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1551章 视察光明岛

正义的使命 第1551章 视察光明岛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0: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廖家别墅的主人是不是他?

厉元朗不动声色,并未提及。

关于收购方案,邹圣宣解释说:“百分之六十不少了,这还是我们再三商议后,廖氏集团勉强同意的结果。”

“廖氏集团做的是实体,不像顾修岸,以走私为主,大多数项目都是围绕走私进行。”

“廖氏集团,看中是若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和灵活宽松政策。他们将推倒悦华集团原有经营项目,以实业为主,把若州和对岸两地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将若州打造成内地最大的交易市场。”

“电子和机械一直是若州两大支柱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离不开我们与对岸紧密的商业联系。而若州市共有近五千家的湾商湾资企业,是根基,是桥梁纽带。”

“眼下情况,廖氏集团愿意全盘收购悦华集团,解决了燃眉之急,至少让一万多名悦华员工看到希望,看到政府实实在在做事的举措。”

“另外,凡是没有竞聘上岗的原悦华员工,我们将给每人发放半年的最低生活补助,期间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以便进入人才市场尽快谋取一份工作。”

“总之,我们将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说罢,邹圣宣又把一份材料递给厉元朗观看。

这是安置原悦华集团下岗工人的计划书,里面除了罗列邹圣宣说的那几条,还有详细分析和补充。

厉元朗浏览一遍,看得出,邹圣宣被迫在周旭杰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已经起到效果。

省委和周旭杰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仅用五天就有了眉目,效率出奇的高。

“邹市长,悦华集团的万名员工关乎社会稳定,关乎他们切身利益。市政府要处理好,要保障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的钱袋子和米袋子。”

邹圣宣点头答应。

楼中双敲门进来,提醒厉元朗该动身去光明岛视察了。

光明岛归光明岛风景区管委会管理,是若州市政府派出机构,副厅级架构,由市政府委托佳美区管理。

岛上风景秀丽,一年四季绿树成荫,俨然成为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若州早已将其开发为旅游胜地,每年接待二、三百万的游客。

光明岛任何季节都可以去。

春季温度宜人,不过这时处于雨季。

夏季是旅游旺季,气温较高,天蓝水绿,白云渺渺,最适合下海游玩。

秋季为采茶季节,可在岛上品茗享受慢节奏生活。

但八月和九月为台风期,海边船只停开,难以欣赏海上景色。

冬季的光明岛植物长青,鲜花盛开,景色毫不逊色。

只是海水太凉,不宜下水。

并且室内无暖气,有一定寒意,只有秋高气爽时,气候最舒服。

作为若州的旅游名片,厉元朗视察光明岛早就提上日程。

要不是悦华集团出问题,厉元朗已然成行了。

厉元朗乘坐中巴车,由程勇和副市长韩端等人陪同,赶到码头。

佳美区委书记霍兴安、区长卢迪南以及光明岛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胜、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翟冰等人,已在码头等候。

握手打招呼后,众人簇拥厉元朗登上游船,驶向对岸的光明岛。

冬季的大海风很大,穿上外套明显感觉到一丝凉意。

其实,选择这种天气前往,并不是最佳时机。

唯一好的一点,是游客较少。

旅游旺季人山人海的情况不复存在。

据翟冰介绍,光明岛没有高楼大厦,大多以二三层的楼房为主。

早期的光明岛是个渔村,岛上居民多以出海捕鱼为生。

后来战火不断,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计,不少人南下海外谋生。

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海外取得成功。

挣钱的渔民子弟,就在岛上老家盖起洋房,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是最多的时候,俨然变为一种风气。

雨后春笋般,一栋栋别墅洋房拔地而起,一时间覆盖在岛上各个地方。

厉元朗坐在游船上,欣赏自然美景。

到若州上任之前,厉元朗就对光明岛有过研究。

光明岛和若州市区一海之隔,最近直线距离仅五百米左右。

那么说,财力雄厚的若州市为何修建跨海大桥呢?

这里面有几方面因素。

第一是没有必要。

光明岛主打旅游品牌,吸引大江南北的游客来此游玩。

乘坐游船可以体验坐船的感觉。

其次,为了保护光明岛与世隔绝的独特风景,不允许车辆进入。

一旦修建大桥,方便人们出行,势必开放机动车道。

如此一来,汽车产生的尾气会严重破坏岛上生态环境。

目前,岛上使用最多的是旅游观光车,全部采用电力驱动。

最后一个,如果修建大桥,那么游船公司就得倒闭,就会产生大批下岗人员,流失大量人才。

况且,光明岛保持原生态,特立独行的运作方式,更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万一岛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跨海大桥,和其他沿海城市大同小异,就会失去原有特色。

由此看来,若州市领导的眼光看得很长远。

不像个别城市,鼠目寸光。

为了发展旅游业,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运用到自己身上。

反而让原本的景色失去特色,弄得不伦不类。

就像曾经的雪湘一样,以雪大闻名。

不少外地商家看准商机,高价承包当地老百姓的民房改造成民宿。

在冬季最冷的三个月里,磨刀霍霍宰客,造成不良影响。

说白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特色。

北方人一到冬天看到的皑皑白雪,放在南方人眼里,简直就是惊艳。

因为有的人一辈子没见过雪,何尝不想滚到雪堆里畅快玩个痛快。

所以说,一座城市的兴与衰,城市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眼界格局,起到非常重的作用。

不是办不好,而是想不想办好的问题。

仅用不到十分钟,游船停靠在码头上。

厉元朗走下游船,谢绝管委会提供的旅游观光车,说道:“岛上风光秀丽,我们步行走一走,享受冬日暖阳的同时,补一补钙。”

哈哈哈……

他的话音一落,立刻引起在场其他人笑声符合。

管委会书记李胜善意提醒,“厉书记,岛上有一百多条街道,您要是全部走完,可是很累的。”

厉元朗则说:“累了就坐车嘛。李胜同志,你比我年龄小,我都不怕累,你怕么?”

李胜尴尬的憨笑着,“您不怕累,我也不怕。”

“好,我们出发。”厉元朗一挥手,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程勇和霍兴安一左一右陪同,翟冰落后身位边走边做讲解。

岛不大,可各种机构全有。

据翟冰介绍,岛上有不少名人旧居,并一一报给厉元朗听。

厉元朗背着手,走着看着,询问这些洋房别墅情况。

翟冰指了指附近几栋二层小楼,说:“整个光明岛共有一千零七十三栋别墅,近一半的别墅主人及其后代移民国外。我们管委会当初针对别墅进行整理,凡是有房契的别墅,都交于房屋主人的后代打理。”

“至于那些没有房契或者自愿放弃的别墅,还有委托代管房,都由管委会房屋管理所统一负责管理。”

边走边说,一行人来到一处最大的三层别墅前。

门口的铁牌上印有“李家别墅”四个烫金大字。

李胜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翟冰知趣退在一旁,并说:“厉书记,这栋李家别墅,还是请李书记为您讲解吧。”

李家别墅,李胜……

厉元朗眼前一亮,好奇问:“李胜同志,莫不是你和这栋房屋主人有关系?”

李胜点了点头,“他是我的太祖。”

霍兴安发着感叹,“李老先生做家具起家,号称家具大王。”

“哦。”厉元朗深有感触,抬腿迈进别墅的院子里。

他突然停住脚步,侧耳一听,一段乐曲钻进他的耳膜。

好熟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