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 第1835章 那一家子如何?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第1835章 那一家子如何?

簡繁轉換
作者:红烧豆腐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15:51: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

初次登门拜访,不管双方是一见如故,还是意气相投,礼节上到了傍晚黄昏时,客人也会因要到晚饭时间而提出告辞。

关有寿热情的留了留,秦百川热情的约了约,再加上一边喝得微醺的洋姑父掺和其中,这场面一度就很喜人。

秦家人一走,哎哟喂,座谈会来了。谈什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谈什么都有。关平安总结下来就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西北汉子喝酒不痛快。丫的,咱们哥俩找机会去灌晕丫的!这个可以有,她啥都不多,就是白酒好!

其次,东北娘们,不不不,是金阿姨此人不错,深得她娘和七表姑欢心。仨人已经约好明儿个一起逛街。

接着,那就是小的们了。一个个的与秦家小二约好周末开船出去,想干啥?没药医了,说是去大海里打鱼。

瞧你们,一两白酒就把你们给美的!还去大海打鱼,我还上天捉龙虾呢。精力够充沛的,也不休息休息。

齐景年见关平安鸟不悄声地撤离,往厨房方向走,就知她想干嘛。见大家正聊得嗨,他就端着他的杯子起来。

穿过客厅,晃悠着进了厨房,关平安正在厨房中间的独立中岛一侧拾掇秦家带来的米袋子,看似就是打算今晚熬粥。

这种中岛可以说是西方厨房的一大特色。既可作为料理台使用,又能作为临时餐台,还可以作为收纳空间。

齐景年走近,这处花岗岩台面,深色橱柜门板的中岛下方就敞开着,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储存桶。

这些尺寸统一,外面标了注明的储存桶里面就分门别类放着各种米、面、干果以及其他可常温保存的食品。

原来还真是碧粳米和胭脂米,齐景年失笑摇头。还真是物离乡贵,何况是因产量低退出市场的特殊品种。

关平安打量了一圈四周,见无人,她就往齐景年身边挪了挪,悄声问道,“你觉得那一家子如何?”

“不错。估计是全送来了。”秦家老二秦清平那人比较单纯,一离开饭桌就被几人三言两语的套出很多话来。

就好比如这碧粳米,黄大同这位表哥就提起他就听谁谁提到在某某地方的酒店里喝过碧粳米粥,结果他一过去?

那家酒店里所谓的碧粳米粥,其实就是形似的粳米加了荷叶一起熬的,看起来碧绿全是因荷叶的缘故。

秦清平就会朝着对方的话,被带的不知不觉道出他家这种米哪来的,就是一直只说是一位华人爷爷?

到了后面另起一个话题时,天佑就提了提这边牧场和农场基本上都如何经营时,还是被套出一位姓李的人家。

关平安听得闷声乐个不停。你们可真够……真够什么?她都找不出词,总不好说自己哥哥们够缺德。

“你说他们一家人回去,会不会聊着聊着,突然觉得我们是看中了人家的好米?那误会可就大了。”

齐景年摇头,学着她的样子,附在她耳边,悄声回道,“不会。就是我没在场,你哥他也精着呢。

你哥他不明说,话里话外就是这回先吃他秦家的米,等下次咱们家有了让他也尝尝味儿是不是一个样儿。

你想,就是对方听不懂,等他回去说了,他父母要是问起你们都聊了什么,他们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那就好。送一次就行,毕竟咱们家真不缺这些东西。”不说她爷爷为了她太奶奶健康着想,家里就有专门的农庄。

就说她的小葫芦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大米。只不过她的不像家里,种多少都不算多,她是种多了也拿不出来。

早前是不如种地瓜,种苞米,两者产量高不说,也适合捐出去。之后,她是有特意种了一次碧粳稻这些颜色米。

可它们还有上千斤堆在仓库不说,她爹也不允许她卖出去。就是到了现在,连同那太国精米都一起堆着呢。

她家是真没看中了人家的好米,更不会打人家注意。“你说等我们开学后,大人都回去了,厨师就不要了好不好?”

不然,好东西都拿不出来?齐景年笑笑摇头,先将其中一个已经拾掇好的储存桶推回中岛下方的柜门内。

退回到眼巴巴看着他的关平安身边,他这才笑道,“这些都是小事儿,等咱们安稳下来到时再说。

现在先别琢磨这些,你要是提了,家里长辈又该担心些有的没的。今晚是不是先熬粥,我去拿个盘来装米。”

“上面就有。”关平安说着,自己先站起来,伸手从中岛台面上拿了一个放着舀米杯子的小脸盆,又蹲了下来。

齐景年的目光落在小脸盆上,终于想起一件事。他怎么就忘了他媳妇儿的淘米篮?难怪觉得家有外人,处处不方便。

“你坐着就行。”关平安用舀米杯装了一个小脸盆的碧粳米之后,重新连盘带杯的又一起放回中岛的台面上。

这一转头,见齐景年闷不声的将地上剩下的一个储存桶盖好盖子放回橱柜里面,她笑了笑,没再让他只管坐着就好。

她家没什么爷们不进厨房的规矩。就是她爹,自幼被她奶奶教育男人不用煮饭烧菜,但她爹也偶尔不听话的。

尤其在分家之后,她和她娘要是不在家,最后还不得是她爹亲自带上她哥和小北俩人自力更生。

何况,“君子远庖厨”是字面上的意思?净扯淡!爷们就是要上得了庙堂,下得了厨房才行。

不信?

人家苏轼就是绝世烹调高手!瞅瞅人家做出的《猪肉颂》,其创制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不要太有名。

但一等齐景年放好了储存桶,关平安还是赶紧推他先去洗手,免得被她娘瞅见又说她欺负她家小北。

“说了半天,你还没说那一家人如何。”

“还行。”

“大兄弟,我是你媳妇儿。”

齐景年失笑,“不是我不想说,是这人吧,要慢慢品才行。反正还早着,有的是机会接触,先看着呗。”

你这样会失去你媳妇我的~关平安的眼珠子一转:“还早着?你的意思,我哥还没落出想‘动’的迹象?”

“你平时进山是如何逮猎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