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1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夸张的一把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1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夸张的一把

簡繁轉換
作者:南山堂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16 10:35: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19章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夸张的一把火烧了起来

「行,我明白了!」

朱建生略微思索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开干。

自己上任也有一段时间了,要是再不搞出点动静出来,那些排名在自己后面的副委员,估计就要有小动作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管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朝代,都是如此。

朱建生虽然是学者出身,但也不是一点斗争经验都没有。

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那肯定得能够掌握局面才行啊。

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很快的,朱建生就正式的行动了起来。

用粮食换取跟北极熊军工产品的合作。

用轻工产品跟北极熊展开贸易,消耗国内的库存,拉动机械工业委员会旗下的各个工厂的生产,同时换取北极熊那边的一些工具机等设备,为国内相关的工厂实现生产线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这种循环体制一旦确立起来,今后几年机械工业委员会旗下的工厂,日子都会好过不少。

那些挣到钱的工厂把利润腾挪一部分出来之后,能够让整体的局面出现很大幅度的改变。

而弄回来的工具机等设备,更是可以让更多的工厂完成升级。

要知道,这几年很多工厂都是因为外汇额度的限制,没有办法及时的采购到设备。

现在多了一条北极熊的路子,还不需要耗费外汇,可以直接以物易物的展开,那个好处可就大了。

论轻工业产品,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华夏其实已经不太缺了。

而论重工业产品,北极熊那边就更加不缺了。

人家的工具机技术虽然没有办法跟德意志和东瀛最高端的产品一较高下,但是比华夏国内各个工具机厂的水平肯定是要高一大截的。

对于华夏来说,本身的工业体系就跟北极熊一脉相承,直接从它们那边导入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熟悉起来都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老朱,我听说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下就把上级领导都给镇住了。」

「你这胆子还真是挺大的啊。」

邹渊今年也实现了职场的一个巨大转折,从首都科技大学校长的位置变为冶金部的副部长。

虽然跟朱建生类似,级别暂时没有变化,但是前途完全变得不一样。

他这种懂技术的人主管各个工厂之后,各种决策也不至于拍脑袋。

这也算是符合上级的一贯精神。

「没办法,时不待我啊。」

「兵器工业现在面临的困境,比你想像的还要大不少。」

「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许多兵工厂的日子都很难过。」

「我要是再不搞出点动作出来,估计许多厂的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

朱建生跟邹渊是老同学来着了,两人交流起来自然比较随意。

今天一起去上级部门开会,两人的位置恰好就在附近,自然要好好交流一下。

说起来,机械工业委员会和冶金部那边也有许多的交集。

毕竟下属工厂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许多都是冶金部下属的工厂生产的。

所以他们两个部门的负责人,经常有机会一起给上级进行汇报或者参加会议。

「你说的也是,虽然已经改革十年了,但是不少工厂那边还是没有转变思维。」

「大家都习惯了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办事。」

「你这两个大的提议如果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至少可以给你们委员会下属的一大批工厂提供几年的缓冲期。」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转型升级。」

邹渊也是很了解情况的人,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跟朱建生在那里客套。

两人顺着这个话题深入交流了一下,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上级那边经过研究之后,很快也认可了朱建生提交的方案。

相关的动作,立马就开始从各个部门开始行动起来。

……

「谢尔盖耶夫,华夏那边传达过来的合作方案,你怎麽看?」

作为北极熊在华夏的大使,安德烈对两国的情况都算是比较熟悉。

潜意识的他就觉得华夏这一次的提议还是挺靠谱,挺务实的。

北极熊需要大量的粮食,需要大量的轻工业品。

而华夏这边有一些多馀的粮食,有许多各种品类的轻工业品。

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话,各种服装丶罐头等轻工业产品,产能还能随时提升。

但是华夏缺少外汇,缺少足够的把各种产品卖到国际市场的能力。

这个时候双方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展开交易,绝对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我觉得这两个方案很有诚意,有必要尽快的跟国内进行汇报,并且说服国内同意展开行动。」

