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 第五百五十五章:漏网之鱼

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第五百五十五章:漏网之鱼

簡繁轉換
作者:宋象白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17 00:18: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

瓷器郭教授看的比较认真,鉴定瓷器还是有点难度的,要有丰富的知识打底,需要熟悉各个年代的胎釉丶画工书法风格,款识。

木头家具,冯浩说他嗅觉好,挑选出来,也能理解。

因为木头造假就是新木造假,化学做旧,熏香伪装老料,这个嗅觉特别好,能闻出来,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瓷器的话,就有点超纲了。

冯浩:……

其实不超纲,随便去找一条狗或者一只猪,都能闻出来区别。

狗:汪汪汪,汪汪汪。

猪:哼哼,哼哼,哼哼。

冯浩:这个好像不一样。

区别就是猪狗都不会汉语,冯浩会,学好一门外语太重要了。

猪猪和狗狗能闻出细微区别,但是狗狗爪子一碰就把瓶子碰倒了,挨了一顿打。猪猪灵活身体走位,所有瓶子都倒了,卒,晚上吃杀猪宴。

看这个大花瓶的时候,郭教授还是花了一点时间,他不让别人动手,亲自把芦苇取了。

瓷器中花瓶属於大件。

这个花瓶高有60公分,类似玉壶春瓶,但是颈部更高一些,玉壶春瓶盛行於元代,而这个壶高颈,收腹,接近永乐-宣德时期的风格。

颜色浓艳泛紫,有铁锈斑沉淀。

颈部是蕉叶纹,肩部画缠枝莲,腹部主纹为“鹭鸶芦苇图”——双鹭栖於水岸,芦苇摇曳,水波涟漪,寓意一路连科。

这种画风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官窑中很流行,祝福科举顺利。

郭教授轻轻的敲了敲瓶子。

仔细的看这个花瓶,照了内部看外部又看底部,这一次没有表演痕迹,是真的认真看了。

然後他问沈院长:“这个花瓶是不是请人鉴定过,说是假的?”

沈院长点头。

他心道,真好笑,这一屋子哪个不是假的,真的大花瓶谁丢地上插芦苇啊,真的肯定是供起来的。这个大花瓶买的挺贵,买回来的时候,恨不得抱着睡觉,觉得上面的花色怎麽看怎麽美,听到是假的,没有敲碎,就是自己性格温和了,给闺女插个芦苇也算物尽其用了。

郭教授一边看一边道:

“这个花瓶釉色艳丽,像是用现代化学钴料造出来的,但是明代成化期‘平等青’采用掺砒霜提纯,色彩就是这般艳丽,而且这个花瓶没有现代化学钴料的浮光。

底足的火石红像是人为做旧,实际是天然形成,釉下开片呈‘蜻蜓翅’网格纹,不是造假漏洞,而恰恰证明了真伪,长期沉积香灰才会有这种效果。

这款花瓶其实非常好辨认,我十多年前出版的一本《遨游成化年》,里面有介绍过这种花瓶的里面会藏着密码,当时我举例的是另外一个瓶子,说的密码是暗刻,在花瓶内部叶子右侧。

而这个花瓶是在外部蕉叶下方,艳色遮盖,但是紫光灯能看到,暗刻“成化年制”存世不会高於十件。

2022年香港苏富比一件成化暗款青花“婴戏图”梅瓶(残损修复)拍出2.3亿港元。

正常按照这个稀缺度和历史文化加成,可以估价1.3亿,不过这个芦苇茎秆摩擦导致口沿青花剥落约0.6cm2,市值损失3000万元以上;这个瓶子之前应该装水了,长期注水使胎体吸水率升至5%,正常成化瓷吸水率<0.5%,诱发隐性开片,市值损失4000万元以上。

大约估价6000万左右吧。”

沈院长身体往後一倒,冯浩给接住了。

乾爸的小身板,还挺沉的。

沈中林本来就是看热闹的,他没有想到真有真的,居然还这麽值钱?这,没亏?最後还赚了?想想当年花那麽多钱,还特意买了一套房子装这些东西,最後房子赚了,东西是全亏了,当做花钱买教训了。

结果现在告诉他,赚了?

沈院长自己动手掐手上的虎口,这是合谷穴,能够调节情绪紧张,疏风解表丶通络止痛。

拇指与食指捏住穴位,向掌心方向掐按,力度稍重,持续30秒。

压压惊,长舒一口气。

刺激!!!

