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1325章 一针见血的见解

正义的使命 第1325章 一针见血的见解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0: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厉书记初来乍到,需要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我就不打扰你们了,省里还有事,我们来日方长。”

握住厉元朗的手,满志勇接着说道:“厉书记,祝你旗开得胜,工作顺利,再见。”

望着满志勇的车子消失在视线之中,樊俊心有不甘的惋惜道:“满副部长这是对我们的接待工作不满意,早知道,中午多少喝一点酒好了,我们市的蓝桥白还是不错的。”

厉元朗没有接茬这个话题,而是提议道:“樊市长,请移步我的办公室,我们需要聊一聊。”

樊俊点了点头,跟随厉元朗一起走向书记办公室。

坐在沙发里,方炎端来泡好的茶水,知趣的转身离去。

看着方炎背影,樊俊问道:“方秘书言谈举止得体,看来,厉书记教育有方。”

厉元朗便说:“方炎在德平时就跟着我,小伙子不错,用着顺手,就把他调过来了。”

“也好,省着楼秘书长给你物色秘书了。”樊俊说完,环视一圈厉元朗的办公室,意有所指道:“我听说厉书记一来就弃用原来的办公室,还要按照规定对全市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一次大筛查,多出来的清退,这可是一项大工程,费力不讨好。”

“樊市长。”厉元朗严肃认真的说:“清查办公用房看着事小,实则影响巨大。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本身就表现出来公仆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老百姓互相比较,喜欢效仿干部的样子行事。说白了,我们就是车头,就是榜样。”

“我们做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因为我们是公众人物,是生活在镁光灯下,是受人品头论足的。”

“樊市长,这件事希望你能够配合我,把清查进行到底,该腾退的退,要让全市广大群众看到我们市委不搞特殊化的坚韧决心!”

樊俊品味着厉元朗的话语,好半晌勉强回答:“既然厉书记态度坚决,我听吩咐就是。”

厉元朗摆了摆手,“樊市长这话说过了,我们是搭档,是彼此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你若是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量着来,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厉书记,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就直言不讳了。”樊俊说道:“清查办公用房,我支持。但你想过没有,清退出来的地方该如何处理,弄不好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我们可以把空出来的地方改做他用,不会产生浪费资源的情况。”

“好吧。”樊俊不想在这件事上费口舌了,“你是书记,你说的算。”

眼见樊俊就要起身告辞,厉元朗抬手挽留住,“樊市长别急着走,还有一件事我要和你沟通。”

“你说。”樊俊抱着胳膊往沙发背上使劲一靠,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厉元朗说道:“我来之前,满副部长和我谈过,市委常委会需要增补一名常委,目前看来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上城区委书记武智先,另一个是余葛县委书记唐江。”

“樊市长,这件事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和看法?”

樊俊沉吟片刻,说:“市委和市政府坐落在上城区管辖范围,按理说,武智先应该进入常委班子,他之前的两任书记都身兼市委常委。”

“不过,余葛县经济总量常年排在我市县区首位,最好的经济大县一把手兼任市委常委,实至名归。”

“最主要的是,唐江担任过聂书记的秘书,深受聂书记器重。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向省委推荐人选的重任,还要厉书记一个人做主。”

看似樊俊回答模棱两可,实则却有很严重的偏袒性。

为唐江说话占据了很大意图。

总体上说,厉元朗和樊俊的第一次谈话,气氛并不融洽。

不融洽就不融洽,厉元朗没指望樊俊做什么,只要不坚决反对就行。

但是清查办公用房必须要进行下去,还要做好。

毕竟是他就任蓝桥市委书记的第一脚,这一脚踢得好不好,硬不硬,关系到他今后开展工作的顺畅程度和威望,绝不能掉以轻心。

送走樊俊,方炎进来告诉厉元朗,他有几个部门负责人打来电话,要向厉元朗汇报工作。

其中就有上城区委书记武智先和余葛县委书记唐江。

“就他们两个吧,其余人员安排在明天。”

正好,趁此机会可以近距离审视这二人。

唐江三十七岁,中等个子,不胖不瘦。

刀条脸,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给厉元朗最大印象,是他那双不大的眼睛发出来的亮光。

“厉书记,您好,我是唐江。”略微躬了躬身,唐江一脸媚相。

厉元朗从椅子上站起来,和唐江握了握手,示意他坐在对面。

开完大会,唐江没有急着返回余葛县,直接打电话留在市里,就是为了见厉元朗一面。

他深知,自己能否晋升市委常委,必须要过厉元朗这一关。

打开笔记本,唐江夸夸其谈,主要讲述几年来,尤其是他担任余葛县委书记之后,布置和规划余葛县域经济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认真听着唐江汇报,厉元朗一言未发。

总的来说,唐江汇报内容很充分也很详实,看起来他之前是做了专门准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厉元朗的重视。

他问道:“唐江同志,刚才听你汇报,主要谈及引进资金技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从而提高全县的经济水平。”

“我想问的是,余葛县是农业大县,拥有大片土地,在农业方面,你们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唐江瞄了一眼笔记本,抬头目视厉元朗说道:“随着这些年粮食价格不稳定,农民种地意愿越来越小。大部分农民都把土地承包出去,进城务工。”

“这样一来,既可以省去种地成本,又能依靠打工赚取不菲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土地承包商在获得大量土地之后,可以整体规划土地使用情况,种植经济作物。”

“他们采取现代化高技术的种植方式,产量高见效快,极大提升了土地承包商的积极性。尤其近几年,土地承包费用逐年递增,丰富了农民腰包,也促进更多农民选择把土地承包出去。”

“农民腰包鼓了,不少人在县城买房安家,同时也提高了县城商品房的销售,同比去年,全县商品房的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农民通过土地承包,身份也转化为城镇居民,刺激全县经济消费,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厉元朗手里摆弄着签字笔,若有所思道:“你说的这些只是表面文章,深层次的东西你考虑过没有。”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农民不种地变身为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学历低,没有技术,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而体力劳动是靠年龄吃饭,岁数大了干不动了,农民只能靠那点土地承包费生活,生活将会产生几何式下降,这些可都是不稳定的隐患。”

“另外,土地承包商由于有巨大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种地产生的效益只会越来越高,从土地承包商摇身变成农业资本家。”

“如此一来,种地只会让农业资本家赚了钱,榨干土地价值,造成土地资源的病态发展,这将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象。”

“所以,振兴农村经济,坚持农村农业的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动农民共同富裕,这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厉元朗的一针见血,听得唐江脸红耳热,表情中不免显露出来惊讶和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