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424章 艰难!大明的希望!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424章 艰难!大明的希望!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明州市舶司。

李祺就带着李景隆和冯诚直奔天津。

天津正是他选定的改革开放起点城市。

当年李捣鼓出了水泥,提议动用水泥修路,却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

因为这等大项目大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简直就是难以计算,并且耗时良久,所以李祺又献出了试点之策,最终敲定了天津作为试点。

时至今日,天津早已经换了一副模样。

现如今的天津变的更加繁华、热闹,南来北往的商贾旅人都会选择在天津这边落脚,特别是南北通行的商旅,那更是如此。

很多人甚至于为了见识下传说之中的水泥马路,专门绕道都要绕到天津这边来,见识下水泥马路,见识下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水泥厂等等。

因为天津现在是大明五大合法对外开放的口岸,允许对外贸易的口岸,同时也是北方这边最大、建设最完善的口岸,所以天津这边非常的热闹。

很多来自南方的商贾现在都喜欢直接乘坐海船抵达天津,然后再转运到北平辽东等地,同样的从天津地区发往南方的货物也都喜欢从天津这边直接乘船。

天津港口因此变得很是忙碌,成了整个天津的缩影。

港口内停泊了一艘艘大船,有刚刚从海上捕鱼回来的渔船,一到岸也是立即吸引了港口内早就已经等待的海鱼行商围聚过来。

也有从南方过来的商船,里面装满了货物,一到岸,码头这边立即有人上前去卸货,同时有专门做运输生意的车马行过来商谈运输货物的事情。

同样也有一艘艘空船停泊在码头上,港口内的工人正在给它装货,天津这边的水泥、玻璃制品、南方的布匹、密云铁厂的铁器等等,现在都是京津地区外销的拳头产品。

天津的繁华,与日俱增!

而李祺等人则一直在精心育种。

想要土豆长得好,温室大棚少不了。

偏偏搭建这温室大棚最重要的东西,除了时刻用煤炭供暖之外,就是必须要有透光琉璃提供充足光照。

测算之后,李祺也提供了图纸,李景隆立刻着手安排温室大棚的建设。

搭建温室大棚其实并不难,水师将士在天津城外面清理出了几十亩田地,然后搭建砖窑烧砖盖好暖房,再挖一些烟道用煤供暖,差不多就可以了。

唯一的难点在于,必须要保证土豆苗有充足的光照,就是阳光照射的时间,这直接决定了土豆成熟的时间长短,所以搭建温室大棚还得要透明的材料,也就是玻璃,在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李祺给国公府去了消息,生产玻璃的匠人也携家带口地来到玻璃厂,甚至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玻璃厂还招收了很多匠人,很快一车车的无色玻璃运了过来,而温室大棚的建设也就此结束。

这大半年来,李祺每日和李景隆、冯诚等人拿着小本本东奔西跑,记录下每一块不同区域的长势与与出苗数量。

根据李祺的指挥,整座天津城周边的田地,根据地貌地势被划分为了三十六个区域,各个区域气温、土壤、水分等条件都各不相同,是以如此才能总结对比出土豆最佳的生活习性。

只要弄清了这土豆在什么样的气候,什么样的土壤下长势最好,产量最高,等到了收获的时刻,那他们的任务才算是结束。

这叫做“对比实验”,还有“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

李景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捶了捶有些发酸的双腿,眺望着一片绿油油的薯叶,心中安宁平静如水。

面朝黄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

耕作劳作的艰苦,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但是现在,或许那些老农看到这绿油油的薯叶,也会和自己一样,露出欣慰的笑容吧。

还有十二个区域,得去记录下来,看看它们的长势,顺便为它们翻一翻土壤,补充点水分,今日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这炎炎烈日,还真是毒辣无比啊!

李景隆感慨了一句,起身便欲继续前行,身后却突然传来了脚步声。

来的人正是李祺,熟络地坐在了李景隆身旁。

看着这个皮肤黝黑的李景隆,李祺突然间觉得有些好笑。

“景隆,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志向吗?”

李景隆闻言一怔,随后大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记得,当年你让我留在珍宝楼,想让我从事商贾一道,对吧?”

“可惜被我拒绝了,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一心渴望继承父亲衣钵,做一位保家卫国的大将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李祺含笑点头。

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当时他还挺担心这小子,会不会钻牛角尖,最后还是成了那赫赫有名的“大明战神”。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李景隆最后选择与冯诚冒死出海,并且成功开辟了前往美洲大陆的新航线,完成了千古未有的壮举,也为大明带来了盛世希望!

“不过,我倒是听说,前线战事吃紧啊!”

李景隆显得忧心忡忡。

没办法,他爹李文忠休养了一个月又再次披甲上阵了,谁劝都不好使。

不只是李文忠,还有收复云南的汤和、沐英、蓝玉等人,也全都奔赴了战场,或是镇守一方,或是出塞作战,将整个西北防线牢牢守住。

这些大明开国战将,早就已经没了退路,他们若是一退,身后可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子民,更是他们征战一生一起打下来的江山社稷。

所以,没有人选择撤退,哪怕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也没有任何一个战将选择退缩。

好在自郑遇春死后,大明诸将守望相助及时驰援,再有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位顶尖名帅主持大局,这才堪堪抵挡住了扫境而来的蒙古铁骑大军!

战事持续了将近一年,至今这些蒙古大军都没有撤退。

“文和,按理来说,他们没捞到好处,还死了不少人,应该撤了才是啊!”

“难不成小爱同学真有这么高的威望?能压制住蒙古西道诸王?”

“他有个屁!”李祺嗤笑道,“正因为没有捞到好处,所以这些西道诸王才不愿意撤军。”

“蒙古军队自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血战后,就早已经失去了凝聚力,类似于一个领头者带着大批贵族麾下的私军,然后一起出战劫掠,目的就是为了钱粮女人。”

“现在他们迟迟不能突破长城防线,好处没捞到不说,还折损了不少军士,那些贵族怎么肯答应?真要是就这样撤了,头人必死无疑!”

李景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只是继续这样耗下去,我们恐怕撑不住了!”

李祺眼里闪过一抹精光。

“快了,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现在大明所有的希望,全都在这土豆上面。

当然,还有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

只要培植成功,那蒙古军必败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