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殿下 > 第 39 章 第 39 章

殿下 第 39 章 第 3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5:12:0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殿下 !

嘉平大长公主一回帝都,便有无数宗亲帖子递上门。这些都是正经亲戚,自然是要走动的。往常嘉平大长公主的丈夫长子来帝都述职,也都有走动。如今便都交给长子去应对,嘉平大长公主路上坐车太久,是想好生歇一歇的。

大家也都体谅老人家,毕竟这把年岁,车马劳顿的回来,没见太后娘娘都将宫宴定在五天之后么。

嘉平大长公主除了趁着天气好到园子里转转,就是守着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们。

因郑太后尤其得意荣烺,嘉平大长公主也看出这孩子的确机智,遂问儿孙们,“你们觉着公主如何?”

几个孩子有的说,“公主妹妹长的好看,眼睛笑起来弯弯的,一点儿架子都没有,特别好。”

有的说,“特别喜欢问问题。”

还有孩子说,“挺活泼的。”

独长孙女最后道,“我觉着公主挺细心的,听说我会武艺后,还摸了摸我的手心,尤其是虎口的地方。”

“大姐姐,虎口怎么了?”

“你怎么这么笨,习武的人经常摸刀摸枪,虎口肯定粗糙的。”

“你不会有话好好说么?”

“不用说也能想得到吧。”

“你是找揍么?”

俩小些的还拌了两句嘴。

嘉平大长公主笑眯眯地,“可见公主不是没见识的人。”

长孙女点头。

待孩子们自去玩耍,长女姜氏端着水果进来,独侄女姜颖还陪在母亲身边,不由笑道,“阿颖怎么没去园子暖房玩儿,我看他们都在那边儿,正张罗着烤肉哪。”

“姑妈,我都大了,不好在成天疯玩。”姜颖接过姑妈手里的果盘,挑个黄澄澄的桔子剥开来,屋里满是桔子清香。

姜氏好笑,“十岁的,就觉着九岁的小了。”

“我让阿颖多陪陪我。太后的意思,咱们家这些年在嘉平关,离帝都太远了。公主身边原应有四个伴读,如今空一位,想让咱家出一伴读。”嘉平大长公主道,“姊妹中,阿颖年纪最大,也最稳重。”

姜颖还是刚知道这事,惊讶的同时问,“祖母,是给公主做伴读么?”

“你可别觉着公主小,就心存轻慢。公主是今年刚读书,不过蒙学是不用学的,太后娘娘早教会了。现在给公主讲学识的是礼部尚书,还有帝都正一品命妇夫人,略差些的都够不上格儿。”

“祖母,我不是这意思。公主身边的伴读,我瞧着年纪也都跟我差不离。”想了想,把剥好的桔子递给祖母,“公主看着也挺好相处,我就是不想离开祖母。”

“这也无妨,我现在也不走。再说,除了你,你阿兄也要给大皇子做伴读。”

姜颖便不出声了,兄长给皇子做伴读,明显是为了以后兄长袭爵袭位做打算。

姜氏道,“母亲,就两个孩子在帝都么,是不是得有个大人留下?”

“我让赵长史留下。没事儿,俩孩子平时就住宫里,也不用回府。”嘉平大长公主十分洒脱。她是大长公主,皇宫就是她娘家,她家孩子来帝都,住宫里住的理所当然。

嘉平关民风豪放,姜颖虽有些舍不得祖母与家里人,可想想有兄长跟她一起留在帝都,她自觉已经是个大人,心里并没有凄楚可怜之感。反是觉着人大了,就是要立一番事业。

何况,姜颖心中除了难舍也十分明白,倘不是祖母是大长公主的身份,且与太后娘娘交好,公主的伴读也不一定能轮到她。公主其他三个伴读,出身都很显赫,并不是随便凑数的那种。

姜氏道,“母亲,还有件事,我刚与云安郡主说过话,听郡主说,宫里似乎要重修《贞烈传》。”

饶嘉平大长公主见多识广,也不禁好奇起来,双眸一眯,问,“跟我具体说说。”

“我细与郡主打听,可郡主也只是听说。只是听闻这么个信儿。”

“空穴来风,必然有因。这事儿可稀奇。”

姜氏道,“这些年一直是太后舅妈掌政,要有这事,我看也不稀奇。”

“稀奇就稀奇在,皇嫂不是头一天掌政,怎么这会儿要重修《贞烈传》了?”

