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44章 太子标的改变!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44章 太子标的改变!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太子标脸上笑容不断。

这水泥当真是神器。

不只是可用于修路,更是可用于所有基建。

杨思义把话说得很清楚,他曾经是户部尚书,对于朝廷各项开支那自然是了如指掌,大明朝廷每年用来修筑城墙的开支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大明王师每攻克一座城池,并不只是将城池打下来那么简单,还要修筑城墙,还要安抚军民。

再如为防御北元南下,朝廷也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北边防御体系,比如大明王师占领元上都,在此建立开平卫,开平卫自建立后也始终处于明与北元对峙的前沿阵地,堪称重大军镇。

再有,从大明立国开始,老朱陛下就在长城原有的基础上修筑长城,以此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整个过程持续了上百年时间。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居庸关、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连接秦长城,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无比,后世所看到的长城其实都明朝修建的长城。

这长城的修筑极为不宜,在长城东段这边主要是以青砖和条石砌成,非常的坚固,这造价自然不菲。

至于西段以及其它的大部分长城其实都是用垒土筑城的,夯土墙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每一米造价约要一两银子。

显而易见,这修筑长城是何等耗费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情了,天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但是现在,有了这水泥之后,就算是修筑长城也变得简单了很多。

修建城墙也好都将会变的非常的简单,不过是一些沙石,再加上一些水而已,简单的混合搅拌一下,这修筑出来的马路又坚硬如同石头,还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水侵火烧,简直就是神器。

在杨思义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走停停,消化在天津的所见所闻。

骑着马行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马路上,这道路宽敞,行走还分成左右,所有行人、车马一律靠右行走,所以尽管这路非常的忙碌,但是一切都非常有序。

再看看道路中间种植的树木,等这些树木长大了,又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阴凉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想好,做好了安排,让人惊叹。

太子标敏锐地注意到,这些正在劳作的工人,全都是流民灾民,因为他们衣衫褴褛,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自古以来,这灾民在朝廷官员的眼中就是负担,就是麻烦,是很容易出事的群体,因为灾民需要救济,这就需要耗费朝廷的钱粮,所以是负担;但如果朝廷不救济,那他们就会聚众作乱!

这自古以来活不下去的灾民往往都会学习陈胜吴广,聚众造反揭竿而起,又或者是偷盗、抢劫,成为流匪贼寇。

毕竟当人活不下去的时候,当人饿得发狂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干得出来的。

所以历朝历代对待灾民都是极为小心、谨慎,一旦灾民的数量聚集过多的话,立刻就想方设法的将这些灾民给驱散,万一有人起头的话,立刻就会烽烟四起。

但是现在,在天津这边,聚集的灾民已经成千上万,但所有的一切都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丝毫的问题。

李祺看向太子标,笑道:“其实只要给百姓吃饱穿暖,他们又怎会聚众作乱呢?”

“说白了,百姓都是朴实且敦厚的,他们不过是想活下去罢了。”

太子标沉默着点了点头。

因为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个流民在这儿成了工人,他们修官道、建房子、修港口,完成一项项大工程,井然有序,勤勤恳恳。

这以工代赈,不仅仅轻易的解决了灾民的问题,更是能够利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大项目、大工程,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这负责做工的流民灾民,不但一日三餐顿顿都可以吃饱,而且还有工钱可以拿,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一家人,自然就不会有人去闹事。

“民以食为天!”

李祺感叹道:“只要给老百姓一口吃的,他们能够活下去,自然就不会作乱。”

“陈胜吴广之流,为什么会揭竿而起?因为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找不到吃的,看不到希望,人自然就变成了野兽!”

太子标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祺成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没有什么,比得过让百姓吃饱穿暖!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工地后勤部,正有大量工人排队等着吃饭。

李祺好奇地走到最前面,看着那一锅锅浓稠的大米粥,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看来这杨思义几经沉浮之后,良心总算是发现了,这一次没有搞什么表面功夫坑害百姓了。

“老杨,这浓粥工人们吃得饱吗?”

“他们每天可都要做工,没点肉食怎么行?”

此话一出,杨思义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李祺。

我尼玛啊!

你可是真敢说啊!

还给流民灾民吃肉?

咋滴他们是你亲爹啊!

杨思义苦笑着解释道:“文和,他们有口吃的,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如果不是太师大人及时将粮食送了过来,不知道会有多少流民饥民被活生生地饿死。”

太子标也是低声提醒道:“文和,差不多行了,肉食寻常百姓都要好久吃一次,你更别提这些流民灾民了。”

“要真给他们肉吃,那朝廷赈灾的成本就太高了……”

李祺脸上笑容不减,道:“这件事情交给我,倒是标哥你,想不想出海看看?”

说着,李祺还对太子标挑了挑眉,挤了挤眼睛。

“出海?”太子标闻言一怔,略显犹豫地开口道:“能去吗?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放心吧,咱们就去内海转一圈,又遇不到台风,有个锤子的危险!”

“去去去,现在就去!”太子标兴奋了。

他这辈子,还真没有出过海啊!

大海和星辰,俺也向往不是!

二人相视一笑,立刻就掉头走了。

嗯,走了。

此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满脸喜色地站在天津城门口,翘首以盼。

他正是奉命前来赈灾的太师李善长,皇帝陛下的旨意早就来了,夸奖李善长做得很是不错,又降了很多赏赐,李善长心里面安稳不少。

再者,儿子踏平倭国平安过来,也是双喜临门。

结果李善长左等右等,最后却只等来了杨思义。

“殿下呢?文和呢?”

“出海去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