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490章 新见解

正义的使命 第490章 新见解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2:58:5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两人登上中巴车,女子躬身向厉元朗以及众人致歉道:“车子半路上出了故障,我们是打车赶过来的,耽误各位领导的宝贵时间,实在对不起。”

厉元朗再次打量起这名女子,二十多点的年龄,青春靓丽,尤其那双大眼睛,水灵灵,晶闪闪。

没错,就是他救过的那名女子。

只是女子表情如常,没有半点波澜。

一定是把厉元朗忘了。再说,她绝不会想到,救她的怎能是县长呢。

女子大方的坐在厉元朗身边,主动伸出手来。“厉县长,您好,我是县电视台的实习记者柳思思。”

厉元朗和柳思思握了握手,说道:“实习记者,你应该刚走出校门不久。”

“是的。”柳思思爽快回应:“今年夏天毕业,才上班不到两个月。”

“哦。”厉元朗点了点头。

新闻单位在正式录用采编人员之前,都要经过实习期和见习期两个阶段的锻炼。

实习期满后,会提升实习记者的待遇,这时候就是见习期了。

见习期就是试用期,如果考核合格,才会成为正式员工,名副其实的记者了。

“你是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厉元朗随便问道。

“东河大学新闻系。”

厉元朗闻言眼睛一亮,“看来,咱们还是校友呢。”

“是吗?”柳思思眨巴着大眼睛,长长睫毛忽闪忽闪的,饶有兴致的问:“县长也是东河大学毕业的?”

“嗯。”厉元朗微微颔首,感慨道:“我是中文系的,想来毕业也快有十年了。”

“原来是学长,学长,你好。”柳思思大方的再次和厉元朗握了手,就连称呼都变了。

“学长,能否允许你这个小学妹采访你呢?”柳思思俏皮话语,吐气如兰的芳香,令厉元朗心情超好。

一旁的李一方心里着急,柳思思随意坐在厉元朗身边已属不敬,见缝插针的行为更是令人担心。

记者想要采访县长,要事先提出申请,征得县长同意方可进行。

而且采访内容需要审核,不是你想问什么就能随便问的。

他赶忙站起身来,想要过去阻止,就连后面坐着的王中秋,都面露紧张神色,二人却看到厉元朗眼神分别示意他们,不用。

和比自己年轻的柳思思说话,厉元朗感觉很轻松,也很有意思。

于是厉元朗笑眯眯的摇了摇头,“采访就不要了,你看看车里面晃晃悠悠的,再把这位摄像师傅的腰给闪了,太不值得。聊一聊天倒是可以的。”

此话一出,立时引来车里其他人哈哈大笑起来。

柳思思一见这位厉县长说话幽默风趣,还没架子,她也放得开。

“行啊,学长大人发话了,那我们就聊聊天。”收起麦克风,柳思思从包里掏出录音笔。

“聊天嘛,就是简单说一说话,不必拘于形式,我看啊,你这个东西也不要用,要用就用这个。”厉元朗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意思柳思思用脑袋记。

“好哇。”柳思思把录音笔揣回去,用心记事是她学过的课程,不费劲。

柳思思正了正身子,问道:“县长,可以谈谈您对咱们县农村工作的想法吗?”

厉元朗笑了笑,“你看,说是聊天,你又整得这么正式,放松一点,你正式起来我也紧张。”

他的话又引起车内的一片欢笑声。

柳思思望着这位父母官,感觉到厉元朗没有一丁点架子,反而说话风趣幽默,紧绷的心也松弛下来。

“提到农村工作,我倒是有点心得。”厉元朗的逐渐收起笑容,神色也变得正式起来

他说道,戴鼎县人口多耕地少。现在种子、化肥、人工等等都在涨价,粮食价格涨幅却不明显,农民一年辛苦到头,靠种地剩下不几个钱,甚至还赔钱。

怎么办?

所以,目前不少农民都把土地租出去,举家搬迁到城里谋生或者外出打工,这就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失。

不少村屯,留下来的人还不到一半,有的比这还少。

这就有个问题出现,农民不种地了,剩下的耕地该由谁去种?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本条件,而且未来还会提高粮食产量。

只有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国家才会长治久安的发展。

其实,农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国家对农村一些列的改革政策,也在印证这一点。

合村并镇,土地确权,打破土地的地皮性质,农用地可以入市,可以对外租赁,大量闲置土地就能空出来。

我们现在的种植方式,还是以分散种植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并不高。

从长远来说,要提高粮食产量,就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向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种植模式发展,提高粮食的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

国家经过一系列的整改而空余出来的大片土地,正好符合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的种植条件。

虽然大批农民不种地了,但未来并不影响农业的发展。将来肯定会有大批的种粮大户出现,也会有很多的农场出现。还会有一个新型的职业诞生,就是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柳思思瞪起双眸,兴趣盎然的问:“好新颖的名词,您能详细讲讲什么是职业农民吗?”

厉元朗呵呵笑说:“这个不难理解,职业农民就是以种地为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受管理和约束的种地,这是新形势下的新型产物。”

按照刚才的议题,厉元朗继续往下讲。

新型农民也就是职业农民,会用更先进的机械和先进的种植方法,对土地进行综合的运用管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批人就会出现。

国家在这些年一直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回乡创业,帮助建设新农村。

年轻人朝气蓬勃,思想先进,想法多,点子新。

他们会把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以及服务业,来一次新型的大结合,开发农村旅游业还有体验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方式,把农村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厉元朗说完,张忠强补充道:“厉县长提到的青年人回乡创业,其实早在去年,我们县就在实施了。”

“按照省里要求,已经安排十名大学生充实到农村第一线去工作。”

“接下来咱们要去的永年乡,就分配到一名大学生,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发展村域经济。”

厉元朗不住点头称赞,并问张忠强:“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张忠强回答:“中光村。”

“一方副主任,咱们视察的名单里有这个村子吗?”

李一方摇了摇头,说:“永年乡提供的名单中没有他们。”

“把这个村子加上。”厉元朗说:“想来这位大学生村官上任也都一年多了,我看咱们干脆先不去永年乡政府,先到这个村子实地转一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要保守秘密,不要提前打招呼。”

“好。”李一方走到司机身旁,耳语交代一番。

不过,他并没通知永年乡党委书记郝志平和乡长何贵,因为厉元朗有言在先,这次想要来个微服私访,要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单说永年乡政府二层楼里,郝志平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挂的钟表,算计着时间,估摸厉元朗一行半个小时之后才会到,不着急的抽着烟,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心情超级放松。

而在同一楼层的另一侧办公室里,乡长何贵正认真看着手里的材料。

厉元朗做事认真他已有耳闻,提前做好准备,汇报工作时不至于出纰漏。

这时,手机响起短信通知音,拿过来一看内容,不免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