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莫里斯接收到眼神示意,当即身体前倾,敲着桌面说道:“我们只需要知道这首歌,能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能不能赚钱,至于艺术方面的问题,我们手上还有很多的艺术家,他们完全可以承担这一部分。”
“如果只为了赚钱,那必然可以。”西摩·斯坦自然说道。
两人一唱一和,其他人也只好放弃谈论艺术,专门就市场接受度展开了讨论。
最后的会议结果,让莫·奥斯汀十分满意。
大家也给出了很多运作麦当娜的建议。
总之就是要将她打造成潮流风向标,甚至不仅仅是音乐,在时尚、视觉艺术等方面,也要把她打造成标杆。
从这天一起,麦当娜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西摩·斯坦为她联系到了纽约一家视觉时尚工作室,全面负责她的新专辑以及未来巡演的妆造,就连日常出街的妆造也有专门的设计。
根据欧陆舞曲的节拍,麦当娜自己又创作出了两首相同风格的歌曲。
虽然拿给维克多听的时候,他并不是很满意,而且这两首歌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但华纳唱片已经敲定了麦当娜的主打单曲和新专辑的发行时间,因此维克多便帮她修改了一下副歌,同时让最好听的旋律部分多次重复。
“OK,这样听下来会好很多。”
维克多有着后世几十年各种神曲的荼毒,悦耳又洗脑的旋律信手拈来。
“哇哦,这么改我很喜欢。”
麦当娜拿着稿纸,一边哼哼一边扭来扭去,哼完后扑到维克多怀里抱着他一顿乱啃。
西摩·斯坦就站在旁边,对于修改后的这两首歌,也很满意笑道,当即说道:“我马上去找托雷斯和阿瑟,尽早把这两首歌做出来。”
八月下旬。
兰登书屋在北美发行了《沉默的羔羊》。
罗伯特·戈特利布在曼哈顿上东区的一间餐厅里,约了维克多见面。
“现在想约你见一面,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罗伯特笑说,“这本书拖了这么久,总算是发行了。”
“你们在背后肯定做了很多工作。”
《沉默的羔羊》这本书从交稿到发行过去了四个多月,远比维克多之前那些书拖得久,不过他也很好奇是什么原因。
“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审查阻力,他们觉得小说中的暴力场景、犯罪和心理变态等敏感问题,实在是描述的过于详细,担心会激发或强化某些读者的暴力倾向,OMG,还是我据理力争,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说服那些老古板们同意发行。”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这意味着政府不得无故限制言论或出版物,除非它们涉及明确的法律问题,如诽谤、版权侵犯、淫秽或威胁国家安全的内容。
但在出版社内部,有一套专门的自我审查和市场审查机制。
兰登书屋也不是总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一个人说了算,他们有一支专门的审查团队,负责评估小说的文学价值、创意表达和对读者的吸引力。
同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文化敏感性,也会影响审查团队的决策,他们会避免发布被认为冒犯或不道德的内容,以维护兰登书屋的品牌形象,避免公众反感。
“原来如此。”
维克多莞尔一笑,“是不是像《哈利·波特》就不会遭遇这样的烦心事?”
“那确实。”罗伯特说道,“对了,正好还有一个消息,《纽约时报》开出一个字100美元的价格,请你在他们的报纸上刊登文章,准确来说应该是邀请‘林恩·李维’,写一些短篇小故事,你考虑考虑?”
“听起来蛮有吸引力的,不过我得有那个时间去写啊!”维克多摇头笑道。
“先别着急拒绝,如果你有想法的时候,或者随手写了一些东西,尽管可以跟我联系。”
“我考虑考虑。”
维克多也只是随口一说,当然没有想过写什么短篇文章。
然而,就在俩人吃饭过程中,切牛排的时候看着面前的盘子,突然间福灵心至,想到了一篇前世在《意林》上看到的毒鸡汤——
一个人留学生在日本的餐馆打工,盘子要洗七次,结果自己偷懒少洗了几次,很快就被发现并开除了。
这篇毒鸡汤影响了几代人,如果把它反过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呢?
维克多忍不住想笑,抬头看着罗伯特问道:“如果不使用林恩·李维这个笔名的话,你可以帮我在《纽约时报》上投稿吗?”
