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凤策长安 > 443、可悲的现实!

凤策长安 443、可悲的现实!

簡繁轉換
作者:凤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17:51: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凤策长安 !

“为了卿儿?”永嘉帝挑眉道:“所为何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显然都是明白永嘉帝这是在明知故问。幸好永嘉帝也明白,这种招数根本没有什么用处,这么一问不过是故意恶心这些老头子一下罢了。很快便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笑道:“诸位是为了临江城的事情?”

众人暗暗松了口气,如果陛下装疯卖傻的话,他们还要费一番功夫。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臣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公主殿下无故发兵攻打北晋,破坏两国和平。这是要给天启招来滔天之祸啊。还请陛下明鉴。”旁边,襄国公有些不悦地道:“张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公主怎么就给天启招来滔天之祸呢?”那位张大人并没有退让的意思,直视襄国公冷声道:“难道不是?公主无故对北晋出兵,若是北晋人追究起来……”

襄国公冷笑一声,“北晋人追究起来?北晋人追究起来又如何?原来张大人不是我天启的臣子而是北晋的臣子么?不管什么事都要先看看北晋人的脸色才行?”

张大人气得脸色通红,指着襄国公怒道:“你…你血口喷人!”襄国公倒是不疾不徐,挑眉道:“那不知道张大人是什么意思?北晋是我天启敌国,公主殿下出兵为我天启夺回临江城,张大人不仅不高兴,还出言攻击。难道张大人觉得临江城是北晋人的地方,我天启不该收回?”

“老夫不是这个意思!”张大人怒道,他当然不是说临江城就该属于北晋,而是他们现在……

“张大人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襄国公这话过了。”眼看张大人撑不住了,旁边立刻有人出来救场。一个才五十出头的官员也站了出来看向襄国公道。襄国公平时都是温和的性子,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今天竟然是火力全开,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襄国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王大人的意思是,本官才是那个叛国背主,想要陷天启于危险之中的人?”

那王大人皱眉道:“本官不是这个意思。”

眼看着还要吵下去,永嘉帝皱了皱眉沉声道:“好了,有什么好吵的?打了胜仗是好事,难不成非要打败了你们才高兴?”

“……”陛下,这不是打不打胜仗的问题,而是这场仗根本就不应该打!

“上官大人,朱大人,你们怎么说?”眼看说过襄国公也劝不动永嘉帝,几个人立刻将主意打到了上官成义和朱大人身上。上官成义皱着眉,仿佛是在思索着什么一时间也没来得及回答问题。朱大人倒是直接一些,皱眉道:“打了胜仗…总是好事。各位大人是个什么意思?”

众人一听就觉得不妙,什么时候这朱大人竟然站到了神佑公主那边?如果有枢密院站在神佑公主一边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张大人长叹一声道:“朱大人,我等并非不念着故土,不想匡扶山河。但是…你看咱们和北晋、兵败连年只会令百姓受苦。好不容易安生了几年,公主如今贸然发动战事,到时候…北晋人若是越过灵苍江,谁人能挡?更何况…公主一介女流,陛下宠爱使她坐拥神佑军兵马远超亲王所能有。可不是让她用来肆意妄为地。她今天可以不等陛下和枢密院的命令擅自出兵,明天就可以……”

明天就可以什么张大人没有说出来,但是在座的人却都明白他话中隐藏的含义。襄国公脸色微变,冷冷地扫了张大人一眼。站在对面的上官成义听完了那张大人的话方才抬起头来,慢悠悠的道:“张大人…这话,有些过了啊。不管怎么说,公主殿下拿下临江城也是有功。若是按照张大人的意思,公主不但无功反而有过?若是如此……以后还有哪位将军敢为天启效力?毕竟有战功的公主都要被惩罚,谁还愿意上阵杀敌?”

