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55章 晶片产业初见曙光,一期工程竣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55章 晶片产业初见曙光,一期工程竣

簡繁轉換
作者:南山堂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21 22:42: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55章晶片产业初见曙光,一期工程竣工

岭南半导体成立的时候,奠基仪式可是有不少的领导参加。

可以说不少领导都对岭南半导体寄予厚望。

华夏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

华夏第一条3微米制程晶片加工生产线。

这些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有点落后了,但是对于华夏来说却是最先进的。

如今岭南半导体又在引进生产5英寸晶圆和1.8微米制程的相关设备。

大家的重视程度,自然就更高了。

所以当岭南半导体这边把一期工程竣工仪式及第一款晶片量产仪式的邀请函发出去之后,自然是收到了非常积极地反应。

「小江,宝马汽车集团现在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汽车和零部件。」

「不过汽车电子现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晶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控制丶仪表盘显示等简单功能上。」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南山设备等公司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上面,对晶片的需求也较为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选择同时发展晶片代工业务,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朱建生自然是要来参加岭南半导体的这个重要活动。

作为他上任机械电子工业部负责人的位置之后国内成立的影响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于公于私他都是大力支持的。

好在岭南半导体也是争气,所以朱建生不需要担心有人在背后说自己的闲话。

反正港城的宝马科技在国内的各种投资,都是被上级给熟知。

背后实际情况如何,领导们都很清楚。

除非宝马科技或者朱建生犯下了重大的原则性错误,否则在这方面就不需要有特别大的担心。

「说实话,我们也是受到了台积电的启发,所以才选择拓展代工业务。」

「没想到这正好切中了英特尔等公司的需求,双方那麽快就有了合作意向。」

江辉难得的谦虚了一把。

毕竟台积电确实是比较岭南半导体早几个月成立。

没有必要跟人家去抢夺这个第一。

只要将来岭南半导体的发展比台积电更好,那就比什麽都有说服力。

反过来,争论什麽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多看一看外面的情况,没有坏处。」

「不过你们自己的晶片设计工作,也不能落下啊。」

朱建生担心岭南半导体吃到了晶片代工的甜头之后,今后跟台积电一样专注于代工业务。

那样子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了。

「您放心,我们岭南半导体的研发团队,一半以上都是从事晶片设计相关的工作。」

「今后宝马汽车集团所有的晶片,都会是我们自己设计和生产。」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加大国内客户的业务拓展,设计生产更多类型的晶片。」

江辉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覆。

岭南半导体要发展壮大,肯定是不能单靠集团自己的业务。

宝马汽车集团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单独制程一个世界级的半导体企业的地步。

当然了,将来伴随着业务多元化之后,情况也许会慢慢的发生改变。

……

竣工仪式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下述的各个子公司,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些竣工仪式。

所以相关人员的对应经验也算是非常的丰富。

「黄台长,感觉不管是多难的事情,到了宝马科技手中,似乎都不是难题。」

「这几年,我就没有看到哪家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比宝马科技更快的。」

「他们投资的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现在是华夏最大的摩托车企业。」

「宝马汽车集团就更加不用说了,不管是整车还是汽车零部件,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存在。」

「之前说要搞半导体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觉得江辉是在乱投资,现在人家那麽短时间内就搞出成绩出来了。」

「产线今天才正式的量产,就已经提前通过了英特尔的认可,将来要展开晶片代工合作。」

「我觉得完全可以围绕着宝马科技,做一期改革之后的成果相关的节目。」

方四文作为华夏台的记者,这几年宝马科技相关的新闻,在华夏台那边都是他负责跟踪的。

其实不管是华夏台还是各个日报,对应某个企业的新闻,往往都会有一个专门的人去跟踪负责。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要足够。

要不然人家才没有精力安排专门的人去跟踪报导。

「你这个提议非常的不错,改革已经过去了十周年。」

「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值得我们好好的宣传。」

「到时候我们跟深城这边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双方一起合作,把这个节目做的好一点。」

黄康有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方四文这麽一说,他就明白了其中的妙处。

伴随着整个华夏汽车产业影响力的提升,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连锁反应。

各方面对改革的支持力度,比历史同期要大了一个程度。

这绝对是一件大书特书的好事。

「深城这边应该是很愿意的,毕竟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

「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深城已经成为全国GDP最高的城市。」

「这个成绩,就算是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没有谁能比得上的。」

方四文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都变得激动了几分。

深城现在的GDP已经那麽高了,但是增幅却还是居高不下。

到时候深城一地的GDP都能比得上整个大西北,甚至是整个中西部省份。

这种事情带来的冲击力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深城能够有现在的成绩,这都是改革的功劳。

原本深城还有关内和关外的说法,但是因为关内产业发展太快,土地供应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去年开始,已经正式的把关内这个概念向外扩大到了原本关外的地方。

连带着周边的几个城市依靠给深城这边的一些企业提供配套,也是快速的发展了起来。

许多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在珠三角这边的工厂里头上班。

这间接带动了整个岭南省的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而大家的收入提升了,又会进一步的促进消费。

