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博浪人生 > 第492章 首战告捷,发展方向

我的博浪人生 第492章 首战告捷,发展方向

簡繁轉換
作者:偷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博浪人生 !

美东时间9点30分,美股正式开盘,开始连续竞价交易。

不知道多少交易于瞬间发生。

可能你炒股但不那么积极关注股市。

但永远有人在连续竞价交易开始第一秒种开始有操作。

可能你觉得晚一秒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但永远有人能在一秒钟的时间粒度里做出惊人的事情。

眼下就是这样。

因为美股超长的盘前交易时间带来的海量撮合交易,美股正式开盘后,高盛的开盘价较昨日已经下跌了不少,然而正式开盘后,其跌势仍相当惊人。

就这么一秒钟,股民们至少创建了超过75万股的卖盘。

要知道美股可是最低允许1股买卖的。

就这么说吧……因为高盛在舆论声势上的绝对弱势,没有正面回应关于亚太市场运营现状,以及博浪国际投行的看空报告实在过于详实,分析师的锐评实在一针见血;

以至于现在除了一些特别用户,普通模式下对高盛的做空交易都很难进行了。

比如借股票卖出再买入这样的做空方式就行不通了。

因为借不出。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同行、巨鳄、资本家、投资人、精英都想要趴在高盛头上吸一波血了。

高盛这些年狗屁倒灶的事情做得太多太多。

就华尔街来说,谁家都被它坑过。

当然,这方面能在华尔街生存的大老都是一样,坑的就是踏马同行。

虽然高盛就那么点市值,榨干了也不够大家肥一波的。

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

总之……美股一开盘,好似一场盛宴。

而博浪国际投行也在进行着二级市场的实际操作,只是与高盛毫无关联,千亿人民币等值外币躺在账户上总得动一动。

…………

事实上,高盛与高盛股票还真的是需要分开来看待。

高盛与苹果、脸书乃至算是同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股神那公司都不一样。

高盛的市值从头到尾都不是很高,历史上偶尔会有人做空高盛、乃至打压高盛股价的事情。

反正也不可能通过股市去入主高盛什么的。

跟博浪之前通过故事拿捏脸书也很不一样。

所以,高盛其实也没在短时间内投入太大的力气,因为博浪国际投行现在暂时只是主要针对高盛股票。

而在这之外的谋划才是高盛正在警惕的。

总计不过几百亿美元市值的盘子,一日内蒸发掉120亿美元,还是金融危机余韵阶段时期,高盛都没在意过。

更别说现在一个交易日内可能都蒸发不掉50亿美元。

高盛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也不是他们宣传的那些鸡汤十四条之类的,而是两个字:买卖。

高盛比较擅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某样产品进行包装,然后卖出去。

这也是高盛黑历史非常多的原因。

而且屡次都是大获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盛极其擅长利用客户的贪婪与渴求。

比如柳八爷时期,高盛居中很轻易促成了极大亏损的IBM个人电脑业务以高价卖给萎落。

这种简单的‘买卖’使得主动极限靠近zz的高盛有无本万利的能力。

传闻高盛还有一句名言。

“We are selling to willihe t fair market price。”

“我们以当前市场公允价格卖给那些有意愿的买家”

并认为,因此才能活下来。

所以,其实高盛大多数时候做的是信息差生意……或者说,任何交易的本质都需要利用信息差。

这也是高盛总能活得十分滋润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每次大规模地域性经济危机乃至全球性经济危机,其背后的推动者中都会有高盛的身影。

这种结论一半来源于事实,一半来源于‘谁获益谁嫌疑’的观点。

譬如在08次贷危机时,高盛先是因为欺诈事件大额获利,据传高达170亿美元,又因向AIG投保140亿美元,AIG被救拿到1600亿美元注资后得到了等额赔付,然后还得到了100亿美元的救助金。

而因为欺诈事件即提CDO(债务抵押债券)事件在后来的2010年被SEC(美证交会)指控,导致高盛股价狂跌,高盛最后为此与SEC和解所花费的费用仅为5.5亿美元,随后市值上涨8亿美元。

