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殿下 > 第 73 章 第 73 章

殿下 第 73 章 第 7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5:12:0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殿下 !

殿下

正文第七十三章

到中午,雪渐渐大起来,雪片敲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唉哟,下雪了。”荣烺从炕上站起来,“我去瞧瞧雪有多大。”

林司仪忙拦着她,“我替公主去看,您就别动了。”

“不行,你看跟我看是两码事。”荣烺绕过身边的荣玥姜颖,就跟侍女要鞋,她要去看雪。

林司仪起身,按荣烺坐下,“穿好衣裳穿好鞋戴好兜帽才能出去。”接过侍女递上的鞋,给荣烺脚套上。

荣烺跳下炕,站地上让林司仪给她穿上小毛褂子,再套上厚实的大氅。

旁的姑娘们也有各自侍女服侍着穿衣裳,要一起出去看雪哪。荣烺还细心的对楚姑娘说,“阿楚,你别出去,你病刚好,别着了风,我们替你看就行了。”

楚姑娘也想去看,“我这都大好了。”

“你要病了,下回出来可就赶不上了。”平时最爱与楚姑娘拌嘴的白姑娘也劝她。

大家都这么说,楚姑娘只好说,“那好吧。那我就在窗边儿站站,隔着窗纸看不大清,你们替我仔细看看。”

于是楚姑娘留屋内,大家都随荣烺去院中看雪,侍女们撑着伞,因大家穿的厚实,抱着小手炉,故而并不冷。

梅花在雪中,芳香都裹着一丝清寒气,深吸一口,清透极了。

嘻嘻哈哈看一回雪和梅花,林司仪便劝大家回屋了。

荣烺指着一支开的最俏的,同林司仪说,“把这支取下来,拿屋去送给阿楚。”

中午便是素斋,不过,不怪天祈寺的老和尚自夸,人家这素斋的确做的不错。素鸡素鸭皆滋味儿浓郁,菌子鲜美,热锅煮开,先盛一碗清香四溢的热汤慢慢吹着喝了,浑身热的毛孔都张开了。

荣烺足喝了一小碗,不忘问一句,“林妈妈,外头的侍卫也安排膳食了吧?你们什么时候用饭?”

林司仪道,“殿下不用担心,侍卫那里也是寺里一并安排的。我们一会儿轮流用饭。”

大家边吃还边讨论,哪道菜最好。

待末了,大家评出两道菜,一是鲜菌子清汤锅,一是卤素鹅,虽是素菜,吃起来却肥润的很,滋味不让真鹅肉。

荣烺额外赏了天祈寺斋饭堂二十两银子,又问这两道菜是哪位师傅做的,独赏这位师傅五两银子。

即使是和尚,得到公主的夸赞与赏赐,也颇觉荣幸。

下午雪势更大,更不能出去了,大家便一起摸花牌玩儿。只是冬天天黑的早,外头下着雪,也不能回去的太晚。

寺院派了小轿,先把荣烺和几位姑娘抬到院外,再上车。一路通到寺外的道路也被小沙弥们扫的干干净净,竟没有存下雪来。

荣烺辞别大家伙,她是公主自然先行。

车里挂起壁灯,暖黄的灯光映着洁白的车窗,荣粮遗憾的说,“可惜寺里不能吃肉,不然雪天烤肉最好了。”

姜颖出主意,“要是明儿还下雪,咱们就烤肉吃。再做一锅今日的菌子汤锅,一荤一素,再合适不过。”

荣玥的嘴角也是翘着的,“不都说佛家人六根清净,更不重口腹之欲,怎么寺里还有这样好吃的食物?”菌子锅还能说是借了菌子的鲜味儿,那卤素鹅,没点疱厨功夫断然做不出的。

荣烺想了想,“可能是这寺比较有名气,平时有达官显贵过来,用来招待达官显贵的。”

姜颖荣玥皆学着荣烺这猜测有理。

林司仪笑道,“这只是其一。还有一个原因,天祈寺的素斋是往外按席出售的,十年前,一席上等素斋就二十两银子了。”

三人惊的张大嘴巴,姜颖更是说,“寺庙还做生意?”

“怎么不做?”林司仪问,“来时路两旁的商铺看到没?”

“自是看到了。”要不是出门得注意形象,姜颖还得把脑袋伸到车外看哪。

林司仪道,“天祈寺周围店铺,很多都是天祈寺的产业,租给店家经营,寺里收取租金。”

三人想一下祈安街热闹繁华的模样,心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和尚庙,还真富啊!

荣烺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

林司仪道,“公主只是头一回听说。”

荣烺回宫路上就看到出来接她的禁卫军,其实,回宫的时间并不晚,只是今日雪有些大。好在她回宫的时候还没赶上积雪上冻,路也并不滑,平平安安回了宫。

荣烺去了披了厚氅,坐在临窗的紫檀木榻上换鞋,见宫人取来的是夹绵的软鞋,荣烺说,“取我的鹿皮小靴来。”

郑太后道,“在屋里,穿什么鹿皮靴?”