“是不是陛下与太后舅妈的关系……”

嘉平大长公主抬手一拦,“这话说的傻。不管皇嫂怎么掌政,皇嫂膝下就陛下一个儿子,那是绝不可能有旁的心思的。”

“反正,我参详半晌,也没参详透。”

“等再进宫,有机会我问一问皇嫂,要有这等事,我必要掺一脚。”嘉平大长公主大乐,拍腿笑道,“果然没白回来,竟让我遇着这千年不遇的大喜事。”

这会儿,荣烺还在心里琢磨,她是想让嘉平大长公主参与到重注《贞烈传》的事业中来的,只是,怎么跟嘉平大长公主说,则是另一件事。

搁别的孩子,那就直接说呗。

孩子都是有啥说啥。

荣烺不一样,这孩子生来就与众不同,穿衣裳爱个美,平时也爱听好话,做事也讲究个漂亮。

她就琢磨着,什么时候嘉平大长公主进宫,得怎么说,才能叫嘉平大长公主高高兴兴的接受。

她这还想招儿哪,全然不知大长公主根本不必她邀请也挺乐意掺和一二。

彼此间就差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宫宴在即。

荣烺就琢磨着,趁宫宴的时候,跟嘉平大长公主套套近乎,先弄个好印象。

她脑瓜子一转就是一个招儿,跟郑皇后商量,排座次的时候,让她跟祖母一案。宫宴素来是一人一案,或是两人一案。

荣烺是公主,平时再受宠爱,宫宴按身份辈份排下来,郡主们自然没法儿跟她比,但公主里她只能排第三,在顺柔长公主之下。

她还跟郑皇后商量,“母后,阿颖不是要留宫里跟我一起读书么,您让阿颖跟姑祖母一案,这样我们离得近,也亲热。”

郑皇后坐榻上喝茶,“这却是不难,只是为什么这么排?”

荣烺悄悄跟郑皇后把她的打算说了,“重注《贞烈传》的事儿,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注释出来就更加周全了。嘉平姑祖母这么有阅历的长辈,不参加可惜。”

“直接跟大长公主说一声,大长公主肯定愿意的。”

“祖母把这件事交给我办,我想先跟姑祖母亲近些,再提这件事。不然,突然间就说重注《贞烈传》,姑祖母得觉着没头没脑的。”

郑皇后真想说,当初嘉平大长公主与先帝发生嫌隙,便是因《贞烈传》而起。据传因与显德皇后不睦,先帝登基后,嘉平大长公主就一直撺掇先帝废弃《贞烈传》,先帝不愿,二人因此生隙。

“好。这事儿就依你。”郑皇后乐见荣烺与嘉平大长公主亲近,一笑应允。

“多谢母后。”荣烺高兴的同郑皇后道谢。

郑皇后问荣烺,“你都寻了哪些人办这事儿啊?”

荣烺胸有成竹的数给郑皇后知道,宫里就是郑太后、郑皇后、荣烺三人,宫外再加上在帝都的诸郡主,还有做为最终主笔的郑氏。

“郡主那边也得知会一声才好。”

“我已经想好了。”

荣烺卖了个关子。

所以,这场宫宴,荣烺卯足了劲儿的想给嘉平大长公主留个好印象。嘉平大长公主原也有就近观察荣烺的意思,俩人就如同三辈子的旧相识一般,聊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荣烺干脆令侍女把她的椅子搬到与嘉平大长公主同案而坐。

郢王妃见荣烺还亲自持壶给嘉平大长公主斟酒,还酸溜溜的说,“公主倒是跟嘉平妹妹投缘。”两个讨厌的家伙凑一起了。

荣烺捏着自己盛甜汤的小杯子同嘉平大长公主碰了碰,笑眯眯的跟郢王妃说,“是啊是啊,一见就觉着亲近,也不知怎么回事儿,大概是上辈子便认识。”

嘉平大长公主看不上郢王妃对个孩子发酸,她说荣烺,“我这实诚孩子,你怎么没听出来,郢王妃是吃醋了呢。”

“吃醋?”荣烺闻言很善良的宽慰郢王妃,“叔祖母,姑祖母好些年才回来,咱们都得疼着姑祖母才行的,你别吃醋啊。”

她还立刻跟林司仪说,“林妈妈,把我这甜汤给叔祖母盛一壶。”又对郢王妃甜甜一笑,“喝点甜汤就什么都好了。”

郢王妃已经叫她善良的脸都青了,她早想反驳嘉平大长公主的话,奈何不论反应还是说话都没荣烺快,待郢王妃说出,“没有的事。”

荣烺已经说完了,林司仪亲自送上甜汤一壶,郢王妃连连否认,“再没有的事,我也盼着嘉平回来的,我怎么会吃嘉平的醋!”

“没事儿没事儿!您说没有就是没有!”荣烺非常善解人意,也知道公共场合要给人留面子,所以,她也不反驳郢王妃,一脸天真无邪的劝郢王妃,“您别急,咱们慢慢儿的说。”

为了不再丢脸,郢王妃终于闭嘴。

嘉平大长公主遥敬她一杯,郢王妃忍着老血,也举杯彼此饮了。

荣烺一拍小巴掌,自带解说,“这多好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