「初期哪怕是只有一点点成果,只要这种合作开始了,今后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谢尔盖耶夫太熟悉安德烈了。

对方如果不同意华夏的合作方案,根本就不会问自己的意见。

现在如此正式的询问,其实就是想要从自己嘴里面得到一个肯定的答覆。

到时候就算是出了问题,安德烈也可以说是听了下面的人的建议。

反正事情成功了,安德烈是最大的功臣。

事情要是搞砸了,那麽黑锅就是谢尔盖耶夫的了。

「你说的没错,先小规模的尝试着合作一下,应该是没有什麽风险的。」

「比如华夏这边提到使用罐头来换工具机设备,或者使用服装来换钛合金等一些原材料。」

「我觉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甚至他们提到的希望使用粮食跟我们展开S300或者苏-27的引进合作,也不是完全不能商量。」

安德乐对华夏的军事实力是比较清楚的。

在他看来,就算是把北极熊的S300防空飞弹系统和苏-27战斗机卖给华夏,对方也是没有办法给北极熊带来多大的压力。

所以这个合作对于北极熊来说,完全是没有什麽风险的。

真的要说风险,那就是这两款产品今后有可能被华夏仿制了。

但是知道这两款产品技术难度的安德烈,却是并不觉得华夏有能力仿制出这两款产品。

「我也是这麽认为的。」

「晚点我就会结合华夏那边递交过来的合作方案,正式的提交一份建议合作书给到国内。」

谢尔盖耶夫看到安德烈主动的提到了S300和苏-27这种重点项目的合作,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赶紧推着这个事情往前走吧。

……

「老朱,还是你的眼光好啊,那麽敏锐的感受到了北极熊的变化。」

「要不是对方那麽快就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并且已经开始安排代表团跟我们洽谈具体的合作,我都不敢相信强大的北极熊,如今已经开始变得虚弱起来。」

周建现在是机械工业委员会的负责人,他跟朱建生也算是认识多年了。

如今作为搭档,合作起来也是很顺利。

他今年年底就差不多要退休了,除非还能有机会更进一步。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乐意支持朱建生做一些冒险的大动作。

成功了,他说不定也能跟着沾光,然后上个半级在其他位置继续做贡献。

失败了,他也没有什麽损失,无非就是正常退休而已。

反正退休的待遇也不可能会有什麽下降。

「盛极而衰,北极熊那边这些年积累了不少的问题。」

「以前经济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问题,现在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后退,许多问题就变严重了。」

「北极熊的变化也说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完全正确的,必将取得成功。」

朱建生的这个回答,不管是放在什麽场合都是没有问题的。

偏偏这话还是实话。

「确实如此,这一次红场事件发生之后,必然会导致北极熊民众对他们所谓的强大军事实力的威望和信任程度。」

「这种信任下降迭加其他的问题,很可能会发生一些超出大家想像的事情出来。」

要是江辉在这里听到周建的话,估计会大吃一惊。

他这个过来者是啥都懂,但是周建不一样啊。

单纯的从这些信息里头就能推断出将来可能会发生超出大家想像的事情出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知道,现在是1987年,只是再过几年,北极熊就灰飞烟灭,成为了历史。

这个事情放在现在,完全是没有任何人会相信的。

就算是美利坚这个宿敌,也不敢做这样子的美梦。

偏偏这个不可能,最终成为了可能。

「是的,我也是通过各种公开的信息来整理分析,结合我们这边的一些情况,得出今年的北极熊已经在经济丶政治丶军事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显露出颓势。」

「我们主动伸出橄榄枝跟他们合作,对方没有理由拒绝。」

「这是双赢的合作。」

朱建生现在越来越佩服自己女婿的方案。

了解的信息越多,越是知道这个方案的妙处。

而北极熊那边的积极反馈,也无疑是证明了江辉之前各种说法的正确性。

这更加坚定了朱建生落实这几个提议的决心。

「是的,这是双赢的选择。」

「不过我们需要的各种设备太多了。」

「它们先进的军事装备,售价肯定也是非常的高,我们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换回来有限的装备。」

