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 第132章 马三爷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第132章 马三爷

簡繁轉換
作者:红烧豆腐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15:51: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

磨坊在生产队场院内,队部是一间直筒式的房子,一溜儿的土炕,地面宽敞,是之前集体吃饭时的地方。

更是如今逢农忙时节劳动时集体吃饭的地方、大冬天里队里的开会场地与猫冬干活的地方。

屋子东侧的墙根摆了几个石头槽,一排排低矮的土坯石头垒成的就是队里几头牛和毛驴的家。

平时有一位马姓的老头子住在这里管理,兼给生产队打更。老头子长得干巴巴的,常常板着一张老脸。

那严肃的神色跟马队长有得一拼,但为人不错,虽很爱较真,但也爱讲究个什么都公平公正,当然更是少不了一副热心肠,遇上谁家临时有事急着离开磨坊的,他偶尔还会帮一把。

最外间没上锁的两间土坯草房就是磨坊,里面就放了大碾盘和石磙,再也无其他吸引人的东西。

可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落不下来这里,总有人家要磨粮食,也总有临时急着离开的时候,因而也欠了对方不少人情。

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屯里人,不管老幼,遇上了对方都尊称他一声马三爷,也不知道这是属于什么辈分。

此处天还未破晓,低矮的木门就传来石磙碾过磨盘的声音,间杂着马三爷对小毛驴的吆喝声。

原本这是生产队财产,为公共所用,几乎没人管理,也用不着管理,谁家要磨米磨面的就径直去,不用和谁打招呼,也不需要给谁交费。

这样一来,总有闹矛盾的时刻。

可自从换了了马三爷驻守场院,情况就不同。

赶上人多的时候,就把面袋子往磨坊里一撂,跟他打一声招呼,人就先回家干别的去了,等别人用完了再自己用。

有时,哪家的男人不在家需要磨面,只要女人吱一声,马三爷总会帮着磨完,无需太多的言语,也无需什么报酬,就像拉家常一样自然而然。

因而屯里乡亲们渐渐地相处得很是和睦,没有谁会因为用磨的事再发生争抢,谁着急谁就先用呗。

比如此刻从马三爷的吆喝声里就能明白这位老人又是发了善心。

等关有寿一进入就看到被蒙上黑布的小毛驴正被套着碾架,就是一动不动,乐得他发出爽朗笑声。

“三爷,你老这是咋得罪这小家伙,居然跟你反着来?”

马三爷眼含笑意拍了拍小毛驴脑袋,“跟人相处多了,变机灵了呗。快点干完活,我给你加餐。”

也是奇怪了。

马三爷这么一说,撅着后腿咋也不愿意挪动一布的小毛驴居然用脑袋朝他身子拱了拱,这才开始一圈一圈地绕着碾盘走。

提前来的两位与关有寿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和一位大婶正等着碾面,见状或多或少都露出笑意。

大家都是一个屯里的,彼此相识,见一时半会儿的轮不到自己,开始你东一句,我西一句的唠嗑起家常。

“老三,咋听说你们昨晚分家了?”

“嗨,这还用得了问,没瞧这会天还没亮,他们哥俩都一块来?”

这又没啥不好对外传言,关有寿闻言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啥时起屋?”

关有寿打趣道,“你先借我点钱,明儿就起。”

“关三哥,我都等着还饥荒呢。钱没,力气要不要?回头你喊一声,我不上工都跑过去帮一把。”

“嘁,你咋不早说?老三,赶紧的让这家伙今儿就去打土坯。”

“行呀,定好地了没?咱哥几个谁跟谁!”

关有寿跟他们走到一旁唠嗑,而叶秀荷则叮嘱闺女别靠前,小心被毛驴踢到,自己来到前面那位大婶子身边帮忙。

“全婶儿,你这是今儿要来且(客人)了?”

“哈哈……哪呀,是你叔稍信说今儿下响回来。这不他难得回来一趟,给他整点好的。你们这是要自个开伙了?”

“嗯那。我叔往年不是到了农忙都不得请假?”

站在门口附近的关平安听叶秀荷这么一说,好奇地踮起脚尖,伸长小脑袋望向正直起腰的对方。

与她娘一样,这位她该称奶奶辈的妇人头上也顶着方巾,不过身上多系了一条围裙,瞧着岁数也就三四十来岁。

昏暗的油灯之下,关平安终于见着了这一张脸——这是屯里出名的半边户马庆全婆娘全婶。

何谓半边户?

那就是两口子一位吃着公家饭,一位在老家下地的家庭。而马振全据说就是在邻市挖煤的下井工人。

如今他家的大儿子就跟着他爹也当上了挖煤工人,剩下的几个孩子跟着母亲在屯里生活在公社上学。

此刻随着小毛驴一圈圈地绕着大碾盘走着,石磙在碾盘上缓缓转着,灰白的麦粉从石磨的沟槽里淅淅沥沥地落下来。

在屯里,不是年节,能在寻常日子吃上面粉的人家,看来这挖煤的,日子过得确实如屯里那些妇人所言真不错。

“哈哈……他呀?”全婶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了激动,“这回我爹过生辰,他跟单位特意请了假。”

“那你是得给我叔整点好吃的。”叶秀荷闻言附和地笑着,很有眼色的没去戳破对方的谎言。

马振全的老爹老娘早就骨头渣子都没了,对方说的爹无非是老丈人。啥时候一个老丈人的生日值得这么小题大做?

有了小毛驴推磨不止省事多,更是速度快了不少,要不然家家户户的口粮就全靠人力推磨,那大石磨还死沉死沉的,像全婶这样的半边户别说下地干活,恐怕等她男人回来还得要抓瞎。

按理来说,在春耕期间和农忙期间,毛驴和牛这些牲口还有其他用途,就比如隔壁王家庄生产队的磨坊。

他们的大队长就规定不准在这期间动用牲口,想磨面?简单呀,想吃饱就靠人力,要不就送到专门收加工费的磨坊。

从这点上来说,后屯比前屯更为有人情味,以马庆国为主的队干部还真不错,要不然大伙该得多累呀。

当然小毛驴也是金贵物,轮到磨地瓜干了,后面的年轻人就趁着它缓口气当口,自己稍微收拾一下磨盘,把盆里泡着的地瓜干搅几下,猛一使劲端到磨盘上,身边的人帮着拿起勺子往往磨眼儿里喂了两勺料,而他自己则抱住磨棍推动磨盘,石磨盘吱吱转动,面糊糊顺着磨盘流出来。

队干部讲人情,底下社员也服气,难怪她爹说马六屯的村民淳朴,行事敞亮,这地儿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