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10章 布局南洋!李文和的高瞻远瞩!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10章 布局南洋!李文和的高瞻远瞩!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东宫太子府。

太子标正在批阅奏章,神情很是专注,以致于连老朱陛下在旁边站了一会儿,他都没有察觉。

直到太子标御笔朱批,老朱陛下才忍不住出言道:“标儿,这么做是不是太狠了?”

“这些不愿入仕的儒生,当真要举族流放到旧港去?”

太子标抬头看了亲爹一眼,随后点了点头。

“这是文和的第一计。”

“既然这些儒生不愿认可我大明,那就滚去海外蛮荒之地自力更生吧!”

所谓“旧港”,又作巨港,位于苏门答腊岛南部的巴邻旁,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现在是商人汇集的区域。

因为苏门答腊这地方土地肥沃,所以不少下南洋的华人就在那里安了家,从事水稻等生产。

老朱陛下咂了咂嘴,又是李文和的毒计。

这些读书人讲究一个“耕读传家”,结果现在好了,直接举族流放出去,换做是谁恐怕都接受不了。

一来他们身上的功名没有了意义,根本就得不到海外蛮夷的认可;二来他们兼并的田地自然就变成了无主之物,被朝廷收归国有。

不得不说,要狠还是李文和狠,这“毒士”之名当真不是空口白话。

“父皇还记得那个夏伯启吗?”

太子标笑呵呵地问了一句。

老朱陛下脸色一沉,冷笑道:“咱当然记得,那夏伯启叔侄宁肯剁指也不愿入仕!”

“最后还是文和出手,将他们给流放出去,当做典型!”

“没错!”太子标笑道:“他们去的地方正是旧港!”

“文和与那夏伯启达成了交易,让这些儒生前往旧港经营势力,等到朝廷日后经略南洋之时,他们就是我大明的功臣,自然可以返回故土!”

“什么?”老朱陛下有些吃惊,“经略南洋?文和那时就算计好了这些?”

“应该是的。”太子标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这家伙谋定而后动,早就计划好了。”

“父皇不要忘了,我们之所以远征倭国,就是为了打通海外商路,南洋那边有很多小国,是海洋贸易必不可少的一环!”

说着,太子标就让人打开了《万国堪舆图》。

“父皇,旧港这地方在我们眼中,或许是什么海外蛮夷之地,但是文和却说过,那是一块宝地!”

“南洋作物尤其是稻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里土地肥沃,而且没有四季之分,水稻完全可以一年三熟!”

“稻谷一年三熟,父皇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

老朱:“!!!”

一年三熟!

稻谷能够一年三熟?

这他娘地怎么可能?

要知道江南一带重赋重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江南之地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被誉为鱼米之乡!

这尼玛,南洋稻谷竟然可以一年三熟!

那朝廷要是控制了整个南洋之地,那岂不是凭空多出一个比江南还要富庶的超级大粮仓?!

老朱陛下人惊了,眼睛变得一片血红。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缔造盛世的机会!

若是大明开始经营南洋,将其打造成为又一个鱼米之乡,那这洪武盛世还会远吗?

然而,唯一的隐患在于,旧港之地汉夷杂居,而且那些汉人对大明根本没有什么归属感。

单单让夏伯启这些儒生前去,只怕是有心无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文和准备布局南洋,从安南到占城,再到旧港,这是一条天然的海岸线,我们需要做的不止是掌控旧港,而是掌控这条海岸线!”

“南洋的重要性,父皇应该也看到了,只要经营得好那就是一个超级大粮仓,而我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

“文和曾经说过,我大明即将进入什么“小冰河时期”,连年天灾不断,导致粮食减产严重,百姓食不果腹……所以粮食现在反倒成了制约我大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提及此事,太子标顿时叹了口气,老朱陛下眉头紧蹙。

天灾不断,粮食减产,这是事实。

事实上中国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王朝轰然崩塌,小冰河时期是重要推手之一。

冰河冰河,顾名思义,就是奇寒无比,尤其是明末到清初,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

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年天灾不断,无数百姓成为饥民流民,加之气温寒冷无比,粮食大幅度减产,朝廷又无力赈灾,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天灾不断,流民增多,土地荒芜,没有粮食……最终偌大一个大明王朝,在流民饥民的怒火之中轰然崩塌!

“那当如何解决?”老朱陛下声音沙哑地追问道。

怎么解决?

天灾面前人力就显得很是渺小了。

“所以文和才要打倭国,才要探美洲,还要经略南洋!”

“粮食减产,那我们就提高粮食产量,找到美洲神种带回大明,将南洋这些得天独厚的膏腴之地掌控在大明手中,迁徙百姓过去开垦耕种!”

太子标用炭笔将南洋之地圈了起来,眼中充斥着野心。

“倭国打下来后,顺势可将琉球等地方占领,连成一条线。”

“再往下面走就是南洋之地,所以这些读书人流放去南洋旧港,对我大明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一可收回他们兼并的田地重新发给百姓;二则可让他们提前一步去到南洋旧港,增加当地汉人子民的数量与影响力,有助于我大明日后掌控南洋!”

老朱陛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还是觉得纳闷。

“这些都是文和告诉你的?”

“你们两个小崽子,天天在谋划着什么东西呢?”

这一刻,老朱陛下都不得不承认,李祺与太子标简直就是绝配。

太子标神秘一笑,眼中光芒闪动。

“父皇说笑了。”

“其实我与文和都有一个共同目标。”

“那就是缔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让大明百姓都能够吃饱穿暖!”

老朱神情复杂地看着太子,伸出手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远的咱就先不提了。”

“眼下有个麻烦事情,咱就是来找你商量的。”

太子标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发生了何事?”

老朱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有人故意哄抬粮价!”

太子标:“(???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