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27章 老大老二没有动手,小弟先忍不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27章 老大老二没有动手,小弟先忍不

簡繁轉換
作者:南山堂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16 10:35: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27章老大老二没有动手,小弟先忍不住了

「江总,这段时间有不少人都在跟我打听公司的消息。」

「有些是单纯的想要搞清楚我们想要干什麽。」

「有些是似乎有点想要来我们公司上班。」

「还有一些人可能背后蕴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觉得公司在设备采购方面,需要想办法尽快的把设备拉回来。」

「我担心到时候中间有人搞事情。」

张少华这段时间非常的忙碌。

一家半导体企业从零开始,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是他加入岭南半导体的时候,已经带了好几名嫡系人马过来帮忙,也还是有点忙不过来。

每天汇总到他手中的东西非常的多。

如果只是单纯的忙碌,倒也没有什麽。

他担心的是有人会捣乱。

「跟你打电话的都是国内的各个半导体厂和科研机构吗?」

江辉倒是不着急。

岭南半导体横空出世,很多人关注是正常的。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影响不了岭南半导体的发展。

现在已经不是宝马汽车集团刚刚成立那会,做什麽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宝马科技投资的宝马汽车集团,如今是华夏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还直接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间接解决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问题。

再加上现在宝马汽车集团都已经被上级当成了改革开放的样板企业,更是不怕一般人使绊子。

当然了,人家要是拼着不要脸来恶心你,那还是让人有点难受的。

「是的,国内有点影响力的半导体工厂和科研机构,都在打听。」

「特别是734厂和1424研究所的人员,只要有办法找到我们电话的人,都忍不住打电话过来打通消息。」

「搞得我现在听到电话铃都已经有点条件反射了。」

张少华对于现在的局面其实还是挺满意的。

别看这几天的各种电话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也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些特别的体验。

那种被别人重视,被别人羡慕的感觉,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感受到了。

在以前的734厂,他这个副厂长分管档案丶工会等几个无关紧要的部门,影响力还不如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那种明明你的级别更高,但是影响力还不如人间爱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就像是外省的领导去部委办事,那麽你的级别比人家高两三级,人家要是不想理你,照样有各种办法让你难受。

关键是你还不敢去报复。

因为指不定下一次你还要到这个处室办事呢。

要是名声坏了,到时候人家有的是办法给你穿小鞋。

「人家找你打听消息,你就大大方方的把我们公司的待遇告诉他们。」

「只要是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我们现在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江辉这麽一说,张少华心中乐开了怀。

这是真的要把人事招聘权利下放给他啊。

虽然可能只是招聘的权利,但也影响非常巨大了。

「江总,那再有人找我打听消息,我就如实的把我们的福利待遇告诉人家了。」

「至于设备进口的事情,在产线正式修建好之前,我就先不说那麽多。」

「面对没事搞出事情出来。」

对于张少华的这个处理方式,江辉肯定没有什麽意见。

……

华夏国内很关注岭南半导体成立的情况,其实在国外也有一些企业在关注。

「总裁,华夏那边在半导体行业最近搞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它们最新成立的岭南半导体准备从美利坚引进4英寸的晶圆生产设备和3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设备。」

「将来不仅准备生产汽车等工业产品上使用的晶片,还准备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

「十几年前,华夏的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比我们国内还要高。」

「这几年有点落后了,但是如果他们奋起直追的话,还是有可能追上我们的。」

作为三星电子的市场部部长,金泰对全世界主要市场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情况都非常的关注。

特别是在东亚这边,高丽跟华夏丶东瀛丶东南亚等地的情况,他都是高度重视的。

得益于高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种大学和科研院所丶企业大力进军半导体行业,这些年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是提升的很快。

虽然跟美利坚和东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已经顺利的超越了华夏。

三星电子作为高丽半导体企业的龙头企业,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发展。

特别是在内存领域,这几年国际市场上内存的价格在快速的下跌,但是三星电子却是一直在保持产能扩张的节奏。

最终三星电子完成了逆袭,从一个后来者变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半导体企业。

后世三星手机哪怕是丢掉了华夏市场,仍然也是全球销量数一数二的存在。

根本原因就是人家掌握了手机产业全产业链的东西。

从晶片丶内存到屏幕丶电池,人家统统都可以在集团内部搞定。

这种模式下的成本竞争力绝对是惊人的。

采取类似模式的就要数华夏的比亚迪汽车了。

所有的汽车企业里头,比亚迪汽车的自制零件比例绝对是最高的。

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自己生产,哪怕是一些不自己生产的也不完全是因为技术搞不定,而是有些不适合去投资。

比如轮胎和玻璃,各个汽车厂都不会自己去搞。

但是只要你掌握了话语权,多个轮胎厂和玻璃厂之间可以随便的切换零件,谁的价格低就给到谁来生产,最终成本也是完全可控的。

所以人家的价格能够一降再降,不断刷新大家的认知。

当然,也不断的背刺老车主。

「华夏这些年导入的半导体设备都是美利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技术肯定都是落后的。」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注吧?」

