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钟家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钟家的家主名为钟上位,是一个圆滚滚的胖子,此时他站在自家门前眺望,看到宏永贵家那边火光已经亮成了一片。
唉,可别闹出什么乱子来才好,钟上位心中十分紧张。
因为紧张,他额头冒出不少虚汗,嘴里也忍不住的叨叨不停:“……宏永贵这厮可真狠啊!下午才开始催粮,不到晚间他就把自己给挂上去了,他这是故意想让我钟家不得安生……唉,现在把事情闹的这么大,村里人也都赶过去了,这要是再出几个挑事的人……唉!”
他这话既是谴责宏永贵恶意上吊,也有不满自家老二催粮催的太狠的意思。
钟二少就站在一边,他听的有些不耐烦,只打断道:“哎呀爹,你就放心吧!一帮穷佃户聚在一起又能怎么样,他们肯定闹不起来的。”
听钟二少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口气,钟上位就觉得相当上火了。
他向着钟二少呵斥道:“你说没事就没事!涞水县又不是河南那种乱地方,要是真闹出了什么大事,你二叔就是再能耐,他也是兜不住的!”
钟上位所谓的“大事”当然就是村民聚集造反了。
虽说他们这点人掀不起什么大浪(旁边官兵太多了呀,还没出村就会被剿了),但造反就是造反,一旦消息传扬了出去,别说他家那个小小的吏房二叔了,就连县令闵文恭都是要遭殃的。
闵文恭自己要遭殃了,在这之前,他还不得把钟上位的脑袋揪下来耍一耍?(假如钟上位还没被村民打死的话)
钟上位把事态说的很严重,然而钟二少只觉得有些好笑。
他不光了解宏家村这些村民,更加了解他这个圆滚滚的爹,说穿了就是八个字:贪得无厌,胆小如鼠。
为了不让他爹再继续担惊受怕,钟二少便安慰道:“好好好,我这就多找些人过来,让他们都到村里去看着那些佃户,保证不让他们闹起来。”
然而钟上位还是不放心,依然在喋喋不休。
甚至话语中还有了废除“阎王贷”的意思……说的好像把当初许给村民的借粮三分利(利本不打滚)变成“阎王贷”的主意,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似的。
钟二少也是无语,只用了一句话就堵住了他爹的嘴:“爹,难道你不想要那些田了吗?”
是了,钟家借着还粮的由头对宏家村村民苦苦相逼,不只是为了多刮上几石粮食,更重要的是为了那些仅剩的自由田。
虽说现在大部分村民都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他钟家的佃户,但那些人手里你一亩他半亩的,加起来也足够钟上位眼红了。
农民对自己的田地视若生命,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上去,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把田地交出来的。
钟二少接着说到:“爹,你要给他们减积欠我不反对,但你可想好了,现在拒马河里涨水了,以后庄稼不缺水年年都能得丰收,你再想收他们的田那就难到天上去了。”
正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听了自家儿子的话,钟上位脸上的肥肉都纠结的打颤。
他即担心可能会闹出什么事来,又实在舍不得这个“一统宏家村”的最好时机。
纠结良久之后,他终于迈着“沉甸甸”的步子往回走了。
一边走一边还遮遮掩掩道:“……那也不能逼迫的太过了,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唉,这个宏永贵也真是的,他还不上粮也不会来找我商量商量,一家三口人啊,孩子还那么小……”
宏家村发生的事正是明末土地兼并的一个最典型缩影,越是天灾严重,越是地主们兼并土地的狂欢。
大江南北的地主们不需要建群沟通,不需要网上买课,但使用的手段都如出一辙:大地主(士绅,也只有士绅才能成为大地主)通过勾结官府大口吃肉,小地主通过“帮助”村民度荒小口喝汤。
土地兼并带给农民的痛苦要远远超过了天灾和战争,堪称明末第一灾害。
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只能被迫成为佃农,由此一来,那佃租就开始疯狂内卷。
明末北方地区的佃租曾一度到达了七成五,甚至是八成以上,这点收成怎么能够养活一家人呢?
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儿父母活活饿死,这能忍吗?这公平吗!
于是李自成他们登高一呼,天下应者云集。
于是满清铁蹄踏破神洲,他们却没有抵抗意志……因为他们除了半死不活的一条烂命,再也没有需要保卫的东西了。
如同钟二少所预料的,那些村民就是悲伤了一会,真的什么“大事”也没能搞出来。
虽说他们马上就要被钟家逼到绝路上去了,但……“马上”的意思就是现在还没到绝路,如同宏永贵那般决绝的人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愿意再等待一天。
说不准在这一天之内,就能发生什么奇迹呢?
宏七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起来了,他还是决定要到县城去换购杂粮。
去县城是需要经过新城的,新城东家就住在那里呢,宏七虽然啥都没有,但他也不好意思空手而过。
他带着小调皮一起在河边辛苦寻找。
现在拒马河里鱼虾是摸不到了,但凭借着他丰富的经验,两个人翻了一个早上的时间,终于还是在河边的沟沟壑壑里寻到了五条灰溜溜的北方泥鳅。
然后他把泥鳅装进了篓子,再唤上几个交好的同乡,带上仙米,推着一辆鸡公车向着县城去了。
婆娘还在后头追着骂,但宏七置之不理。(她觉得换不换都一样,还不如再吃两顿白米粥)
宏七也知道换来的粮抵不上钟家的积欠,但……怎么说呢,他认为自己欠了钟家一石加七斗的粮食是事实,至于钟家怎么算积欠、又是怎样的逼迫于他,那都是钟家的事,他自己求的就是一个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