从而让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都进入到正循环之中。

「到时候如果江总愿意接受专访的话,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宝马系的高管们的专访活动。」

「我觉得国内应该很多人感兴趣。」

黄康有进一步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此,方四文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只不过这个想法想要落实下去,就要再看看了。

……

「江辉,我们集团是不是考虑拓展一下业务,让岭南半导体那边生产的晶片,有更多的应用市场?」

「比如冰箱丶洗衣机丶彩电之类的家电产品,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什麽生产难度。」

朱玲平时不太插手宝马汽车集团的日常业务,更多的时候是在家里面带娃。

不过一些重要的场合,她还是会跟江辉一起参加。

作为宝马科技的总经理,她名义上的地位,可是比江辉要更高。

这些年,她的眼光也算是慢慢的得到了锻炼,能够看透不少事情的本质。

「家电上面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晶片,但是基本上都是非常低端的应用。」

「国内的那些晶片厂家,基本上都能生产。」

「我们去制作这样子的晶片,意义不是很大,也没有什麽成本竞争力。」

江辉肯定也是想到过去搞家电产品的。

但是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宝马汽车集团就算是进去挣了一笔钱,回头要搞大,也还是不容易。

再加上深城乃至周边的不少城市,已经冒出来了许多民营的家电企业。

这些企业的用工很是灵活,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是一般般,但是架不住价格便宜。

所以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

一部分的家电企业,还会从南山科技那边采购核心零件呢。

像是冰箱上面使用的压缩机,南山科技就有生产。

「这倒也是一个问题,家电上面对晶片的需求,确实不是那麽的大,不是那麽的高端。」

「如果家电产品不行的话,那计算机肯定是可以的吧?」

「计算机上不仅需要CPU等核心的晶片,也需要各种图像处理晶片等其他的各种晶片。」

「美利坚和东瀛那边的晶片产业,现在基本上都是在计算机产业的推动下实现高速发展的。」

不得不说,朱玲的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

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计算机行业对晶片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技术最先进的。

像是英特尔,在过去十来年的时间就推出了80286丶80386和80486等好几款晶片。

这些晶片的技术提升对于电脑性能的提升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电脑性能的提升催动了相关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反过来又希望电脑性能可以进一步的提升。

可以说,电脑行业对晶片的要求,现在是最高的,也是时间性要求最高的。

「计算机确实是可以,我也在考虑什麽时候切入到这个领域。」

「除了计算机之外,就是移动通信市场,也是一片蓝海。」

「但是现在这两块的市场都是美利坚的晶片巨头非常重视的市场。」

「如果我们现在进入,那就相当于跟他们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到时候晶片代工业务基本上就没有什麽发展起来的希望了。」

江辉这麽一说,朱玲倒是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没有谁会去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发展壮大。

到时候台积电这家单纯做晶片代工业务的厂家,就会有巨大的优势。

而岭南半导体则是被人嫌弃。

「那你是怎麽打算的呢?」

夫妻之间,也没有必要猜来猜去。

有疑问,直接询问就是了。

朱玲本来就不是那种忸怩的人。

「在我们的晶片设计和生产工艺没有追上国际主流水平之前,我们先不进军计算机和移动通信市场。」

「要不然到时候搞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尴尬了。」

「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积累之后,岭南半导体跟国际主流水平的差距应该可以大幅度的缩小。」

「南山设备那边的光刻机技术,应该也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到时候我们再开始生产电脑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也还不迟。」

「现阶段国内的消费能力,电脑这种昂贵的东西,个人也还是用不起的。」

「十年后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朱玲面前,江辉自然是没有什麽好隐瞒的。

广积粮,缓称王。

先把自己的实力提高起来,然后再跟人家抢蛋糕。

这无疑是比较妥当的方案。

别看过去几年个人电脑市场发展特别的快,但是每年的销量跟后世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同样的,手机这些市场也是如此。

现在还属于大哥大和BP机的天下,再过十年才能轮到行动电话爆发。

那个时候开始进军市场,也没有那麽敏感。

毕竟市面上已经有那麽多的竞争对手,不管是晶片厂家还是电脑厂家,都不会那麽在意了。

真要是那麽在意。

那麽后世三星电子就不可能获得苹果等各个公司的代工订单了。

它们之间可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样子倒也可以,只是岭南半导体那边,刚开始的时候压力就会比较大了。」

听了江辉的解释,朱玲没有再纠结。

不过她对岭南半导体的发展,还是有点担心的。

按照江辉的规划,半导体产业将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每年的各种投资金额,都会超过1亿美元。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是挣钱,能够不亏钱就很不错了。

这样子的局面跟其他事业比起来,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整个华夏的民营企业,现在不挣钱的还真是少见。

市场上随便搞一种产品,都能挣到钱。

要不是知道江辉做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定一定是有深意,朱玲估计都要站出来反对了。

