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长嫡 > 第四百五十七章 选择

长嫡 第四百五十七章 选择

簡繁轉換
作者:莞尔wr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25 07:17:4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长嫡 !

只是这位帝王之心冷硬无比,哪怕明知背后之人是谁,可在嘉安帝的心中,却是社稷、国家的安危大于其他一切。

他先是一个君王,其次才是儿子。

知子莫若母,傅明华都猜得出来,太后自然也明白了嘉安帝的打算。

他的冷静在这一刻显得尤其的冷漠而没有人情味,母亲的中毒并不能使他那一颗坚硬如铁的心软化几分。

他甚至丝毫不乱,哪怕此时眼中露出狂怒之色,却带着一种强作出来的冰冷。

太后的眼神之中露出忧伤之色,扯了扯嘴角,却是笑容苦涩。

“令人去取生姜汁,照张缪吩咐,煎煮后速送来。”

嘉安帝下令完,俯身弯腰看着太后:

“母亲,我先送您回去。”

太后睁了一双浑浊的眼,死死盯着他看。

他神情平静,目光坚毅。

太后悲从中来,半晌之后咳了几声,将颤巍巍的手搭在他臂上,由着儿子将她扶了起来。

“我老了,又有病,实在是经不起折腾。”她笑了笑,这个笑容里带着看透一切的平静:

“这桩事情,皇上全权处理就是,也不想去听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谁人胆敢做下这桩事了。”

太后有些沙哑的嗓音在殿中响起,众人听着,都觉得心中发沉。

嘉安帝神情不变,点了点头。

太后便又强笑了一声,吃力的转头看了傅明华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都没说,由着嘉安帝扶着回了内殿去。

殿后太后卸去了头上的花树,拆了钗环,有气无力的靠在榻上,闭着眼睛不肯理睬坐在她面前的嘉安帝。

“稍后我会亲自让程济过来,将来您的药,我会让太医署的人先品尝过,再交程济品尝,确认无误才会入您口中的。”他冷静的将事情条理分明的交待完,太后却一声不发,躺在床上,与她平日妆后威严肃穆的形象有所不同,仿佛一瞬间老了许多岁。

此事与尝药的人无关,若是有心,又有那本事,无论怎么防备,也是没有用的。

嘉安帝目光软和,伸手去她拢了拢发丝,她却别开头,不肯去看儿子。

“母亲。”帝王难得流露出来的温和,并没有使太后心软几分。

她幽幽的叹了口气,后脑勺背对嘉安帝:

“宥儿。”

嘉安帝神情凝重,没有出声。

当今天下,先帝去后,已经没有哪个有资格唤嘉安帝的名字。

太后虽然是他生母,但多年以来,一直敬他,唤他皇上,叫他名字时,竟让嘉安帝有些恍惚,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你是一个好皇帝,若先帝在世,必会为你骄傲的。”

太后声音发抖,眼眶发热。

嘉安帝脸上的神色渐渐便严厉得近乎可怕了,他抿着嘴唇,听着母亲轻而抖的嗓音,突然笑了笑,伸手替她牵了牵搭在身上的罗衾,摇摇头,认真的道:

“不会。”

太后轻声的笑,先是小声的笑,紧接着笑得急了些,又剧烈的咳了起来。

每咳一声,那肩膀便是一抖,仿佛含五脏六腑都要被咳得移了位。

嘉安帝的手不疾不缓的替她拍背顺气:

“您不要想那样多,过些日子,我让人在龙门山为您修建寺庙祈福,会好起来的。”

他不想谈先帝的问题,太后却好似没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一般:

“你冷静,心中有成算,一切事情都有条理,将当初先帝留下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先帝重情,当初忠信郡王府等曾跟随他的功臣,及兴元府简家、长乐侯府,甚至定国公府,他都不忍对其动手,而是留了下来。”太后喘了口气,嘉安帝劝她:“您歇息一阵。”

太后充耳不闻:

“你却更重江山社稷,若简家、凌氏危及大唐,你便能毫不留情将之除去。”

他可以抛弃的东西很多,甚至为了大业,一切都可以抛去。

“你勤政爱民,每日总是处理繁琐的公务,寒暑不间。若有急事,便是一宿不眠,也必不会误了早朝之事。”太后说着说着,眼泪便流出来了。

嘉安帝渐渐紧抿了唇,没有出声。

当初先帝打下江山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妻儿挣上一份足以传承后世的家业,如这世上每一个当父亲的一般,置办财产,不过都是为了儿孙后代而已。

先帝对于江山,远不如嘉安帝严谨。

父子俩性格截然不同,太后禁不住会想,若是先帝遇着这样的情况,他会如何处理?

只是哪怕先帝早就去世,太后依旧想得出来,先帝必会视她如珠如宝,而在嘉安帝眼中,他则是会以大局为重。

他自制力极强,又冷静得近乎冷漠,哪怕是个人喜恶,也能排在正事之后。

“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太后的话,让嘉安帝叹了口气。

“先帝打下这江山,交到你手中,你比他想像的治理得还要好。”灭突厥诸部、压吐蕃、平内乱,桩桩件件,国内则掌个平衡。

“当初先帝性情急切,灭世家门阀,始终带来了一些隐患,皇位交到你手上时,你落得无人可用的局面,士族抱团,同气连枝,有志之士视朝廷如鹰犬,不愿出仕为官。就连至今太医署,制度设备甚至比不过前朝完善。你缓缓图之,极力提拨人才,任用贤良,先帝时期留下来的杜玄臻等人你一概放在重要位置上,宠容妃……”太后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嘉安帝则轻声的笑了,笑容着带着他自己都摸不清的意味。

太后说得没错,他这些年来,走得步步艰辛。

当初先帝的举动,初时不显,实则却令不少世族俱怕,真正的有志之士不愿出仕为官,朝中人才凋零,许多本该设有的职位,却是虚悬至今。

他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不敢松懈,不敢怠慢。对儿子细心教导,对自己则严于律己。

虽为皇帝,可每日两餐饭食、衣物用度,并不铺张浪费。宫中带头节俭,这些年来又以重刑治贪污舞弊,大唐自承袭前末陈带来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