「这会限制我们双方之间的合作规模。」

周建提到了一个客观上存在的问题。

虽然双方都很积极的展开合作,但是有些问题没有办法很好的解决的话,最终一定是会限制这种合作的规模。

「领导,其实我还有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案没有拿出来。」

朱建生原本想着过段时间再把自己女婿单独跟自己提过的一个大胆方案抛出来。

但是今天周建跟他在这方面的话题上面交流的很畅快,这让朱建生觉得似乎提前把这个提案抛出来,也不是不行。

这些提案早一天实施,华夏这边就能早一天享受到各种好处。

这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做法。

「比较大胆的提案?」

「你之前的两个提案已经够大胆了,还有更大胆的没有拿出来?」

「那还等什麽,赶紧说咯。」

周建愣了一下。

他是还真想不到朱建生到底还有什麽大胆的提案还要跟自己说明。

不过他心中又多了几丝期待。

这些年,朱建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要不然也没有办法那麽快从一个大学教授成为自己的副手。

「北极熊的颓势已经很明显,我估计不仅我们能看到,美利坚等那些国家的感受也会更加的明显。」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到颓势,面临各种各样的大问题的时候。」

「那麽它的货币也肯定会出现大的问题。」

朱建生深呼吸一口气,脑中开始梳理江辉跟自己说明的那些观点。

过去那麽多年,华夏还从来没有谁从这方面的角度去考虑跟北极熊的合作。

他这绝对算是喝了头啖汤。

背后自然也是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毕竟当初为了还北极熊的外债,华夏可是吃了不少的苦。

如今他准备提的方案,一定会引起一些人不好的回忆。

一不小心,朱建生就会被一帮人批评,指不定屁股下面的位置都保不住。

但是,反过来考虑,一旦他的方案成功,那麽给华夏带来的直接利益就实在是太可观了。

「货币出现问题?」

「老朱,你具体说一说,我有点没有明白是什麽意思。」

周建知道朱建生不会无的放矢,很有兴趣的看着他。

「这个货币问题,说的直接一些就是货币贬值。」

「现在北极熊那边的汇率,一美元可以兑换0.6卢布,可以说卢布的价值是非常坚挺的。」

「而一美元按照官方的兑换价格是可以兑换3.7元人民币左右。」

「相当于一卢布可以换到6元人民币左右。」

「伴随着北极熊经济问题的加剧,卢布必然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

「到时候从一美元兑换0.6卢布变为一美元兑换好几卢布,甚至极端一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一美元可以兑换上百卢布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朱建生直接用数字来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普通人是很少去关注汇率问题的,毕竟这跟个人生活没有什麽直接的关系。

但是到了周建这种层级的人员,经常需要听下级单位汇报出口创汇的成绩,所以对于汇率问题还是比较敏感的。

「这种汇率变化,对我们有什麽影响吗?」

他没有直接否认朱建生的推测,虽然不不觉得卢布的汇率变化会达到那麽夸张的程度。

实际上江辉跟朱建生交流的时候,已经说的比较保守了。

按照正常历史反战,在北极熊结体之前,一美元就可以兑换100卢布。

而等到北极熊结体之后,一美元最夸张的时候可以兑换到3800卢布。

想一想同样是一美元,从兑换0.6卢布到兑换3800卢布,这个变化有多麽的夸张。

原本你一个月拿几千卢布,绝对算是高收入了。

但是伴随着卢布的贬值,你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美元左右。

那日子还怎麽过?

局面怎麽能够不混乱?