“当然可以。”
罗伯特说,“《纽约时报》的总编辑和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如果不使用这个笔名,或许价格就没这个高了,当然,你也可以使用本名,维克多·杜邦。”
“钱不是问题,我也不在乎他们给多少钱。”维克多当即说道,“我重新换个笔名,到时候你帮我想吧,但不能跟我的本名和林恩·李维这个笔名有任何的重合。”
“你是打算给他们写了?”罗伯特惊喜的说道。
“是。”
维克多现在满脑子都在构思如何写这篇文章,骨架还是原来的毒鸡汤结构,但皮得换一换。
晚上回到家。
维克多拿出了笔和稿纸开始书写,因为有部分原创内容,以至于他删删写写用了两三个小时,才敲掉了这篇毒鸡汤。
文章的前半段,维克多讲了一个在美国唐人街打工的日本留学生,发现餐馆后厨要求盘子都洗七次,抱着疑惑询问老板得知,这是华人餐馆的传统,也是华夏餐饮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食品安全和卫生是基本要求,也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关键。
然而为了偷懒,他将清洗次数缩减到了五次,结果一起打工的其他学生发现此事,都选择与他渐渐疏远。
这名日本留学生并没有因此认识错误,反而沾沾自喜,在没被发现的情况下又偷偷减少到了三次。
但这一次上帝没有眷顾他,检查人员利用检查出了他偷懒的事实,并在老板面前对他进行了举报,面对日本留学生的振振有词,老板只是淡淡的告诉他:“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
之后为了生计,这名日本留学生不得不继续去其他餐馆打工,结果纷纷被拒,甚至被房东赶了出去,因为他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亚裔留学生的名声,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通过这件事,这名日本留学生意识到了勤奋和敬业的精神,在工作中有多么的重要,还有细节定成败,最终靠着此次错误学习到了很多。
“呼!”
维克多吹了一下油墨未干的稿纸,再重新阅读一遍,十分的满意。
接着使用打字机,噼里啪啦的写下了最终版本。
隔日上午。
维克多亲自跑了一趟兰登书屋,将这篇文章摆在了罗伯特的办公桌上。
“你不会是连夜写的吧?”
罗伯特惊讶的看着这批文章,虽然短短数千字,但行文流畅,立意也很好,而且他还没察觉这是毒鸡汤。
“东方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现在中美正是蜜月期,罗伯特也早想有机会去东方看看了,在读完维克多这篇文章后,这种想法越发强烈。
“是的,我有几个华人朋友,也有朋友在那边留学,这都是他们亲口告诉我的。”
维克多信誓旦旦的说道,“根据他们的反馈,我写出了这篇文章。”
“嗯。”
罗伯特又看了几遍,将稿纸收进了抽屉,“我会把它转交给A.M.罗森塔尔,等发表之后我再联系你。”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时任总编辑,他从77年开始担任这一职务,非常重视深度报道和调查新闻。
维克多眼皮不禁跳了跳,这家伙应该不会固执的亲自去唐人街的中餐馆考察吧?
事实上,罗森塔尔压根没有这个想法,他收到维克多的文章后,也只是当做一篇心灵鸡汤。
而且是亚裔学生的故事,又发生在唐人街中餐馆,没有涉及到白人的名誉,所以他也不太在乎,于是认为这篇文章可以见报。
不过,在见报之前,他还是希望“林恩·李维”能够用自己的名字,写一篇短篇小说。
转过天来,罗伯特通过电话再次找到了维克多。
“什么意思?他还有要求?”
维克多拿着话筒,疑惑的问道。
“他还是希望你能以林恩·李维的名义,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一篇短篇小说,而且这次开价到了一个字500美金,你真的可以考虑考虑。”
“好吧!”
维克多说道,“是不是给他短篇小说,那篇文章就能很快见报?”
