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631章、柚米手机发布会的宣讲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第631章、柚米手机发布会的宣讲人

簡繁轉換
作者:柳岸花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8 04:26:16 来源:源1

“易小姐,您好!”

陈着接通电话,声音里洋溢着热情与欢快。

“你的心情好像不错嘛。”

易保玉在另一端说道。

“一切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我听说腾迅放弃了对即时通讯软件的研发。”

...

林浅把文档保存好,却没有关机。她调出“萤火计划”后台数据,目光在那一排排不断跳动的数字间游走:今日新增投稿327篇,来自全国28个省份;“心语驿站”试点学校已达49所;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六千。这些数字像细小的光点,在她心里连成一片星河。她知道,那不是流量,是信任??无数人把藏了多年的话,轻轻放在了这个不会嘲笑他们的角落。

她翻到后台一条私信,署名“井边的孩子”。内容只有一句话:“我也有一口井,但我一直不敢往里喊。”

林浅敲下回复:“那就先写下来,放进信封,摆在枕边。等哪天你觉得ready了,它自然会听见你。”

发送后,她靠在椅背上,闭眼深呼吸。窗外风声渐起,吹动窗帘如羽翼轻颤。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总说:“别哭了,眼泪是最没用的东西。”可如今她却明白,眼泪不是软弱,是身体替灵魂说出的语言。就像那些孩子笔下的句子,歪斜、破碎、甚至语法不通,但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压着一段无人知晓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她接到苏晴电话,语气急促:“林浅,云南那边出事了。”

她心头一紧。“怎么了?”

“支教老师李婷昨晚被家长堵在校门口,说她‘蛊惑孩子说家里坏话’。有个男孩写了妈妈长期被家暴的事,贴在‘心语树’上,结果被亲戚看到拍照传回村里。今天早上,那家人吵成一团,男方扬言要砸学校。”

“李婷现在安全吗?”

“人在派出所做笔录,暂时没事。但她情绪崩溃,一直哭,说自己不该让学生写那些东西……”

林浅立刻起身穿衣。“联系教育局和妇联,马上启动二级响应机制。我亲自过去。”

“太远了,你赶不过去!”

“那就派心理支援组、法律顾问组,全部进村。我们不能让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孩子,成为代价。”她的声音冷静得近乎锋利,“告诉李婷,她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打人的男人,和所有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的人。”

挂掉电话,她拨通陈小雨:“通知所有核心成员,紧急会议,线上召开。另外,调出那个男孩的所有投稿记录,备份加密。如果有人想销毁证据,我们就让它永远存在云端。”

十分钟后,团队齐聚虚拟会议室。没有人寒暄,气氛凝重如铁。

林浅打开共享屏幕,投影出男孩写的三封匿名信??

第一封:“我听见我妈半夜在厨房哭,她以为我睡着了。我把被子蒙住头,咬着手臂不让自己出声。”

第二封:“我爸喝完酒总说‘老子养你们不容易’,可他从没给我买过新书包。”

第三封:“昨天我捡到一根断掉的皮带,上面有血。我没敢问是谁的。”

“这不是虚构。”林浅声音低沉,“这是一个人的真实生活。而我们设立‘心语驿站’,就是为了让人不必等到流血才被看见。”

心理学专家张教授点头:“必须立即介入。建议联合当地妇联、公安、教育部门成立临时干预小组,对母亲进行人身保护评估,并提供紧急庇护所资源。”

律师代表补充:“同时启动法律援助程序。那根皮带可以作为物证线索,若构成家庭暴力事实,应依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林浅看着地图上那个偏远山村的名字??云岭乡大坪村,像一颗被遗忘在群山褶皱里的石子。她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救一个人,而是打破那种‘忍一忍就过去了’的循环。让所有人知道,沉默不是美德,求助不是背叛。”

当天下午,两支队伍出发:一支由心理专家与社工组成,连夜奔赴当地;另一支负责舆情应对,发布《关于“萤火计划”中未成年人表达权的声明》,强调“儿童有权表达自身感受,任何因真实陈述而遭受打击报复的行为,均涉嫌违法”。

与此同时,林浅决定公开男孩的部分文字(隐去身份信息),配上一段录音旁白:“你说孩子不懂事?可他知道妈妈在哭。你说家事外扬丢脸?可他已经在用牙齿咬住恐惧,不让它叫出声。”

这条动态发出不到四小时,转发量破五十万。无数网友留言:

“我小时候也听过妈妈哭,我以为那是正常的。”

“我爸打我妈的时候,我也躲在被窝里发抖。”

“终于有人说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三天后,消息传来:母亲已入住县妇联提供的安全屋,孩子转学至县城寄宿制学校。施暴者被警方训诫,并责令接受反家暴教育课程。而那所小学的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当众鞠躬道歉:“是我没有保护好你们的声音。”

林浅看着报告,眼眶发热。她给男孩写了一封信,通过老师悄悄交给他:

“你不是告密者,你是勇敢者。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在为更多说不出话的孩子铺路。请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你多说了一句真话,变得稍微温柔一点。”

风波稍歇,她却并未松懈。她清楚,每一次发声,都会触动某些人赖以生存的虚假秩序。果然,一周后,某地方电视台播出专题片《警惕“心灵鸡汤”侵蚀校园纪律》,镜头刻意聚焦几个学生写的“消极情绪日记”,配以严厉解说:“过度鼓励情绪宣泄,可能导致青少年价值观扭曲,逃避责任。”

林浅没有愤怒,反而笑了。她让团队收集节目中出现的所有学生原句,重新剪辑成一分钟短片,标题为《他们真正说了什么》??