“我要穿嘛。下雪了,就得穿软靴。”荣烺跟祖母说,“我要知道今儿下雪,我就穿我的鹿皮靴出门了。”

姜颖便也要穿新做的靴子,跟荣烺一起臭美。独荣玥是个正常人,换了软鞋,在殿内穿,轻软又舒服。

都不用祖母问,荣烺就跟祖母说起今儿到庙里的各种趣事。

还有天祈寺的素斋如何好吃,以及天祈寺的素斋生意,外头许多店铺。荣烺说,“以前只知道和尚是和尚,现在才知他们原来都是财主。”

郑太后笑,“寺庙一向产业颇丰的。”

其他姑娘们回到家也都是一脸高兴,尤其楚姑娘,还把她得的梅花儿插瓶给家里人欣赏,“公主给我的,就我一人得了。”

楚老夫人楚夫人楚少夫人,反正就是楚家里里外外的人,都齐夸这花儿好看。楚少夫人从丫环手里接了热羊奶捧给小姑子吃,问,“公主特意给妹妹的?”

“嗯。公主她们出去看雪,我不能去,公主就指了这支梅花给我,说这样我也就能看到了。”楚姑娘说,“公主还说,下个月还邀我们一起出去玩儿。”

楚姑娘跟大家伙儿说,“以后都不用在家闷着了,公主说现在的风气不大好,又不是兵荒马乱的年头,好端端的女子,何苦总在家闷着,以后要多多出门,改一改这旧风旧俗的。”

一样把这消息带回家的还有其他几位姑娘,史姑娘也怪荣幸的,跟祖母说,“公主还问我,煎包好不好吃?原来就赏了咱家,旁人家都没有。公主一说,别的姑娘可羡慕我了。”

至于史太傅落衙回家,听说了公主移风易俗的宏图伟业,心下不禁又是一顿愁苦,还与妻子嘀咕两句“女孩子家还是少出门”的话。

史夫人只得又宽慰他一番,但什么少出门的事,史夫人可不会禁止孙女跟公主出门。旁的闺秀没机会恨不能寻这么个机会跟公主亲近,她家孙女有这福气,干嘛不去。这岂不要被别的闺秀落下了。

与史太傅持相同态度的便是郢王了,不过,郢王知道的比较晚。荣玥平时住宫里,郢王家旁的女孩儿,还进不到荣烺的圈子里去。

所以,郢王是从郢王妃这里听说的,而郢王妃则是从闺女云安郡主那里听来的。云安郡主是一脸的荣幸,觉着闺女能跟荣烺交往,非常体面。

郢王妃听后大觉不妥,“公主,万金之躯,怎能带着一帮子小姑娘到天祈寺去。这一路上,被旁人瞧见如何是好?岂不白白让人品头论足?言语议论,有害国体。”

“母妃您这话都说哪儿去了,公主出门叫人见到就有害国体了?那顺柔长公主还常去庄子上打猎呢?这又怎么说?”云安郡主想的很开,咱凡事就跟着皇家走。云安郡主劝母亲,“如今不是从前了,母妃您那些旧看法,也该改改了?”

改?

郢王妃跟郢王甭提多志同道合了。俩人的看法空前一致,那就是:这样的行为,简直太有**份了!

与郢王观点完全相反是郑国公,郑国公是听孙女郑绣说起的荣烺给大家伙儿描绘的美好未来,郑国公问,“这是很好,可风气岂是一时能改的?”

“这不用怕。公主说了,我们先带个头儿。原本也不是这样的风气,还是战乱给闹的,如今太平了,我们时常出门,给大家做个表率。就一时改不了,我们每人活八十岁,现在,我八岁,还有七十二年。公主比我小一岁,公主就有七十三年。我们坚持不懈的做这件事,到我们闭眼的时候,风气肯定就不同了。”

郑绣说,“祖父,我们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天底下其他的女孩子。也不只是为了女孩子,也是为了朝廷大计。”

郑国公倚着引枕笑了,病容中透出淡淡精神,“这又跟朝廷大计有什么关系?”

郑绣认真的说,“当然有关了。世上有多少男人,就该大概齐有多少女子。男人能做的事,女子约摸也是可以做的。打个比方,就是男子能赚一两银子,女子略逊些,也应该能赚半两。要是女子出来做事,户部税收起码能涨三成。”

郑国公问,“这也是公主说的?”

郑绣点点头,“公主可聪明了。她不说,我都想不到。”

“这事可不容易。”郑国公道。

“没事。公主说了,她带我们一起干,人多力量大,水滴能穿石,让我们只管放心。”郑绣说的信心满满,逗的郑国公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