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封群臣

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封群臣

簡繁轉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6 17:51:1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隋末之乱臣贼子 !

“这,和突厥人联合在一起?”李渊眼睛有些飘忽了,虽然很想对付李信,可是让他和突厥人联系在一起,李渊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的。~頂點說,..

“父亲,突厥力量十分强大,始毕可汗领兵几十万人,一旦出兵,就会威胁我们的后路,他与李信有仇,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他对付李信。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只是告诉他仇人的位置就可以了,相信,始毕可汗肯定会出兵的。”李世民解释道。实际上,他看出来了,自己的父亲是想去告诉始毕可汗,可是怕因此而坏了自己的名声。

实际上在现在,自从突厥人围困雁门之后,许多人都意识到突厥将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做事情不考虑好这股力量,就会倒霉。李世民也是意识到这一,相比较李信的西北,地域广大,想要攻打兰州还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突厥人若是想要攻打太原,却是很轻松。既然如此,还不如来祸水东引,让突厥人去对付李信,自己好寻机南下。

“何人可以前往?”李渊想了想道。

“刘文静可以为使。”李世民想也不想的道。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他是李渊做太原留守之后得到的一个人才,等他见到李世民之后,经常告诉别人“李世民大度如汉高帝,神武好似魏太祖,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所以他和李世民关系特别好,李世民这个时候举荐刘文静,就是因为刘文静很愿意为李渊父子效劳。

“可以。”李渊想了想:“还是弄一些钱财让刘文静带去,不要让别人发现了。你也知道,李信身边的锦衣卫也是非常的厉害,此事不能泄露出去了。”

“刘文静想必知道该怎么做的。”李世民了头,目光中闪烁着一丝狠辣,道:“孩儿回头一定要让辅机寻找到锦衣卫在晋阳的据。然后拔掉它。”

李渊了头,嗯了一声,然后道:“高君雅他们怎么样了,现在还老实吗?”李渊想到这一,心中也是一阵怨恨,同样是监视和分权,杨广对待自己和李信又是不一样,李信身边的裴世炬那哪里是分权,分明就是辅佐,甚至最后连自己的孙女都送给人家。可是自己这边的高君雅却是和自己对着干。

“虽然是在蹦跶,但是还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李世民笑道:“若不是还没有到关键的时候,孩儿都想除掉这两个人了。”

“暂时不能轻举妄动,你亲自去吩咐刘文静,让他心行事。”李渊摆了摆手,道:“这件事情不要传出去。”

“是。”李世民心中一阵腹诽,李渊分明就是做过的事情自己不想承认。毕竟突厥是中原汉人的敌人,李渊去联系突厥人,传扬出去。李渊的名声就等于是毁掉了。

且不刘文静得了李渊的命令后,准备好金银布匹、绫罗绸缎等等物品之后,化妆成一个商人连夜出了晋阳,朝突厥而去。

在兰州金城。李信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召集文武大臣在贺兰堂,文者有裴世炬、杜如晦、褚遂良、梁硕、褚亮、郝瑗、崔元、许进、崔秀等等,武将有李靖、段齐、苏定方、尉迟恭、罗士信、沈光、严肃、裴仁基、裴元庆、郭孝恪、秦琼、程咬金、王君廓等等武将。济济一堂,虽然文武比例上文官要少了许多,但是武将绝对是将星云集。在大隋末年,能拿出这么多的武将来,这样的势力也是很少的。

“诸位,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就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就是想听听我们兰州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粮草储备的如何?有多少士兵能够征战疆场?”李信笑呵呵的道:“天下风起云涌,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时候,反贼入云,我李信受陛下隆恩,当为大隋廓清环宇,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人间。”

“谨遵大都督号令。”众人也都是喜笑颜开,走到这一步,众人也都知道李信的心思。看看如今这个贺兰堂,也就是在气势规模上不能与大兴宫、含元殿相媲美,但是架子上却已经搭建起来。

“回大都督,我兰州金城现有粮草一百二十万石,只是钱财方面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奉大都督之命,我西北缺少粮草,所得到的税收包括大都督的私产除掉官员俸禄和各项开支之外,大部分都已经去中原购买粮草去了。按照大都督的命令,迁移来的百姓,前三年免收赋税,恐怕一年之内,我们不能从百姓那里得到任何的赋税和粮草。”杜如晦大声道。