画外音平静陈述:

“我觉得我不够好”→实际全文是:“我觉得我不够好,所以我每天多背二十个单词。”

“我不想上学”→全文是:“我不想上学,因为教室太吵让我头痛,但我还是去了。”

“我讨厌我爸”→全文结尾写着:“可我知道他累,我只是希望他能抱我一次。”

视频最后打出一行字:“请不要割裂一句话,去定义一个孩子的全部人生。”

这则回应再次引爆网络。一位知名教育博主写道:“我们总怕孩子脆弱,却从不问他们为何坚强得如此疲惫。”更有许多教师自发组织读书会,研读林浅整理的《校园倾听实务手册》,讨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识别隐蔽的心理危机信号。

就在舆论逐渐转向支持之际,一封手写信寄到了项目办公室。信纸泛黄,字迹颤抖,落款是一位退休老教师。

她说自己教书四十年,从未让学生写过“真心话作文”,因为她坚信“学生只需要标准答案”。直到看了“朗读之夜”的视频,她才意识到,“原来讲台下那些低头沉默的脸,不是懒惰,是在忍痛。”

她在信末写道:“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勇气对一个常旷课的女生说一句:‘你是不是很难过?’后来听说她跳河了。如果当年我能听见她,会不会不一样?”

林浅将这封信复印十份,发给每一位核心成员。她在附言中写道:“我们不是神,救不了所有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下一个孩子,不必死于无人听见。”

春天悄然来临。城市公园的樱花开了,粉白花瓣随风飘落,像一场温柔的雪。林浅受邀参加一场特殊活动??“回声花园”揭幕仪式。这是由“萤火计划”资助建设的第一座公共情感空间,位于市郊一处废弃社区广场。园内设有“倾诉亭”“留言墙”“静坐长廊”,还有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情绪彩绘柱,每一根代表一种心情:蓝色是悲伤,红色是愤怒,绿色是希望,金色是感激。

开幕式上,一群小学生表演诗朗诵。其中一个小女孩走上台,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

“我爸爸走了三年了。妈妈说他是睡着了,不会再醒来。我一直不信,每天晚上都把他最爱的茶杯摆好,倒满热水,放在床头。昨天我才知道,那叫‘死亡’。

老师让我们写一封信给想念的人,我就写了:‘爸,茶凉了,你要不要起来喝一口?’

今天早上,妈妈抱着我哭,说她终于敢跟我提你了。她说你也爱喝热茶,也怕黑,也会偷偷哭。

原来我不是唯一想你的人。”

台下许多人抹泪。林浅站在人群后排,默默摘下眼镜擦了擦。她想起阿?说的那口井,想起小禾仰望星空的模样,想起无数个曾在黑暗中独自握笔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宏大的拯救,只要有人愿意蹲下来,听一听他们轻如蚊呐的一句“我不好”。

活动结束后,她独自留在园中散步。走到一棵樱花树下,发现树干上钉着一块小木牌,上面贴着一张便签:

>“谢谢你没有删掉我的投稿。那是我第一次告诉别人,我被补习老师摸过手。警察找他谈话了。妈说我勇敢。我想再写一篇,题目叫《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

署名:七年级?小舟

林浅伸手抚过那行字,指尖微微发颤。她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发到团队群:“记住这个名字。将来有一天,她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告诉世界她是如何活下来的。”

夜色渐浓,路灯次第亮起。她走出园区时,遇见一对母女坐在长椅上看星星。小女孩指着天空问:“妈妈,你说天上有没有一个地方,专门收容我们的悄悄话?”

母亲轻搂她肩膀:“有啊,叫‘心语驿站’。”

“那我能寄一封信吗?”

“当然能。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谢谢你今天陪我看花。虽然你总是加班,但我知道你是想给我买新书包。”

林浅驻足片刻,悄然转身离开。她拨通苏晴电话:“下一站,去城中村吧。那里还有很多孩子,住在出租屋里写作业,头顶是晾衣绳,脚下是麻将声。他们的故事,也该被听见了。”

回到家中,她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新一期《萤火通讯》。开篇写道:

“有人说我们煽情,因为我们讲痛苦太多。可他们忘了,正是那些被长久压抑的痛苦,才需要格外用力地呼吸。

我们不做情绪的清道夫,也不制造廉价的感动。我们只是坚持一件事:让每个孩子都知道,当你开口,真的会有人在听。

也许那个人不在你身边,但在某个城市的某个房间,正有人读着你的文字,落下眼泪,然后写下回信:

‘我懂。我也是这样熬过来的。’”

写完已是凌晨。她起身泡茶,望着窗外沉静的城市。远处高架桥上车灯流淌如河,像是无数奔向明天的微光。她忽然收到一条新消息,来自甘肃的小禾:

“林老师,我收到了夏令营录取通知。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值得去一个地方。”

林浅笑着回复:“欢迎回家。”

她合上电脑,轻声对自己说:“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启程。”

黎明前的风穿过阳台,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春的气息,暖而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