张大人怒道:“上官大人,你明知道本官不是这个意思,本官的意思是……”

“好了!”永嘉帝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沉声道:“既然如此,你们说说如今的局势该如何处置?”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王大人道:“启禀陛下,以臣之见我们应当让公主即刻撤军,收回神佑军兵权。在派人前往上京与北晋人和解。”知道神佑公主是永嘉帝的心头肉,即便是心中对楚凌十分的不满,王大人也没有说出让永嘉帝惩罚神佑公主的话。

“不可。”襄国公断然道:“貊族人睚眦必报,拓跋梁跟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人。我们若是自动示弱,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王大人迟疑了一下道:“必要时候,做一些让步也可以。如今貊族人正在与西秦和沧云城对峙,未必有功夫与我们为难。”

襄国公冷笑道:“王大人既然知道貊族人未必有功夫与我们为难,为何还要我们先一步低头示弱?公主仅靠两万神佑军和禁军就能够拿下临江城,天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王大人睁大了眼睛道:“难不成襄国公的意思是我们与北晋人开战?”襄国公点头道:“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天启这些年退居江南是为了养精蓄锐,不是为了给各位养老了。如今西秦和沧云城尚且与北晋人为敌,我天启还有偌大的疆土和上百万将士,难道还要继续龟缩不成?”

“这……”王大人一时语塞。旁边立刻有人道:“襄国公说得倒是容易,当年天启也有百万之众,还不是……”

这话一出,御书房里顿时一片凝重寂静。现在能够站在御书房里的人,多半都是当年跟着永嘉帝从上京逃出来地。当年的貊族人确实是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心理阴影。当年天启的百万大军绝不比现在的差,但是在貊族兵马的铁骑下依然一溃千里。如果输了的话……只要一想到貊族兵马南渡,到时候整个南方也陷入一片兵荒马乱之中的情形,许多人心中都忍不住抖了抖。

还没开始准备打仗,就先胆怯了,这仗又怎么能打得起来怎么能打的赢?

“襄国公说得未免太轻而易举了,真要是跟北晋人打起来…万一……到时候如何收场?”

襄国公扫了那些人一眼,冷笑一声不再说话。跟这些人说什么都没用,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的。

上官成义轻咳了一声道:“是不是要出兵毕竟是见大事,也不是咱们几个人就能议出结果来的。不如还是留到朝会上商议?至于北晋人那里…暂且先等等,既然他们还没有派人来,咱们也用不着太过着急。就如方才王大人说得,他们忙着对付西秦和沧云城,未必愿意这个时候跟咱们翻脸。”

其他人虽然不愿,却也无可奈何。只有张大人有些不甘心地问道:“那神佑公主那里又当如何?”

永嘉帝问道:“卿等想要如何?”

张大人迟疑了一下道:“至少……要先将神佑公主召回来吧?临江城那边…若是一时还无法决定是否撤兵,先派个将军过去接替便是。公主毕竟是个女子,总是在外面奔走都终究是不妥。”

若是往常,永嘉帝定然也很想要女儿赶紧回来陪在自己身边的。但是现在永嘉帝却不这么想了,卿儿实在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更何况永嘉帝同样也知道靖北军和沧云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关系,他虽然不善于战事却也多少了解一些,自然比这些坐井观天的老臣更明白如今润州的局势。如果将卿儿召回来……

永嘉帝摇摇头道:“神佑军既然交给卿儿了便是她的,朕没有出尔发尔的道理。更何况…临江城毕竟是她打下来的,只怕眼下局势还不稳,先看看再说。”

“陛下!”

永嘉帝道:“够了!这件事就先这样!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皇帝都亲口下逐客令了,这些大臣们自然也不能是死赖着不走,只得默默拱手告退了。

出了御书房,一行人都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最多地目光还是落到了上官成义和朱大人的身上。方才众人都察觉到了,这两位的意见似乎跟他们并不太一致。上官成义也就罢了,虽然早几年跟公主闹得挺难看的,但是现在人家儿子被公主扣在神佑军好几年也没见上官成义说什么指不定早就和解了。但是朱大人就有些奇怪了,公主擅自出兵明显是触犯了枢密院的权威,朱大人竟然丝毫都没有不悦的意思?难不成朱大人也……

一时间,众人看向两人的目光都多了几分疏离和不悦。上官成义两人虽然应该算得上是朝堂上实权最终的两位文官了,但也并不表示他们可以一手遮天。如果得罪了朝堂上下所有的官员和世家的话,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多好过。

“上官兄,朱兄,方才两位是什么意思?”有人忍不住问道,公主领兵出征,不仅仅是和北晋的问题,更有另一件让他们十分在意的事情……女子怎么能领兵?不仅领兵出征还打赢了貊族人,以后该不会是就准备要登基为帝了吧?天启的文臣可以允许皇帝无限制的宠爱一个公主,却绝不会允许一个女皇的存在。

上官成义和朱大人对视了一眼,上官成义道:“张兄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大人不悦地道:“神佑公主…上官兄别告诉我,你真的同意让神佑公主领兵打仗!这让我天启男儿还有和面目见人?”