「领导,如果我们找北极熊贷款来购买一些先进的军事装备或者工具机等设备,然后约定还款时间是三年以后,甚至是五年以后。」

「到时候在合同上规定还款是以卢布来还款,那麽伴随着卢布的贬值,我们需要还的贷款金额相当于大幅度的变少。」

「比如贷款600万卢布,相当于是1000万美元。」

「过个几年卢布大幅度贬值的时候,也许我们只需要还500万美元,甚至是100万美元就可以了。」

「天底下还能有比这个更加划算的生意吗?」

朱建生这麽一举例,周建终于反应过来了。

如果局面真的按照朱建生说的发展下去,那麽现在找北极熊贷款卢布来采购各种军事装备和设备,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以机械工业委员会的名义出马做这件事情的话,贷款的金额肯定不是几百万卢布这个级别,而是会达到几亿卢布,甚至是几十亿卢布。

到时候伴随着卢布的大幅度贬值,给华夏带来的好处就太大了。

说的不好听点,这些军事装备和设备,相当于就是北极熊白送给华夏了。

「老朱,你觉得卢布真的会贬值?」

周建觉得自己的心都在颤抖。

他有一种预感,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做成功了,自己在华夏历史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实在是太诱惑人了。

「北极熊的问题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信息都能知道他们现在的经济出问题了。」

「如果找大使馆的人具体打听一下情况,估计信息就更加准确了。」

「他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当地生活的变化,感受到菜市场上各种物资供应的变化,感受周边北极熊群众对经济的抱怨和意见。」

「然后我们可以找一些经济学家具体的谘询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也认可卢布会不断贬值的观点。」

「甚至还可以请我们在美利坚和英吉利的使馆人员去找当地的经济学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的专家对国际汇率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更加的专业。」

「结合这些信息,领导您可以再一次的判断,看看我说的那些方案,是不是有可行性。」

朱建生这麽一说,周建心中的信心一下就多了几分。

这些都是很容易去落实下去的方法。

朱建生的这个方案,关键点就是卢布是否会贬值。

如果会,那就值得去搞。

如果会大幅度的贬值,那就应该想尽办法大搞特搞。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指不定又是跟五十年代那样子让华夏的工业体系都实现一次翻天覆地的升级换代。

真要是如此,周建觉得自己睡觉都要笑醒了。

到时候就算是退休了,估计上级都还会记得他的好。

甚至让他重新出山,继续发挥一下馀热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这个背后涉及的利益会是几亿美元,甚至是几十亿美元这种级别的。

要是胆子再大一点,动作夸张一点的话,搞回来价值上百亿美元的装备都是有可能的。

「我马上安排人去调查这方面的信息。」

「与此同时,你也把方案落实到文字上面去,随时准备跟我一起去找上级汇报。」

周建深呼吸一口气,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这些年,兵器工业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如果有这麽一笔天降横财的话,可以做到事情就太多了。

在足够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什麽问题都不是问题。

对于许多工厂来说,现阶段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来解决或者缓解。

就像是后世有人说一个人的问题,99%都是钱不够的问题。

对于工厂发展来说,这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合的。

……

「小江,我们委员会这段时间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去做了大量的调查。」

「周领导现在也是认可了卢布将来会贬值,甚至是大幅贬值的观点。」

「所以你之前跟我提的第三个方案,昨天正式跟上级提出来了。」

借着江辉来首都出差的机会,朱建生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跟他进行了共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寻求江辉的一些建议。

很多时候,江辉都是在承担朱建生的谋士这样子的角色。

「爸,既然领导们已经认可了这个方向,那麽我觉得动作就可以大一点。」

「反正最终无非就是享受的好处是大是小的问题。」

「以我们现在出口创汇的能力和经济增速,到时候就算是真的要还那些贷款,也没有那麽的困难。」

江辉是非常肯定卢布会大幅度贬值的。

那个幅度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现在的贷款,到时候基本上相当于归零了。

这麽好的机会,要是不大胆一些,实在是太可惜了。

历史上,美利坚人享受到了卢布贬值的最大红利。

现在,江辉希望华夏也能从中多分几杯羹。

这种机会,几乎可以说是一百年都不一定有一次的。

错过了,一定会遗憾终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