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73章 唐僧肉,蜂拥而来的民企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73章 唐僧肉,蜂拥而来的民企

簡繁轉換
作者:南山堂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5 23:21: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各个汽车厂都在行动的时候,相应的零部件企业,自然也不甘落后。

「王总,我觉得公司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定宝马汽车集团。」

「大众汽车等国际客户的优先度反而可以适当的缓一缓。」

中信戴卡去年才刚刚成立,销售部部长刘柱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他们公司主打的是铝车轮,相比传统的铁车轮,铝车轮的优势还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造型更加美观。

铝车轮可以通过铸造丶锻造等多种工艺制成各种复杂精美的造型,表面光滑且有金属光泽。

这能提升车辆的整体美观度和档次感,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外观的个性化需求。

而铁车轮由于工艺和材料限制,造型相对较为单一,外观较为粗糙。

其次是耐腐蚀性较强。

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氧化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相比之下,铁车轮容易生锈腐蚀,尤其是在潮湿丶含盐等恶劣环境下,腐蚀速度会更快。

腐蚀不仅会影响车轮的外观,还会削弱车轮的结构强度,存在安全隐患。

其他如重量更轻,散热性更好之类的优势,也吸引了主机厂扩大使用铝车轮的范围。

当然了,铝车轮有那麽多的好,自然也有缺点。

那就是铝车轮的成本要比铁车轮高了一倍不止。

考虑到这些因素,中信戴卡刚刚成立的时候,内部是把国际汽车巨头以及它们在华夏的合资公司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客户来发展。

但是眼看着宝马汽车集团的销量不断的上升,车型的销售价格一点也不比合资厂家的产品要低。

刘柱觉得公司的客户拓展方向,应该要作一些调整才行。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相比大众汽车等客户,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是更加容易出成绩的。」

「目前它们的产品,一部分是南山科技在做,另外一部份是其他的配套厂供应。」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链战略是自己内作和外购相辅相成的策略。」

「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作为中信戴卡的总经理,王勇明自然不会反对刘柱的提议。

客户的选择上面,又不是一定要非此即彼。

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同时也可以给大众汽车等其他客户供货啊。

只不过中信戴卡太想在出口创汇方面做出点成绩出来了。

所以之前主要是想要杀入沪上大众等合资厂家的铝车轮供应之中。

从而进一步的跟大众汽车等国际汽车巨头供货,实现出口创汇。

「是啊,我听说深城那边这段时间新成立了不少的零部件企业。」

「有一些直接就是宝马汽车集团自己的人出来开办的企业。」

「这种情况,江辉不仅没有反对,似乎还有点支持。」

「所以我才觉得这段时间应该是进入到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链的最好的机会。」

「今后万一他们的战略调整了,进入的门槛可能就会增加很多。」

刘柱将自己的分析意见给说了出来。

想要进入到一个主机厂供货,肯定是有门槛的。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每个主机厂都有自己认可供应商的判断标准。

不过虽然有标准,但是这个标准的严格和宽松程度,也是比较灵活的。

如果公司某段时间的策略是要引进一批新的厂家来完善或者重构供应链,那麽就会有很多的新机会。

如果某个时期的战略是要重点利用体系内的厂家,那麽外面的供应商想要进入就会困难很多。

很显然,这个阶段的宝马汽车集团,是属于比较开放,比较积极的扩大供应商体系的时候。

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进入,指不定难度就会高很多。

「我们股东在港城那边跟宝马科技应该是有一些交集的。」

「到时候看看能不能通过股东那边跟宝马科技联系,走上层路线,快速的进入到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体系。」

「一旦顺利的成为了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商,我们今年刚刚量产的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一下就能提升不少。」

王勇明作为总经理,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是非常关注的。

想要经营状况好,产能利用率肯定不能低。

「嗯,这倒是一个加快速度的好办法。」

「不过实务层面的事情,也不能落下,我下周先去拜访一下他们采购部的人员。」

取得了王勇明的认可之后,刘柱准备立马行动起来。

……

去年刚刚成立的中信戴卡能够想着要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前年就已经成立的福耀玻璃,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曹总,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态度已经比较明确。」

