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64章 竞标会!商贾士绅的底蕴!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64章 竞标会!商贾士绅的底蕴!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月之内。

京城之中各种消息满天飞。

朝廷昭告天下废除海禁国策,紧接着就有人传出消息,朝廷将会划分倭国资源区,然后以包税制度分别承包出去,共同助力开发倭国!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要知道,先前倭国可是以富裕震惊天下,“黄金如山、白银如海”,哪怕明知道不可能,但是大家还是很想去看看。

万一要是真的呢?

所以,这消息一出,天下士绅都震动了,立刻派遣代言人赶赴京师。

一是为了证实消息的真实性,二则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想办法抢到一块资源区!

倭国,那是一块肥肉,没人不想要!

珍宝楼中。

富商云集,巨贾齐至。

在座之人,都是天下各地赶来的富商巨贾。

这士绅缙绅讲究一个脸面,要么让家中的旁支庶子打理产业,要么就是豢养一些商贾做这些铜臭之事。

今日乃是竞标会开始的日子,地点就在这京师中最特立独行的地方,珍宝楼!

先前早就有人猜测,珍宝楼乃是皇室产业,今日再结合竞标会地点在此,更是证实了此事。

李祺隐于幕后,并未当众露面。

阿卜杜拉施施然地走到众人身前,在众人诧异目光中,手拿木锤敲了敲。

“咳咳,诸位都是熟人,那客套话也就不多说了,此次竞会将会拍卖倭国资源区,并且在场有户部大人见证,所以诸位大可放心拍卖,只要竞拍成功,那这片倭国资源区就属于你了,随便你怎么开发都行!”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消息竟然是真的!

我的老天爷!

朝廷还真是舍得啊!

竟然真的让渡出利益!

不过拍卖?

这种方式,倒是新奇。

“阿卜杜拉,怎么个拍卖法?”

人群中,一名富商提出了疑问。

阿卜杜拉这些年来坐镇珍宝楼,与各地富商巨贾都有过合作,所以此刻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熟人。

比如出言这个大胖子,就是徽商代表人物,当年给老朱陛下捐献钱粮的江元之子江天,因为当年的捐献之举,因此得到了朝廷的特别优待,一跃成为了徽商代表,执牛耳者。

李祺着重看了一眼这个江天,眼中不断闪烁着精光。

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

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唯一出路。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前宋开始就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歙县)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元末战乱期间,歙县商人江嘉在徽州发放高利贷,牟取暴利。

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之宋代大为增加,当年老朱陛下入皖缺饷,歙人江元一次助饷银十万两,堪称惊天巨富。

这个江天就是江元之子,现在的徽商巨头。

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三百年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从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还是资本规模来看,徽商都位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

徽商的活动范围广泛,东至淮南,西至云南、贵州、关中和甘肃,北至河北、辽宁,南至福建和广东。他们的商业足迹还扩展到了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所以徽商在这个时代就成了财富的代名词。

重要的是,在这些徽商背后,还站着一个个的士绅乡绅,他们早就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再比如不远处坐着的那个一身儒生打扮之人,叫做王重已。

此人乃是蒲商,家财万贯,以盐商起家,为商善心计,识重轻,能时低昂,以故致饶;与人交,信义秋霜,能析利于毫毛,故人乐取其资斧,又善势伸缩,因此成了山西晋商的代表人物。

李祺看着阿卜杜拉准备的这些资料,露出了了然之色。

一个个可都是狗大户啊!

除了徽商之外,还有山西的晋商。

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当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

大明晋商的兴起,首先是朝廷\“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这开中制度核心在于盐引!

盐引,就是领取食盐和贩卖食盐的凭证。

这晋商因为朝廷推行开中法,确实赚得盆满钵满。

老朱陛下虽然把蒙元赶出了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退居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仍实力不俗,一直伺机南下光复大元,成为大明朝的严重边患。

随即为抵御蒙元南侵,朝廷又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但是为了解决长城沿线驻军的军粮运输问题,老朱陛下借鉴宋代的“钞引法”实施“开中法”,军队守边,商人供饷,以盐为中介,故曰“开中”。

简单来说,就是把食盐的专卖权授给商人,条件是由商人承担运粮任务,让商人们运粮到边疆,由封疆大吏发给盐引,然后再回到指定的盐场凭票买盐,之后再卖到指定的地方去,由此就产生了不少粮商、盐商。

山西是传统的产盐地,又靠近顺天府,紧邻蒙古草原,其北边驻守的军队较多,所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这些晋商牢牢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了运城的食盐、粮食和上党的丝绸、铁器的商业价值,最出名的就是蒲州的王家和张家。

大明名臣张四维和王崇古,正是出身于蒲州的盐商世家。

现在仍是明初,晋商只是初见雏形。

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比如眼前这个王重已。

都是些好韭菜啊!

朝廷把你们养得这么肥,不割一刀有些说不过去了。

利益动人心,但前提是,你得先拿到入场券!

只有拿到入场券,才能去分食倭国的资源,不管是金银还是其他。

但拿不到这入场券,他们连前往倭国的资格都没有!

而此刻这场竞标会,就是拿到入场券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