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人谋律 > 第六十四章 出奇不意

美人谋律 第六十四章 出奇不意

簡繁轉換
作者:柳暗花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19:4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美人谋律 !

春荼蘼暗挑了挑眉。

看看?就真的只是空着两手,张开眼睛看吧。探病礼物什么的,必然是没有。反而是赶在饭点来的,狠狠吃了一顿。不过,祖父为自他两个哥哥的行为感到羞耻,她也不必戳穿,让祖父难受。

“来了几回,都谁来的?”她又问。

“就两……三……四回。”春青阳露出点心虚的神情来,小心翼翼地望着孙女的脸,“第一回是你大姑两口子和你二姑两口子。之后,都是派了你二姑夫的妹子来。想必,那边也一大家子人,得好好过日子呢,不得空。”

春荼蘼心里突然一疼,想起了前世,爷爷无意间撕破了她的复习材料,当面对大发脾气她时,也曾露出同样的表情。惶恐中带着点讨好,又有点局促不安,生怕她不高兴,生怕影响了她的事。

何必呢?老人,有老人的无奈。那是古代和现代的差异,那是年龄和阅历造成的。毕竟大房和二房的当家人是祖父的亲兄弟,他人又厚道善良,做不了她这样狠决。

于是她放软了语调,就用聊闲天儿般的轻松语气说,“祖父说得是。不过,我那表姑姑每回来,都见到我爹了吗?”

“你不在家,只好我来接待。但你爹也是在场的……”春青阳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荼蘼,你是说?”

春荼蘼点点头。担忧地道,“祖父,您可不能心软,不然我爹就惨了。他们明显是想吃定咱们家,所以要把人塞进来。若江娘子是个好的,倒也罢了。可您知道,她耗到这么大年纪还没嫁人,是因为相师说她是克夫相。身为女子,我不愿意这样说别人,可我观她眉尖额窄。面色青白,至少不是旺家旺夫的,我可不敢拿我爹的命去赌。再说了,万一她性子不好呢?我瞧着,她性格似乎有点阴沉狠辣……”

本来春青阳就吃了一惊,如今听孙女这么说,更是感觉后怕。

见祖父脸色发白。春荼蘼怕他老人家急个好歹的,又赶紧往回劝,“您也别太着急,既然咱们有所觉察,往后小心些就是。之前徐氏的事,不是我爹没提防吗?所以,只要不给江娘子和我爹单独见面的机会……就算遇到。也总有您在场。他们就没招儿了。”

“可我不能总盯着你爹,他伤好了,还是要到军府去!难道,我天天接送?”春青阳发愁道,之后又一击掌,“实在不行,也只有这样了。”

春荼蘼立即就乐了。春大山三十好几的大男人,回头让父亲接送去军府。别说前程,连脸面也丢尽了。不过,春青阳的一片爱子之心,想出这种昏招也有情可原。

只是她要算计春家大房和二房的事,暂时不想告诉祖父,因而只劝道,“祖父,不用想那么远的事,人心易变,最近这些日子事事当心就好了。但凡江娘子来,您就让父亲别出自个儿的屋子,了不起把房门也拴上,我还不信她能硬闯?就算探病,也轮不上她一个外姓女子。只要断了见面的机会,大房和二房再本事,也耍不出花样。但是这个事吧,我当女儿的没办法和我爹说,您透个信儿过去就成,我爹也不傻的。”

春青阳一听也是,再也坐不住,立即找春大山去父子谈心。春荼蘼怕春大山知道是她出的主意,会尴尬,逃也似的回了自己的住处,为明天的第二次堂审再做准备。

打赢官司,表面看起来很风光,其实那是由无数背后的大胆推理、小心求证,外加反复推敲而得来的。每一场胜利都浸透着心血和汗水,就算上堂时的辩护词,她也要在心里反复演练好几遍才行。这世上,哪来无缘无故的成功?

努力静下心来,想了又想,之后慢慢踱到床边,从枕头下拿出绿眼男给的那封信,取出其中的信纸,又另抄一份,放入信封。还学着绿眼男的方法,在信封背面写了个“潘”字。

再之后,回忆了那天从白金刚处打探到的、突厥被赶出大唐时王族中人的最后情况,认真斟酌着字句,写了一份资料,放入另一个信封。背面,仍然写字,却是个“英”字。

两边都是大佬,她这样的小虾米要生存,还要生存得好,只能在夹缝中求得利益。也只有在两大权势交攻的死角,才能占住不败之地。就像在狂风怒海中,只要利用好风势和激流,小小扁舟就能不颠覆。看着凶险,其实无恙。她相信自己,必定会游刃有余的做到这一点。

衙门第二审英潘两家的争地案,不出春荼蘼的预料,看审的人多了十倍不止,把大堂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因为有心理准备,她倒并不惊慌,倒是窦县令有些冒汗。民言沸腾,也是很可怕的,万一他断得有瑕疵,不仅是必得罪某方的问题,民间风评只怕也不会好……

至于英离和潘十是否紧张,他们是两只老狐狸,城府极深,从面儿上都看不出来。但从双方管家的身上观察,英家显然更胸有成竹一点。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是对春荼蘼有信心。

约摸半个时辰,前面例行的、繁琐的、冗长的程序才结束,直接转了第一堂审理时胶着的问题:英家有什么切实的证据,说明潘家的地契是假的?