「像是汽车玻璃这样子的零件,如果我们要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就必须在深城或者周边城市建厂。」

「否则对方不准备跟我们进行合作。」

曹天灵是福耀玻璃销售部负责人,自然是很希望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宝马汽车集团的供应商。

不过福耀玻璃前年才成立,跟宝马汽车集团现有的玻璃供应商南玻等厂家相比,还非常的年轻。

虽然曹天灵给宝马汽车集团的报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汽车行业选择供应商,不完全是单纯看价格的。

供应丶研发丶质量等各方面的东西,都需要一起考虑。

虽然目前使用的汽车玻璃,技术含量跟后世相比一点都不高。

但也算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零件,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比较慎重。

特别是汽车玻璃的生产线相对比较复杂,投资比较大。

「岭南省那边有羊城标致丶羊城汽车制造厂和宝马汽车集团好几家汽车主机厂。」

「其中宝马汽车集团的新增市场就比许多主机厂的全部订单都要更多。」

「既然人家要求我们去周边建厂,那我们就去珠三角几个城市考察一下,看看在哪里建厂比较合适。」

曹德望是一个比较有魄力的人。

既然选择了下海搞玻璃,自然就希望能够搞的好一点。

「可是我们去年刚刚投资了一条汽车玻璃生产线,都还没有正式量产。」

「而一条汽车玻璃生产线的投资是很大的,我们真的要去新投资一条吗?」

曹天灵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1977年,曹德望在家乡水表玻璃厂任采购员,1983年承包了这家工厂,进入玻璃行业,当时主要生产水表玻璃。

1985年,曹德望洞察到汽车玻璃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汽车玻璃生产。

1987年福耀玻璃正式成立。

到现在为止,倒是拿到了羊城标致等几个客户的玻璃订单。

但是量产时间最早的羊城标致,也是要今年下半年才量产。

相当于之前投资的汽车玻璃生产线,一分钱都还没有给自己挣回来呢。

这个时候继续去深城附近投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

「天灵,宝马汽车集团的配套业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只要拿到了他们的订单,我们完全可以去找银行贷款来修建工厂。」

「现在改革的氛围很好,各地都在鼓励大家创业。」

「像我们这种去给宝马汽车集团配套修建生产线的投资,银行应该是比较容易审批的。」

曹德望这麽一说,曹天灵的压力更大了。

汽车玻璃业务一分钱都还没有挣到,公司现在的运转完全是依靠之前的水表玻璃来支撑。

原本指望着今年开始量产供货之后,情况能够有所好转。

现在又要去贷款修建新工厂,压力一下就大了。

「那我安排一下,下周就去深城以及周边城市考察。」

「然后尽快的确定我们的工厂修建方案,再跟宝马汽车集团汇报,获得它们的正式定点合作函件。」

「这样我们才能尽快的从银行那边获得贷款。」

曹天灵知道这对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

既然老板已经决定开搞,那肯定是要全力支持。

也就是现在华夏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比较落后。

要是放在后世,这种连生产线都还没有的情况下,想要获得主机厂的订单,绝对是非常困难的。

特别是福耀玻璃这边生产的汽车玻璃,都还没有正式的量产过呢。

不过在这个年代,机会就是那麽的多。

各个主机厂都有零部件国产化的目标。

只要有供应商承诺自己可以生产相关的零件,就很有可能获得相关的机会。

哪像是后世,竞争的头破血流。

……

相比中信戴卡和福耀玻璃,万向集团这边,情况就要好很多。

「鲁总,公司现在已经买断了工厂股权,以后的经营就全部你说了算了。」

「我觉得是时候尽快的拓展国内外的业务了。」

「宝马汽车集团,我觉得就有必要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公关对象。」

鲁新云作为公司总经理鲁管求的亲戚,对于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

相比其他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万象集团这边的底子显然是要深厚很多。

之前也有给宝马汽车集团供应一部分的零件,但是双方的业务不算是特别的多。

1969年,鲁管求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初期生产万向节丶船钉丶铁耙等产品。

经过十年发展,工厂壮大至300馀人。

1979年,工厂改名萧山万向节厂,专注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并拓展到汽车传动轴丶轿车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

