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1707章 低头,也是策略

正义的使命 第1707章 低头,也是策略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0: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 !

“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廉明宇的消息了?”

盛良醒的这句话一经提出,厉元朗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关窍。

的确,自从上任襄安市委书记以来,厉元朗已经很久没联系过廉明宇,对他的关注度也不高。

都有各自的工作,相互间又没交集。

其实算起来,厉元朗与廉明宇的关系很微妙。

说是朋友吧,但是达不到无话不谈的地步。

不算朋友的话,二人一年之中,总有特意见面的机会,聊的内容比普通熟人要深入,也很直白。

总之,这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长叹一声,盛良醒劝说:“元朗,不管你怎么想,廉明宇始终把你当作朋友看待。他的性格注定,很少有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算为数不多的一个。”

“你们关系好坏,影响到很多事情的延申和发展,毫不夸张地说,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元朗,多与廉明宇接触。你们现在不属于上下级,可以更好的交流。总而言之,有益无害。”

这番话出自盛良醒之口,很难不会和冯滔联系起来。

或许就是冯滔的意思也说不定。

厉元朗理解盛良醒这番肺腑之言的分量。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岳父身体每况愈下,今后,只有靠他自己奋斗拼搏。

而且,厉元朗也认为,和廉明宇相处这么久,总体而言,廉明宇的确把他当成朋友对待。

别看廉明宇身边围着各种各样的人,但真正让他畅所欲言的几乎没有。

因为考虑到廉明宇身份地位,谁对他都噤若寒蝉,谨小慎微。

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引来麻烦。

只有和厉元朗在一起的时候,廉明宇才能无比放松,可以说一些平时想说不能说的话。

厉元朗非常感谢盛良醒的一番善意。

可他没有马上联系廉明宇,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反而起不到应有效果。

一直挨到晚上九点钟,厉元朗才拨通廉明宇的私人手机。

响了一阵,对方才接听。

“廉省长,别开无恙。”

一听是厉元朗的声音,廉明宇打趣问:“元朗,你在京城还是襄安?”

厉元朗回答道:“我的工作地是襄安,我去那里干嘛,免得招惹闲话。”

“呵呵。”廉明宇笑出了声,“跟我还打马虎眼,宁平省委副书记的位子空悬多日,多少双眼睛盯着,尤其就地提拔,更加成为万众瞩目的香饽饽了。”

“元朗,你能够沉得住气,这点我很赞成。别看不少人往京城跑,上窜下跳的一通忙乎。咋呼鸟没食吃,忙也是白忙。”

“但凡成大事者,必定要有超乎常人的沉着冷静,逆境时积极乐观,顺境时不得意忘形,越到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平和心态。”

厉元朗感慨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的金玉良言,使我受益匪浅。”

“谬赞了。”廉明宇客气回应,“你能在这种时候给我打电话,是真心把我当成朋友。所以,我就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话摆在桌面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在电话里又聊一会儿,因为廉明宇有电话打进来,这才挂断。

其实细细品味廉明宇刚才那些话的核心内容,一点没提厉元朗有没有戏,说的也只是冠冕堂皇。

可厉元朗却不这样认为,廉明宇分明是在提醒他,一动不动,静观其变,才是上佳首选。

在随后和妻子白晴通话中,厉元朗说出心里话。

“空出来的省委副书记这一职位,我本来并不在意。老婆,你是了解我的,能够走到今天,我已经十分满足。”

“可盛良醒的这通电话,无疑是在促使我争取。我知道这是他的一片好意,也是为我着想。”

“我联系廉明宇,感觉到他似乎正在等我的电话。和我说的那些话,仿佛早就拟好草稿一样。”

白晴微微一笑,“老公,我以局外人分析,你主动放下身段,向廉明宇求助,这正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说明在这方面,他比你高,也就促成今后你们打交道时,你低于他的事实。”

厉元朗感叹道:“这些话,也是我想告诉你的。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有时候,低头也是一种策略。”

谈完这些,厉元朗话锋一转,提到郑海欣和郑立在国外生活的弊端。

他之前有多个版本想法,总体上,在不伤害郑海欣郑立基础上,劝他们回国定居。

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理由。

白晴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和厉元朗一样。

如今的厉元朗已经是副省级领导,自己儿子在国外,终归会成为话柄,别人攻击的靶子。

郑海欣不同于金依梦,她有主见,有个性。

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一跑了之的局面。

想要找到她,会很难。

白晴思考半天,说道:“郑海欣现在还不知道,我每天都掌握她的行踪。她虽在国外,却生活在我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能打草惊蛇,更不可硬来,需要从长计议。”

“等我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再商议。”

厉元朗同意,有白晴这个贤内助,他才可以轻装上阵,做好分内事。

襄北区委虽说处置了几名不作为的干部,但像凹坝村这种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子还有很多。

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成为厉元朗一块心病。

在和康建勇谈话时,厉元朗综合分析出几条原因,供康建勇和市政府参考。

第一条,地理位置不优越。

这些村屯都在群山之中,有的甚至住在山顶。

由于开垦出来的竟是山地,产量低,一旦遇到洪水,就会造成颗粒无收的窘状。

第二条,交通不便利。

通往各村屯的竟是些砂石土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

路况不好,导致车辆通行受阻。

本地产品运不出去,外来东西运不进来,极大影响村民们的致富途经。

第三条,村级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得过且过混日子现象。

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选拔一批年轻人充实到乡村当中去。

年轻人有活力,有思想,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家致富的门路。

市委组织部要加强选调生的遴选工作,力争把优秀的大学生派到一线工作。

至于前两条,康建勇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说:“按照扶贫要求,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异地安置行动,可收效并不好。”

“不少村民故土难离,不习惯住进楼房里。是的,居民居住的楼房,家具家电等一应物品,都由政府承担,村民只需拎包入住即可。”

“然而,村民仍旧有抵触情绪。主要体现在,他们住进楼房,距离自己的耕地远了,日常开销也比原来有所增加,在收入没变化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

“如何解决这类村民的生计问题,才是解决这件事的钥匙。”

“至于修路一事,倒是要修一条高速公路,贯穿一些村屯,可绝大部分村屯不在计划之内。我近期跑一跑省交通厅,把我们的修路计划报上去,争取到资金支持。”

厉元朗点头,“康市长,交通厅那边能争取多少是多少,即使不够,我们市里也要想办法,尽量修好路,让村民早些摆脱贫困。”

“另外,这次去凹坝村,我发现他们的住宅很有特色。全是木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以饲养家禽、牲畜,堆放农具的等杂物。上一层为居住层。”

“这种木楼,既防潮,又可以通风,抵御蛇、虫、野兽等的侵害。”

“我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参与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就在厉元朗和康建勇交流后的第三天,沸沸扬扬的宁平省委副书记人选,终于有了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