而站在一边的沈莉,手捂着张大的嘴,震惊(ΩДΩ),她装个水插个芦苇损失了七千万?难怪老一辈说做人不要太勤劳……

乾妈顾怡君:……还好签了保密协议,这要透露出去,老沈的亲戚还不眼红爆炸了。

王助理:领导肯定喜欢听这个故事,深度思考中,组织语言……

冯浩,略有点麻木,没有接触过大钱的人对几千万没有概念,你说几千块,他还更激动。

这个价值确实吓人。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这个瓶比房价都高!!

难怪古玩市场那麽多假货,大家还是疯狂买买买,这买中了就一夜暴富,妥妥的。

郭教授起身,也长舒一口气,见沈院长要去摸那个瓶子,连忙制止。

“别乱动了,这个,我建议你送去故宫瓷器修复组去修复,毛手毛脚,一碰一个缺哟。”

冯浩:……长见识了,他只是觉得没有刺鼻的味道,但是没有想到这麽值钱?内心蠢蠢欲动,那去古玩市场转一圈??

然後郭教授又去看楼上露天阳台那个鱼缸。

这个快。

郭教授瞅了一眼。

平铺直叙道:

“大开门民国时期的,胎骨含有少量杂质,断面有细小气孔,釉面白中泛青,局部有橘皮纹,民国的机械练泥不充分,釉料配方硼酸比较高。

用的是国产‘洋蓝’钴料,明艳带紫调,没有清代钴料沉稳,也没有现代化学钴料的浮色。

图案是鲤鱼,造型头部肥大丶尾部短促,莲叶边缘锯齿状简化处理,符合民国商业化生产追求效率的画工特徵。

2021年北京保利拍出一件民国‘江西陶玉堂’款青花鱼藻纹缸,成交价1.8万元人民币。2023年上海藏市流通一件同款无伤修品,标价2.2万元。

这个鱼缸沿有两处芝麻大小剥釉,且局部青花略有晕散,烧制时窑温不均,估价1.2万左右。”

冯浩听郭教授说了那麽一大堆,最後也就一万二。

行吧,这个比较合理。

也算赚了,现在自己去买个现代不是名家漂亮的青花鱼缸,也可能花一两万,工艺品也很贵。

不过自己纯靠嗅觉好像是行不通,乾爸买这个缸,刚刚上楼的时候说也花了十几万,十几年前十几万,现在只值一万二,纯亏。

所以想靠嗅觉去古玩市场捡漏,那就是淹死的半桶水的那个人。

冯浩压了压大幅度跳跃的心脏,稳了稳。

乾爸这里能有真货,首先是他真的已经花了很多钱,就像是买彩票的人,花一两千万随便买,买个概率都能中一些,只是不一定能回本。

看鉴定的过程确实惊险刺激。

一浪一浪的。

中间冯浩手机都抖了好几次了。

本来说下午去杨处表弟家的,现在估计没有那麽快了,他看微信群里他们在给他发图片。

肖哥拍了杨处表弟家的四合院,确实挺好看的。

让他快来。

这边也快了,郭教授鉴定过程还是挺快,最後剩下佛像。

不过在去看佛像的中间,郭教授又顺便把桌面的墨锭,还有柜子里的一个小泥瓶给取出来。

说那两个值点钱,小泥瓶可能七八万,墨锭两万多。

还有一对“银锭”,让不要随便碰,对身体不好。

还有餐桌上装水果的一个碟子,说值点钱,十几万。

郭教授是鉴定开心了,有真货出来,还是很开心的,看一屋子假货都顺眼了一些。

终於可以看那个佛像了。

郭教授伸展了一下胳膊,转了转腰。

看佛像之前还询问了沈院长,购买手续什麽的合理吧。

如果不合理就不看了,看在领导的面子上。

不能把有国家编制的专家请来看地底黑货,出土文物,这相当於喊警察到家里来销赃。

沈院长道:“我是约莫二十年前正规的回流文物专场拍卖会拍卖回来的正规商品,都有证书的。”

现在的政策,佛像雕塑之类的,管理更严格,是不能随便交易的。

价格无法估量,没有价格。

进了暗室,第一眼看到一屋子漂亮的用鞋油丶泥浆涂抹做旧的佛像,郭教授也是服气的。

好家夥,感觉像是到了国际象棋的棋盘上一样。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