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1597章 一环套一环(上)

正义的使命 第1597章 一环套一环(上)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0: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黄仲礼出院了。

其实他就是被艾明高气病的,休养几天,加上医生全力以赴治疗,基本上恢复差不多。

何况,作为领导干部,长期泡病号终究影响不好。

省委会认为他身体欠佳,保不齐传进省领导耳朵里,一纸调令把他发配人到大或者政协去养老。

再说,厉元朗强调过,目前时期需要他鼎力相助,黄仲礼若还在医院里住着,可就太不仗义了。

为了庆祝黄仲礼康复出院,当天晚上,厉元朗邀请他和刘永强前往耿天洛的大众浴池吃饭。

听从厉元朗的忠告,耿家父子在东河老家过完春节才返回若州。

悉闻厉元朗重返若州,耿天洛非常兴奋。

总想给厉元朗打祝贺电话,可一寻思厉元朗公务繁忙,加之人家现在还是泯中省委副书记,地位又高出一截儿。

出于复杂心理,忍住没有联系厉元朗。

他这样想,可厉元朗却没有忘记这位老乡。

让王锦瑞提前打电话,预定一桌东河菜,招待黄仲礼和刘永强。

等到厉元朗三人刚走进院子,耿天洛系着围裙出来笑脸相迎。

见厉元朗主动伸手,耿天洛连忙将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这才两手紧握厉元朗的右手,连声说道:“欢迎厉书记和各位领导光临寒舍。”

这几个人耿天洛都认识,客气的打过招呼,簇拥厉元朗走进房子里。

落座后,耿天洛端上茶水,厉元朗踅摸一圈后问道:“耿老板,耿总最近怎么样?”

“唉!”耿天洛唉声叹气,也没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亚东状态始终不好,郁闷烦躁,经常无端发脾气。”

厉元朗眉头一皱,并没深问。

因为他猜出,耿亚东准是为宋代笔洗不明不白的丢失而耿耿于怀。

先不说笔洗价值如何,它可是耿亚东心爱之物。

赵楚生和肖开峰被抓,笔洗却下落不明。

耿亚东招谁惹谁,好端端的宝贝就这样离他而去,为此还差点锒铛入狱。

这样的哑巴亏,耿亚东铭记一辈子。

厉元朗没有深问,是他目前也帮不上任何忙。

而且他判断,笔洗真要是在况中彬或者邓孝丰手里,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十之七八被故意销毁了。

考虑到这种结果,厉元朗不好直说,免得耿亚东知道了更加伤心难过。

耿天洛去厨房忙活的时候,厉元朗提到耿亚东笔洗一事,黄仲礼无奈叹息说:“我估计耿总的笔洗肯定拿不回来,而且肖开峰也不会供出笔洗的去处。”

刘永强深有同感,“涉及到况家,由此引申到邓副部长那里,再往上面就不好查了。”

“是啊。”厉元朗喟叹,感觉到气氛凝重,于是换了一个话题,谈到若州古董市场火爆原因。

黄仲礼是泯中省人,自然了解一些。

他告诉厉元朗,若州是泯中省陶瓷生产的重要地区,迄今为止,从唐到近代,发现陶瓷窑址有四十多处。

生产的品种有白瓷、青瓷、黑釉瓷、青花瓷以及陶缸器和陶器等等。

若州古陶瓷生产的兴衰历史,与海洋密切相关。

据史料记载,在唐和五代,若州陶瓷就已通过海路运输销往周边,宋元时期,大量销往海外,最远到达非洲。

明清朝代,若州港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东南沿海的国际商埠。不仅销售本地产的瓷器,还成为泯中其他各地的陶瓷集散地和外销启运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若州古陶瓷窑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海运繁荣的历史。

由此可见,无论民窑还是官窑,流落民间的古瓷器不在少数。加之近些年的炒作,不少人抱着发财梦想涉足古玩行业,怀揣一夜暴富的心理,随着金钱大量涌入,使得古玩行业蓬勃发展,迅速蔓延。

而刘永强则从纪检方面的角度,分析他的担忧。

“正如黄副书记所言,流落民间的确有一些古董瓷器。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有钱人的专属。很简单,没钱的人,谁会花高价买无关紧要的生活用品,还能保存至今。”

