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医无疆 > 第七百一十一章 烟火五月下东州

大医无疆 第七百一十一章 烟火五月下东州

簡繁轉換
作者:石章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51:5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医无疆 !

陆奇的婚礼办得非常热闹,苏晴和马西搭档主持非常默契,老带新的阵容让人耳目一新,全程妙趣横生,格调高雅气氛热闹。

马西告诉苏晴,这是他几个月来第一次主持婚礼,也是他状态最好的一次。

上次赵飞扬的婚礼给马西也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台里对他进行了点名批评,马西的几个节目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最近才开始慢慢恢复,马西甚至已经决定不再主持婚礼了。

今天电视台新闻频道负责人薛美珍也来了,她和陆奇不熟,主要是冲着陆明的面子,陆明负责东州的网络信息安全,他们之间平时没少打交道,陆明的弟弟结婚,她听说后当然要来捧场。

陆明对今天的婚礼也表示满意,现场有不少人是冲着他的面子过来的,作为陆奇的大哥,他也四处敬酒。

来到许纯良这一桌的时候,特地跟许纯良连干了两杯,笑道:“纯良,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

许纯良道:“我年纪还小,现在是事业为重。”

一旁溥建嘿嘿笑了起来,许纯良的嘴骗人的鬼。

陆明意味深长道:“千万别挑花眼了。”

溥建道:“陆主任是真了解他。”

许纯良没好气道:“哪儿都有你。”他找陆明有事商量,主要是关于推广东州烧烤的事情。

陆明私下表示这件事关乎到东州的文旅发展,他们肯定会全力为这次的推广活动保驾护航。许纯良提前跟他打招呼也是未雨绸缪,一旦形成热点,很可能网络黑子就会蜂拥而至,必须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方能杜绝事情向坏的一面发展。

苏晴和电视台过去的几位同事坐在一起,许纯良跟陆明聊完,起身去那边敬酒。

薛美珍和许纯良打过几次交道,他们也算得上是不打不相识,现在许纯良对她是一口一个薛姐的叫着。此次的文旅推广少不得电视台的加入,目前文旅局的视频号就交给薛美珍团队打造。

薛美珍告诉许纯良他们视频号的进度,掏出手机把拍摄的部分素材给他看。

许纯良是个外行,让苏晴帮忙提提意见。

苏晴道:“到底是专业人士,拍摄的大气精美。”

薛美珍笑道:“小苏,你别尽挑好听的说,也提提宝贵意见。”

苏晴实话实说道:“缺点就是运镜技巧太专业,画面太精美,一看就是专业机构拍摄的,和普通自媒体的视频不同,显得不接地气,这样的影像放在电视台播出没毛病,但是如果放在短视频平台就显得匠气太足,不接地气,很难让普通老百姓产生共鸣。”

马西也要过来看了看,他赞同苏晴的意见,现在自媒体的门槛低,但是看似粗制滥造的小视频为什么能够打败他们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根本原因就是真实,老百姓现在更喜欢看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不喜欢看蒙上太多滤镜的东西。

薛美珍听他们说完似有所悟,低声道:“回头我把伱们的意见反馈给制作团队。”她又向许纯良道:“你们要得不急吧?”

许纯良道:“下周打算正式启动推广,至于效果还不清楚,最好先将东州文旅的宣传片剪出来。”

苏晴道:“文旅宣传片当然是越精美越好。”

薛美珍道:“其实我们过去也做过东州美食特辑,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马西道:“咱们东州人口味偏重,做的菜都是黑乎乎辣乎乎咸乎乎,总体来说不够精致,以美食作为切入点吸引外地游客是不是方向有点错误啊。”他说完又笑了笑道:“我仅代表个人的意见。”

苏晴虽然也不怎么喜欢吃东州地方菜,但是在任何时候她都无条件站在许纯良这边:“现在讲究个人间烟火气,我去了许多地方,要说最有人间烟火气的还得数东州,别的不说,就冲着烟火气也得来一趟。”

薛美珍道:“东州烧烤虽然很好,但是如果我们宣传的主题放在烧烤上是不是忽视了文化内核?”