看,一个次贷危机中,按照这些数据算,高盛就获得了410亿美元的收益,如今市值却也只比410亿美元……呃,刚才已经跌破400亿了。

所以,只能说高盛股票与高盛有很大关系,但不是很多。

…………

而在全华尔街,乃至全美和全球金融精英都主要关注高盛股票时,海外市场的吃瓜网友们也在议论纷纷。

“果然,BL-IIB这份长期看空报告发布,高盛股价的下跌连一个交易日都撑不住啊。”

“早知道我也买空头。”

“晚了,华尔街的吸血鬼比我们要精明太多,他们早就把握好了机会,一点油水都不会漏给我们。”

“为什么大家明知道以后会涨上来,还要卖?”

“没有为什么,这就是股票市场。”

“所以,BL-IIB是赢了吗?”

“不好说……”

尽管在十五分钟后,高盛股价在逐步稳定中下跌了超过20美元,蒸发市值已经超过了17%,但在一些键盘金融精英眼里,这并不意味着博浪国际投行赢了这次极小规模交锋。

因为尽管高盛黑历史多,但大家还是比较相信高盛的能力,博浪国际投行可能真没有参与做空。

这还真是事实。

对于雄踞全球金融市场的巨鳄来说,其实大量级资金流入主流金融市场都在他们眼里比较透明。

因为流入是有入口的。

有入口就有记录。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这类去中心的虚拟货币越来越受追捧也与此有关,有太多人的财富不能明示了。

博浪国际投行不像高盛这个左手右手左右手齐上的东西,没有一边发看空报告一边做空,甚至还要把对冲玩到极致。

博浪国际投行是真对高盛股票没兴趣。

所以,输赢的焦点其实不在股票市场本身。

而是……有没有更多同行主动认同博浪国际投行发布的看空报告。

好在,没让吃瓜网友等太久。

也没让金融精英们等很久。

美东时间上午10点整。

摩根士丹利、JP摩根、瑞银三个大机构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前后脚发布了关于高盛股票的分析研究报告。

主要内容是:

“调低高盛股票的评级为“卖出”,但看好高盛股票的长期走势。”

博浪国际投行这边有第一时间收到消息,随后,温良起身招呼:“行,差不多了,都下班吧。”

段佳静:“???”

不趁热打铁的吗?

我怎么跟不上时代节奏了?

…………

…………

晚十一点出头,温良、汪婉瑜和几个人就近找了饭店吃夜宵。

主要是郑琪、张谦、段佳静三个人跟着来了。

其他人有的赶紧回了酒店休息,有的自己找地儿了,绝大多数人并不乐意下班时间跟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有交集。

温良再年轻,也是博浪集团这样一家超级大的巨型企业公司老板,所拥有的财富已经多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了。

另一方面,汪婉瑜带过来的这个团队很多人员都比较喜欢个人空间,他们的年收入都比较可观,从而有更多的个性选择。

如陈铿这个双博士,听说对夜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张谦……他是汪婉瑜看好的投行业务联席CEO,这也是因为投行业务的未来会很夸张,一个CEO绝对不够。

毕竟现在直接是温良主事。

这可是博浪从业务开始扩张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而如果连这种场面都不能主动融入的话,那张谦也太辜负汪婉瑜的看重了。

当然,实际上在投行里面最常沿用的是高盛他们的职级体系,从分析师→经理→副总裁(VP)→高级副总裁(SVP)→执行董事(D)→董事总经理(MD)这一体系。

不过,汪婉瑜知道温良不会在博浪国际投行用这套,因为……踏马的,国际投行也只是博浪集团一个‘小’业务,是要优先顺从于博浪体系的。

饭桌上,大家吃着各式样的夜宵,闲聊着。

全程看客的段佳静仍有不懂……这种迷茫是她离开财政以来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

所以温良才说财政的伟总在搞他。

派来了不能不看重的一个‘大小姐’,想让她跟着博浪国际投行从零开始历经一场复杂的变化。

可以理解为,财政是想要也需要从博浪或者说从温良这里学习一些不同的作风,争取尽可能从温良这里获得更大的益处。

不管承不承认,博浪集团毕竟是全球发展之最,温良不一定智商爆表,但他一定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