这是整个案子的关键。只要地契被判定为伪造,英家就能全盘获胜。

代表潘家的冯状师明显做了胡搅蛮缠的准备,以不足以作证为由,把上次提出的,衙门中的纪录有可能是伪造的、前任月县令极可能都不知道此事的论点全推翻。

他说得好。“那些全是旁证!”在主证,也就是直接证据不清楚的情况下,旁证,或者说间接证据,不足以采信。

“要主证?好啊。”春荼蘼自信,但又不暴躁,气势紧逼,却又不是要咬人的感觉。尽量给民众留下好印象,为自己将来的状师生涯铺路。反正,就是要显得即正义。又本事。

“大人、两位老爷、冯先生。”她团团施了一礼,男人的礼,却毫不显得突兀,只显得干练大方,“争论的焦点,说到底,在于前任月县令。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嗖嗖嗖的,不断有眼色在空中交换。最后,全体点头。

“那么,我们就说说前任县令。”春荼蘼加大声量,“月县令贪赃枉法,被国法处置,民心大快。吏政清明。那时。是五年之前。而潘家的地契,却是六年前所得。确切的日期,是九月二十。大家都知道,大宗土地买卖,或者涉及金额大的,都是月县令亲自经手。这是他的怪癖之处,却也足证其贪婪。这一点,大家也无异议吗?”

众人仍然摇了摇头。

潘十老爷有些迟疑。因为他总感觉陷阱就在这里。于是,他的目光又瞄向冯状师。

春荼蘼暗叹。法庭上,或者公堂上,怕的就是外行指导内行,当事人指挥状师。若是不信任,干脆根本别请人代讼。既然请了,就不要指手画脚。不然,必会倒霉的。

而那冯状师本来就没多大本事,虽然身居洛阳,却缺少见识,完全凭讼棍本色,惯当搅屎棍,才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开,有了名气,也才被潘家相请。

此时他得到主子的命令,立即大步上前,一脸伪正义的高声道,“你这女子,别再纠缠这些细节了好吗?拖延时间是没有用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大红色的官印也非是虚假。你没这本事,就别为英家出头,带累了人家名声,反而不好看。那姓月的身为一县之长,却胡乱插手县务,那只是为了掩饰其罪行的手段,又与潘家地契何干?”

“你也承认,前任县令把持了此类县务喽?那么,在潘家的地契上就应该有其迹可循。也就是说,地契必是月县令亲自记在衙门的录册中的。”春荼蘼感觉对方的唾沫星子都喷在她脸上了,不由得一阵恶心,往后退了两步。但这在别人眼里看来,就好像她胆怯了似的。只是,她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

“可是六年前的九月二十号……”她稳住脚步,“提醒各位,正是地契获取的时间,地契的下方也明确标明了。依大唐律法,取得地契的当天,也要同时纪录在衙门专门的录册中。”

“我们都知道这些,你不必说了!”冯状师冷笑,“衙门录册旁边的登记时间,正是九月二十号没错。”

“不,我必须要说。”春荼蘼接过话来,“因为在那年的九月十五到二十五,应该颁发潘家地契,并记录在案的月县令,却并不在洛阳县。而是沿永济渠西上,到陕州的老家,给自个儿的父亲贺寿去了!因为他身在任上却随意出行,只能秘密行事,还在衙门中伪造出他仍然忠于职守的假像。所以,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可只要费心调查,人证物证据在!”

嗡的一声,安静肃穆的大堂上,像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

这就是所谓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的道理。便于,一刀割断对方的咽喉。辩护手段何其多,这一次,春荼蘼用的是前面示弱,在紧要关头但出奇不意,突然发力之法。

看起来,策略是正确的。哦也……有话要说…………

感谢狐狸精的死党……打赏的平安符

这个月不知为什么,月票就是涨不起来,已经跌出前十五。所以,这个月本书也不争榜了。不过说好六十六票一加更,如今虽然还差十票,但决定先加更上。所以今天双更哦,第二更在下午两点。之后,本月就不求票了。同时,我因为要出差,到月底才回来,也无力回报大家,只能保证不断更。或者,偶尔在得到编辑给了好推荐时,加更一两章,如果对打赏我的朋友感谢不及时,随后也会补上。

谢谢。R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