李建喜刚刚成为三星电子的总裁,满心都是想要带着公司追上东瀛和美利坚的技术水平。

对于华夏那边的半导体企业,他还真不是特别的重视。

不过作为市场部部长的金泰,这一次却是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这一次的岭南半导体跟其他的华夏国企不大一样。」

「一方面人家是港城那边宝马科技投资的外资企业,并且它们的兄弟企业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顺利,挣了不少钱。」

「所以岭南半导体的发展应该是不缺钱的,可以大量的投入资金去追赶。」

「这方面的优势,甚至都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

「另外一方面,它们一开始就导入了华夏最先进的工艺设备,野心不小啊。」

八十年代的三星集团,还远远没有后世那麽的牛掰。

虽然它们已经开始涉足多个领域,但业务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

此时,三星在高丽上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尚未达到后世那种全球领先的水平。

而到了后世,三星不仅在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还通过交叉持股丶赞助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度介入高丽政治与文化生活。

三星的决策和动向往往能够引起高丽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的决策方向。

所以这个时期的三星,其实下定决心发展半导体产业,也是勒紧了裤腰带。

这几年逆势扩张内存产业,耗费了他们一个多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是很有压力了。

但是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一亿多美元,却谈不上特别大的压力。

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金泰对岭南半导体的成立是非常警惕的。

「这宝马科技很陌生啊,是港城的企业?」

李建喜以前的关注力都是放在美利坚和东瀛等地,很少去关注华夏。

这个时候的华夏跟高丽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呢。

但是听金泰强调岭南半导体的威胁,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态度。

他对市场部的专业性还是非常信任的。

这几年三星电子逆势加码内存行业,就是结合了市场部的分析。

认为只要挺过了这个困难的几年,后年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到时候有可能一两年就把前面几年的亏损都给挣回来了。

现在这个局面似乎面临一些威胁。

「是的,名义上是港城企业,但是跟华夏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我已经安排人去进一步的做调查,看看背后的股东是什麽情况。」

「如今宝马科技全力进军半导体行业,受到了华夏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他们的工厂奠基仪式,有许多华夏的官方人士参加。」

「今后的发展显然也是会受到官方的全力支持,这对我们来说,还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金泰快速的把自己掌握的情况跟李建喜汇报了一下。

岭南半导体刚刚成立,很多事情还不好说。

但是作为兄弟企业的宝马汽车集团却是有不少信息比较容易调查。

稍微了解了一下宝马汽车集团的情况之后,金泰对于岭南半导体的重视程度就提高了好几个级别。

搞不好,岭南半导体在华夏会是三星电子在高丽那样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领导者。

这麽一来,双方一定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针对这个情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麽做?」

不懂就不乱做决定,多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李建喜新官上任,虽然准备大干一场,但却没有打算胡乱折腾。

「我觉得最好就是能够在华夏设立一个分公司,一方面是适当的展开贸易,另外一方面就是打听华夏半导体行业的情报。」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到华夏,将来我们肯定是迟早要进入的。」

「另外一方面就看看能不能再对方的发展之中,想办法给他们使绊子。」

「比如在设备的采购或者客户的争取上面,我们尽量的给对方出一些难题,阻碍他的发展。」

金泰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下属的给领导汇报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带着问题过去,领导肯定是不满意的。

你只说问题,不说方案,岂不是在甩锅给我?

所以正确的方式就是把问题说清楚之后,再把自己的解决方案给提出来。

最好这个方案还不是只有一种,让领导有的选。

「行,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不过之前你不是让公司高度关注台积电的情况,觉得对方在这个行业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威胁吗?」

李建喜忍不住多问了一嘴。

毕竟任何一个地方新成立一家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都要高度关注的话,哪里有那麽多的精力?

也完全没有必要啊。

「台积电虽然是一家今年刚刚成立,明年才能投产的新公司。」

「但是它们的总裁曾经是德州仪器的高层,在美利坚的晶片行业颇有影响力,人脉更是很广。」

「这种情况下台积电开创了晶片代工的模式,自己不设计晶片,全力为客户代工加工。」

「这样子肯定会得到德州仪器和英特尔等美利坚半导体企业的青睐。」

「到时候台积电快速的获得各种订单之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指不定到时候就会跟我们展开竞争。」

不得不说,金泰这个市场部负责人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他对晶片代工还没有非常正确的认识,却已经感受到台积电可能会给三星电子带来的影响。

现在就开始关注对方的情况,到时候需要搞人家的时候,就容易下手了。

「怎麽感觉这几年大家都在全力的发展半导体企业,看来我们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半导体行业关系到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哪怕是亏损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李建喜的这个感慨,一定程度也是今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行业采取的策略的一种反应。