1984年,他们厂就开始出口创汇,3万套万向节出口美利坚,是华夏汽车零部件出口美利坚的第一单。

去年的时候,鲁管求以1500万元买断工厂股权。

最近各种手续全部捋清楚了,然后正式的注册成立了万象集团。

面对这个全新的局面,公司上下自然都是想要大干一场,搞出点成绩出来。

「传动轴丶轴承和减震器这些零件,宝马汽车集团那边都是以自己生产为主。」

「所以虽然看起来前景很是广阔,实际上是吃不到最里面的饼。」

「是不是还是重点去给沪上大众丶一汽大众丶沪上汽车制造厂等客户寻找合作,机会会更多?」

对于国内各个主机厂的供应链结构,鲁管求都是有专门去调查了解的。

他在这个行业,也算是老人了。

这些年,他们厂的技术进步算是比较快。

跟国际零部件巨头相比,肯定还有差距,但是在国内同行之中,做的比他们好的已经不是很多了。

「是的,宝马汽车集团的这些零件,过去确实是以南山科技自己生产为主。」

「但是我觉得现在他们的一些战略发生了改变。」

「我们想要独占这些零件的供应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吃下三成的份额,还是很有希望。」

「虽然只有三成,但那也是好几十万辆的销量,仍然是国内最大的单一客户。」

鲁新云对于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合作业务,还是非常看好的。

别看过去几年都没有发展起来,只是个别零件在个别车型上面有合作。

但是正是通过这些合作,让鲁新云知道今后的合作空间还很大。

「奔驰汽车不是在沪上成立了一家新工厂吗?」

「南山科技肯定也是在沪上修建了分厂,不过应该不是所有的零件都会放在沪上这边的非常来生产。」

「我们倒是可以优先考虑一下给奔驰汽车沪上工厂生产的车型提供配套业务。」

「这样子的机会更大一些。」

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鲁管求觉得鲁新云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那肯定是不能离开宝马汽车集团的合作。

要不然的话,后面的发展压力就非常的大了。

「我了解了一下,减震器这些零件,南山科技应该还是会在沪上工厂进行生产。」

「但是半轴和转向节,很可能没有在第一阶段的投资范围之内。」

「我觉得这对我们厂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

「南山科技的工人工资那麽的高,各方面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我觉得我们的零件报价,至少可以比对方便宜15%。」

「在物价大幅度上涨,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对于扩大跟我们的合作,应该是有兴趣的。」

鲁新云直接拿出了自己的合作方案。

这让鲁管求松了一口气。

有具体的目标,这事就好办很多了。

……

「江总,这段时间想要跟我们合作的零部件企业多了很多。」

「感觉国内只要是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民营企业,全部都想要涌入到我们的供应链当中。」

采购部负责人王峰这段时间感觉天天都在接客。

从早到晚,一天至少要见4波供应商。

考虑到集团今后的供应链发展战略,他也不好直接拒绝人家。

不过眼看着新冒出来的零部件企业越拉越多,他也担心会出什麽纰漏。

所以专门给江辉汇报了一下。

「今年改革的风向算是彻底的定下来了。」

「大家的想法都开始发生改变。」

「以前许多厂还束手束脚,或者是挂靠在集体企业名下,不想把企业搞得太过好。」

「现在不一样了,企业可以是自己的,那自然要想办法尽快的发展壮大。」

江辉对现在的这个局面,却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时代的风口来了,自然是大家都想要发财。

「还真是跟您说的一样。」

「这段时间来找我们合作的,主要就是两个类型的企业。」

「一个就是新成立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想要从我们这边拿到订单。」

「还有一个就是之前已经成立了,但是跟我们还没有合作。」

「这些企业里头,有一部分就是之前的企业性质还不是特别的清晰。」

「像是万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王峰作为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自然是很能理解江辉说的话。