“是,就是这个意思。”
“好的,我过几天给你。”维克多说道,“不过我也要罗森塔尔答应我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以后像《中餐馆》这样的文章,我还会写很多,希望跟《纽约时报》可以达成长期合作。”
“我会跟罗森塔尔商量的,他估计不会拒绝。”
挂上电话,维克多就开始思考,到底要给《纽约时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思来想去一番,他敲定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的题目《TheMonkeyLook》(猴子的样子)。
这篇小说出自于拳击题材小说集《RopeBurns》(绳索烧伤),而著名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就是根据这部短片小说集里的《猴子的样子》、《百万美元宝贝》和《冰冻的水》这三则短片故事改编的。
几天后,只有两千多个字符的《猴子的样子》,送到了罗森塔尔手里。
因为从没有人见过“林恩·李维”,所以大家对他也有许多猜测,看了这篇文章,罗森塔尔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个拳击教练或是拳击俱乐部经理的形象。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除了罗伯特以外,距离林恩·李维最近的人。
隔天的《纽约时报》第四版,刊登了《中餐馆》这篇文章。
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很多订购报纸的客户,也都将其视为一篇奇怪的故事,而且虽然现在中美进入蜜月期,可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还有很深的偏见,以至于故事的真实性,也无法让他们相信。
但在一周之后,《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先后转发了这篇文章,这些都是覆盖全美的大型报刊,于是很多地方小报,也开始陆续转载。
不过,想让这篇文章真正形成影响,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维克多在《纽约时报》先后刊登了《中餐馆》、《猴子的样子》后,又写了一篇“华人到了16岁就会搬出去自己独立生活”的文章,名字叫《成长》。
这篇文章还没见报,哥大这边就要开学了。
后半年维克多就要大四了,对很多大四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学年,关系到能不能毕业。
他推掉了大部分的活动安排,再次回到校园开始了学生生活。
本身大四的课程没那么多,只有语言学专题、双语现象高级课题、社会语言学高级课题。
剩下就是跟着教授做独立研究,写论文。
维克多几乎是把除了睡觉的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上,别人一年的课程,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毕竟他没有参与任何教授的研究,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三门课程中。
院长办公室里。
新任文理学院的院长贝茜·达娜·布洛克,亲自把成绩单交到了维克多手里:“恭喜你,你是本届学生中,第四个拿到这张成绩单的。”
“第四个?”维克多疑惑道,“还有人比我更快吗?”
“有两个大二就已经拿到了四年的成绩单。”贝茜说道,“还有一位去年12月份拿到了成绩单,不过你是大三才决定加速学习的,能有这个成绩,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或许我大一就应该开始加速学习,只不过我那时候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维克多笑着耸了耸肩。
“哈哈,我其实一直以为你会退学的,毕竟很难有人在你这么忙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到学业,且所有的课题成绩和论文都能拿到高分。”
旁边的芬迪尔笑呵呵道,他依然是院长助理,但同时也兼任文理学院的副院长一职。
“你只要在独立研究这一块儿,获得至少一位教授的优异评价,就可以提前拿到了毕业证书了。”
贝茜接着说道,她的目光也看向了芬迪尔。
虽然芬迪尔是心理学教授,但是语言学和心理学交叉课题,也是他的强项。
看维克多的情况,似乎也更愿意跟着芬迪尔做研究。
“我可以亲自为他指导,手上现在正好有合适的研究项目,保证他能获得优异成绩和充实的研究经验。”
芬迪尔说的,自然是MBTI性格测试。
果然,在离开院长办公室后,芬迪尔就把维克多叫到了办公室,又给了他一批资料。
“你上次的论文很不错,就连玛丽·迈尔斯都对你的论文赞不绝口,再接再厉,拿出一篇跟上次水准相当的论文,我就可以给你优异评价,保证你拿到毕业证书。”
“好的。”维克多点了点头说道,“这学期结束以前,我把论文拿给你。”
“你这么有信心?”
芬迪尔惊讶道,毕竟距离学期结束,也只剩下一个半月了。
“时间足够。”
维克多自信满满,“我就被陪你多聊了,得赶紧回去看完这些资料。”
“好吧!”
芬迪尔想了想,又把已经走到门口的维克多叫回来,从抽屉里拿出几页稿子交给他,“这是我写的一些MBTI性格测试和语言学交叉的研究文章,你可以拿去用,或是作为参考。”
“这怎么好意思……”维克多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接了过来,“谢谢教授的帮忙。”
对于这篇论文写出来,芬迪尔是否会署名一事,维克多并不关心,只要能拿到毕业证书就行。
而且这两年在学业方面,芬迪尔教授给了他很大帮助,现在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他,这让维克多更不会在意什么。
……
叮铃铃!
客厅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把正在写论文的维克多从思绪中拉回了现实。
“喂?”
走到客厅接起电话,那边传来了一个捏着嗓子的女声:“大明星维克多先生,猜猜我是谁?”
骚扰电话?
维克多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因为家里的电话只有亲密的人才知道,其他都只能通过梅拉尼联系到他。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如果你再打电话来骚扰我的话,我会直接报警的。”
“哎,等等!”
听到维克多这么不客气,对方连忙便会本来的声音,“好吧!我不装了,你现在听出来了吗?”
“没有。”维克多还是不清楚对方是谁,至少不是自己熟悉的身边人。
“我,我是布鲁克!”
对面说出名字后,维克多的脑海里也冒出了一个人影——波姬·小丝?
于是反问道:“布鲁克·希尔兹?”
对方松了口气,但也同时有些小情绪:“你总算是记得我,不知道你现在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