「其实也不见得有你想的那麽困难。」

「岭南半导体那边刚开始完全可以依靠晶片代工业务来发展壮大,培养自己的人才。」

「将来自己的人才规模上来了,经验上来了,想要提升技术水平就没有那麽难了。」

「并且通过代工的过程,我们也能从客户那边学习到不少的东西。」

「甚至把一部分客户的工程师直接挖过来给我们干活。」

要代工生产一款晶片,肯定是需要掌握全套的技术资料才行。

要不然你怎麽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出来呢?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岭南半导体的员工的技术水平,肯定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的。

再迭加今后国际环境的变化,江辉还是很有信心的。

……

「欧德宁,董事会已经正式的决定淘汰一部分的落后产能,把资金全力集中到最先进的晶片制程研究和生产之中。」

「今后我们在计算机领域保持一直领先的地位,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一些相对落后的CPU,在市场上也还是有需求,我们没有必要直接放弃。」

「这部分的生产就交给通过了你们验证的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

英特尔内部,也是很快就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在欧美的这些大企业里头,隔三差五的调整一下发展战略,砍掉或者削弱一些业务,算是很常见的事情。

现阶段,将相对落后的一些晶片生产在内部砍掉,相关人员转移到高端晶片上面去。

就算是符合英特尔调整战略的事情。

「没问题,我们跟采购部门会一起合作,让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都开始给出我们这一批晶片的代工生产安排和报价等相关的信息。」

「到时候我们会结合QCD方面的评价,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欧德宁对CEO的这个指示,并不感到意外。

上一次去华夏出差的时候,其实内部就已经有这个方向了。

要不然压根就不会有这样子的安排。

「外面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做这方面的调整,有可能AMD等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做类似的调整。」

「所以跟代工厂的沟通合作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方面要保持我们的主动地位,另外一方面也不要把关系搞的太僵硬。」

「它们是我们的供应商,但也是我们的合作夥伴。」

「别因为一些小问题把它们给推到了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面去了。」

甲方在乙方面前,往往都是比较强势的。

这一点,其实也不算是什麽秘密。

为了避免这样子的做法给英特尔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内部肯定是要再强调一遍。

而伴随着英特尔这边的决定,相关部门的人员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都收到了正式的联系,开始针对具体的项目展开报价。

……

「桑德斯,英特尔那边正式的采取了跟代工厂合作来降低晶片生产成本的方案。」

「这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作为AMD的销售总监,琳娜这段时间都在关注英特尔的动静。

在计算机CPU市场,AMD和英特尔之间的竞争是最激烈的。

作为后来者,AMD从1969年创业至今,总裁桑德斯也算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成绩。

曾有人开玩笑说,Intel筹资500万美元只要5分钟,而桑德斯筹资5万美元却要花500万分钟。

桑德斯还不忘对普通员工进行福利鼓励,比如定期举行大型聚会丶给普通员工发放礼物丶承诺永不裁员等等。

视员工为生命让桑德斯在与英特尔艰苦的斗争中获得了有力的支撑力量。

本来好不容易局面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没想到英特尔那边又有了新行动。

「晶片代工这个事情,并不是只有英特尔可以做。」

「如果台积电或者岭南半导体的代工成本比我们更低,那我们也可以选择将一部分的CPU交给它们去代工生产。」

桑德斯不觉得英特尔依靠晶片代工就能完全颠覆自己在晶片成本方面的劣势。

固然,英特尔是电脑CPU的发明者。

但是曾经领先并不表示能够一直领先。

只要AMD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他是有信心追上英特尔。

当然了,现阶段他也只能说是追上英特尔,不敢轻易的说超越英特尔。

「那我们是不是让技术部门和采购部门安排人员去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展开审核工作?」

「这样子后续如果我们需要把晶片交给对方生产的话,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响应。」

琳娜这个提议,完全是站在降成本的方向去说的。

成本降低不下来的话,那麽她们销售部门卖东西的时候,就不能以很低的价格去销售。

这绝对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

毕竟现在的电脑价格还是太贵了,消费者也好,生产厂家也好,对价格都比较敏感。

CPU作为关键的零件,占据的成本比例是比较高的。

「先考察一下倒也没有关系,甚至考察通过之后可以找他们去询价,把握一下晶片代工的成本情况。」

「同时也算是间接的了解一下英特尔的晶片代工成本。」

「不过最终我们要不要跟英特尔一样采取晶片代工的模式,还要结合确认结果来看。」

晶片代工毕竟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到底是好是坏,桑德斯心中也没有谱。

AMD能够走到今日的局面不容易。

要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导致局面糜烂,绝对是他接受不了的事情。

「嗯,肯定是要确认晶片代工厂家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都没有问题,并且成本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才行。」

「要不然我们这麽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琳娜自然也能明白桑德斯的担忧,所以明确了这段时间应该做什麽,就没有进一步的逼着桑德斯做决定。

而伴随着AMD开始跟着英特尔的节奏行动,自然也有更多的厂家开始有了动作。

IBM丶苹果和德州仪器,都在探讨晶片代工的可行性。

一部分交给代工厂生产,一部分自己生产,英特尔的这种模式至少资本市场是认可的。

其他厂家自然也就比较感兴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