苏晴建议道:“可以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五月下东州,人间觅烟火。”

众人一起称赞,这个主题充满了诗情画意,薛美珍认为可用,但是还需更凝练一些。

许纯良灵机一动道:“干脆就叫烟火五月下东州。”

陆奇结婚当晚,三两三的关于东州烧烤的视频正式上线了,不得不承认网红的影响力,视频上线之后就得到了疯狂点击,迅速冲上了热搜榜。

最初登上热搜榜的标题是三两三点赞东州烧烤。

东州文旅局方面预料到这个视频可能给东州带来一定的热度,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波的热度来的这么迅猛。

视频发布的第二天,东州不少的烧烤店就出现了排队的现象,开始东州老百姓还不以为然,这家吃不上大不了换一家,烧烤基本上相差不大,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但凡跟烧烤扯上关系的饭店,生意都比往常好了许多。

尤其是三两三点赞的老石头烧烤,队伍排了将近一百多米害得辖区警察专门过来维持秩序。

傅国民听说这件事之后,还专门喊上范理达去现场体验,两人望着宛如长蛇的队伍惊得目瞪口呆,范理达提议还是回去吧,就眼前这个情况,没有两个小时根本排不到他们。

傅国民不得不感叹网红主播的能量太大了,一个三两三就带火了一个烧烤店,如果多来几个三两三级别的主播,说不定真能将东州变成网红城市。

范理达对此抱着谨慎观望的态度,利用网红主播带火一家饭店,东州并非没有经历,过去的某某龙虾店,某某东北菜都是采用这个路数,当时也是顾客盈门,大门口排队的盛况不次于这里,可最多撑不过两个月,随着流量红利的耗尽,又恢复到过去的样子,网红经济很难保证持久性。

两人决定不再排队了,就去附近买了点麻辣蜗牛,炸了几串臭干坐在路边摊上喝起了啤酒,就连平时无人问津的炸臭干的摊位也被烧烤店给带火了,至少十个人在排队。

两人分头行动,买好东西来到河边的路边摊,要了两扎鲜啤,望着老石头烧烤店的门口队伍还在不断延伸,傅国民感叹道:“疯了,现在老百姓的从众心理太严重了。”

范理达笑道:“可不是嘛,过去这家烧烤根本没人吃,经三两三这么一宣传,变得一位难求了。不过排队的都是本地人,这帮年轻人平时都在家里宅着,一日三餐基本靠外卖,根本不知道人间烟火为何物,刷手机看到家门口有这么一座网红店就赶过来凑热闹。”

傅国民道:“他们也在拍也在帮忙宣传。”

范理达道:“他们不是宣传,是显摆,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来这里吃过,这就是网红效应,一传十十传百,跟病毒复制似的。”

傅国民吃了块臭干,感觉炸得干干巴巴,一点特色都没有,心中暗骂什么玩意儿这是,抬头往炸臭干的摊位看了一眼,嚯!已经排起了长龙,这会儿功夫至少有五十个人在排队,跟风到连味道都不加甄别了。

无论是傅国民还是范理达都不认为这次的网红效应能够持久,连文旅部门的领导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周六的早晨,许长善习惯性地早起去买早餐,他平时都是去马市街买煎包(饣它)汤,这个(饣它)汤是东州本地特色,相传起源于彭祖所创的雉羹,以鸡汤为基础,伴以麦仁、面筋、胡椒粉、等原料,味鲜香辣,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饣它)汤的名字由来也有一段传奇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雉羹,他问厨师:“这是啥汤?”厨师灵机一动,就随手画了一个食字和它字,意思便是吃它,并随口说:“(饣它)汤,。”(饣它)汤,的叫法便一直流传了下来。事后不久,乾隆传诏:封东州(饣它)汤为“天下第一羹”。

故事虽然富有传奇色彩,但是(饣它)汤的影响力也就仅限于当地,除了东州外地人很少认可,即便是本地也不如辣汤更受欢迎。

但是今天有点不一样,许长善看到饭店门口排起了大长队,还以为饭店里出了什么事情,问过之后才知道全都是慕名过来品尝(饣它)汤的,其中一多半都是外地口音。

许老爷子足足排了一个半小时方才买到早点,回到家里,看到许纯良拖着行李箱正准备出门,问他去哪里?

许纯良笑道:“我昨天不是跟您说了,省文旅在南江有个天的会议,范局让我一起过去。”

许长善这才想起他的确说过,看来自己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他让许纯良吃了饭再走,许纯良指了指手表,表示来不及了,拿了几个包子路上吃。

许长善本想跟孙子聊聊今天排队的事情,见他急着赶车也就不说了,心中嘀咕着马市街的早点铺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

许纯良乘地铁去高铁站明显感觉今天地铁上的人多了不少,按理说今天是星期六,这个时间段本不该有那么多的乘客,也听到了不少外地的口音。

许纯良掏出手机看了看热搜榜,东州烧烤已经不见踪影,不过还有一条热搜和东州有关——烟火五月下东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