“所以,延伸下来,好东西大都掌握在富豪手里。有钱人从事的都和商业有关,难免会与政府官员打交道。”

“一开始,送钱送金银首饰,慢慢形成送古董瓷器。古玩这类东西很有意思,它值钱不值钱,全都在专家一张嘴上。他说真的,就是真的,说是仿品,让人无可辩驳。”

“话说回来,据我们掌握,若州不少官员家里,都有几件古董瓷器,只是数量多少而已。收藏古董,俨然已经成为若州官场的一种风气。”

黄仲礼忍不住愤慨,嘟囔道:“什么风气,是变相搞**的风气。这股歪风不除,势必影响我们在人民群众的影响,败坏政府的威信。”

刘永强继续披露,“若州还成立了古董协会,有很大一部分官员家属就是会员。他们在协会内部交流古董方面知识,还私下进行古董交易。”

“乌烟瘴气,**透顶。”黄仲礼气愤的直拍桌子。

厉元朗劝慰他不要动怒,同时要求刘永强,市纪委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认真调查。

几个人说话间,耿天洛端上六道菜肴,还有一碗汤。

厉元朗打趣说:“在泯中工作几个月,我现在逐渐习惯喝汤了。在我们东河老家,是很少喝汤的。”

“我理解。”刘永强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河不像泯中,既有平原又有山区,四季分明,但气候偏冷,饮食习惯多以高热量和重盐为主。”

“若州毗邻海边,夏季几乎占全年一半,天气湿热,易出汗,消耗大。多喝汤,能起到滋补养胃和消化作用。”

黄仲礼笑哈哈的补充一句,“所以你看,厉书记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而我却偏瘦,模样也不尽人意,和厉书记比起来,我简直惨不忍睹。”

“你呀!”厉元朗笑了笑,还在太阳穴上指了一指,“你的额头宽,大脑发育优于常人。泯中省本地人大多这种长相,因而泯中人聪明,有经济头脑,泯中省整体经济才能在全国名列前茅。”

说了几句***,三个人当中,黄仲礼身体刚康复,不能饮酒,只有厉元朗和刘永强一人倒了一小杯白酒。

厉元朗举起酒杯,首先祝贺黄仲礼康复归来。

黄仲礼以茶代酒,说几句感谢的话。

一杯白酒刚喝一半,耿天洛推门进来敬酒。

谈笑风生中,有人急匆匆赶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老板,你快去看看,老胡割腕自杀了!”

啊!

耿天洛闻听大惊失色,厉元朗等人同样面露惊讶。

于是,众人纷纷跟随耿天洛前去看个究竟。

男浴池里,桑拿间门口聚集好几个人。

耿天洛等人一到,大家立刻让出一条路来。

老胡名叫胡世俊,只见他倒在地上,脸色惨白,左手腕的刀口留着鲜血,显然他选择了割腕自杀。

好在他尚有呼吸,于是厉元朗命令王锦瑞赶紧打急救电话。

同时让人用白毛巾勒住胡世俊的左手腕,防止更多鲜血流出。

众人七手八脚将胡世俊抬到外面的躺椅上,耿天洛紧张的一遍又一遍呼喊胡世俊的名字,以防他睡过去。

接到电话的救护车很快赶来,耿天洛跟随救护车一起去医院。

厉元朗不放心,安排王锦瑞随同。

这期间,厉元朗通过胡世俊的同事了解到,胡世俊是大众浴池的搓澡工,今年五十岁。

他是耿天洛从东河老家带过来的,人老实憨厚,吃苦肯干。

家中有一个二十岁的独生女儿,名叫胡小燕,在若州酒店管理学院读大二。

胡世俊在耿天洛这里打工,还方便照顾女儿。

每到周末,他都会倒三次快速公交,去大学看望女儿,父女两个关系深厚,相处融洽。

厉元朗最为关心的是,胡世俊为什么在浴池割腕自杀。

那名同事并不知道厉元朗的身份,环顾左右后,小心翼翼的把厉元朗拽到一旁,低声讲述他知道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