“征收自然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可以购买。”李信脸上还是堆满了笑容,道:“西北缺粮,但是我们不能竭泽而渔,那些百姓为什么会跟随我们来西北,就是因为西北的赋税比较低,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希望,若是连我们也征收重税的话,老百姓如何能活下去呢?日后,不管我们管辖的地方有多大,西北之地的赋税都要少于中原。”

“是。”杜如晦心中松了一口气,这大概也是在创业初期,能将李信的私库钱财拿来用用,以后恐怕就不成了。

“大将军,军中情况如何?”李信又将目光投向李靖。

“大都督,现在军中入册兵马十万一千人,其中骑兵六万人,其余皆为步兵、辎重兵。大军剿灭了吐谷浑,大军正在休整之中,以准备下一次的大战。”李靖虎目放光大声道。

“如此甚好。”李信了头,道:“从今日起,拜李靖为左武侯大将军、裴仁基为右武侯大将军、段齐为中护军。苏定方为怀化将军、尉迟恭为怀勇将军、罗士信为怀德将军、严肃为护羌将军、郭孝恪为怀猛将军、沈光为镇安将军、裴元庆为镇东将军、秦琼为壮武将军、程咬金为怀化中郎将、王君廓为怀德中郎将。”

“末将等拜见大都督。”众将心中很是激动,纷纷拜倒在地,这是李信亲口册封的将军,也就明李信正式和大隋朝脱节,不然的话,这些将军封号都必须要让朝廷册封的。

“大都督麾下设左右长史,长史下设吏、兵、户、刑、兵、工六司,左长史为裴世矩,右长史为杜如晦,吏部郎中褚遂良,兵部郎中梁硕、礼部郎中褚亮、户部郎中许进、刑部郎中崔元、工部郎中郝瑗,金城令改为崔秀。”李信看了文臣众人一眼,也下了封赏。

众人心中惊讶,李信设了六部,虽然名头是司,最高的长官也是郎中,但是谁都知道这是对应了朝廷的六部而设置,可以李信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在现场的众人,有高兴的,也有复杂,高兴者莫过于杜如晦这些跟随李信身边很久的人,复杂的诸如裴世矩、郝瑗,武将之中还有沈光等等,不过虽然心中很是复杂,在一番挣扎之后,也就平静的接受了下来。天下皆是如此,就算是没有李信,其他的地方也都是如此,各路反王称王者不计其数,李信这个已经很不错的了,最起码没有称王,他的国公爵位也是朝廷所赐,开衙建府,设立官职也是的过去的,多就是被人成野心勃勃。

“拜见大都督。”众人再次向李信行礼,等于行了君臣之道。

“褚大人,眼下我大都督府基本框架算是搭建起来了,但是到底是手下的官员太少,下一步就是要完善这种机制,官员不可少。就开科取士吧!当然,我们是不能开科取士的,不然的话,天下的人都会骂我李信,我李信狼子野心,皇上毕竟还是在扬州,我们就考取公务员。”李信笑呵呵的道:“专门处理西北公务。你们认为如何?”

“大都督,这个名头虽然不错,但是在西北读书人还是少了一些,我们的官位很多,难免有僧少粥多。”褚亮有些为难的道。这种情况是西北的一个通病,不光是在隋朝末年,在前朝,在后世都是如此。

“那就是中原。”李信想也不想的道:“我西北唯才是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来参加西北的考试,无论是贫贱也好,或者是富贵也罢,是寒门也好,是世家子弟也罢!只要愿意来我西北考试,我西北补偿考试的路费,无论是有多远,若是第一次考试考不过去,愿意留在西北,我西北供其读书,一直等到他考上为止。”

“这?”褚亮有些迟疑了,来西北考试的相信世家大族并没有多少,倒是那些寒门子弟多是会来,这样一来,榜上将尽是寒门中人,褚亮就有些迟疑了。

“呵呵,希明,我西北荒凉之所,哪里有那么多合格的官员,大都督所的唯才是举也是针对如此,只要他能来,基本上都是做官。先维持大都督府的运转再,等大都督进入中原,再行科举就是了。”裴世矩笑呵呵的解释道。

“既然如此,属下这就是去安排,不过,中原的文人还需要大都督支援。”褚亮赶紧道。

“此事让锦衣卫去办,务必要让全国的读书人都来这里。克明,此事还要上书关中的代王殿下,总是要打个招呼的。”李信了头,他知道,全国是不可能的,但是覆盖关中和巴蜀之地还是可以的。他不在乎其他,要的就是这个名头。

“是。”杜如晦应了下来。

“诸位,从今日起,我们的目标就是中原了。”李信站起身来大声的道。裴世矩等人听了心情激荡,热血沸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