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春天,是真的来了啊。

「这些企业如果有兴趣进入到我们集团,可以考虑在宝马之光上面先使用。」

「正好南山科技那边不少零件的产能都比较紧张,把宝马之光的产能腾出来,可以更好的应对其他车型的需求。」

「而作为我们集团的入门级车型,宝马之光的成本压力也会更大。」

「各方面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我们可以拿出来跟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

江辉虽然很想扶持一把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原则的乱来。

要是因为这个原本把宝马汽车集团的口碑给搞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选择宝马之光来作为尝试,就是一个折中的考虑。

这款车型本身就是入门级车型,各方面的技术都已经彻底的吃透。

各种技术门槛也没有那麽高,用来做试验田,那是最好不过的。

「这个方案好啊。」

「那麽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有不少都还没有正式的量产零件。」

「我们要是跟他们合作,后面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我也是心中没谱。」

「要是能够有个宝马之光作为过渡,情况就好控制很多了。」

「就算是到时候出现一些意外,一切也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王峰没想到江辉那麽轻松的就给了自己一个非常明确的指示。

要知道,在职场上面做事,上级不给清晰的指示,那是经常都会碰到的事情。

因为这个原因吃过亏的人,绝对不算少。

「对于这些新加入的供应商,采购部可以联合研发中心对他们展开一些培养。」

「对于那些愿意主动的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公司,今后可以重点合作。」

「而那些只知道挣钱,不愿意投资的企业,后面可以把它们给淘汰。」

江辉可不是来做好事的,而是为宝马汽车集团培养自己的供应链。

如果有哪家厂不争气,那自然就没有什麽好折腾的了。

对此,王峰自然也是完全理解的。

……

「领导,这是我初步整理的最近两个月来深城新成立工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清单。」

「这些厂家,全部都是围绕着宝马汽车集团而来。」

「其中一半以上是直接为宝马汽车集团供应零件,还有一小半是给南山科技丶南山发动机等关联企业提供零部件。」

姚一鸣对于任何跟宝马汽车集团相关的事情都非常的关注。

这段时间深城新成立的企业数量很多。

各行各业的都有。

但是汽车零部件相关的企业,仍然是姚一鸣关注的重点。

因为他很清楚,相比其他的各种新成立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前途是更加有确定性的。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人去统计新成立的企业的生命周期,但是从印象之中来说,姚一鸣觉得许多企业都是活不过三年时间就消失了。

在这种企业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肯定是不值得的。

但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就不一样了。

这些来深城修建工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上都是已经有确定的合作关系。

想要失败都有点困难。

区别无非就是今后的发展速度到底有多麽的快。

比较争气的,也许以后会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成为深城的名片之一。

至于不争气的,可能从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拿到一批订单,过上几年舒服的日子之后,就慢慢的被淘汰了。

「宝马汽车集团不是都把新工厂开到沪上去了吗?」

「怎麽还有那麽多的新的零部件企业过来设厂呢?」

刘天武天天关注宝马汽车集团的动静,自然也知道有一批零部件企业跟着奔驰汽车去沪上那边开设工厂。

没想到深城这边,最近居然也有那麽多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出现。

「领导,沪上那边肯定也有不少新成立的零部件企业。」

「不过相对来说,我们这边的数量肯定更多,机会也更多。」

「虽然宝马汽车集团开始在外地设厂,但是总部毕竟还在深城。」

「那些零部件企业想要跟宝马汽车集团保持密切的沟通,直接把公司设置在深城,或者在这里开分厂,就是最好的选择。」

姚一鸣对于各个零部件企业的情况,都是有所了解的。

大家为什麽积极的来深城这边,他自然也是很关心。

「既然这些企业都是宝马汽车集团的配套企业,各种业务办理和优惠政策,能够给他们照顾的,就尽量照顾一下吧。」

刘天武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指示。

反正优惠政策给哪家厂都是给,那肯定要给的有价值一点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