上官成义垂眸,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仔细想想…连国土都丢了,被人从北方一直追到南方苟且偷生不都活下来么,还有什么不能见人的?更何况…他儿子在神佑公主手里,就算是为了上官家的将来,赌一把有又如何?

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上官成义面上却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对着几位笑道:“各位未免也太过心急了一些。”

“上官兄这话怎么讲?”

上官成义叹了口气道:“不管各位承不承认,这一次公主拿下临江城也是我天启这么多年前所未有过的大胜利。陛下爱女情深,正是兴致勃发的时候,岂能高兴各位给他泼冷水?这消息也瞒不住,早晚是要传出去的。到时候举国上下都知道公主殿下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咱们却将公主召回甚至夺去兵权,各位让天启百姓怎么想?”

见张大人要说话,上官成义抬手阻止了他道:“那些寻常百姓可听不明白张大人说得那些权衡之术存亡之道,难道张大人还能一个一个的跟他们解释?他们只知道,刚刚有人打败了貊族人,咱们就撤销了兵权将人召回,是嫉妒人家的战功。再说了……咱们派去接替公主的人若是做得好也就罢了,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张大人,各位大人,想想看天下的百姓还有文人要准备骂咱们?”

别以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怕貊族人,事实上大部分年轻的读书人反倒是比寻常百姓更加热血。因为他们懂得少,自然也不了解那些局势问题更没有朝堂上官员们的顾虑。年纪轻轻一腔勇气还有满心的爱国热血。真闹起来,比武人还麻烦。

“这个……”众人神色委顿,神色间多了几分迟疑。上官成义说得这个问题,倒也不是空谈。

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读书人到时候说不定就要诋毁他们陷害忠良,嫉贤妒能之类的。谁还没有年轻过?在座的自然都知道那些疾世愤俗的年轻人是个什么模样。

朱大人呵呵一笑,点头道:“上官兄说得不错,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各位大人不必担心,这事儿一时半刻也坏不了,咱们何不先看看再说?何必徒惹陛下生气最后却连个好名声都捞不着?神佑公主既然觉得她能行,那就让她自己去做吗,咱们不给兵马也不给粮草。到时候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让她回来收回神佑军兵权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陛下那里也不好再说什么。”

有人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那北晋那里……”

朱大人袖手道:“北晋啊…北晋人如今急着收复西秦,又有沧云城和靖北军之祸,咱们若是肯退一步他们只怕是巴不得如此吧?但咱们若是先一步示弱,让北晋人以为咱们怕了,只怕他们得寸进尺。各位大人…须知道,每一次与北晋和谈,咱们给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啊。有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

“……”这话,好像也没错。

好说歹说,总算把几个人都劝出了皇宫。上官允儒和朱大人对视一眼但笑不语,深藏功与名。

御书房里,永嘉帝愤恨地道:“这些人、整天就知道之乎者也,一点小事恨不得立刻跪在北晋人面前求饶。朕要他们干什么!”

襄国公坐在一边喝茶,淡定地道:“陛下不用担心,朱大人和上官大人那里想必不会有问题。”

永嘉帝皱眉道:“若是咱们现在全面出兵……”

襄国公摇摇头道:“除非陛下有把握凌塞外各部都袖手旁观甚至倒戈相向,否则…只怕胜算也不大。而且…朝堂上那些人只怕也不会同意出兵的。”

说来也是悲哀,名为皇帝却无法做到真正的乾纲独断。哪怕永嘉帝想要全力一战,朝堂上那些人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而且天启本身问题就不少,天启兵制的问题,各地兵马之间的关系,将领和将领之间勾心斗角,文官和武将之间的问题。襄国公都不敢确定将天启几十万大军派过去到底是攻打貊族人还是给人添乱的。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天启军中竟然都没有一个堪称能够独当一面地大将。

谁来领兵?

永嘉帝叹了口气,“难道就让卿儿在北晋…咱们就这样看着?”这样说着,永嘉帝都觉得万分羞愧。

襄国公道:“公主想必也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对她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帮不上忙,至少别添乱。只要北方的局势慢慢扭转,朝堂上这些人的态度自然也会渐渐变化的。

这很可悲,但这就是现实。

良久,永嘉帝方才长叹一声,“罢了,就这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