而现在年纪还不大的段佳静,会在将来在财政内带领某些革新尝试……她带领着大家失败了也有扛住责任的那个底蕴,成功了也不担心被抢功。

反正‘交易’无处不在。

温良没有抗拒的主要原因也是‘交易’。

又不掉块肉,还能一次性获得好几个大老的友谊。

尤其是温良知道段佳静她表舅未来还能更进一步。

至于后续革新尝试失败的责任什么的,那当然跟温良没什么关系,也没人敢这么无限牵扯。

温良与各方的‘交易’都是局限在博浪国际投行这个主体内的。

段佳静见气氛还不错,终是问出了心中疑惑:“高盛股价跌得很凶,我们为什么不提前入手空头单,好像不存在合规风险吧,浑水等机构就是一边看空一边做空。”

郑琪替温良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要的不是获利,是行业认同感,博浪国际投行以机构形式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意欲形成影响力,染指掌控权,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这些认同。”

“看空高盛,是当下一个很好、必然会成功的切入点。”

“因为高盛真在亚太出现了重大失利,也因为高盛真的对外隐瞒了其在亚太地区的运营现状。”

段佳静更不解了:“那也不冲突吧。”

“不冲突是不冲突,可我们暂时看不上高盛这点买卖啊。”郑琪语调随意的说,“下跌不到75亿美元,又有全球那么多同行,乃至其它风险,必要性不高。”

“而且,资金本来就不够充裕,自然要集中起来,用在关键事情上。”

段佳静好像是个问题宝宝一样,既然温良没有拦着,而又有郑琪来解答,索性将所有的疑问都问了出来。

原本被称之为专业性很强的她,在博浪国际投行属实不够看一点。

最后的最后,温良做了个简单的解释:“博浪国家投行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可以分成两块,一是成为真正的国际投行,二是形成桥梁。”

“高盛其实不能算目标,基于它的特殊性和我们的背景,它是必不可能被我们打垮的,哪怕是被挤压到极致,高盛这块招牌也一定会继续存在。”

段佳静嗫嚅了下,还是问了出来:“国际投行能理解,形成桥梁是什么意思?”

温良简单回答:“外资入境的桥梁。”

随后略微做了解释:“投行任何行为的本质其实不过‘金融中介’四个字。”

“现代社会世界上不存在哪个国家不需要外来资金,据我所知,我国对外来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夸张,高盛等一众投行、机构也确实有引进一些外来资本,但它们可能前脚搭桥后脚就炸桥。”

说到这里,温良目光从众人脸上一扫而过,语调友善的说道:“当然了,博浪国际投行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非常规尝试。”

算是把刚才话里的压力又给卸掉了。

“……”

事实上,温良从意识到老平头可能要他主导一个金融事务后,他最先想到的都不是这些东西,而是直指核心的想到了关键:

人民币国际化

从范畴来说,金融中介的范畴可以包含这个。

反正不管怎么想,温良认为既然到这份上,那就没什么好避开的,而且投行业务发展起来也十分有利于博浪集团的其它业务发展。

毕竟博浪集团有大量优质资产,适合中介一下,比如跟卢老板一样,拉个银行背书什么的。

再有就是利于温良推动更广泛的出海计划。

因为随着发展,阿美莉卡属于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无论哪个方向的发展,有华尔街这条纽带更快捷。

基层支撑系统、基础研究等一系列项目最终都免不了要通过商业化来实现成果产出与变现。

而商业就是这个叼样子。

绕来绕去都得先有流通。

-

PS:可去踏马的,十点睡三点醒,阎王夸我好身体了属于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