半导体行业一旦开始竞争,那是一刻都不能停下来。

否则你跟不上主流的技术水平之后,很快就会被掉到下一个档次去。

后世各种先进位程的晶片,各家半导体企业之间研发出来的时间往往都非常的接近。

你今年年初搞出来,我今年年底就会跟上,甚至年中就同步搞出来了。

这个行业今后会一直卷个好几十年。

……

而就在三星电子这边在关注岭南半导体的情况的时候,台积电那边也同样注意到了这家新成立的半导体企业。

「张总,根据我们打听到的消息,岭南半导体走的道路跟许多企业都不一样。」

「它们一方面给自己生产晶片,另外一方面模仿我们走晶片代工的道路。」

「我听说他们的晶圆厂和晶片厂明年下半年就量产了,只是比我们晚几个月而已。」

「到时候它们的代工业务很可能会跟我们有竞争关系。」

曾凡尘作为张中某的得力助手,一起创建了台积电。

作为宝岛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之一,台积电凝聚了太多人的期待。

如今看到竞争对手出现,曾凡尘自然是有点紧张。

「这麽快就有晶片企业跟我们一样走代工路线了?」

张中某虽然今年才带人成立台积电,但他绝对是半导体行业的老人了。

1949年,18岁的他考入哈佛大学,成为全校1000多名新生中唯一的华夏人。

在哈佛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专攻机械工程,并于1954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学位。

1955年,他加入希凡尼亚公司,由此进入半导体行业。

1958年,他加入德州仪器公司,成为德州仪器历史上第一个华夏员工。

在德州仪器,他历任多个职位,包括锗电晶体部总经理丶矽电晶体部总经理丶集成电路部总经理等,并参与了德州仪器的发展壮大过程。

1965年,他升任集成电路部门总经理。

到1972年,他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成为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

熟悉欧美企业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华人在职场发展上的天花板了。

甚至他已经是最早一批达到天花板级别的华人了。

1985年,他终于离开德州仪器,很快就有了台积电。

他创建的晶片代工模式,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对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那麽快就看到有企业跟着自己走代工路线,他的心情绝对是非常复杂的。

「是的,不过岭南半导体不是完全走的代工路线,而是两条路走路。」

曾凡尘这麽一说,张中某立马说道:「对方这种模式,在客户那边肯定会有一些顾虑的。」

「谁也不知道岭南半导体会不会学习了人家的晶片设计技术之后,转身就用在自己研发的晶片上面。」

「一开始就走既要又要的模式,太贪心了。」

本来还很担心跟风成立的晶片代工厂会打乱台积电的布局,现在听了曾凡尘的汇报,他倒是不担心了。

现在美利坚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场,代工业务肯定也是最适合找美利坚的晶片企业合作。

本身台积电在德州仪器等美利坚那边的企业里面就有自己的密切关系网。

现在走代工路线,无形之中算是主动的成为了美利坚晶片产业的一个环节。

到时候获得订单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甚至利用自己的关系,张中某已经邀请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的人员来台积电展开工厂认证的事情。

这也是在正式获得订单之前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

要不然谁敢轻易的把晶片交给你代工?

虽然如果是因为代工厂的问题导致的损失不需要晶片厂家承担,可是那样子会耽误时间。

在半导体行业,时间就是生命,落后一时,就容易一直落后。

「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个岭南半导体背后的股东实力非常的雄厚。」

「并且它们自己的产业也能消耗一部分的产能,再加上依靠大陆广大的市场,也许刚开始的产能就被用光了。」

「就算是没有那麽快获得代工订单,人家也能坚持下来。」

「后面对我们来说,迟早是一个威胁。」

「哪怕是我们的客户为了给我们设立一个竞争对手,也会考虑把岭南半导体作为候选合作厂家。」

曾凡尘从这个角度一分析,倒是让张中某提高了几分警惕。

德州仪器和英特尔那些半导体厂家的想法,他是比较清楚的。

毕竟他自己本身就曾经是德州仪器的高管。

一旦选择了把一部分晶片交给代工厂去生产,对方肯定是希望代工厂那边能够完全听自己的吩咐,要听话。

而在满足质量和交付的前提下,成本就会变得非常敏感。

毕竟人家选择代工,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省钱丶省事。

如果你的成本高了,人家肯定不乐意。

而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你找一个竞争对手,让你们两个互相竞争。

这样子就算是人家不说降成本的事情,你们自己都会去互相压价。

「既然你觉得岭南半导体对我们的发展会有威胁,那就想办法去搞清楚对方的情况。」

「看看能不能在对方的发展过程当中给他们增加一些麻烦。」

死道友不死贫道。

台积电是一定要成功的。

任何威胁台积电成功的企业,肯定都是要打压的。

站在商场的角度考虑,张中某的这个做法也不能说有问题。

不过一旦岭南半导体那边知道台积电的小动作,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

大家好好的斗一斗,看看到底鹿死谁手咯。

「我已经安排人去港城那边打听消息,先把宝马科技的情况摸清楚。」

「听说岭南半导体采购的设备都是以宝马科技的名义从德州仪器等美利坚公司那边买回来的二手设备。」

「虽然4英寸的晶圆尺寸比不上我们的6英寸,但是3微米晶片制程的加工设备,倒是跟我们的是一致的。」

很显然,这也是曾凡尘高度重视岭南半导体的原因。

跟自己定位相似的厂家成立,不关注是不行的。

估计江辉那边也没有想到美利坚和东瀛这两个世界半导体行业的老大和老二都没有什麽动作针对岭南半导体的时候,台积电和三星电子这些小弟先忍不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