒打麻将混日子呗。”

这种情况不止海浪村一个,绝大部分的村屯都存在这样现象。农民一年到头忙完,到了冬天无事可做。

即使出去打工,一没学历二没一技之长,做的只能是卖力气的活计。赶上遇到好老板,还能按时结算工钱,万一被骗拖欠工资,恐怕辛苦几个月一分钱也拿不回来。所以说,农民最累最苦最难。

跟杨升聊了半天,厉元朗觉得杨升干劲有,但是思路守旧,面对现在村子里大部分农民闲赋在家的情况,毫无办法,一点不想着如何开拓一条新的发展模式。

看来,要想改变海浪村现有面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这一点上,厉元朗刚才和郭定寿聊天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郭定寿毕竟老成持重,想法比杨升要多一些,成熟长远。

听完杨升的汇报,厉元朗专门找郭定寿谈了谈,主要还是关于郭家酒坊的事情。

相比较于张国瑞,郭定寿对厉元朗态度就真挚了许多。他谈起的还是跟古铜镇郭家酒坊遗留下来的隔阂。

听完郭定寿的苦衷,厉元朗则说道:“郭家酒坊的酒我喝过,味道绵软醇厚不上头,难得的好酒。现在勾兑酒太多,喝完伤肝伤身体。老郭,先抛开你们两家的恩怨不谈,我先说说你们郭家老太爷,当初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去酒坊当小徒弟,白给东家干了五年活,后来靠着自己聪明才智和坚毅耐力,偷学到配酒秘方,后来又多次品尝改良,才掌握到今天的酿酒技术。听说他英年早逝,就是因为喝酒喝太多的缘故,从这一点上来讲,你希望老祖宗辛苦创造的秘方就此失传吗?”

显然,厉元朗的话在郭定寿的心里面掀起很大的波澜,他一个劲抽着闷烟一言不发,耳朵里绝对在消化厉元朗的真知灼见。

厉元朗就势继续开导,“郭家的遗训是传男不传女,目前虽然放开二胎政策,可在咱们这里生二胎的很少,如果照此下去,总有一天郭家会后继无人的,那么也就是说,酿酒秘方总会有传不下去的那一天。老郭,我觉得还是应该把秘方贡献出来,政府和你们郭家一起参与到酒坊的建设当中。我们乡政府可以为你们申请贷款,或者联系合作伙伴,咱们把这项手艺做大做强,要让更多的人不再食用勾兑白酒,要品尝到实实在在的粮食酿造酒。多做善事,多用善心,我想这也是你们郭家老太爷当初创造这张秘方的初心。”

郭定寿低垂着头,吧嗒吧嗒大口抽烟,抽完一支又续上一支,眉头始终皱起,但依然一言不发。

“老郭,你是党员,当初在党旗下宣誓时,身上就背负了极大的责任。目前海浪村还很贫苦,农民们的日子还很艰难。我从杨升那里得知,农闲大家都闲在家里,除了喝酒就是赌钱,时间长了,把大家的上进心都磨没了。我和国瑞商量,想让你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你是老党员,之前也有过当村干部的经历,杨升毕竟年轻,需要你这样的老党员老同志掌舵,和村党员村委们一起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厉元朗诚恳的开解说道。

“厉书记,您别说了,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您也看到了,我们村除了山就是雪,真的没什么可开发的地方,我就是想带着大家一块干,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厉元朗呵呵一笑:“老郭,你们真是抱着聚宝盆讨饭吃,你没见……”厉元朗趁热答题和他谈起自己突来奇想的发现,那就是可不可以把海浪村打造成旅游民俗的景点,凭借自身优势改变目前落后的局面。

提到这事,郭定寿眼前一亮,回想起厉元朗的举动,心里不仅暗自挑起大拇指,真不愧为年纪轻轻就是党委书记乡长,人家只是一走一过就能发现商机,真不简单。

二人谈了很久,厉元朗苦口婆心,终于说动郭定寿答应担任海浪村支部书记,并且会尽快找郭家人商量继承酿酒技术,至于贡献这张配方,郭定寿一个人做不了主,需要和大家商量。

晚饭是在杨升的“杨家酒馆”里吃的。他的小酒馆建的很有特色,以木头为主,目测在百十平米左右。这里是山区,最不缺的就是木材,算是就地取材。

一进来,屋子里相当暖和,烧得特别热。一共摆了六张圆桌子,没有雅间。

屋里没有客人,杨升礼让着厉元朗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前坐下,杨升郭定寿率领着村委委员则围坐在厉元朗身边。

饭菜很丰盛,竟是当地土特产,小野鸡炖蘑菇,葱烧木耳,松茸炖排骨,大鹅炖土豆粉条,清炒蕨菜等等,五花八门弄了十来个菜。

厉元朗也是饿了,大口吃饭大口喝酒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席间,杨升还有郭定寿都给他敬酒,厉元朗自知酒量不差,而且今晚的酒也是纯粮食酿造,喝了对身体影响不大,索性放开量,和在座的人一一举杯痛饮。

喝差不多的时候,酒馆里进来几个人,看穿戴打扮不是本地的,说话一口京味。

听他们说话内容,原来这几位是摄影发烧友,路过这里无意中发现海浪村美丽的夜景,就拍摄了好多张照片。

厉元朗见状,便好奇凑过去,先敬了一圈烟,顺便和他们聊起来。

几个人得知厉元朗是这里的乡党委书记,知道说话有权威,其中一个姓张的男子说:“书记,你们这里哪哪都好,就是有一样,没有旅店可住。我们一会吃完饭还要开车赶往燕游山疗养院,几十里地呢,麻烦不说还不安全,要是有住的地方就好了,住一夜明天再赶路也不迟。”

“这好办,我一会让村主任想办法给你们安排一下,天黑赶夜路真不安全。”厉元朗当即叫来杨升,让他给这几人找个住的地方。

杨升满口答应,村委会有床有大炕,足够他们住下,不成问题。

姓张的男子又说:“书记,我觉得你们要想发展旅游产业,还需要开发旅游项目。你看雪湘,就有滑雪,马拉雪橇,雪地摩托,看日出日落,登山观雪景等等。再弄个民俗特色,比如什么篝火晚会,扭大秧歌,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前来游玩。现在有雪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么大雪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要利用好资源,把这一块壮大,肯定能带动附近的经济上一层台阶。”

他的同伴也插言说:“你们可以派人去外地学习经验,实地考察,这样有助于你们将来搞这一块少走弯路。”

厉元朗感觉他们几个摄影发烧友的建议非常好,视角独特,不禁好奇起来,这几人的真实身份是干什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